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洞悉与徘徊——论徐小斌《海火》中的对照性书写
1
作者 冯祉艾 《艺术广角》 2020年第3期93-97,共5页
神秘主义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与神话,所强调的往往是非现实的、荒诞的非理性色彩。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它占据了极其强大的地位。志怪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从第一部《山海经》到《西游记》,这些极具神秘色彩和诡谲多变的物种... 神秘主义源于远古时期的巫术与神话,所强调的往往是非现实的、荒诞的非理性色彩。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它占据了极其强大的地位。志怪传奇是我国古典小说中的重要元素,从第一部《山海经》到《西游记》,这些极具神秘色彩和诡谲多变的物种很大程度上成为后世文人创作的源泉,作家们也习惯于通过对魔幻物种的书写和对神秘空间的打造,表达天人合一的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诡谲多变 文学发展史 徐小斌 后世文人 志怪传奇 古典小说 《西游记》 《山海经》
下载PDF
“90后”女作家的文化症候与人文观照——以贾若萱、杜梨中篇小说为例
2
作者 冯祉艾 《艺术广角》 2022年第2期101-107,共7页
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及自媒体场域的布局,“90后”的青年作家群体凸显出一种积极且独立的写作姿态。在网络的推动之下,很大一部分作家不必要借助文学期刊来获取关注,完全可以在网络的生产中依靠点击率、打赏乃至网站本身的奖励机制... 借助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以及自媒体场域的布局,“90后”的青年作家群体凸显出一种积极且独立的写作姿态。在网络的推动之下,很大一部分作家不必要借助文学期刊来获取关注,完全可以在网络的生产中依靠点击率、打赏乃至网站本身的奖励机制来换取稿酬,从“红袖添香”“晋江文学”等网络文学网站的兴起就可以很明显发现,纯文学写作和其受到的关注在逐渐下降。或者由于“80后”“青春文学”的兴起,一些“90后”作家在写作上受到猛烈冲击,也开始效仿这一写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袖添香 青春文学 90后 写作姿态 作家群体 人文观照 网络新媒体 文学期刊
下载PDF
失落与抽离——评黑孩《惠比寿花园广场》中的人性探知
3
作者 冯祉艾 《粤海风》 2020年第4期87-92,共6页
边缘语境下的情绪构建一直以来都是作家们在自我审视时所强调的核心命题,黑孩在新作《惠比寿花园广场》中通过镜像书写下的人格弥合,完成了某种颇具自传性质的背离化书写,也正是在这种暗示意味的主观性叙事之下,作者完成了对内心宇宙和... 边缘语境下的情绪构建一直以来都是作家们在自我审视时所强调的核心命题,黑孩在新作《惠比寿花园广场》中通过镜像书写下的人格弥合,完成了某种颇具自传性质的背离化书写,也正是在这种暗示意味的主观性叙事之下,作者完成了对内心宇宙和外部世界的双重探知,从而触及了世俗视角下的繁复现实,探讨了未知之域中的生命反思。本文试图在《惠比寿花园广场》中搜寻作者关于自我的表达与抽离,在精神延续的扩充中实现一种文学真实性的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孩 自我审视 外部世界 镜像书写 核心命题 文学真实性 广场 抽离
下载PDF
陌生爱欲下的边缘退让——谈钟求是《等待呼吸》中的身体叙事
4
作者 冯祉艾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2021年第3期179-184,共6页
钟求是最新小说《等待呼吸》,就在欲望的扩展与身体的退让中来回拉锯,展示了身体权力的流失与找寻。本文将从禁忌化的身体毁灭美学中来阐释小说《等待呼吸》中杜怡无法逃离的悲剧属性,试图谈论女性身体在时代挣扎下的被凝视与被观望。
关键词 钟求是 《等待呼吸》 身体叙事 禁忌化 毁灭美学
下载PDF
女性悲剧的镜像解构——论徐小斌小说中灵魂秘境的深入与解构
5
作者 冯祉艾 《百家评论》 2020年第1期126-130,共5页
徐小斌善于从女性所处的人物关系入手,进行对其成长历程乃至宿命悲剧的读解。借以观察整个时代下女性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现状,探究创伤之后的女性的自我拯救与抚慰。她的作品中常常会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关系,并会在对人物关系的书写中探寻... 徐小斌善于从女性所处的人物关系入手,进行对其成长历程乃至宿命悲剧的读解。借以观察整个时代下女性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现状,探究创伤之后的女性的自我拯救与抚慰。她的作品中常常会有两个以上的人物关系,并会在对人物关系的书写中探寻人物本身的变革与挣扎,由此形成人物间的对照,使读者在这种镜像化的暗流涌动中对时代女性的灵魂秘境有着更深层次的了解。正是在对其笔下女性人物的热爱与关怀之下,女性之美才得以真正展现,并在现实化的解读中对悲剧形成了独有的描绘与注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悲剧 对照性 解构
