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6年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湟源地震台水氡异常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超美 陈永花 俞伟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07-111,134,共6页
通过分析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湟源地震台水氡值异常变化,发现在地震前后水氡值出现了下降—地震—继续下降—回升—恢复的短临异常特征,并对水氡异常可靠性进行分析,判定2016年1月10~30日水氡值低异常变化为地震前兆异常... 通过分析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湟源地震台水氡值异常变化,发现在地震前后水氡值出现了下降—地震—继续下降—回升—恢复的短临异常特征,并对水氡异常可靠性进行分析,判定2016年1月10~30日水氡值低异常变化为地震前兆异常,可为地震预报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湟源地震台 水氡 异常特征
下载PDF
湟源地震台数字地震记录的环境干扰分析及滤波器制作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占孝 罗自浩 《高原地震》 2011年第3期38-41,共4页
对湟源地震台周边各种因素所致的地震记录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扰源主要有采石场爆破、灌溉水渠、小河、车辆干扰及各种天气及固有干扰等。根据这些干扰源的频谱特性,采用MATLAB语言,设计、编制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在震相识别上发... 对湟源地震台周边各种因素所致的地震记录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认为干扰源主要有采石场爆破、灌溉水渠、小河、车辆干扰及各种天气及固有干扰等。根据这些干扰源的频谱特性,采用MATLAB语言,设计、编制了不同类型的滤波器,在震相识别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源 干扰因素 滤波器 湟源地震台
下载PDF
湟源地震台P波衍射波的记录特征与分析处理 被引量:2
3
作者 罗自浩 张超美 白占孝 《高原地震》 2015年第3期23-28,共6页
在各类地震观测学教材上,Pdif震相的理论范围大都在震中距143°左右,最远到达165°左右,通过对湟源地震台于2005年至2013年记录到的36个极远震的分析,对Pdif震相在湟源地震台的记录特征和在分析处理中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 Pdif 极远震 记录特征 湟源地震台
下载PDF
利用远震接收函数计算湟源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和泊松比
4
作者 罗自浩 晁增辉 +4 位作者 白永祯 马丽 罗宾生 何岗 白占孝 《高原地震》 2020年第4期23-26,33,共5页
基于青海湟源地震台记录的远震波形数据,利用时间域迭代反褶积方法提取远震P波接收函数,使用H-k叠加搜索方法计算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波速比及泊松比。结果显示,湟源地震台下方地壳厚度为60.4 km,波速比为1.65,泊松比为0.21。
关键词 湟源地震台 接收函数 地壳厚度 泊松比
下载PDF
浅谈湟源地震台地震观测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5
作者 张超美 罗自浩 《高原地震》 2017年第2期61-64,共4页
湟源地震台站主要有测震、形变、电磁、流体四大观测手段。通过科学管理和发展,湟源地震台在观测工作中取得了多项成绩,其中测震学科连续多年取得显著成绩。对湟源地震台抓各项观测资料质量的主要措施进行了总结分析。
关键词 湟源地震台 地震监测 台站管理
下载PDF
湟源地震台钻孔数据的小波分析研究
6
作者 白占孝 张超美 《高原地震》 2014年第2期27-31,共5页
针对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本台仪器所处环境,受干扰情况,运用连续小波变换、二进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Symlets分解与重构算法等方法,对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 针对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观测数据的实际情况,并根据本台仪器所处环境,受干扰情况,运用连续小波变换、二进小波变换、离散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Symlets分解与重构算法等方法,对湟源地震台钻孔应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将数据变化、突跳和地震同震效应从原数据中突显出来,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突显出有用的信息,更好地为地震预报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应变 小波分析 滤波技术
下载PDF
湟源台麻尼泉点气氡脱气及氡探测装置改造 被引量:6
7
作者 白占孝 李延京 +1 位作者 罗宾生 邱鹏成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38-141,共4页
针对SD-3A自动仪器连续数字化自动观测这一技术的基础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湟源麻尼台的脱气装置进行了反复试验、改造,最终研制完成的脱气装置在麻尼台气氡观测中获得良好效果,改造后数据动态变化明显,整点观测值的离散度明显减小... 针对SD-3A自动仪器连续数字化自动观测这一技术的基础环节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对湟源麻尼台的脱气装置进行了反复试验、改造,最终研制完成的脱气装置在麻尼台气氡观测中获得良好效果,改造后数据动态变化明显,整点观测值的离散度明显减小,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3A 气氡观测 脱气装置
下载PDF
