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泽东“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中的粮食观及其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邹华斌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1年第4期21-26,共6页
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 毛泽东在指导国民经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制订中,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提出有众多因素,特别是与毛泽东对中国粮食问题的认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深刻反映了毛泽东对"大跃进"运动后中国在粮食问题上所存在的严重困难的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和对解决粮食问题的战略思考,从而对六、七十年代的中国粮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粮食 “备战、备荒、为人民”
下载PDF
公共行政的价值选择与观念转型——和谐社会视野中的阐释 被引量:7
2
作者 颜佳华 《科学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4-87,共4页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公共行政价值选择的实质是行政功能的重新选择与定位。行政系统应注重发挥其矛盾协调功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功能、社会公平维护功能等。公共行政价值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和谐行政。实现公共行政价值,行政主体应积... 和谐社会构建背景下公共行政价值选择的实质是行政功能的重新选择与定位。行政系统应注重发挥其矛盾协调功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建构功能、社会公平维护功能等。公共行政价值选择的目标是实现和谐行政。实现公共行政价值,行政主体应积极推进行政观念的转型,由事后处理型行政观转变为事前预防型行政观、由非伦理型行政观转变为伦理型行政观、由非协调型行政观转变为协调型行政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行政 价值选择 观念转型
下载PDF
一九五○年上半年粮食大调运解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正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4,共6页
1950年上半年的粮食大调运,是新生政权为克服灾荒、反击封锁、稳定物价、调剂余缺的重大举措。党中央科学决策,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全国上下大力协作,顺利完成了这次全国粮食调运。这是一次巩固新生政权、心系人民利益、检验民... 1950年上半年的粮食大调运,是新生政权为克服灾荒、反击封锁、稳定物价、调剂余缺的重大举措。党中央科学决策,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全国上下大力协作,顺利完成了这次全国粮食调运。这是一次巩固新生政权、心系人民利益、检验民心向背的政治行动。与1960年的粮食调运比较,凸显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50年上半年 粮食调运 新生政权 粮食重要性
下载PDF
“环县事变”及其善后工作述论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海燕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01-108,共8页
抗战时期,震惊陕甘宁边区的"环县事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事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政治土匪"的煽动,不符合历史的真相,也不利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事变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环县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扩兵... 抗战时期,震惊陕甘宁边区的"环县事变"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把事变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于"政治土匪"的煽动,不符合历史的真相,也不利于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事变之所以发生,主要是因为环县政府和各级干部在扩兵征粮工作中无视民众利益,不顾民众感受,漠视民众的呼声,招致民怨,引发民变。"环县事变"是民主模范的陕甘宁边区面临的一次重大危机。事变发生后,边区政府多管齐下,积极应对,化危机为转机,善后工作取得显著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县事变 陕甘宁边区 扩兵征粮 善后
下载PDF
建国初的农业增产竞赛运动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唐正芒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0年第1期24-29,共6页
建国初头几年,为了恢复和发展经济,为巩固新生政权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粮食保障,党和政府提倡和发动了农业增产竞赛运动,广大农民以很高的积极性投入,这对推动农业生产、促进粮食丰收等起了一定积极作用,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关键词 建国初 农业 增产竞赛 作用
下载PDF
一九六○年粮食调运工作述略--兼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被引量:1
6
作者 唐正芒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08年第5期18-26,共9页
1960年是大跃进"左"倾错误造成的经济困难最严重的一年,这种困难更集中地体现为粮食的紧张和危急。党中央发出的关于紧急调运粮食的指示、批示、通知等文件多达十五、六次,中央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强调粮食调运更多。这一方面体... 1960年是大跃进"左"倾错误造成的经济困难最严重的一年,这种困难更集中地体现为粮食的紧张和危急。党中央发出的关于紧急调运粮食的指示、批示、通知等文件多达十五、六次,中央有关领导在讲话中强调粮食调运更多。这一方面体现出党中央对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高度关切,另一方面折射出当年粮食问题的极端危急,也昭示出粮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告诫我们在粮食问题上必须警钟长鸣,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粮食 困难 重要性
下载PDF
略论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粮食工作的领导
7
作者 唐正芒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9-28,共10页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转折,也是我国粮食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经历了不断的探索,最终形成了新的格局。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工作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转折,也是我国粮食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转折。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接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经历了不断的探索,最终形成了新的格局。考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工作的重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对于探索中国粮食持续发展规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革开放 粮食工作 经验启示 粮食安全
下载PDF
公共治理是和谐社会的行政理念
8
