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2篇文章
< 1 2 8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重要论述的理论意蕴
1
作者 赵芳 李伏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19,共6页
信仰问题是方向性问题、根本性问题,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论述是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青年信仰问题的现实关切,也是对如何加强新时代青年信仰培育的积极回应... 信仰问题是方向性问题、根本性问题,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习近平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论述是对“两个大局”时代背景下青年信仰问题的现实关切,也是对如何加强新时代青年信仰培育的积极回应。其独特的理论意蕴表现在,将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性提升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整体把握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重要意义;厘清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的逻辑关系,突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性作用;强调“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挥互联网平台传播优势”“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拓展了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信仰培育 立德树人 信仰 信念 信心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革命性”的历史书写
2
作者 王向清 江名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8-79,153,共13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着不同评价和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占有和保护过度执着,政治上缺乏主张且摇摆不定,容易被其他阶级利用,对农民“革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列宁认为...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农民在革命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有着不同评价和态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农民私有观念根深蒂固,对土地的占有和保护过度执着,政治上缺乏主张且摇摆不定,容易被其他阶级利用,对农民“革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列宁认为,一方面,农民加入革命使“革命冲击力”增强,能够成为彻底的民主革命拥护者,对民主革命具有“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农民因长时间受小资产阶级思想侵蚀影响,对社会主义缺乏政治认同感,在社会主义革命中存在对抗性。毛泽东对农民“革命”持肯定态度,他认为,在革命战争时期,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力量,是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其革命性主要体现为破坏旧世界,是否定性的因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民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力量,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承担者,其革命性主要体现为建设新世界,是肯定性的因素。对农民“革命性”认识的转变,既源于他们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社会革命环境不同;又体现了实践和理论的发展,继承与创新的统一。对这一理论的演进脉络进行考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农民 “革命性” 土地
下载PDF
冯契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开拓性探索
3
作者 王向清 王思 《伦理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7-54,共8页
冯契在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做了开拓性探索。首先,将价值界定为为我之物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物与我的关系中,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价值的形成包括两大环节:一是主体在评价活动中运用评价的语言将蕴... 冯契在建构“智慧”说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做了开拓性探索。首先,将价值界定为为我之物的功能,这种功能体现在物与我的关系中,是主客观的统一。其次,价值的形成包括两大环节:一是主体在评价活动中运用评价的语言将蕴含意向、意象、意味等构成的评价意义(即“意蕴”)表达出来;二是主体在包含理想、意愿等观念结构的“意蕴”规范下从可能界中创作、实现价值。再次,价值具有真善美统一的特征或属性。价值的“真”是主体在实践活动中遵循真理,促使自己的目标现实化,也就是使自在之物化为为我之物;“价值”的善是广义的好,即为我之物能满足主体道德、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需要;价值的“美”指为我之物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成了审美对象。最后,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创造的文化蕴含了价值,不同的文化体系承载了不同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既蕴含了权威主义和独断论的负面价值观,也培养了勤劳、勇敢、爱智的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等正面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契 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 评价 为我之物 意蕴 中国传统文化 独断论
下载PDF
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重温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4
作者 李雅兴 李平 杨文文 《城市学刊》 2023年第6期1-6,共6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阐述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经典力作,是指导延安整风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在这篇文献中尖锐批评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揭示... 《改造我们的学习》是毛泽东阐述马克思主义学习观的经典力作,是指导延安整风运动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毛泽东在这篇文献中尖锐批评了主观主义的错误思想,明确提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揭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形成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大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重温这篇文献,对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学习型政党建设推动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改造我们的学习》 理论联系实际 学风 学习型政党
下载PDF
智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传播机制创新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敏佳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32,共6页
当前已经进入“万物皆媒、智能传播”的智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化大众”的传统传播机制难以适应新媒体、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平台的智媒体大众化传播趋势。亟待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传播机制,包括“大众平权式”传播主体... 当前已经进入“万物皆媒、智能传播”的智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化大众”的传统传播机制难以适应新媒体、人工智能和元宇宙平台的智媒体大众化传播趋势。亟待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大众化传播机制,包括“大众平权式”传播主体机制,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引导智媒体发展的传播目标机制,以及与时俱进的传播实现途径机制。通过立足新时代的文艺活动更新传播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给人民大众,构建“二元一体”的智媒体传播权力体系,提前布局场景化沉浸式传播途径等机制创新策略,能够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大众化传播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媒体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机制
下载PDF
毛泽东是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
6
