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谭燕波 《吉林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378-379,共2页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癌前病变者70例,35例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作为对照组;35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 目的:探究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患者治疗疗效。方法:选取宫颈癌前病变者70例,35例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作为对照组;35例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几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临床治疗中,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术后并发症
下载PDF
IGF-Ⅰ、IGF -ⅠR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ER、PR的关系 被引量:4
2
作者 康健明 钟颖芙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ⅠR)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ⅠR)在子宫肌瘤患者中的表达及与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14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其子宫肌瘤与子宫肌组织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指标ER、PR、IGF-Ⅰ、IGF-ⅠR,并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的IGF-Ⅰ、IGF-ⅠR与ER、PR的关系。结果:子宫肌瘤中ER、PR、IGF-Ⅰ、IGF-ⅠR水平阳性率均高于子宫肌组织(P<0.05)。子宫肌瘤患者IGF-Ⅰ、IGF-ⅠR、ER、PR表达水平均高于子宫肌组织(P<0.05)。子宫肌瘤分泌期IGF-Ⅰ、IGF-ⅠR水平高于增生期(P<0.05),且IGF-Ⅰ与ER、PR呈现正相关。结论:子宫肌瘤患者中IGF-Ⅰ、IGF-ⅠR表达水平与ER、PR关系密切,且IGF-Ⅰ在子宫肌瘤的生长及发展中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IGF-Ⅰ IGF-ⅠR ER PR 表达水平
下载PDF
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玲燕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分娩的产妇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缩宫催乳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治疗... 目的:探讨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量及恶露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3月分娩的产妇68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缩宫催乳汤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两组产妇乳汁分泌量、产后恶露症候评分、恶露持续时间。结果:治疗后,两组乳汁分泌量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乳汁分泌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恶露症候评分、恶露持续时间均较低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催乳汤结合穴位按摩能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缩短产后恶露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宫催乳汤 穴位按摩 产妇乳汁分泌量 恶露持续时间 影响
下载PDF
婴幼儿复发性喘息预后随访及危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黎日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3年第13期107-110,共4页
目的: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复发性喘息预后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首次喘息发作婴幼儿(年龄≤3岁),采集录入人口学特征与其他病史,检测过敏原、血清学相关指标。按出院... 目的: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复发性喘息预后与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儿科住院治疗的80例首次喘息发作婴幼儿(年龄≤3岁),采集录入人口学特征与其他病史,检测过敏原、血清学相关指标。按出院后1年内预后情况(是否再次出现喘息)分为复发组(n=32)、未复发组(n=48),对比两组人口学因素、出生学因素、特应性体质、病原学因素与血清学因素,将上述有差异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中,并分析影响婴幼儿复发性喘息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月龄、住院天数、性别、居住地、是否为头胎、是否为足月、分娩方式、家族过敏性疾病史、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血清白细胞总数(WBC)、总免疫球蛋白E(IgE)、嗜中性粒细胞比例水平与未复发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复发组湿疹史、个人过敏史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比均比未复发组高(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湿疹史、个人过敏史、RSV是婴幼儿复发性喘息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首次喘息发作婴幼儿出院后1年内再次出现喘息风险较高,湿疹史、个人过敏史、RSV感染可能会增加婴幼儿复发性喘息的发生,因此临床应针对风险因素制定相应防范措施,以减少复发性喘息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喘息 婴幼儿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康健明 钟颖芙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9年第3期98-99,共2页
目的探讨对高危剖宫产孕妇实施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湛江市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住院高危剖宫产孕妇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给予缩宫... 目的探讨对高危剖宫产孕妇实施欣母沛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湛江市吴川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住院高危剖宫产孕妇5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给予缩宫素治疗,研究组给予欣母沛治疗。结果经测量研究组产后2、24 h的平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4%(3/26),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08%(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高危剖宫产孕妇实施欣母沛治疗可有效减少产后不同时间的出血量,并减少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具备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剖宫产 产后出血 欣母沛 出血量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