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州地区651例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耐药情况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叶芳 张军 +1 位作者 姚林华 张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27期128-130,133,共4页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地区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糖尿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及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行胃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收集1211例胃镜... 目的 分析浙江省湖州地区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糖尿病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浙江省湖州市中心医院及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就医的行胃镜检查的糖尿病患者,收集1211例胃镜下胃黏膜标本进行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并用平板掺入法对幽门螺杆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11例胃黏膜标本中幽门螺杆菌分离培养阳性菌株651株,阳性率为53.76%。651株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的耐药率分别为25.35%、35.33%和95.70%,其他抗生素未出现耐药,其中对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双重耐药率为13.21%,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的三重耐药率为11.37%。结论 湖州地区糖尿病患者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单独抗生素均有非常高的耐药率,鉴于此情况,在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前如果能够行内镜下培养将有利于幽门螺杆菌的根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培养 耐药 糖尿病
下载PDF
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家庭访视的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罗小红 彭雪花 +1 位作者 沈琰 王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1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并发症预防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74例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并给... 目的探讨家庭访视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疾病认知、遵医行为、并发症预防及复诊率的影响。方法将社区内74例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家庭访视并给予护理指导。结果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认知优于对照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复诊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胰岛素治疗患者进行家庭访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水平及遵医行为,能有效控制血糖和提高复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家庭访视 疾病认知 遵医行为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个案管理模式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徐婕 洪都 +3 位作者 戴丽学 沈华英 章丽英 倪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25期132-136,共5页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模式的运用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将2013年6~12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飞英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讨社区个案管理模式的运用对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T2DM)自我管理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将2013年6~12月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的飞英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10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53例)和对照组(52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6个月的社区个案管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和护理。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血糖水平;采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价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Hb A1C水平和空腹血糖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基线水平较干预前均有下降。两组患者在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血糖监测、用药安全等自我管理行为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社区糖尿病个案管理模式不仅对T2DM患者的血糖和Hb A1C控制有一定的作用,可以显著改善其自我管理水平,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管理 2型糖尿病 社区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下载PDF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茹翱 季政 +4 位作者 汤莹 姬亚敏 范晓华 王菲菲 陶赛 《医学研究杂志》 2015年第12期142-144,131,共4页
目的探讨肺超声检查在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5年1月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肺超声及胸部CT检查,比较分析肺超声与胸部CT对心... 目的探讨肺超声检查在发生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及治疗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5年1月临床诊断为心力衰竭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心动图、肺超声及胸部CT检查,比较分析肺超声与胸部CT对心源性肺水肿的诊断价值;同时,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肺超声检查肺部B线数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变化,并对B线数量和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CT诊断心源性肺水肿52例,肺超声诊断心源性肺水肿50例,Kappa值为0.6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肺部B线数量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相关分析表明,治疗前后B线数量与射血分数两者之间在P=0.05水平均呈显著负相关(r治疗前=-0.907,P〈0.01;r治疗后=-0.783,P〈0.01)。结论肺超声可以作为诊断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肺水肿的可靠辅助检查方法之一,并可用于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评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超声 心力衰竭 肺水肿
下载PDF
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雌激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胡家 倪林 +1 位作者 霍丽霞 张玲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9期913-916,共4页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雌激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7例围绝经期T2DM患者,根据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121例(对照组)和绝经后期156例(病例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PG)、血脂、体重指数(BMI)、...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雌激素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77例围绝经期T2DM患者,根据绝经期分为绝经前期121例(对照组)和绝经后期156例(病例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空腹血糖(FPG)、血脂、体重指数(BMI)、血压、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甲状腺功能、雌激素(E2)、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等。对E2与心血管疾病各个危险因素腰围、FPG、HbA1C、总胆固醇(TC)等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两组糖尿病病程、腰围、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基线数据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年龄、BMI、FPG、HbA1C、SBP、TC、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高于对照组,血清E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E2水平与腰围、FPG、Hb A1C、TC之间呈负相关,与LDL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FPG、TC、腰围为血清E2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T2DM女性患者绝经后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如FPG、TC、腰围等水平升高,具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并可能通过E2水平的降低而增加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围绝经期 雌激素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霞 李鹏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7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后观... 目的探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的影响。方法 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及Sc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ER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可靠。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机制可能在于微炎症状态的改善减轻了血管内皮损伤,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红花注射液联合胰激肽原酶可以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注射液 胰激肽原酶 卡托普利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2年认知功能进展及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浙丽 倪琳 +5 位作者 沈鑫华 雷礼磊 那万秋 潘新根 陈科 何卫亮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3期1377-1382,共6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2年期间认知功能进展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3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随访2年,期间失访4例,获得随访的189例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用药方法及血糖控制情况分组比较随访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收缩压(SBP)、舒...