作者 李保全 黄显中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7-33,共7页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丰富蕴涵的题中之义,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开辟的路径依赖。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史。作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毛泽东... 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丰富蕴涵的题中之义,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开辟的路径依赖。中国共产党探索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发展史。作为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光辉典范,毛泽东创造性提出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点,揭示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确立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根本遵循,建构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实践,诠释了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依据,为中国共产党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把握理论创新规律提供了卓越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确态度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下载PDF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芸伊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81-85,共5页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事关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在党的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并日益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逻辑理路。系统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明确其理论支撑,掌...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兴旺发达,事关民族复兴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在党的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并日益形成了科学合理的逻辑理路。系统梳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明确其理论支撑,掌握其历史演进过程,回应当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现实挑战,对新时代坚持和深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现实逻辑
下载PDF
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8
作者 吴克明 李佑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7年第1期89-92,共4页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两个巩固",建设"四大平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两个巩固",建设"四大平台",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构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等重要思想理念,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创造了大好条件,也为当前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提供了思想理论和政策导向上的基本遵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新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内涵、演进理路与价值意蕴
9
作者 李伏清 易志华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108,115,共7页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创业奋斗、治国理政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理论、阐释理论、创新理论的理论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而且...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创业奋斗、治国理政的宝贵历史经验,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运用理论、阐释理论、创新理论的理论过程。中国共产党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而且在与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的斗争中认识到了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才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成功,从而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命题,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现了三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命题的提出和发展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真理与价值的统一,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建设和自我革命、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要独特的价值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本质内涵 演进理路 价值意蕴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中国化研究评析
10
作者 蒋旭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3-32,71,共11页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解答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形成了唯物史观理论的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解答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作用,形成了唯物史观理论的群众史观。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群众史观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学界围绕基本理论、发展历程、人物研究和当代意义等方面,群众史观中国化研究取得了相应研究成果。然而,缺乏整体性容易割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从历史演进逻辑出发,总结党领导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经验,有利于党在发展中把握历史趋势和历史规律,推动人民群众在创造性活动中自我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群众史观 人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贡献及其意义探析
11
作者 魏继才 赵春光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第1期30-34,80,共6页
瞿秋白集革命家和文艺家于一身,他把无产阶级革命家救国救民的热血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铸魂育人的豪情书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他系统翻译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领导“左联”和苏区的文艺工作,强调辩... 瞿秋白集革命家和文艺家于一身,他把无产阶级革命家救国救民的热血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铸魂育人的豪情书写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他系统翻译并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积极领导“左联”和苏区的文艺工作,强调辩证唯物论的创作方法及走文艺大众化的道路,提出无产阶级要掌握文化领导权并推行无产阶级文艺革命的思想。他的文艺理论与实践,开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先河,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对于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瞿秋白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文化领导权 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研究
12
作者 张璐 《时代人物》 2023年第8期0032-0035,共4页
由于我国公益理论、公益组织管理、公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从马克思视角进行的相关的探讨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从根本上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公益思想,强化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引导功能,并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入... 由于我国公益理论、公益组织管理、公益文化等领域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从马克思视角进行的相关的探讨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从根本上追寻马克思主义的公益思想,强化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引导功能,并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历程入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事业发展现状并对其成因进行研究,结合马克思主义在公益事业中的地位、公益组织事业管理体制和队伍思想体系构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益文化四个方面做出相应的研究与建议。旨在通过对中国目前的公益组织事业进行有益的探讨,使其在各个行业中的辐射和支持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益事业
下载PDF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两条基本路径 被引量:8
13
