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监测血液病伴不明原因发热患者血清降钙素在临床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周甘平 李琼 +4 位作者 观美华 周舍典 赖坤平 黄云平 高利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血清降钙素(PCT)水平值,对指导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以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治疗前后PCT水平值的变化,与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液病患者不明原因发热(FUO)的血清降钙素(PCT)水平值,对指导优化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以及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试验组采用快速半定量法(PCT-Q)检测,观察治疗前后PCT水平值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分析血液病FUO患者的PCT水平值与FUO的关系。结果 患者血清中PCT水平值与抗菌药物优化前后使用的方案对比,试验组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天数/住院天数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菌药使用强度(AUD),呈波浪形逐月下降趋势。结论 PCT水平值能及时、准确、有效地鉴别血液病患者的FUO,便于医师与临床药师及时、准确地在患病早期,选用最合适的抗菌药物对症治疗,降低AU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血液病 不明原因发热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近三年我院医院感染菌种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观美华 黄妙儿 +4 位作者 钟灼 刘鹏 王飞 马永华 钟彩玲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8期166-168,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医院感染的2224例病人进行相应部位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鉴定药敏系统,结果按NCCLC200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三年中,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 目的分析我院近三年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和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对医院感染的2224例病人进行相应部位分泌物的细菌培养,应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Expression鉴定药敏系统,结果按NCCLC200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三年中,医院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0.99%,常见的是铜绿假单孢、大肠埃希氏、肺炎克雷伯,革兰阳性细菌有逐年增多趋势,以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及二代头孢菌素已普遍产生较高的耐药率,对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0%以上。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苯唑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对大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高度耐药,对亚胺培南及部分加酶第三代头孢还有较高敏感性。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呼吸道、上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率较高的科室是ICU、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结论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革兰氏阳性细菌有增多趋势,耐药率明显上升。对我院及本地区医院感染中抗生素的选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亦可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用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细菌 抗生素 敏感性
下载PDF
浅谈当前医院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春晓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12期1480-1481,共2页
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医院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从中得出这些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杜绝问题的发生,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通过全文五大方面的阐述,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念,那就是——努力使现代化医院管理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 医院管理 存在的问题 对策
下载PDF
柔红霉素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4
作者 观美华 黄妙儿 +4 位作者 刘鹏 钟灼 王飞 马永华 钟彩玲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66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化疗后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脏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柔红霉素化疗,剂量为120-1160mg,时间为3月-5年。观察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色多谱勒的变化。结果心电图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ST段... 目的观察柔红霉素化疗后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心脏功能的损害情况。方法96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应用柔红霉素化疗,剂量为120-1160mg,时间为3月-5年。观察化疗前后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彩色多谱勒的变化。结果心电图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ST段、T波的改变较常见,QRS波低电压早期可出现,血清心肌酶以CPK—MB、LDH、HBDH升高为主,当累积剂量〉400mg时升高更明显,心脏舒张功能指标E/A比收缩功能指标LVEF更敏感。出现更早,这些均是柔红霉素心脏毒性的重要标志。结论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彩色心动图有效地监测柔红霉素对心脏毒性作用,及时控制药物剂量以预防和减少蒽环类药物对心脏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红霉素 急性白血病 心电图 心肌酶谱 彩色心动图
下载PDF
奥扎格雷钠对高凝状态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1
5
作者 钟灼 观美华 +8 位作者 陈爱 黄妙儿 李志文 魏代奎 裴新燕 黄春 李青 陈丹 张思群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249-249,252,共2页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高凝状态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 38例高凝状态患者 ,用奥扎格雷钠 16 0mg/d ,加入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2 0 0~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14d为 1疗程。用药前后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对高凝状态患者凝血和纤溶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 38例高凝状态患者 ,用奥扎格雷钠 16 0mg/d ,加入 5 %葡萄糖或生理盐水 2 0 0~ 5 0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2次 ,14d为 1疗程。用药前后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 ,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 (SFMC) ,血小板膜颗粒蛋白 140 (GMP 140 ) ,抗凝血酶Ⅲ (AT Ⅲ )活性 ,D 二聚体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I(PAI I) ,纤维蛋白原 (Fg)。 结果 :奥扎格雷钠对GMP 140、vWF、SFMC、PAI I、D 二聚体有显著抑制作用 (P <0 .0 1) ,对AT Ⅲ有明显提高作用 (P <0 .0 5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高凝状态 凝血 纤溶
下载PDF
监测恶性肿瘤化疗前细菌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对抗菌药使用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周舍典 观美华 +2 位作者 李琼 苏美霞 黄云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161-163,共3页