作者 黄显中 《中国社会发展战略》 2008年第1期14-22,共9页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奋斗目标。自和谐社会的理想提出以来,政府如何组织构建这样的美好社会,就成为了行政学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课题;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 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贞不渝的奋斗目标。自和谐社会的理想提出以来,政府如何组织构建这样的美好社会,就成为了行政学界义不容辞的重大课题;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更加明确地赋予了我们行政学人这份神圣责任。然而,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什么样的行政理念?我们学人创造了何种行政理念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诸如此类的重大问题,学界似平少有关心者,更奢谈致力于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行政理念 公共治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共产党人 全国代表大会 社会和谐 组织构建
下载PDF
读近年来《党史研究与教学》中“静如谈史”有感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正芒 张艳聪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1-103,共3页
近年来张静如教授在党史名刊《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开辟了一个"党史漫笔"(亦称"党史钩沉""静如谈史")的专栏,每期一篇,已延续多年。近来,我们有幸品读了专栏中的文章,顿觉进入了一片学术新天地。张先生该栏目的文章选题新颖而别... 近年来张静如教授在党史名刊《党史研究与教学》中开辟了一个"党史漫笔"(亦称"党史钩沉""静如谈史")的专栏,每期一篇,已延续多年。近来,我们有幸品读了专栏中的文章,顿觉进入了一片学术新天地。张先生该栏目的文章选题新颖而别致,阐析深刻而畅晓,内容细腻而翔实,文笔生动而自然,令人赏心悦目且茅塞顿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史研究 教学 张静如 文章 专栏
原文传递
“抓革命、促生产”命题的来龙去脉考——以《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为依据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向清 胡丹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6年第3期74-80,共7页
"抓革命、促生产"的命题是毛泽东晚年实施的重大治国方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革命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则。从1965年的逐渐提出到1978年底淡出历史舞台,这一命题为党和政府宣传、贯彻长达14年之久。从展开过程中造成的... "抓革命、促生产"的命题是毛泽东晚年实施的重大治国方略,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处理革命和生产关系的根本原则。从1965年的逐渐提出到1978年底淡出历史舞台,这一命题为党和政府宣传、贯彻长达14年之久。从展开过程中造成的声势、影响看,这一命题经历了孕育、催生、成熟、消亡4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抓革命 促生产” 《人民日报》
原文传递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首次发表时间再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唐正芒 李美玲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6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最重要源头。该文首次发表于《新青年》6卷5号。关于该期《新青年》的出版时间也即《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首次发表时间,权威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写为1919年10月;该... 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最重要源头。该文首次发表于《新青年》6卷5号。关于该期《新青年》的出版时间也即《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首次发表时间,权威著作《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写为1919年10月;该期《新青年》原件上显示为1919年5月;上世纪60年代有学者考证为1919年9月;笔者再考证认为10月出版明显不成立,8月甚至7月出版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鉴于《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重要地位和影响,笔者觉得,在可弄清李文准确发表时间的有充分说服力的原始材料或文字依据发现之前,对上述四说,似仍应以《新青年》原件上显示的时间和该文实际写完的时间为依据,认定为1919年5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大钊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发表时间
原文传递
民权运动大同盟成立及其主要活动述论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春 黄海林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5年第6期68-79,共12页
1922年8月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成立,随后南京、广东、山东、四川、江西、陕西等地相继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组织。其主要活动,一方面开展民权宣传,包括出版《民权周刊》,举行演讲,撰文宣传。另一方面开展力争民权运动,先后参加取消治安警... 1922年8月北京民权运动大同盟成立,随后南京、广东、山东、四川、江西、陕西等地相继成立民权运动大同盟组织。其主要活动,一方面开展民权宣传,包括出版《民权周刊》,举行演讲,撰文宣传。另一方面开展力争民权运动,先后参加取消治安警察法运动和裁兵运动,声援工人罢工,支持学生运动,等等。因此,民权运动大同盟发展为一股反军阀和反帝国主义的强大势力。同时,民权运动大同盟尝试向政党组织转变,而未果。虽然向政府请愿裁兵和废除治安警察条例都无效果,但是为人民的集会结社言论自由争取了一些法律保障,对组织民众贯彻民主政治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权运动大同盟 民主联合战线 国共合作
原文传递
蔡和森与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永春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2,共4页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的青年运动领袖和青年团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他还是中国旅欧青年团组织的创建人之一。青年团成立后,蔡和森当选为第一... 蔡和森是中共早期的青年运动领袖和青年团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参与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等重要文件的起草。他还是中国旅欧青年团组织的创建人之一。青年团成立后,蔡和森当选为第一届团中央执行委员,担任宣传部主任,是青年团中央核心成员之一,直至调中共中央工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蔡和森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共中央 青年运动 核心成员 团中央 领导人
原文传递
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雇农工会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正芒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3-67,共5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都对在农村根据地建立雇农工会十分重视,甚至当作中心任务。在产业工人很少的落后的中国,组织好农业工人并发挥其领导作用是有其必要性的。雇农工会组织的建立对于根据地建设和战争的开展起过积极作...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都对在农村根据地建立雇农工会十分重视,甚至当作中心任务。在产业工人很少的落后的中国,组织好农业工人并发挥其领导作用是有其必要性的。雇农工会组织的建立对于根据地建设和战争的开展起过积极作用,但是也有分化农民革命队伍、孤立雇农阶级的可能。雇农具有分散性并受小农意识的影响,雇农工会的组织及其正常活动的开展和领导作用的发挥常因此陷入困境。雇农工会后来消失,根本原因是不符合当时农村根据地的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雇农工会 中华全国总工会
