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思维导图的CRBL双轨教学法在皮肤科多组学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文倩 贾素洁 赵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7期87-90,共4页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研究的深入发展。这些多组学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组学技术...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物信息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推动了多组学数据整合分析研究的深入发展。这些多组学数据包括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多个层面,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组学技术涉及知识面广泛且复杂抽象,而皮肤科传统教学方法通常专注于传授组学技术的理论知识,并未充分重视多组学技术相互融合的教学实践,以及这些技术在皮肤疾病研究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文章旨在探讨一种创新教学模式,该模式结合了思维导图和案例联合研究型(case and research-based learning,CRBL)双轨教学法,旨在将皮肤科多组学教学实现从传统聆听式教学向可视式、思考式、交互式和实践式教学的转变。这种教学模式有望为皮肤科研究生提供更丰富、更深入的学习体验,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导图 CRBL双轨教学法 测序 多组学技术 皮肤科 研究生
下载PDF
雷公藤内酯醇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明亮 谭帅 +4 位作者 张桂英 易梅 简丹 谢红付 陈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8-641,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TP对A431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 目的: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ptolide,TP)对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株为研究对象,MTT比色法测定TP对A431细胞株增殖活性的影响,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TP作用于A431细胞株后细胞周期的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随着TP剂量的增加及作用时间的延长,TP对A431细胞株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增强,TP不但能够引起细胞形态的改变(漂浮细胞及核固缩现象增多),而且能够诱导A431细胞株凋亡,改变细胞周期的分布,与对照组相比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P<0.05),S期细胞比例减少(P<0.05)。结论:TP通过诱导A431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增殖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鳞状细胞癌 增殖 细胞周期 凋亡
下载PDF
235例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斑贴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苏玉文 李亚萍 +3 位作者 肖嵘 周怡新 李玉珍 曾丽华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4期65-66,共2页
目的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 :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免疫研究室提供的仿欧标准筛选抗原斑贴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2 35例对 2 0种标准抗原中的 17种出现了 1种或 1种以上抗原的阳性反应 ,阳性率... 目的 :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常见致病因素。方法 :采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免疫研究室提供的仿欧标准筛选抗原斑贴试剂盒进行斑贴试验。结果 :2 35例对 2 0种标准抗原中的 17种出现了 1种或 1种以上抗原的阳性反应 ,阳性率为 6 9.36 % ,其中以芳香混合物阳性率最高 ,占 19.0 2 % ,其余阳性率较高的抗原依次是硫酸镍、对苯二胺、氯化钴、重铬酸钾、硫柳汞、甲醛、松香等。结论 :芳香混合物、硫酸镍、对苯二胺是该地区皮炎湿疹类皮肤病致病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皮炎 湿疹
下载PDF
氟康唑胶囊治疗皮肤浅部真菌病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肖嵘 文海泉 +6 位作者 苏玉文 戴若玲 颜兰香 谢志纯 李干群 周英 梁云生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7-297,共1页
关键词 氟康唑 浅部真菌病 治疗
下载PDF
2017年国内自身免疫相关性皮肤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罗帅寒天 张鹏 +1 位作者 廖洁月 陆前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26-830,共5页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衡而引起皮肤损伤的一类皮肤疾病。2017年,我国皮肤病学研究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该文...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导致免疫失衡而引起皮肤损伤的一类皮肤疾病。2017年,我国皮肤病学研究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大疱性皮肤病和银屑病等自身免疫性皮肤病方面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该文主要对这4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方面在2017年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硬皮病 大疱性皮肤病 银屑病
下载PDF
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苏玉文 严开林 陆前进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1期220-221,共2页