下载PDF
经验范畴下的诗性表达——从直接经验角度谈黄惠波的诗歌创作
6
作者 冯祉艾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38-41,94,共5页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诗歌创作者,黄惠波的创作在自我的情感表达之外,往往多了一层对生活的真实体察与直接感悟。他坚信文学的创造力和塑造力,并借助自己的作品去表达更多纯粹的情感,以成就传达爱与美的天然使命。正是在这样的... 作为一名在基层工作了20多年的诗歌创作者,黄惠波的创作在自我的情感表达之外,往往多了一层对生活的真实体察与直接感悟。他坚信文学的创造力和塑造力,并借助自己的作品去表达更多纯粹的情感,以成就传达爱与美的天然使命。正是在这样的直接经验之下,黄惠波的诗比当代一些诗人更多了所见所感的切实体会,在感知的前提下挖掘到主观情绪,并将这种主观情绪化为灵性的叙述,因而,无论是抒情诗还是哲理诗,黄惠波的诗都传达出了作者充实的人生经验和精神愉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惠波 直接经验 社会 感知
下载PDF
救赎背后的迷失——蒋韵小说论
7
作者 冯祉艾 《文艺评论》 2020年第1期26-32,共7页
在“超现实主义”的写作中,创作者们大多会强调梦境、幻觉、潜意识等等。它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对于现实表象进行创造性反叛的写作方式。超现实主义强调要摆脱一切束缚,主张要超越现实进行“无意识”写作,并运用反传统的语言手段进行... 在“超现实主义”的写作中,创作者们大多会强调梦境、幻觉、潜意识等等。它所代表的实际上是一种对于现实表象进行创造性反叛的写作方式。超现实主义强调要摆脱一切束缚,主张要超越现实进行“无意识”写作,并运用反传统的语言手段进行描述。然而在我国现当代的文学中,纯粹的超现实主义写作是不多见的。受拉丁美洲文学影响,大部分作家会有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子在,而超现实常常只会作为元素出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虽然蒋韵是一个较为关注现当代女性生活的作家,但在她的作品中也会出现一些超现实主义的元素,强调摆脱理性和道德的控制,并为她笔下人物的行为轨迹做解释,借此来表达审美的解放和对真实生活可感性的挖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丁美洲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 超现实主义 行为轨迹 语言手段 蒋韵小说 可感性
原文传递
荒诞面目下的精神场域——范小青近年小说论
8
作者 冯祉艾 《东吴学术》 CSSCI 2020年第3期79-82,共4页
范小青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小说中创作经验与风格都难以估料的作家之一,无论是短篇或是中篇小说,她的作品一直都带有强烈的革新色彩,不断地在审美风格和社会性的追求上做着自我突破。本文试图从她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入手,从其共通的叙事策... 范小青一直被认为是当代小说中创作经验与风格都难以估料的作家之一,无论是短篇或是中篇小说,她的作品一直都带有强烈的革新色彩,不断地在审美风格和社会性的追求上做着自我突破。本文试图从她近年来的中短篇小说入手,从其共通的叙事策略和审美意识中,挖掘她对于当下人性的自我审查以及身份焦虑,借此探讨她对于时代背景下的荒诞追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小青 荒诞性 社会现实 精神场域
原文传递
“寻找”背后的他者精神困顿——《寻找张展》中的时代显影
9
作者 冯祉艾 《黄河文学》 2019年第12期137-142,共6页
在《寻找张展》这部“命题小说”中,孙惠芬则寻求了一种平等对话的可能,借助“寻找”的动作以及下部中张展的一封长信,构建起了代际情感文脉下的人性融合。小说以第一人称作为主要叙述手段,又加入了不少孙惠芬自我的人生经历,读来真实... 在《寻找张展》这部“命题小说”中,孙惠芬则寻求了一种平等对话的可能,借助“寻找”的动作以及下部中张展的一封长信,构建起了代际情感文脉下的人性融合。小说以第一人称作为主要叙述手段,又加入了不少孙惠芬自我的人生经历,读来真实感满满,令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也能够窥探到孙惠芬作为“60后”作家在当下对时代的困惑与思考。“寻找”一词本就能够折射出作者本人在时代背景下的茫然,而张展这一人物的戏剧性故事又有效地建构了小说边界,使得小说在真真假假的预见与重构中不断转换视角,牵引成为了一种执杨而庞大的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惠芬 第一人称 平等对话 精神困顿 困惑与思考 转换视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