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激性心肌病 被引量:8
1
作者 罗亚雄 龚小鹏 王福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2-23,27,共3页
预激综合征可诱发扩张型心肌病,以往常报道预激综合征伴反复发生或持续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另外,预激综合征可合并肥厚型心肌病。而预激综合征还可诱发另一类扩张型心肌病,即预激性心肌病,也... 预激综合征可诱发扩张型心肌病,以往常报道预激综合征伴反复发生或持续性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另外,预激综合征可合并肥厚型心肌病。而预激综合征还可诱发另一类扩张型心肌病,即预激性心肌病,也称为预激介导性心肌病,是由于心室同步兴奋和收缩的电机械特性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心脏的机械功能,造成心室重构而引起的。它除了具备扩张型心肌病的诊断条件外,尚具备下述两个特点:1无症状的预激综合征,即临床上没有反复或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发作史;2体表12导联心电图提示显性预激,并且为右侧旁道。对于预激性心肌病,射频消融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室性早搏性心肌病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福军 刘红霞 罗亚雄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长期频发室性早搏(尤其是>10 000次/24 h)可引起心肌病,其临床特征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消除室性早搏后心肌病变可以逆转,称为室性早搏性心肌病。这类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室性早搏导致心脏机械性收缩、电激动不同步,心室... 长期频发室性早搏(尤其是>10 000次/24 h)可引起心肌病,其临床特征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消除室性早搏后心肌病变可以逆转,称为室性早搏性心肌病。这类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室性早搏导致心脏机械性收缩、电激动不同步,心室负荷过大,激活神经体液机制,心脏有效泵血量减少及舒张功能减退等有关。室性早搏的负荷是心肌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目前诊断室性早搏性心肌病,多是回顾性诊断。如消除室性早搏后心肌病变可逆转,即可确诊。恰当的药物或导管射频消融治疗能清除或减少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心肌病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尹春娥 王福军 周芳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linicalTrials. 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并纳入采用导管消融与... 目的系统评价导管消融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系统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ClinicalTrials. gov、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以及万方数据库,筛选并纳入采用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比较的试验,应用Revman 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入选5项研究,累计有423例患者,其中214例接受导管消融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导管消融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显著升高,MD为5. 21%(95%CI:1. 69~8. 73,P=0. 004),但研究间存在显著异质性(I^2=80%,P=0. 000 6)。经调整纳入测量指标,行敏感性分析排除异质性来源之后,重新纳入软件进行Meta分析,文献间未发现异质性(I^2=0%,P=0. 49),此时LVEF的MD变为7. 31%(95%CI:5. 18~9. 45,P <0. 000 01)。同时,对导管消融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量表、6 min步行距离、峰值耗氧量、脑钠肽、NHY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进行分析,与室率控制治疗相比,亦有明显改善。结论导管消融与室率控制治疗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相比,前者改善持续性房颤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LVEF、心功能、运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趋势更明显,但更确切的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心房颤动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生活质量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 被引量:3
4
作者 石翔 吴晓琴 王福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30-31,共2页
反复发作性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或心房颤动,可引起心房代谢重构、电重构、收缩重构及解剖重构等多方面的重构,导致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及时复律治疗,能逆转心房重构、恢复心功能。
关键词 心房心肌病 心律失常 心房重构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周芳 尹春娥 王福军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7年第2期146-147,共2页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综合征虽较少报道,但相关静脉的狭窄或血栓形成却时有发生,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大多无症状而未被发现。本例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两年,出现颜面部浮肿、颈静脉怒张、上胸壁静脉曲张,上腔静脉CT成...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综合征虽较少报道,但相关静脉的狭窄或血栓形成却时有发生,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大多无症状而未被发现。本例患者在植入永久起搏器后两年,出现颜面部浮肿、颈静脉怒张、上胸壁静脉曲张,上腔静脉CT成像(CTV)见上腔静脉局限性闭塞,符合双腔起搏器植入术后上腔静脉综合征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起搏器植入术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下载PDF
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 被引量:2
6
作者 向芝青 田君华 王福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28-29,共2页
长期的真性左束支阻滞可引起左室扩大、心功能进行性下降,进而发展为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病。这种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左束支阻滞所致的电-机械活动失同步有关。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与获得性心肌病一致,关键是... 长期的真性左束支阻滞可引起左室扩大、心功能进行性下降,进而发展为伴有心功能不全的心肌病。这种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左束支阻滞所致的电-机械活动失同步有关。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与获得性心肌病一致,关键是识别真性左束支阻滞。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能有效逆转左束支阻滞性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左束支阻滞 真性左束支阻滞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
下载PDF
努力提高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福军 罗亚雄 向红菊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3-15,共3页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直以来被定义为长期存在的心动过速损害左室功能,并导致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当患者的心率得到控制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被纠正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随着心... 心律失常性心肌病一直以来被定义为长期存在的心动过速损害左室功能,并导致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最终引发心力衰竭的临床综合征;当患者的心率得到控制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被纠正后,心功能可以部分或完全恢复,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随着心脏电生理的发展,人们发现能根治的心律失常种类越来越多,且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都能引起心肌病。因此,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概念已发展和变化为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概念。而各种类型心律失常性心肌病的引发机制不同,主要的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肌病 射频消融 人工心脏起搏 心脏再同步化
下载PDF
心动过缓性心肌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向红菊 詹洪吉 王福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6-17,21,共3页
不仅持续性或反复性心动过速可引发心肌病,持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肌病。心动过缓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室舒张期显著延长、容量负荷过重、房室顺序收缩丧失、心室激动顺序改变、心室收缩不均一、心肌灌注不足等... 不仅持续性或反复性心动过速可引发心肌病,持久的缓慢性心律失常也可引起心肌病。心动过缓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心室舒张期显著延长、容量负荷过重、房室顺序收缩丧失、心室激动顺序改变、心室收缩不均一、心肌灌注不足等因素有关。诊断主要依据心动过缓病史、心脏扩大和心功能不全。主要治疗措施为心脏起搏器(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治疗,治疗后心功能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心肌病 心力衰竭 人工心脏起搏
下载PDF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被引量:1
9
作者 周照顺 赵恩朋 王福军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5年第1期18-21,共4页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长期心动过速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机械重构和心肌电重构等有关。可逆性是该病重要的临床特征,即快速性心律失常控制后,损害的心功能得到恢复...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是长期心动过速或快速性心律失常所引起的心脏扩大和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血流动力学改变、心脏机械重构和心肌电重构等有关。可逆性是该病重要的临床特征,即快速性心律失常控制后,损害的心功能得到恢复。药物及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动过速 心肌病 射频消融 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电图下壁导联WellensT波征一例
10
作者 罗丹 詹洪吉 王福军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第5期452-454,共3页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痛半月入院,运动平板试验前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T波双向或倒置,运动中出现胸痛症状,复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T波变为直立,形成假性正常化。运动停止胸痛缓解后则Ⅱ、Ⅲ、aVF导联T波转为双向或倒置... 患者女性,70岁。因反复胸痛半月入院,运动平板试验前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T波双向或倒置,运动中出现胸痛症状,复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T波变为直立,形成假性正常化。运动停止胸痛缓解后则Ⅱ、Ⅲ、aVF导联T波转为双向或倒置。考虑心电图下壁导联WellensT波征,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右冠状动脉植入支架后症状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学 心肌梗死 心电图 Wellen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