总结了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特点和教授本课程时需把握好的几个环节,就提高皮肤性病学教学质量进行了一些思考,并结合我院经验提出了皮肤性病学教学改革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 皮肤性病学 教学 创新
下载PDF
耳前易位皮瓣在耳甲腔皮肤缺损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付思祺 张桂英 +3 位作者 张慧明 杨柳 胡永珍 陆前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58-460,共3页
目的:评价耳甲腔皮肤肿物切除后采取耳前易位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耳甲腔体表肿瘤患者中色素痣3例,脂溢性角化病3例,基底细胞癌2例。肿瘤范围0.4 cm×0.4 cm^2.5 cm×2.0 cm。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大小和范围,选... 目的:评价耳甲腔皮肤肿物切除后采取耳前易位皮瓣转移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8例耳甲腔体表肿瘤患者中色素痣3例,脂溢性角化病3例,基底细胞癌2例。肿瘤范围0.4 cm×0.4 cm^2.5 cm×2.0 cm。根据肿瘤不同性质、大小和范围,选择不同术式完整切除肿瘤,并行耳前易位皮瓣转移修复,术后7~10 d拆线。结果:术后患者切口Ⅰ期愈合7例,其中1例愈合过程出现皮瓣远端肿胀及发紫,皮瓣均成活。8例患者随访6个月~1年,耳郭无明显变形,瘢痕隐蔽,患者对效果满意。结论:耳前易位皮瓣修复耳甲腔体表肿瘤切除后的皮肤缺损效果较好,具有术后瘢痕小,色泽质地与周围皮肤接近,供区隐蔽的优点,手术操作简单,适合皮肤科医生在门诊局麻手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前皮瓣 耳甲腔 缺损 皮肤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皮肤损害1例 被引量:2
8
作者 李亚萍 张桂英 +1 位作者 文海泉 肖嵘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0,共1页
患者男,42岁。以皮肤结节性损害在当地行“皮肤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溃疡经久不愈,经过系统检查、 皮损及淋巴结的活检、免疫组化等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皮肤损害 治疗
下载PDF
长波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NO/iNOS系统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明亮 张桂英 +4 位作者 易梅 陈潇 李吉 谢红付 陈翔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05-711,共7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长波紫外线(UVA)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一氧化氮(NO)系统的影响,探讨皮肤光老化机制。方法:用1,5,10 J/cm2剂量UVA照射培养的人原代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采用四唑盐比色实验(MTT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印迹以及Griess反应等技术检测UVA照射后培养不同时间(24,48和72 h)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iNOS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及NO生成量。结果:正常人成纤维细胞在72 h之内随培养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增加,仅检测到低水平iNOS表达和NO生成,但在5和10 J/cm2剂量UVA照射后各时间点成纤维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随着UVA剂量的增加升高,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和1 J/cm2UVA照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且以各剂量UVA照射后24 h时间点细胞存活数下降、iNOS mRNA/蛋白表达水平和NO生成量增高最为明显,与同剂量UVA照射后48 h和72 h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VA抑制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可能与其诱导iNOS基因的表达和NO的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波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存活率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发生皮肤转移的恶性肿瘤7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甘小艳 黄程辉 文海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6-507,共2页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临床少见。据统计,1%~5%内脏恶性肿瘤发生皮肤转移。笔者回顾性分析了78例恶性肿瘤皮肤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转移 皮肤 恶性肿瘤
下载PDF
皮肤鳞癌中E-钙粘素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研究
11
作者 谭琦 颜兰香 +2 位作者 陆前进 文海泉 苏玉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E-cadherin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皮肤鳞癌和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通过RT-PCR检测经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以后的人表皮... 目的探讨E-cadherin基因甲基化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皮肤鳞癌,SC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皮肤鳞癌和正常组织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状态,通过RT-PCR检测经不同浓度5′-氮杂胞苷处理以后的人表皮鳞癌细胞株A431E-cadherin mRNA表达的差异,MTT法观察5′-氮杂胞苷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皮肤鳞癌中E-cadherin基因CpG岛的甲基化率34.6%(9/26),正常皮肤组织中未发现E-cadherin基因甲基化状态,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5′-氮杂胞苷处理后A431肿瘤细胞E-cadherin的mRNA表达上调,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氮杂胞苷能抑制A431肿瘤细胞的增殖。结论E-cadherin基因可能通过CpG岛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在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癌 E-CADHERIN 甲基化 5’-氮杂胞苷
