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潭县生猪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猪链球菌污染情况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颜令军 《云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44-46,共3页
为初步了解湘潭县生猪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猪链球菌污染情况,从湘潭县2家定点生猪屠宰场采集淋巴组织样品407份、外排污水样品42份、屠宰相关用具拭子73份和地板拭子30份,进行链球菌分离与血清型鉴定。共检测到22份链球菌阳性样品,平均阳... 为初步了解湘潭县生猪屠宰场环境及屠宰猪链球菌污染情况,从湘潭县2家定点生猪屠宰场采集淋巴组织样品407份、外排污水样品42份、屠宰相关用具拭子73份和地板拭子30份,进行链球菌分离与血清型鉴定。共检测到22份链球菌阳性样品,平均阳性率为3.99%(22/552),其中淋巴结组织、污水、屠宰相关用具拭子及地板拭子来源阳性样品数量分别为13份、5份、3份和1份,阳性率分别为3.19%、11.90%、4.11%和3.33%。血清型鉴定结果发现14株链球菌属于血清型31型,6株链球菌属于血清型16型,1株链球菌属于血清型2型,还有1株链球菌未鉴定出血清型。药敏试验结果发现,22株链球菌对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酰胺类和酰胺醇类抗菌药耐药率高,但对头孢类抗菌药耐药率低。本研究结果表明,湘潭县屠宰猪群中存在猪链球菌感染,这导致屠宰场加工环境和污水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原污染,且部分流行链球菌具有人畜共患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屠宰猪 屠宰场 链球菌 湘潭县
下载PDF
湘潭县绿色优质稻栽培技术探讨
2
作者 周华林 《种子科技》 2023年第13期78-80,共3页
文章结合湘潭县的具体情况,提出绿色优质稻栽培技术中的区域布局、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VI+n”等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绿色优质稻 栽培技术 种粮效益
下载PDF
湘潭县兽医社会化服务现状及探讨
3
作者 唐愚 王志强 +2 位作者 周旋 赵达 罗时来 《湖南畜牧兽医》 2023年第3期3-6,共4页
文章从湘潭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现实情况、社会化服务工作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分析了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背景,对目前存在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力量薄弱、服务内容单一、经营性服务灵活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兽医社会... 文章从湘潭县畜牧养殖业发展、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现实情况、社会化服务工作现状等方面,系统阐述分析了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发展背景,对目前存在的兽医社会化服务主体力量薄弱、服务内容单一、经营性服务灵活性不高等问题,提出兽医社会化服务模式应加快创新和改革,加强政府扶持、培育力度,进一步扩大服务经营范围,尽快实现推动整体升级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兽医社会化服务 动物疫病防控 创新升级
下载PDF
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措施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平 陈梁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3期159-159,共1页
猪疫病的防控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四方面入手,对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措施加以简析,以督促广大养殖户立足于本地生猪养殖实际和疫病发生特点,采取多方面措施以至于猪疫病的有效防控。
关键词 农村 小型猪场 疫病防控 措施
下载PDF
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措施初探
5
作者 杨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第1期155-155,共1页
生猪养殖是农民创收的一大渠道,然而由于长期被固化的养殖思维束缚以及现代化养殖能力不足等要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养殖户对疫病防疫缺乏有效的认识,抓好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1立足于养殖实际,抓好日常观察生猪生长阶段... 生猪养殖是农民创收的一大渠道,然而由于长期被固化的养殖思维束缚以及现代化养殖能力不足等要素的限制,大部分农村养殖户对疫病防疫缺乏有效的认识,抓好农村小型猪场疫病防控工作势在必行。1立足于养殖实际,抓好日常观察生猪生长阶段需要防治的疫病种类多种多样,养殖人员需立足于养殖实际,有意识地留意生猪平时的行为表现,做到及时发现疫病并能立即采取针对性防治手段,防止疫病蔓延。对患病生猪,一定要及时做好诊断和医治,同时备好常用的治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小型猪场 疫病防控 措施
下载PDF
豆渣混贮对青年期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6
作者 普宣宣 王荣 +5 位作者 张秀敏 肖俭平 李志才 魏仲珊 谭支良 王敏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1733,共10页