作者 范贤超 范湘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共6页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着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具体实际,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审视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一条是以民族形式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 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存在着两条基本路径:一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中国具体实际,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审视和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一条是以民族形式理解、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从日常生活中、从社会实践中总结经验,并把经验上升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这两个方面的辩证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一般形态到特殊形态和中国传统哲学从古代形态到现代形态的两个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国化 路径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论要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文兵 荆世群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42,共10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是其跨文化实践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反思和理解其文化来源和文化基础,阐明其文化内容和文化特性,确立其文化谱系和文化认同,把握其超越“西化”“儒化”“苏化”的文化逻辑,探索和展望其发展趋势。马克思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是其跨文化实践的自我意识,主要包括反思和理解其文化来源和文化基础,阐明其文化内容和文化特性,确立其文化谱系和文化认同,把握其超越“西化”“儒化”“苏化”的文化逻辑,探索和展望其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并通过对“中”、“西”、“马”及其关系的认识和解决鲜明地表现出来,实质上是中国现代社会变革、中国现代化运动的自我反思和自主筹划,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艰难探索,也是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和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思想历程,集中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变革进程,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现代文化自觉的思想主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研究,能够同时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文化自觉研究、民族文化自觉研究与人类文化自觉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文化自觉 跨文化实践 文化逻辑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沧南 彭臻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共5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经过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态转变为中国形态,在中国具体化;第二飞跃,是中国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再回到实际中去指导实践,实现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今天,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经过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从欧洲形态转变为中国形态,在中国具体化;第二飞跃,是中国具体化的马克思主义再回到实际中去指导实践,实现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今天,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根本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确保中国朝着社会主义方向发展。离开这个根本目的来研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没有实际意义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命运,取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和中国实际马克思主义化的深度和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结合 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下载PDF
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谭志敏 方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5,39,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领域,其改进有赖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又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前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领域,其改进有赖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又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前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出发,试图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在关联,从环境教育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为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下载PDF
《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向清 彭臻 《毛泽东思想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8-111,共4页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范畴;二是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三是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 《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新民主主义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概括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范畴;二是建构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三是提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被引量:4
18
作者 沧南 范湘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6,共6页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回答都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的学说。近来,有的同志根据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论述,...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长期以来,我国学术界的回答都是:马克思主义是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是关于建设共产主义的学说。近来,有的同志根据邓小平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的论述,又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实事求是"。我们认为,这些界说都是从手段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的。我们要搞阶级斗争,要搞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要建设共产主义,也要实事求是,但是,这些都不是目的,只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论证的就是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必然性。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共产主义社会和实事求是,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在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提下解放人和全面发展人的学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劳动异化 人的解放 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
下载PDF
创新发展视域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重构 被引量:2
19
作者 曾鹰 曾天雄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1,共6页
当代中国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尽其所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力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说中国话。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的重构,一是高... 当代中国要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尽其所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大众化,力争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说中国话。在全面转型的关键期,我们要立足于"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体系的重构,一是高度融合历史厚重的传统民族文化,二是广度契合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语言,三是深度结合全面转型发展的中国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创新发展 生活世界 话语重构
下载PDF
新民学会与马克思主义在湖南的传播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金如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7-91,132,共6页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得以迅速传播,是与新民学会的努力分不开的。新民学会的会员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通过创办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开办文化书社、创办新式学堂,以及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战等形式,将...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得以迅速传播,是与新民学会的努力分不开的。新民学会的会员们通过各种渠道接受马克思主义后,通过创办刊物、成立进步团体、开办文化书社、创办新式学堂,以及与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论战等形式,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传播开去,使马克思主义在湖南这片热土上扎下根,开花结果,使湖南成为当时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有成效、也最富有朝气的省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学会 马克思主义 湖南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