原文传递
《向导》周报上的笔名“致中”与蔡和森、陈独秀考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永春 《党的文献》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95,共5页
《向导》周报上的笔名"致中",有人考证为邓中夏,有人推测为尹宽,更多的人认定是陈独秀。考诸"致中"文章的语言风格、用词特点和主要思想观点,再证诸陈独秀、邓中夏和蔡和森的活动轨迹,可知《离间中俄感情之宣传》... 《向导》周报上的笔名"致中",有人考证为邓中夏,有人推测为尹宽,更多的人认定是陈独秀。考诸"致中"文章的语言风格、用词特点和主要思想观点,再证诸陈独秀、邓中夏和蔡和森的活动轨迹,可知《离间中俄感情之宣传》《丧尽利权之鲁案协定》《北京政变与孙曹携手说》出自蔡和森之手,《统一的国民运动》《广州事变之研究》《宪法与自治学院》为陈独秀的手笔。因此"致中"是蔡和森和陈独秀共同使用的笔名,部分署名"致中"的文章是蔡和森代陈独秀写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导》 笔名“致中” 蔡和森 陈独秀
原文传递
《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作者考证及其解读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永春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7,共7页
1924年1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连续两次致函《向导》周报社,就《向导》周报对国民党的批评提出严重警告。《向导》发表署名"记者"的《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实际和理论两方面驳斥了国民党的责难和批评,而且对国民党... 1924年11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连续两次致函《向导》周报社,就《向导》周报对国民党的批评提出严重警告。《向导》发表署名"记者"的《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从实际和理论两方面驳斥了国民党的责难和批评,而且对国民党中央干涉和指责《向导》提出批评,这对于维护中共在联合战线中的独立具有重要意义。从国民党中央的批评对象和《答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思想内容以及蔡和森的习惯用词来看,该"记者"当是《向导》主编蔡和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向导》 蔡和森
原文传递
“大跃进”时期中国共产党重要会议及特点述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向清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2-29,共8页
为确保"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展开,中共中央及直属部门在"大跃进"时期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会议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会议的高密度性;三是会议所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由"左&qu... 为确保"大跃进"运动的顺利展开,中共中央及直属部门在"大跃进"时期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具有以下显著特点:一是会议主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会议的高密度性;三是会议所制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由"左"渐渐演变为纠"左";四是会议议题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跃进” 重要会议 特点
原文传递
蔡和森与新民学会关系再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永春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9年第1期37-44,共8页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湖南最有影响的青年社团。蔡和森是学会的筹备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对学会会务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20年7月提出修改学会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改造学会为共产党组织,随后联合部分会员开展... 新民学会是五四时期湖南最有影响的青年社团。蔡和森是学会的筹备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对学会会务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1920年7月提出修改学会宗旨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改造学会为共产党组织,随后联合部分会员开展建党活动,直接导致学会的分化与消亡。新民学会提供了蔡和森到北京最先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机会,造就他成为留法会员甚至留法勤工俭学生中的共产主义运动先驱者。从蔡和森在新民学会中的活动可以全面的诠释会员个体与学会兴衰成败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和森 新民学会 中国共产党
原文传递
《塑造与被塑造》笔谈
19
作者 陈金龙 丁俊萍 +2 位作者 李永春 周良书 张世飞 《党史研究与教学》 CSSCI 2015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一、陈金龙:《五四阐释的历史回溯与意义追问》学术界对于五四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要突破和创新并非易事。相对而言,对于五四之后的五四阐释、五四话语、五四纪念,学术界的研究较为薄弱,留下了突破的空间。郭若平的新著《塑... 一、陈金龙:《五四阐释的历史回溯与意义追问》学术界对于五四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要突破和创新并非易事。相对而言,对于五四之后的五四阐释、五四话语、五四纪念,学术界的研究较为薄弱,留下了突破的空间。郭若平的新著《塑造与被塑造——"五四"阐释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从革命意识形态建构的维度切入,回溯了近百年五四阐释的历史过程,揭示了五四阐释的意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意识 历史过程 中共党史研究 互动关系 意义阐释 历史回溯 史学理论 思想解放 文化史研究 五四运动史
原文传递
建国初期我党对执政方式的探索
20
作者 熊辉 王宝山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5-157,共3页
建国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央和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探索,希望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执政之路。重温我党在建国初期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 建国初期,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中央和毛泽东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对党的执政方式进行了探索,希望逐步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执政之路。重温我党在建国初期对共产党执政方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我们今天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领导方式 执政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