本试验以豆渣、麦麸和玉米粉为原料,按鲜重基础8∶1∶1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后水分含量65%),获得豆渣混贮,并用该混贮替代青年期奶牛基础饲粮中的豆粕、麦麸和玉米,探究豆渣混贮对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饲养成本、血清... 本试验以豆渣、麦麸和玉米粉为原料,按鲜重基础8∶1∶1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混合后水分含量65%),获得豆渣混贮,并用该混贮替代青年期奶牛基础饲粮中的豆粕、麦麸和玉米,探究豆渣混贮对奶牛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饲养成本、血清生化指标、瘤胃发酵和甲烷(CH_(4))排放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取体重[(311.0±29.8)kg]相近的青年期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豆渣混贮组,每组12头。结果表明:豆渣混贮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主要表现为低pH和高乳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豆渣混贮组干物质(DM)和有机物(OM)采食量没有显著变化(P>0.05),酸性洗涤纤维(ADF)采食量则显著升高(P<0.05),粗蛋白质(CP)采食量有升高的趋势(P=0.06);豆渣混贮组O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显著降低(P<0.05),DM表观消化率呈降低趋势(P=0.07);豆渣混贮组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升高(P<0.05),而饲料费用显著降低(P<0.05);豆渣混贮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氨(BA)和补体4(C4)含量(P<0.05);豆渣混贮对CH4排放量及瘤胃主要发酵参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豆渣混贮对青年期奶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可作为一种较经济的精料资源用于奶牛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混贮 生长性能 甲烷排放 瘤胃发酵 血清生化指标
下载PDF
Ⅲ世代湘岭猪主要生产性能测定及分析
7
作者 何惠甜 李玉莲 +3 位作者 谭红 楚随安 吴买生 陈斌 《猪业科学》 2024年第9期111-114,共4页
湘岭猪是借助湘沙猪配套系中父母代猪的优秀基因,以美系巴克夏猪为父本,以沙子岭猪为母本,通过横交固定,闭锁繁育,按照育种目标,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其母本沙子岭猪是湖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它不仅繁殖性能好、杂交配合力强,还具有耐... 湘岭猪是借助湘沙猪配套系中父母代猪的优秀基因,以美系巴克夏猪为父本,以沙子岭猪为母本,通过横交固定,闭锁繁育,按照育种目标,选育出的一个新品种。其母本沙子岭猪是湖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它不仅繁殖性能好、杂交配合力强,还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和肉质好等优点。然而,沙子岭猪的生长速度较慢和瘦肉率偏低等问题限制了其养殖的规模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子岭猪 育种目标 地方猪种 繁殖性能 巴克夏猪 父母代 瘦肉率 横交固定
下载PDF
Indoor Toxicity of Emamectin Benzoate and Chlorantraniliprole Against Spodoptera litura and Their Residues on Lotus Plants
8
作者 CUI Kan XU Zhi-de +5 位作者 LI Kai-long CHEN Wu-ying HU Ya-hui XIAO Jian-ping HAO Xiao-bin WEI Lin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Spodoptera litura is the most threatening pest in lotus production,seriously affecting the lotus yield and quality.Emamectin benzoate and chlorantraniliprole,the main insecticides for controlling S.litura on vegetable... Spodoptera litura is the most threatening pest in lotus production,seriously affecting the lotus yield and quality.Emamectin benzoate and chlorantraniliprole,the main insecticides for controlling S.litura on vegetables,are widely used by farmers to control S.litura on lotus plants.To determine the application concentrations,control effects,and safety of the two insecticides in lotus fields,indoor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rol effects of 200 g/L chlorantraniliprole(SC)and 5%emamectin benzoate(WDG),and the residues of the two insecticides in the water,lotus leaves,and lotus seeds after field application were determined by HPLC-MS/MS.The indoo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emamectin benzoate both had good control effects on S.litura,with the 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s(LC50)of 17.700 and 1.694 mg/L,respectively.Afte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praying of emamectin benzoate at 20 g/667m^(2),there was no residue of emamectin benzoate in the water or lotus leaves after 5 d.After spraying of chlorantraniliprole at 20 mL/667m^(2),the residual amounts in the water and lotus leaves after 9 d were 0.005 and 0.007 mg/L,respectively.No residue of the two insecticides was detected in lotus seeds(dry and fresh)2 h after spraying.Therefore,it was recommended that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emamectin benzoate can be used to control S.litura in lotus fields during the growth period,whil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application interval for safety.Considering the safe harvesting of lotus seeds and leaves,it was recommended that the preharvest intervals of chlorantraniliprole and 5%emamectin benzoate should be 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nsanlian’ Spodoptera litura Emamectin benzoate CHLORANTRANILIPROLE Insecticide residue