目的:探讨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并发细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临床优化抗菌药使用的价值。方法:1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跟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选用抗菌药;观察组(69例)监测血清PCT水平、超敏C反... 目的:探讨监测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并发细菌感染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对临床优化抗菌药使用的价值。方法:114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予常规治疗,跟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选用抗菌药;观察组(69例)监测血清PCT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常规及血培养的变化,据此制订优化抗菌药方案。观察2组抗菌药疗程、住院天数、抗菌药费用、抗菌药使用强度(AUD),以及二重感染和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PCT水平与患者细菌感染严重程度有关。观察组的抗菌药疗程、住院天数、抗菌药费、AUD,以及二重感染和ADR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监测PCT动态值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细菌感染的诊断及临床抗菌药短期优化治疗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 恶性肿瘤 细菌感染 抗菌药 合理用药
下载PDF
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妙儿 陈澍英 +4 位作者 杜欣 钟灼 陈少青 林春霞 邓春晓 《海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42例,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42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不良反应随访观察。结果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8.6%...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方法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42例,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42例为对照组,进行疗效、不良反应随访观察。结果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78.6%,而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50%。结论环孢菌素A、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治疗组疗效较抗胸腺球蛋白及雄激素联合组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菌素A 抗胸腺球蛋白雄激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与小剂量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马永华 夏天 罗达似 《海峡药学》 2019年第5期228-229,共2页
目的分析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 目的分析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小剂量硫唑嘌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硫唑嘌呤进行治疗,每组患者25例。对比两组血小板情况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血小板计数≥50×109时间(8.75±1.70)d、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5.02±1.22)d显著低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50×109时间(13.70±1.40)d、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8.60±1.11)d;观察组的血小板水平(127.03±15.27)×10^9个/L、CD4^+/CD8^+(1.50±0.08)、CD4^+(43.18±1.58)%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水平(88.31±15.19)×10^9个/L、CD4^+/CD8^+(1.42±0.12)、CD4^+(41.09±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与小剂量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难治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血小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难治 原发性 糖皮质激素 硫唑嘌呤
下载PDF
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30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妙儿 庞东燕 +1 位作者 观美华 刘鹏 《中国医学工程》 2015年第2期54-54,57,共2页
目的探讨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 目的探讨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30例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及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待血小板值迅速上升后,对照组患者仅给予1种免疫抑制剂治疗,而观察组患者给予2~3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结束后给予1~2年随访。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稳定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难治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确切,可将患者血小板值长期稳定在安全范围中,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难发性 免疫性 免疫制剂
下载PDF
用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飞 观美华 +1 位作者 马永华 夏天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22期182-18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 目的 :探讨用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IEA方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FLAG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IEA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仅效果较好,而且不容易引起不良反应,故能有效地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使用IEA方案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EA方案 效果
下载PDF
唑来膦酸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12例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永华 夏天 王飞 《北方药学》 2016年第12期61-61,共1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12例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接诊的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添加唑来膦酸治疗,分析治疗效...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12例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来自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接诊的24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2例,对照组运用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添加唑来膦酸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1.67%,对照组为7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以有效提升疗效,同时不会提升药物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有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多发性骨髓瘤 应用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永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13年第9期145-146,共2页
