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BL联合T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娟 何劲松 +1 位作者 陈雁斌 曹明艳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CBL联合T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湘南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4、5班共11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实验组采用CBL联合TBL教学... 目的探讨CBL联合TBL教学法在神经病学脑血管疾病见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湘南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本科4、5班共11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9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实验组采用CBL联合TBL教学法进行临床见习教学。见习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及临床病例分析考核,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结果实验组的考核总成绩、基础知识考核及病例分析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BL联合TBL的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逻辑分析能力,提高见习课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L教学法 TBL教学法 神经病学 教学改革 见习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娟 何劲松 +3 位作者 贺芷珊 贾梓熙 曹苏娟 曹明艳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2期29-32,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筛查依据。方法选取首次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在24 h内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个月后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IV)标准...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相关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早期的筛查依据。方法选取首次出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在24 h内就诊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个月后根据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5版(DSM-IV)标准将随访的患者分为脑卒中后抑郁组和脑卒中后非抑郁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生化检查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157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28.66%(45/157)。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NIHSS评分、受教育年限、丧偶、与后代同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增长、女性、NIHSS评分高、受教育时间长、高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女性、NIHSS评分、受教育年限、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用于预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脑卒中后抑郁 同型半胱氨酸 超敏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