下载PDF
增施有机肥对红菜薹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9
作者 唐熙雯 周旋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76-81,共6页
本研究以五彩紫薹二号红菜薹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旨在探究施用有机肥对红菜薹产量、品质、土壤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菜薹增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单薹重分别提高了11.82%~64.76%、45.07%~63.68%,... 本研究以五彩紫薹二号红菜薹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旨在探究施用有机肥对红菜薹产量、品质、土壤质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菜薹增施有机肥处理相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单薹重分别提高了11.82%~64.76%、45.07%~63.68%,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79%~36.19%,且随着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同时,增施有机肥还能提升红菜薹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的含量,降低硝酸盐和粗纤维的含量,疏松土壤孔隙,并促进土壤养分活性。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有机肥用量与红菜薹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土壤容重、可食部分硝酸盐和粗纤维含量呈负相关。总体而言,红菜薹适量增施有机肥是一种符合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要求的优质栽培方式,可以改善耕层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肥力,促进植株生长与养分吸收,提高可食部分产量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红菜薹 产量 品质 土壤质量
下载PDF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唐熙雯 周旋 《湖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9-32,37,共5页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 以冬季广泛种植的红菜薹为研究对象,在湘潭县杨嘉桥镇金福村开展了秸秆不同还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红菜薹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基肥的空白对照相比,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3种技术模式均能有效改善土壤酸碱环境,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提升耕地肥力水平,促进红菜薹的生长,3种秸秆还田方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产7.48%、10.35%和6.19%。综合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方面分析,秸秆还田技术能有效改善土壤肥力结构并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秸秆“池窖式”堆沤还田处理效果最佳,优于秸秆“野外露天式”堆沤还田和秸秆粉碎直接覆盖还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方式 红菜薹 农艺性状 土壤养分
下载PDF
一例仔猪恩诺沙星注射液过敏反应的报告
11
作者 汤永鑫 周旋 +1 位作者 王志强 王强 《湖南畜牧兽医》 2024年第5期13-14,共2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类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恩诺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但兽用恩诺沙星急性过敏反应的报道甚少。文章对基层兽医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一例腹泻仔猪对恩诺沙星注射液急性过敏... 氟喹诺酮类药物属于一类由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人用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报道较多。恩诺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但兽用恩诺沙星急性过敏反应的报道甚少。文章对基层兽医服务工作中遇到的一例腹泻仔猪对恩诺沙星注射液急性过敏的病例进行报道,并介绍了相关处理措施,以期对基层兽医从业者临床安全使用兽药有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腹泻 恩诺沙星注射液 过敏反应 紧急救治
下载PDF
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防控
12
作者 申海彪 何欣云 +2 位作者 徐兰芳 蒋珂 杨平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4年第6期99-101,共3页
呼肠孤病毒是在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病毒,可引发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关节炎等,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甚至会致死,对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综合防控工作非常关键。鉴于此,本文着重对禽呼... 呼肠孤病毒是在饲养鸡、鸭、鹅等家禽的过程中常见的一类传染性病毒,可引发胃肠道疾病、呼吸道疾病、病毒性关节炎等,影响家禽的生长发育,甚至会致死,对生产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综合防控工作非常关键。鉴于此,本文着重对禽呼肠孤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措施展开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肠孤病毒 症状 综合防控 家禽
