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普外术后患者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邓震宇 《中国医学工程》 2014年第6期12-13,共2页
目的分析与探讨普外科手术后给予患者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葡萄糖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与探讨普外科手术后给予患者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肠外营养,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葡萄糖功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周的氮平衡变化,并对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一周的氮平衡监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1/40),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6/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患者手术后给予肠外营养,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氮平衡情况,并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使其尽快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外科 手术 肠外营养 氮平衡 并发症
下载PDF
普外急腹症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邓震宇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4期315-315,共1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 目的:探究腹腔镜应用于普外科急腹症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于2012年3月~2013年3月所收治的12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术后止痛等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8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例患者进行止痛,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在普外科急腹症手术治疗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急腹症 普外 微创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内皮素及D-二聚体水平变化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玲 尹苹 +1 位作者 徐克前 伍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11期1411-14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确诊AP患者分为重症AP(SAP)组42例和轻症AP(MAP)组48例,另将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浆ET、D-D浓度。结果 SAP组ET、D-D浓度高于MAP组... 目的探讨血浆内皮素(ET)和D-二聚体(D-D)对急性胰腺炎(AP)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0例确诊AP患者分为重症AP(SAP)组42例和轻症AP(MAP)组48例,另将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血浆ET、D-D浓度。结果 SAP组ET、D-D浓度高于MAP组和对照组(P<0.05),且随着APACHEⅡ评分升高,ET、D-D浓度升高。结论血浆ET和D-D检测对AP病情严重程度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内皮素 D-二聚体 病情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被引量:9
4
作者 陈湘平 雷振东 皮执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85-287,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致相等,儿童以畸胎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见,成人以神经原性良性肿瘤、平滑...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总结其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67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致相等,儿童以畸胎瘤和神经母细胞瘤多见,成人以神经原性良性肿瘤、平滑肌肉瘤和脂肪肉瘤多见。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年龄越大恶性肿瘤发病率越高(P<0.02)。B超和CT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0%和769%。肿瘤总切除率为629%,其中良、恶性肿瘤分别为879%和382%;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别为269%和134%。结论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包括定性和定位两方面。诊断一旦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畸胎瘤 神经纤维瘤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医源性胆道损伤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振华 黄建华 +2 位作者 张裕华 陈湘平 刘水根 《肝胆外科杂志》 2002年第6期437-439,共3页
目的 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发生的原因 ,处理方法 ,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9年来 2 7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情况。结果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大部分是手术质量太差 ,操作不当造成的。
关键词 医源性胆道损伤 处理 病因 手术质量
下载PDF
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163例腹股沟疝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忠 肖越华 +3 位作者 王卫斌 万李 唐果 伍炜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23-1325,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8月该院实施TEP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中转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73.1±3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技巧。方法对2008年3月~2010年8月该院实施TEP的1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总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未中转其他术式,平均手术时间(73.1±37.5)min,平均住院时间(4.1±1.4)d,恢复天数(7.8±2.1)d,术中出血量(9.5±3.0)mL,腹膜撕裂发生率为8.24%(15/182);术后皮下气肿发生率为2.19%(4/182),腹股沟区血肿发生率为2.74%(5/182),异物感发生率1.09%(2/182),术后未出现持续性神经性疼痛、切口感染及补片感染;2例出现复发,复发率为1.09%(2/182)。结论熟练掌握腹股沟解剖,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规范的操作,可以有效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腹股沟疝 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
下载PDF
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 被引量:2
7
作者 丁应文 罗衡桂 +2 位作者 刘平 丁志高 许建彬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16-117,共2页