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随访2年期间认知功能进展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193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随访2年,期间失访4例,获得随访的189例患者根据糖尿病病程、用药方法及血糖控制情况分组比较随访前后各项临床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TC、LDL、HDL、TG]、认知功能量表测评结果的差值。结果新诊断、<1年、1~5年、>5年的4组患者随访前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病程延长,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除HbA1C外,4组患者随访前后其余7项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的两组患者随访前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前后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糖控制或控制不良的两组患者随访前后发生认知障碍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控制不良组高于血糖控制组;除FPG外,随访前后其余7项临床指标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随访2年期间,包含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等有利于避免或减少老年T2DM患者出现认知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相关因素 随访
下载PDF
病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浙丽 倪琳 +5 位作者 沈鑫华 雷礼磊 那万秋 潘新根 陈科 何卫亮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0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病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按病程分为四组:新诊断组、病程1年以内组、病程1~5年组和病程>5年组。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得分。结... 目的探讨病程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按病程分为四组:新诊断组、病程1年以内组、病程1~5年组和病程>5年组。比较各组间一般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和神经心理测验量表得分。结果年龄(P=0.024)、治疗方法(P<0.001)以及总胆固醇(P=0.037)在各病程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以认知功能障碍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1.205,95%CI=1.128~1.286)和药物治疗(OR=2.931,95%CI=1.067~8.053)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关联性。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糖尿病病程是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应用随访 被引量:3
9
作者 倪林 叶蕾 +1 位作者 车惠琴 王菲菲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5期50-53,57,共5页
目的探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133例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126例治疗后血糖达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探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应用于2型糖尿病(T2DM)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收治的初诊T2DM患者133例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126例治疗后血糖达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与观察组(63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治疗,观察组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两组患者维持治疗前、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糖控制效果、β细胞功能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维持治疗前、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效果数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LDL-C、FPG、2 h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观察组TG、LDL-C、FPG、2 hPG、HbA1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前两组患者β细胞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个月后观察组HOMA-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后观察组HOMA-I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HOMA-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低血糖反应3例、皮肤瘙痒2例,观察组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2DM患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采用赖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维持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敏感、逆转β细胞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脯胰岛素注射液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维持治疗
下载PDF
不同内固定物用于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内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建祥 梅超 +1 位作者 夏增兵 胡文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9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时以不同内固定(螺钉、钢板、克氏针)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5例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三组,观察1组49例(行螺... 目的分析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时以不同内固定(螺钉、钢板、克氏针)行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5例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内固定治疗,随机分为三组,观察1组49例(行螺钉内固定)、观察2组48例(行钢板内固定)、对照组48例(以克氏针行内固定),术后对患者随访1年,观察患者骨折恢复情况,采用骨科足踝学会(AOFAS)标准评估足功能恢复,比较三组患者疗效差异,记录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统计术后患者并发症(足弓塌陷、感染、创伤性关节炎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2组恢复优良率为83.33%高于对照组的52.08%、观察1组的6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术后疼痛程度、骨折愈合用时有明显差异,且以观察2组患者愈合用时短、疼痛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7.08%、观察1组的1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franc关节中间柱损伤以钢板行内固定,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SFRANC关节 螺钉 中间柱 钢板 内固定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家 霍丽霞 +2 位作者 王菲菲 张玲 倪林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27期49-53,共5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D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片口服,B组使用利拉鲁肽针皮下注射。治疗前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DN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A组使用西格列汀片口服,B组使用利拉鲁肽针皮下注射。治疗前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β2-微球蛋白(β2-MG)等。治疗后检测粪便肠道菌群双歧杆菌、普雷沃菌、乳杆菌和肠杆菌的数量。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析DN肠道菌群与微量白蛋白尿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FPG、HbA1c、UACR,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个月后,B组双歧杆菌和普雷沃菌的菌落数显著高于A组,A组肠杆菌菌落数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B组的β2-微球蛋白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较A组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双歧杆菌与β2-MG、UACR呈负相关(r=-0.437.-0.612)。普雷沃菌与β2-MG、UACR呈负相关(r=-0.488.-0.435)。而肠杆菌与β2-MG、UACR呈正相关(r=0.650.0.679),以上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拉鲁肽通过增加糖尿病肾病患者肠道菌群益生菌的数量,改善微量白蛋白尿,最终起到额外保护肾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2型糖尿病 肠道菌群 微量白蛋白尿
下载PDF
ICU患者不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文平 唐坎凯 袁义厘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19期123-126,131,共5页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不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ICU患者不适评估量表对260例ICU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患者不适得分(57.12±14.81)分,各维度得分依次排序为与心理及躯体相关维度...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不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中文版ICU患者不适评估量表对260例ICU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ICU患者不适得分(57.12±14.81)分,各维度得分依次排序为与心理及躯体相关维度、与环境相关维度、与生理需求相关维度。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婚姻状况、机械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时间、SAPSⅡ评分及镇静镇痛情况是不适的影响因素。结论在监护室患者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适水平较低的ICU患者。以不适评估量表各维度及影响因素为切入点,实施针对性的干预,促进身心康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患者 不适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社区健康教育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 被引量:22
13