下载PDF
罕见鼻部皮肤肌纤维瘤1例(英文)
12
作者 付思祺 张静 +5 位作者 湛意 张慧明 Edward I.Herman 陆前进 周英 张桂英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37-1040,共4页
皮肤肌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病变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常见于年轻成年人和青少年的肩部及颈部,其次好发于上臂、大腿、胸壁、背部、腋窝和腹部。本文报道1例罕见发生于鼻部的皮肤肌纤维瘤,此例肿物表现为... 皮肤肌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皮肤软组织肿瘤,病变为成纤维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常见于年轻成年人和青少年的肩部及颈部,其次好发于上臂、大腿、胸壁、背部、腋窝和腹部。本文报道1例罕见发生于鼻部的皮肤肌纤维瘤,此例肿物表现为无症状的坚硬的皮肤结节,病理上证实与皮肤肌纤维瘤相符。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肿瘤细胞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肌特异性肌动蛋白(HHF35)和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手术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肌纤维瘤 鼻部 肌纤维母细胞瘤
下载PDF
α-促黑素细胞激素与皮肤炎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静 文海泉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4年第1期35-37,共3页
α -促黑素细胞激素除由垂体分泌外 ,还可由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分泌和释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对皮肤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大量研究发现中枢给予、静脉注射及局部外用该激素均可有效地抑制皮肤局部... α -促黑素细胞激素除由垂体分泌外 ,还可由皮肤中的角质形成细胞、黑素细胞分泌和释放 ,α-促黑素细胞激素可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其对皮肤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大量研究发现中枢给予、静脉注射及局部外用该激素均可有效地抑制皮肤局部的炎症和免疫反应 ,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促黑素细胞激素 皮肤炎症 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 免疫调节作用
下载PDF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中PLA_2活性研究
14
作者 张桂英 张运昌 张其亮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55-456,共2页
应用快速简便微量滴定法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及皮肤组织中磷脂酶A2 (PLA2 )活性 ,结果发现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中PLA2 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进行期和皮损面积 >30 %组的患者血清中PLA2 活性明显高于... 应用快速简便微量滴定法测定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及皮肤组织中磷脂酶A2 (PLA2 )活性 ,结果发现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及皮肤组织中PLA2 活性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进行期和皮损面积 >30 %组的患者血清中PLA2 活性明显高于静止期和皮损面积 <30 %的患者 ,但患者血中PLA2 水平与病程无关。提示血清中PLA2 活性可能与银屑病的病情活动性有关 ,PLA2 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磷脂酶A2 血清 皮肤组织 PVA2
下载PDF
核因子-κB与炎症性皮肤病
15
作者 宋艳丽 文海泉 肖嵘 《国外医学(皮肤性病学分册)》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核因子-κB/Rel家族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参与多种基因的转录;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细胞的活化、转化和凋亡等一些重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主要讨论核因子-κB在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结缔... 核因子-κB/Rel家族是一种具有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参与多种基因的转录;与炎症反应、免疫应答以及免疫细胞的活化、转化和凋亡等一些重要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主要讨论核因子-κB在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结缔组织病、日光性皮炎发病过程中所起作用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因子-ΚB 炎症性皮肤病 日光性皮炎 炎症反应 结缔组织病 银屑病 病理过程 转录调节 基因 蛋白质
