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敏感因子对锆基非晶剪切带与断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喻更生 马蓦 林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33-1736,共4页
采用Rockwell压痕和MTS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之间夹角和断裂面角度的关系。经过退火处理,压痕下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变化范围大约是88°~79°,而压缩断裂角(θ)变化范围大约是44... 采用Rockwell压痕和MTS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之间夹角和断裂面角度的关系。经过退火处理,压痕下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变化范围大约是88°~79°,而压缩断裂角(θ)变化范围大约是44°~40°,其值刚好是压痕下剪切带之间夹角的一半。由Mohr-Coulomb准则可知,敏感因子的增加,正应力对剪切平面的作用显著增加,因而改变了剪切断裂的临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敏感因子 MOHR-COULOMB准则
下载PDF
Zr基大块非晶挤压特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喻更生 马蓦 林建国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2-56,共5页
研究了Zr41.2 Ti13.8 Cu12.5 Ni10 Be22.5大块非晶在不同挤压速率和挤压温度等工艺条件下的挤压成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行为对挤压温度和挤压速率有明显的依赖性.在挤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平稳流变的过程,其平稳流变所需的载荷... 研究了Zr41.2 Ti13.8 Cu12.5 Ni10 Be22.5大块非晶在不同挤压速率和挤压温度等工艺条件下的挤压成形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流变行为对挤压温度和挤压速率有明显的依赖性.在挤压过程中出现了一个平稳流变的过程,其平稳流变所需的载荷(P1)与合金在高温下屈服强度有关.当应变速率为o.005mm/s时,从355~415℃温度范围内,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从1.5kN到0.5kN,当温度为395℃,应变速率为0.05mm/s时,保持平稳流变所需的力高达4kN.在挤压过程中大块非晶呈现超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挤压 摩擦
下载PDF
韧性薄膜/基底体系锥形压痕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和平 廖艳果 周益春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4期56-61,共6页
使用量纲分析和有限元法探讨了圆锥性压头压入韧性薄膜/韧性基底体系的力学响应.根据量纲分析,我们建立了压入响应和薄膜及基底的力学参量的无量纲关系.通过对压痕曲线的几个关键变量研究,发现最大压痕荷载取决于压入的深度、薄膜和基... 使用量纲分析和有限元法探讨了圆锥性压头压入韧性薄膜/韧性基底体系的力学响应.根据量纲分析,我们建立了压入响应和薄膜及基底的力学参量的无量纲关系.通过对压痕曲线的几个关键变量研究,发现最大压痕荷载取决于压入的深度、薄膜和基底的弹塑性性能,当压入适当深度时初始卸载斜率不受基底的屈服强度的影响.这些结论有利于深入研究韧性薄膜/韧性基底体系的压痕过程,提供了一种从锥形压痕试验中获得薄膜和基底的力学性能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纲分析 有限元法 锥形压痕 薄膜/基底体系
下载PDF
结构迟豫对Zr基大块非晶敏感因子的影响
4
作者 喻更生 罗联 +1 位作者 翟甲友 林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4-847,共4页
采用Rockwell压痕测试和SEM、DSC技术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和焓变特征。样品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等温退火,DSC放热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少,这表明自由体积不断减少。对压痕周围剪切带形... 采用Rockwell压痕测试和SEM、DSC技术研究了铸态和退火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大块非晶的剪切带和焓变特征。样品在玻璃转变温度以下等温退火,DSC放热峰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不断减少,这表明自由体积不断减少。对压痕周围剪切带形态的观察表明,退火样品中被激活的剪切带减少,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不断变化,铸态大约为88o,经过633K保温1h减小为79o。由Mohr–Coulomb准则可知,通过测量2θ可以确定压力敏感因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原子间相互摩擦的作用加剧,导致压力敏感因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剪切带 压力敏感因子
下载PDF
压痕法测量Zr基非晶压力敏感因子(英文)
5
作者 喻更生 林建国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4-29,共6页
采用压痕法研究了两种Zr基非晶依赖于压力屈服行为,非晶的压力敏感因子可以通过对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测量得到.纳米压痕P-h曲线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随着压力敏感因子而改变,这个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压痕测量的结果非常一致.剪切带之间... 采用压痕法研究了两种Zr基非晶依赖于压力屈服行为,非晶的压力敏感因子可以通过对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测量得到.纳米压痕P-h曲线也表现出相似的结果,随着压力敏感因子而改变,这个结果与有限元模拟压痕测量的结果非常一致.剪切带之间的夹角(2θ)和纳米压痕P-h曲线都显著的依赖压力敏感因子改变而变化,这说明非晶是一种依赖于压力屈服行为.压痕实验结果依赖压力敏感因子变化行为进一步说明可以采用压痕法测量非晶压力敏感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 压力敏感因子 压痕测试
下载PDF
(Cu_(50)Zr_(50))_(92)Al_8块体非晶合金高温塑性变形过程中的晶化行为
6
作者 田延豹 马蓦 +2 位作者 罗致春 万小军 林建国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8-662,共5页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mm的(Cu50Zr50)92Al8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该非晶合金的结构及热力学参数进行表征。利用万能试验机在过冷液相区内对该非晶合金进行压缩变形,研究变形量(20%,60%和8... 采用水冷铜模吸铸法制备直径2mm的(Cu50Zr50)92Al8块体非晶合金。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该非晶合金的结构及热力学参数进行表征。利用万能试验机在过冷液相区内对该非晶合金进行压缩变形,研究变形量(20%,60%和80%)对非晶合金显微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塑性变形使得该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降低,并导致其部分晶化,其晶化程度取决于合金的变形量的大小,当变形量为80%时,该合金的XRD图谱中出现了明显的晶化峰。晶化相的析出使得变形后的非晶合金的显微硬度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非晶合金 塑性变形 晶化 热稳定性 显微硬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