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8和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表达及阿奇霉素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之茂 欧立文 +1 位作者 曹爱国 彭锦兰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3期401-403,共3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血清中的表达及阿奇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阿奇霉素治疗组(25例)。另取1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入院时... 目的探讨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血清中的表达及阿奇霉素对其的影响。方法COPD急性加重期住院患者5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和阿奇霉素治疗组(25例)。另取1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集入院时、治疗后第8天外周血,取血清用ELISA测定IL-8和IL-10水平,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结果常规治疗组有效率68%,阿奇霉素组有效率92%,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阿奇霉素组FEV1.0、FEV1.0/FVC均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阿奇霉素组IL-8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无显著性;IL-10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可能通过启动机体免疫机制,释放炎症抑制因子,抑制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白介素8 白介素10 阿奇霉素
下载PDF
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彭莉群 甘璐 廖超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5期2720-2722,共3页
目的:探究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联合组与肌电组,其中肌电组(n=35)行肌电生物反... 目的:探究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70例为探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法,将入选患者分成联合组与肌电组,其中肌电组(n=35)行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组(n=35)基于肌电生物反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酸冰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吞咽功能评分(VF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拔管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肌电组的71.43%,两组差异显著(χ2=6.437,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NIHSS评分为(16.60±2.72)分,显著低于肌电组的(25.45±5.72)分;VFSS评分为(9.91±1.71)分,显著高于肌电组的(6.31±0.95)分;联合组患者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拔管率分别为5.71%、54.29%,优于肌电组的42.86%、28.57%,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酸冰刺激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确切,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拔管率,改善吞咽功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并发症显著减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冰刺激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康复效果
下载PDF
肺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1例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爱国 黄海 李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5期6186-6187,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并发症 黑色素瘤/诊断
下载PDF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康敬源 颜建辉 何劲松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6期160-163,共4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相关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资料进行评定分析,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机给予规综合性治... 目的分析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相关措施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资料进行评定分析,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分别设定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机给予规综合性治疗与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治疗结束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判定,并统计两组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分水岭区脑梗死 脑血管介入灌注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陈白玉 李熙芹 +1 位作者 陈晓利 欧录明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266-267,共2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9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SCHD组)及50...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浆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的变化,探讨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49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SCHD组)及5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浆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并对3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血浆sICAM-1、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ACS组和SCHD组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CS组也明显高于SCHD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浆sICAM-1和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均显著升高,其水平高低可反映冠状动脉炎症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细胞粘附分子 P选择素
原文传递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朱诗苗 杨柳 李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 目的 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和对照组(常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对运动功能、神经功能、血小板活化状态。结果 干预前,两组上肢和下肢Fugl--Meyer评测法(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上肢和下肢F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MBI和BB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MBI和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前神经功能恶化(ND)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ND和NIHS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ND和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P-选择素(CD62P)、血小板凝溶胶蛋白(GSN)、血小板膜糖蛋白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CD62P、PAC-1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CSN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症状,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神经缺损情况,提高神经功能,患者预后良好,价值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卒中 运动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