下载PDF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邓敏 周星雨 +1 位作者 张静 李亚萍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8-884,共7页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红斑狼疮(其中8例盘状红斑狼疮、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 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皮损组织中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在诊断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7例红斑狼疮(其中8例盘状红斑狼疮、4例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1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5例皮肌炎、15例大疱性类天疱疮、15例天疱疮皮损组织石蜡切片中的C3d,C4d,IgG,IgG4及CD123表达情况;比较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直接免疫荧光检测在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天疱疮皮损组织中上述5种抗体的阳性率。结果:红斑狼疮组皮损基底膜带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85.2%,51.9%,皮肌炎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40%,0;红斑狼疮组皮损组织中C3d,C4d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皮肌炎组(P<0.05)。红斑狼疮组皮损组织中CD123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皮肌炎组(P<0.05)。大疱性类天疱疮组皮损基底膜带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100%,86.7%,天疱疮组角质形成细胞间的C3d,C4d阳性率分别为100%,60%。天疱疮组皮损真皮内的IgG,IgG4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组(P<0.05),且天疱疮组IgG4/IgG明显高于大疱性类天疱疮组(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皮损组织中的C3d,C4d在红斑狼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和天疱疮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作为替代直接免疫荧光的诊断工具。CD123表达对于红斑狼疮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IgG4和IgG对于天疱疮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3D C4D IGG IGG4 CD123 免疫组织化学 自身免疫性皮肤病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重症皮肤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洪波 苏亚平 +1 位作者 苏玉文 文海泉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7年第3期860-861,共2页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大剂量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皮肌炎、重症多型红斑和超敏(dress)综合征等重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例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0.4g.kg-1.d-1静脉滴注,每个疗程时间均为连续5d... 目的探讨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大剂量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皮肌炎、重症多型红斑和超敏(dress)综合征等重症皮肤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4例重症皮肤病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0.4g.kg-1.d-1静脉滴注,每个疗程时间均为连续5d。结果大剂量IVIg对这4例重症皮肤病均有疗效,无不良反应。结论大剂量IVIg治疗对某些重症皮肤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天疱疮 皮肌炎 重症多型红斑
下载PDF
延缓皮肤衰老拒绝皱纹
18
作者 张运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3年第3期52-52,共1页
一般人大多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皮肤老化,表现在眼角、前额、眉间及口周等部位逐渐出现皱纹,或头发稀疏、脱落等.皮肤老化有个体差异,有的人"未老先衰",而另有一些人甚至到高龄仍"童颜鹤发".衰老是人体的生理现象,... 一般人大多在40岁左右开始出现皮肤老化,表现在眼角、前额、眉间及口周等部位逐渐出现皱纹,或头发稀疏、脱落等.皮肤老化有个体差异,有的人"未老先衰",而另有一些人甚至到高龄仍"童颜鹤发".衰老是人体的生理现象,无法避免,但可延缓.皮肤老化与内脏老化有一致性,因此单独使用某种方法难以奏效,必须同时考虑到全身健康状态.为了让皱纹姗姗迟来,应重点做到以下几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衰老 皱纹 预防
下载PDF
皮肤感觉异常该怎么治
19
作者 张运昌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7年第7期34-35,共2页
我于两年前开始,整个面部出现蚂蚁爬的感觉,时轻时重,部位也不固定。服过谷维素、多塞平等药仍控制不住。请专家指点如何治疗。
关键词 皮肤感觉异常 谷维素 多塞平
下载PDF
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倩文 龙海 +5 位作者 张桂英 王洪生 周英 梁云生 苏玉文 陆前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92-794,共3页
报告1例少见的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患者女,67岁。双侧乳房及左上肢皮肤水疱、囊性肿物及溃疡5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双侧乳房及左上肢有结节及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液。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深部见一巨大无包膜的炎性结节,其... 报告1例少见的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患者。患者女,67岁。双侧乳房及左上肢皮肤水疱、囊性肿物及溃疡5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双侧乳房及左上肢有结节及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及脓液。皮损组织病理:真皮深部见一巨大无包膜的炎性结节,其内炎性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浆细胞、组织细胞及淋巴细胞构成,抗酸染色可见大量抗酸杆菌,溃疡面胶冻状内容物培养可见黄色光滑菌落生长,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鉴定为鸟分枝杆菌。诊断:播散性皮肤鸟分枝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分枝杆菌 皮肤感染 炎性结节 胶冻状内容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