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标准化护理路径联合胸痹贴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患者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龚可 陈平国 +1 位作者 胡礼玉 李丽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 2024年第14期0149-0151,共3页
探讨实施标准化护理路径联合胸痹贴膏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9月~2021年12月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联合胸痹贴膏穴位... 探讨实施标准化护理路径联合胸痹贴膏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09月~2021年12月湘潭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护理联合胸痹贴膏穴位贴敷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冥想放松训练为主的标准化护理路径,比较两组干预后负性情绪、生活质量(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评分量表)、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频次、心电图改变)。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GDS评分、SAQ评分、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取标准化护理路径联合胸痹贴膏,可缓解其不良情绪,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冥想放松训练 胸痹贴膏 冠心病(心绞痛) 不良情绪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胡熙苒 王迎春 周桔红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联合治疗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心力衰竭患者82例,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40例,联合治疗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替米沙坦及螺内酯联合治疗。3月后,观察血浆BNP水平变化及超声心动图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月后,2组间血浆BNP浓度、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螺内酯治疗CHF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心功能,预防左心室重构,明显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替米沙坦 螺内酯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疗效观察
3
作者 胡礼玉 周许生 谭兴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92-94,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死率、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AMI患者均进行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根据是否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病死率、冠状动脉再通情况、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7 d,治疗组43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7.4%(29/43),病死率为7.0%(3/43),未发生溶栓治疗相关的消化道出血及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9例冠状动脉再通率为33.3%(3/9),病死率为22.2%(2/9).结论:在不能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无溶栓禁忌症情况下,溶栓治疗是AMI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栓溶解疗法 尿激酶 治疗结果
下载PDF
步长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和血粘度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姜同辉 《社区医学杂志》 2012年第24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讨步长脑心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D-二聚体和血粘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2例,患者均给予综合治疗,A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步长脑心通胶囊,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司匹林。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后D‐二聚体和血粘度表达。结果治疗6个月后A组总有效率90.62%,B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D-二聚体和血粘度均有明显降低,治疗后两组各时间点D-二聚体、血粘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各时间点A组D-二聚体、血粘度与B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和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可降低D‐二聚体和血粘度,且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长脑心通 不稳定型心绞痛 D-二聚体 血粘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