作者 沈春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9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社区2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群体教育、小组教育、随机性教育、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知识讲解、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 目的观察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对社区28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群体教育、小组教育、随机性教育、家庭访视、电话随访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基本知识讲解、心理疏导、饮食指导、运动指导、药物指导、血糖自我监测指导、自我足部护理指导、低血糖的观察及处理等。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饮食控制、用药的依从性、每天坚持适量运动、自我监测管理、自我足部护理、低血糖的观察及处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结论在社区开展深入细致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改变了糖尿病患者对待疾病的态度,使其能自觉采取健康行为,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机体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自我护理
下载PDF
远程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管理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彭雪花 胡玉丽 +2 位作者 倪林 王菲菲 温晓红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5期1-6,10,共7页
目的评价远程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低血糖事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搜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 Medical Eviden... 目的评价远程医疗对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低血糖事件、糖化血红蛋白(HbA1c)、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管理的效果。方法通过搜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ProQuest Medical Evidence Matters Archive,the EBSCO host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维普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查找有关远程医疗对T2DM患者低血糖事件、糖化血红蛋白、BMI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数据库中获得文献1369篇,最后经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11篇随机对照试验,包括119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远程医疗组较对照组能够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OR=0.39,95%CI(0.28,0.53),P<0.00001],同时能够改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MD=-0.37,95%CI(-0.58,-0.16),P=0.0007],合并效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远程医疗组较对照组在改善BMI的管理方面[MD=-0.33,95%CI(-0.89,0.23),P=0.24],合并效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医疗能够减少T2DM患者的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及降低HbA1c水平,但对改善BMI方面无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医疗 2型糖尿病 低血糖 META分析
下载PDF
盐酸吡格列酮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效果 被引量:13
15
作者 叶蕾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9年第2期251-252,共2页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大血管症状概率比较大,大概是健康者的3~5倍,这种症状严重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1].糖尿病大血管就是患者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由胰岛素抵抗(IR)造成的.近几年有研究提出,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治疗效果显...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大血管症状概率比较大,大概是健康者的3~5倍,这种症状严重影响到糖尿病患者的正常生活[1].糖尿病大血管就是患者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由胰岛素抵抗(IR)造成的.近几年有研究提出,盐酸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治疗效果显著,它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IR[2].本次研究随机在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T2DM患者40例,探讨盐酸吡格列酮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吡格列酮 临床治疗效果 2型糖尿病 患者 甘油三酯 蛋白糖化 血清 白及
下载PDF
灯盏细辛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奇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2期922-923,共2页
关键词 灯盏细辛 治疗 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中药
下载PDF
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霞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T2DM伴MS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治... 目的:观察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型糖尿病(T2DM)伴代谢综合征(M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2例T2DM伴MS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2组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治疗后,2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FBG、P2hBG、HbA1c、FINS水平及HOMA-IR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88%,低于对照组的26.83%(P<0.05)。结论:参芪降糖颗粒联合磷酸西格列汀片治疗T2DM伴MS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调节胰岛β细胞功能,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参芪降糖颗粒 磷酸西格列汀片 血糖 胰岛Β细胞功能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远程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干预方法综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彭雪花 胡玉丽 +1 位作者 温晓红 倪林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5期73-75,共3页
妊娠糖尿病(GDM)指患者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导致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糖,且孕前无糖尿病而在妊娠期间发病或首次发现。GDM不仅增加母亲发生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母体高血糖还会造成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加速胎儿发育导致巨大儿,随病... 妊娠糖尿病(GDM)指患者对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导致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糖,且孕前无糖尿病而在妊娠期间发病或首次发现。GDM不仅增加母亲发生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的风险,母体高血糖还会造成胎儿高胰岛素血症,加速胎儿发育导致巨大儿,随病程发展会增加胎儿并发先天畸形、胎儿窘迫、早产、死胎等风险[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干预方法 远程医疗 患者 综述 高胰岛素血症 胎儿发育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霞 黄鄖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14期56-58,61,共4页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治疗,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三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二甲双胍、二甲双胍联合罗格列酮、罗格列酮治疗,另选择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后三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HDL-C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FPG、HbA1c、FINS、HOMR-I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NO、高敏C反应蛋白、TNF-α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罗格列酮组治疗后FMD和EI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罗格列酮能够升高NO水平,改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从而对血管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格列酮 2型糖尿病 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林霞 《新中医》 CAS 2021年第23期121-124,共4页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观察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DR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血栓通片,以30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眼底病变情况、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血流阻力指数(RI)及搏动指数(PI)]、视力及视野变化情况,观察3个疗程后2组肝肾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为78.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眼底出血点、微血脉瘤、棉絮状软性渗出、硬性渗出指标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眼底病变上述4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PSV、EDV指标值较治疗前上升,RI、PI指标值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PSV、EDV、PI指标值高于对照组,RI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视力均较治疗前提升,视野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视力高于对照组,视野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疗程后,2组经肝肾功能检查,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复方血栓通片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DR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眼底病变,修复视网膜,提高视力、视野,用药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复方血栓通片 前列地尔注射液 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