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
朱月明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2
|
论加斯东·巴什拉的空间诗学 |
叶木桂
|
《美与时代(创意)(上)》
|
2010 |
6
|
|
3
|
巴金《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论析 |
易丽华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
9
|
|
4
|
沉重与飞扬:从民间纪实走向精神守护——评史铁生短篇小说《老屋小记》 |
马建梅
|
《理论与创作》
CSSCI
|
2010 |
0 |
|
5
|
《〈寒夜〉手稿本》中的改笔摭议 |
易丽华
|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
|
2012 |
0 |
|
6
|
文化观念差异与女性命运——论繁漪、林道静 |
赖志明
|
《韶关学院学报》
|
2012 |
0 |
|
7
|
论萧红散文的艺术风格 |
易丽华
|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2 |
0 |
|
8
|
巴金《寒夜》的比喻艺术 |
易丽华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12 |
0 |
|
9
|
从《<寒夜>手稿珍藏本》中的“修改”学习用词的艺术 |
易丽华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0 |
|
10
|
《憩园》的接受研究 |
易丽华
|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1
|
桂南粤西的“海佬话” |
叶冬梅
|
《钦州学院学报》
|
2010 |
2
|
|
12
|
屠格涅夫《春潮》、《罗亭》对女性的观照 |
杨明智
|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1
|
|
13
|
语文教学与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
王红岩
|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
2010 |
3
|
|
14
|
三子赋道——论《逍遥游》兼议陈鼓应之《道家的人文精神》 |
陈燕
叶木桂
|
《百色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两岸四地语文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比较研究 |
王红岩
|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
2010 |
0 |
|
16
|
近代外国题材剧“中国化”意译的新尝试——吴宓《沧桑艳传奇》论析 |
黎聪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0 |
|
17
|
从《默觚》探窥魏源的文学主张 |
黎聪
|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
2009 |
0 |
|
18
|
大学语文多媒体教学问题探讨 |
欧炫佑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再论“多余人”——《叶甫盖尼·奥涅金》形象分析 |
欧炫佑
|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20
|
启蒙略辨·双重主题·叙述策略——我读《红高粱》 |
易丽华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