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丁应文罗衡桂刘平丁志高许建彬自1993年3月~1997年4月,采用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37例(40条下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深静脉功能不全丁应文罗衡桂刘平丁志高许建彬自1993年3月~1997年4月,采用静脉肌袢形成术治疗下肢原发性深静脉功能不全37例(40条下肢),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7例(40条下肢),男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uo静脉肌袢 形成术 下肢深静脉 静脉功能不全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4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彭金陵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7期91-93,共3页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 :4 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 ,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 2例 ,占 5 2 .38% ;手术误伤...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 :4 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 ,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 2例 ,占 5 2 .38% ;手术误伤 15例 ,占 35 .71% ;切口感染、裂开时 ,对腹内肠管保护不当 3例 ,占 7.14 % ;腹内脓肿及引流管压迫 2例 ,占 4 .76 %。全组治愈 34例 ,占 80 .95 % ;死亡 6例 ,占 14 .2 9% ;因经济原因未愈要求出院 2例 ,占 4 .76 %。结论 :手术后肠外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局部原因 ,重在预防 ;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抗感染并建立有效通畅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确定性手术治疗及维护重要器官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 肠外瘘 营养
下载PDF
妊娠合并肠梗阻6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陶秀平 陈湘平 易耀华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04年第5期320-320,共1页
关键词 肠梗阻 诊治分析 妊娠期 腹部外科 发病率 疾病 病例 合并
下载PDF
腹部手术后肠外瘘42例临床分析
10
作者 彭金陵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01年第2期63-65,共3页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 4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2例,占52.38%,手术误伤15例,占35.7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 4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2例,占52.38%,手术误伤15例,占35.71%,切口感染、裂开时,对腹内肠管保护不当3例,占7.14%,腹内脓肿及引流管压迫2例,占4.76%。全组治愈34例,占80.95%,死亡6例,占14.29%,因经济原因未愈要求出院2例,占4.76%。结论手术后肠外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局部原因,重在预防;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抗感染并建立有效通畅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确定性手术治疗及维护重要器官功能。肠外瘘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严重并合症之一,住院时间长、经济费用大、死亡率较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肠外营养及对肠外瘘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80年代生长抑素的应用,肠外瘘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自愈率不断提高;但是,肠外瘘目前仍然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相当棘手的问题:作者对本组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局部原因及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外瘘 腹部手术后 瘘病 病人 局部 术中 腹部外科手术 生长抑素 死亡率 原因
下载PDF
肝外伤189例诊治体会
11
作者 彭金陵 张裕华 +1 位作者 陈湘平 唐振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8期99-100,共2页
目的 :探讨肝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肝损伤 189例 ,按照临床分级选择非手术中西结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严重肝损伤合并肝静脉损伤采取创缘缝扎肝静脉大网膜填塞。结果 :非手术治疗 83例 ,因肠... 目的 :探讨肝损伤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自 1981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肝损伤 189例 ,按照临床分级选择非手术中西结合治疗和手术治疗 ,严重肝损伤合并肝静脉损伤采取创缘缝扎肝静脉大网膜填塞。结果 :非手术治疗 83例 ,因肠损伤转手术 5例全部治愈。手术治疗 10 6例 ,治愈 81例 ,死亡 2 5例 ,总计死亡率 13.2 5 % ,复杂型肝损伤死亡率 5 1%。结论 :肝损伤正确治疗方法 ,其中 4 0~ 70 %的病例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要求方法简易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外伤 清创大网膜填塞止血 非手术治疗
下载PDF
高热患者药物降温后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探讨
12
作者 李复员 陈淑英 +5 位作者 周余辉 彭辉 田金莲 曾瑜 喻爱吾 何恒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年第22期3531-3533,3536,共4页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降温药物采用不同方式予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 间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5个内科科室和5个外科科室采用药物降温的成人高热患者50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给药后30 min(T1)、60m... 目的 探讨应用不同种类降温药物采用不同方式予高热患者降温后,复测体温的最佳时 间点.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6月5个内科科室和5个外科科室采用药物降温的成人高热患者506例,测量基础体温(T0)及给药后30 min(T1)、60min (T2)、90 min(T3)、120 min(T4)的体温,分别计算高热病人T0~T1、T1~T2、T2~T3、T3~T4的降温速率,平均降温幅度最大的时间段末为复测体温的最佳时间点.结果 肌肉注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赖氨匹林注射液降温的高热病人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为给药后60 min,口服布洛芬、萘普生、对乙酰氨基酚降温的高热病人复测体温最佳时间点为给药后90 min.结论 成人高热患者采取药物降温治疗后最佳复测体温时间均大于30min;应根据药物种类、给药途径、高热患者的年龄进行研究,得到最佳复测体温时间点,为临床提供有效诊疗信息,节省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 药物降温 复测体温 最佳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