目的:主要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初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3例,联合应用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对其进行治理,并定义为观察组(7例),另以分... 目的:主要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s2O3)对初发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效果以及副作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23例,联合应用维甲酸以及三氧化二砷对其进行治理,并定义为观察组(7例),另以分别单独使用ATRA以及As2O3治疗的两组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10例,随后观察三组患者完全缓解(CR)率、早期病死率、达CR所需时间以及副作用情况并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分别单独使用ATRA与As2O3治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三组CR差异不大,没有统计学意义,就CR所需时间而言,三组对比观察组所需时间较短,对照组两组早期死亡和不良反应率均高于观察组。结论:采用ATRA联合As2O3对APL进行治疗与单用药两组相比疗效较优,副作用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三氧化二砷 联合治疗 白血病
下载PDF
防足跟、足踝褥疮垫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桂珍 《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02年第2期152-152,共1页
关键词 褥疮 预防 护理 足跟褥疮垫 足踝褥疮垫
下载PDF
慢粒急变的少见类型——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14
作者 黄妙儿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5-215,共1页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化学治疗
下载PDF
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观察
15
作者 观美华 黄妙儿 +3 位作者 钟灼 刘鹏 王飞 马永华 《广东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517-518,共2页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反应停起始剂量100mg/d,睡前顿服,每周增加100mg/d,直至400mg/d,分早晚服用,同时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g/d加入5%葡萄... 目的:观察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反应停起始剂量100mg/d,睡前顿服,每周增加100mg/d,直至400mg/d,分早晚服用,同时给予三氧化二砷注射液10mg/d加入5%葡萄糖500mL静滴.持续4h,用4~6周为1疗程。结果:部分缓解10例(52.6%),进步4例(21.1%),无效5例(26.3%),总有效率73.7%,无不能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反应停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疗效较高、副作用少、耐受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反应停 三氧化二砷 M蛋白
下载PDF
探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与单用CAG方案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6
作者 马永华 王飞 夏天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1期72-73,共2页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用CAG方案治疗)和观察组(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 目的探究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CAG方案联合地西他滨治疗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单用CAG方案治疗)和观察组(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每组患者40例。对比治疗后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50.00%)、总有效率(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22.50%)、总有效率(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应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等,需采取相应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CAG方案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粒血康胶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马永华 王飞 罗达似 《北方药学》 2018年第2期63-63,共1页
目的:探讨粒血康胶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粒血康胶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及对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单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粒血康胶囊,对两组治疗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比分析两组凝血因子变化情况、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PT、APTT、FIB、TT、PLT相比对照组,明显更好,观察组缓解率为95.24%相比对照组的76.19%,明显更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粒血康胶囊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凝血因子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血康胶囊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应用 凝血因子 影响研究
下载PDF
白血病院内皮肤感染危险因素探讨及护理对策
18
作者 梁桂珍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312-312,共1页
关键词 白血病 院内皮肤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
下载PDF
H2H管理模式对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龚琴英 陈舒燕 +1 位作者 张贞丽 龚声珠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年第6期818-821,共4页
目的探讨H2H管理模式对提高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间收住于本院的白血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宣教,如... 目的探讨H2H管理模式对提高白血病患者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期间收住于本院的白血病患者6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给予患者口头宣教,如指导用药、定期复查、营养饮食、清洁卫生、并发症防护等内容;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H2H管理。干预前和干预4 w后分别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简式简明心境问卷(POMS-SF)对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进行测评,比较差异性并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和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为(32.41±3.5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3.47±3.10)分;观察组患者的心境状态的6个维度得分及总分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的心境总分为(65.00±5.3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8.24±6.70)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实施H2H管理模式可有效地提高白血病患者的自我效能和改善心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2H管理模式 白血病 自我效能 心境状态
下载PDF
小剂量环孢素A与小剂量雄激素在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永华 《北方药学》 2015年第12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与小剂量雄激素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对照组为标准剂量,观察组为小剂量,治疗2个... 目的:探讨对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与小剂量雄激素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再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环孢素A与雄激素治疗,对照组为标准剂量,观察组为小剂量,治疗2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中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慢性再障采用小剂量环孢素A与小剂量雄激素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明显较低,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素A 雄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