下载PDF
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应对措施
13
作者 颜令军 王洁 +1 位作者 王俊杰 罗时来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6期138-140,共3页
食品安全工作事关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必须守牢的底线,是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源食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同时,消费者对动物源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 食品安全工作事关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是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必须守牢的底线,是全面实施食品安全强省战略的重要举措。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动物源食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同时,消费者对动物源食品的质量要求也在逐步提高。随着养殖环境的复杂多变,养殖防疫压力增加,兽药过量使用的问题也在日益凸显。该文主要综述兽药残留的种类、危害和应对措施,为提高我国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兽药残留 畜产品
下载PDF
叶色特异茶树品种选育现状 被引量:25
14
作者 王丽鸳 赵容波 +3 位作者 成浩 韦康 阮丽 吴立赟 《中国茶叶》 2020年第1期15-19,共5页
叶色特异茶树的内含物成分有各自特点,因此具有开发特色或健康茶产品的前景。本文对白化、黄化、紫芽等叶色特异的茶树品种及品种授权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物候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比较,为特异茶树品种推广、引种及特... 叶色特异茶树的内含物成分有各自特点,因此具有开发特色或健康茶产品的前景。本文对白化、黄化、紫芽等叶色特异的茶树品种及品种授权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将物候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汇总比较,为特异茶树品种推广、引种及特色新品种选育提供较为全面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品种 黄化 白化 紫芽
下载PDF
不同污染程度耕地下稻米镉综合治理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唐熙雯 周旋 +1 位作者 黄凤球 周峻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9-1346,共8页
为探究不同“VIP+n”综合治理技术(V为种植低镉积累品种,I为优化水分管理,P为施用石灰,n为喷施叶面阻控剂)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中对双季稻稻米镉含量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分别采用“VIP+n”技术在湖南省湘潭县轻、中、重度... 为探究不同“VIP+n”综合治理技术(V为种植低镉积累品种,I为优化水分管理,P为施用石灰,n为喷施叶面阻控剂)在不同程度重金属污染酸性稻田土壤中对双季稻稻米镉含量的应用效果,于2017年分别采用“VIP+n”技术在湖南省湘潭县轻、中、重度镉污染稻田开展“VIP+n”技术模式区域化研究与示范,研究结果表明:“VIP+n”技术对双季稻糙米镉含量、土壤pH值效应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0.01),稻田污染程度对双季稻糙米镉含量、土壤全镉和有效态镉含量效应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0.01),两者交互作用对晚稻糙米镉含量效应显著(P<0.05)。未采用“VIP”技术处理早稻糙米镉含量在耕地土壤轻度、中度和重度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分别为0.29、0.88和3.85 mg·kg^-1,晚稻分别为0.22、0.55和2.64 mg·kg^-1;采用“VIP+n”技术处理早稻糙米镉含量分别为0.09、0.34和1.17 mg·kg^-1,较对照分别降低70.00%、61.19%和69.66%,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晚稻分别为0.03、0.32和1.01 mg·kg^-1,较对照分别降低87.16%、41.49%和61.71%,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P<0.05或0.01)。其中,晚稻运用“VIP”技术的效果较早稻好。相关分析表明,双季稻田成熟期糙米镉含量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r早=-0.002,r晚=-0.181),而与土壤有效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早=0.658,P<0.01;r晚=0.772,P<0.01)。总体而言,应用“VIP+n”技术在不同程度重金属镉污染稻田中均能有效改善土壤pH值,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及双季稻糙米镉含量,使轻度污染条件下糙米镉含量达到GB 2762—2017《国家食品安全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污染 水分管理 石灰 叶面阻控剂 镉含量
下载PDF
镉污染稻田甘薯替代种植模式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道微 赵修忠 +4 位作者 张亚 董芳 黄艳岚 项伟 张超凡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以低镉积累的鲜食用甘薯品种普薯32及淀粉加工用甘薯品种湘薯98为材料,在典型镉重度污染稻田种植结构调整区域开展了甘薯替代种植模式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普薯32与湘薯98的平均单产分别为45917.2与54371.8 kg/hm^(2),在水改旱稻田种... 以低镉积累的鲜食用甘薯品种普薯32及淀粉加工用甘薯品种湘薯98为材料,在典型镉重度污染稻田种植结构调整区域开展了甘薯替代种植模式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普薯32与湘薯98的平均单产分别为45917.2与54371.8 kg/hm^(2),在水改旱稻田种植均表现出高产、稳产特性;普薯32平均产值为61983元/hm^(2);湘薯98平均鲜薯产值为48465元/hm^(2);湘薯98折算淀粉加工产值为162844元/hm^(2)。在土壤全镉含量为0.94~1.84 mg/kg的稻田区,测得普薯32鲜薯镉含量范围为0.006~0.021 mg/kg,湘薯98鲜薯镉含量范围为0.011~0.045 mg/kg,淀粉制样镉含量为0.003~0.014 mg/kg,相关农产品镉含量均未超出国家相关限量标准值(0.1 mg/kg)。同时,该研究发现甘薯淀粉加工制品镉含量显著低于鲜薯镉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稻田 替代种植 甘薯 镉含量 限量标准值
下载PDF
湘岭猪生长曲线拟合及校正公式制定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柏云心 谭红 +3 位作者 李玉莲 吴买生 楚随安 陈斌 《猪业科学》 2022年第9期100-103,共4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瘦肉的同时也注重肉的品质与风味,高品质的猪肉需求急剧增大,按照如今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猪种培育和猪肉供应已经成为当今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培育出可满足现在市场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优秀猪种,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喜食瘦肉的同时也注重肉的品质与风味,高品质的猪肉需求急剧增大,按照如今市场需求导向进行猪种培育和猪肉供应已经成为当今养猪业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培育出可满足现在市场对高品质猪肉需求的优秀猪种,打造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优质猪品牌,湘沙猪配套系选育课题组经历10余年,经过5个世代的持续选育,成功培育了湘沙猪配套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需求导向 校正公式 养猪业发展 市场竞争力 优质猪
下载PDF
优质水稻栽培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俭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20年第5期92-93,共2页
水稻是我国的重点经济作物,也是东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换句话讲,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关系到国家农业的进步,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探究,提高栽培过程中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水稻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水... 水稻是我国的重点经济作物,也是东南地区与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换句话讲,水稻的质量与产量关系到国家农业的进步,加强对水稻栽培技术的探究,提高栽培过程中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是水稻技术研究的重点内容。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水稻栽培技术与病虫害的预防方法进行剖析,以便提高水稻种植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 水稻 栽培技术 病虫害 防治
下载PDF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关键要素 被引量:2
19
作者 符利辉 杨平 《中国畜牧业》 2020年第9期65-67,共3页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因潜伏期长,发现难;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注射,预防难;无法有效控制,发病率、死亡率高。目前,惟一有效的途径是发现早、快速扑杀和深埋无害化处理。湖...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烈性外来疫病。因潜伏期长,发现难;没有有效的疫苗预防注射,预防难;无法有效控制,发病率、死亡率高。目前,惟一有效的途径是发现早、快速扑杀和深埋无害化处理。湖南省湘潭县是生猪养殖和调出大县,为有效防控非洲猪瘟疫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笔者就防控工作体会,分享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防控工作 接触性传染病 速扑杀 生猪养殖 有效防控 死亡率高 湖南省湘潭县
下载PDF
湘中地区双季稻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文祥 郑宏 +2 位作者 易睿鹏 刘学文 周华林 《湖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2期36-39,43,共5页
为探明湘中地区双季早晚稻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及对生产的影响,以该地区1960—2019年的双季早、晚稻生育期内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近60 a早晚稻生长期内各生育时期的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变化趋势,探讨在区域气... 为探明湘中地区双季早晚稻生长期内气候变化特征及对生产的影响,以该地区1960—2019年的双季早、晚稻生育期内逐日地面气象观测数据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近60 a早晚稻生长期内各生育时期的温、光、水等气候资源变化趋势,探讨在区域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双季早晚稻生产如何充分利用有利气候变化以及避开不利气候变化。结果表明:早稻生长期内的日平均气温、平均日最高气温、平均日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播种育秧期增幅最大,分别为0.433、0.808和0.428℃/10a;播种育秧期和移栽返青分蘖期的日照时数为增加;降水量的增加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晚稻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除孕穗期略有下降外,其余生育时期均呈上升趋势;播种育秧期、抽穗期和灌浆成熟期3个时期平均日最高气温均表现出一定幅度的升高,增幅最大的是灌浆成熟期;平均日最低气温表现为持续上升,增幅最大的为灌浆成熟期,达0.226℃/10a;孕穗期的日照时数降幅最大,下降约11.02 h/10a,其次是移栽返青分蘖期,下降约6.656 h/10a。该区域气候变化对早稻而言是利大于弊,而对晚稻来说则制约了其高产潜力的发挥。因此,湘中地区早晚稻生产可采取早稻适当提前播种并搭配迟熟晚稻品种的技术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生长期内 气候变化 湘中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