乐都地震台前兆测项在门源6.4级地震前后的异常变化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陈永花 张超美 《高原地震》 2017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乐都台土壤气氡、浅层水温、分量钻孔应变和水平摆倾斜等前兆测项资料分析,认为土壤气氡于2015年12月19日至2016年3月底出现偏离正常动态的上升型变化为前兆异常;浅层水温和钻孔应变在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 通过对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乐都台土壤气氡、浅层水温、分量钻孔应变和水平摆倾斜等前兆测项资料分析,认为土壤气氡于2015年12月19日至2016年3月底出现偏离正常动态的上升型变化为前兆异常;浅层水温和钻孔应变在震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水平摆倾斜仪由于自身的原因自架设以来一直不稳定,出现的异常经分析是观测技术系统干扰所致;垂直摆倾斜仪运行时间较短,没有发现明显的短临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分析 土壤气氡 浅层水温 分量钻孔应变 乐都地震台
下载PDF
2016年青海门源M_S6.4地震震源机制与震源深度计算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1 位作者 马丽 罗自浩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55-61,共7页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 采用CAP方法,反演了2016年1月21日门源MS6.4地震震源机制,分析了震源机制解随震源深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显示,门源M_S6.4地震的发震断层是逆冲型断层,最佳矩心深度为11 km。为比较还反演了2013年9月20日门源5.1级地震的震源机制,两次地震的断层走向和倾角基本一致。为进一步验证震源深度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利用滑动窗互相关技术提取s Pn震相,通过计算sPn与Pn的到时差计算震源深度,得出的震源深度为15.2 km。校正深度震相法因震相识别精度和速度模型影响会产生10%~15%的误差后,结果与CAP方法比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MS6.4地震 CAP方法 震源机制 震源深度 s Pn震相
下载PDF
甘肃三次历史地震现场调查史料补充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超美 宋利萍 雷中生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A01期220-223,共4页
基于现场调查,对1609年红崖堡地震;1352年会宁、定西地震;1785年惠回堡地震的史料进行补充,得到对三次地震的新认识。
关键词 甘肃地区 现场调查 历史地震 实例
下载PDF
青海东部地区非天然地震识别与波形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丽 《高原地震》 2020年第4期40-46,共7页
通过实地调研结果,简述了青海省东部地区非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结合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非天然地震和天然地震事件波形进行震相分析研究,得到非天然地震的一些规律,总结出青海省非天然地震波形的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结果提高了... 通过实地调研结果,简述了青海省东部地区非天然地震的主要类型。结合青海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非天然地震和天然地震事件波形进行震相分析研究,得到非天然地震的一些规律,总结出青海省非天然地震波形的特征与识别方法。研究结果提高了青海测震台网地震速报中非天然地震的判别能力,为更好地完成非天然地震信息服务和震相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天然地震识别 波形特征
下载PDF
利用CAP方法反演乌兰5.1级地震震源机制
12
作者 马丽 罗宾生 《地球》 2017年第8期80-81,共2页
本文采用了Crust2.0速度结构模型对青海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4年10月2日乌兰5.1级地震进行分析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及最佳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其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293°,倾角44°,滑动角88°... 本文采用了Crust2.0速度结构模型对青海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4年10月2日乌兰5.1级地震进行分析反演得到震源机制解及最佳震源深度。反演结果显示此次地震为逆冲型地震,其震源机制解:节面Ⅰ:走向293°,倾角44°,滑动角88°;节面Ⅱ:走向116°,倾角46°,滑动角92°。最佳矩形深度为15.7km,通过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哈佛所得结果对比分析基本一致,表明其反演结果可靠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方法 震源机制解 震源深度
下载PDF
单台测定M_B和M_S震级与CENC测定震级偏差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庆民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6年第B08期102-107,共6页
利用湟源地震台2004年7月至11月数字化地震仪记录到的MB震级66个、MS震级40个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MB和MS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M网-M台计算出了湟源地震台MB和MS震级的偏差,并从震中距、震源深度及方位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 利用湟源地震台2004年7月至11月数字化地震仪记录到的MB震级66个、MS震级40个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的MB和MS震级进行了对比分析,利用M网-M台计算出了湟源地震台MB和MS震级的偏差,并从震中距、震源深度及方位等方面分析了产生偏差的原因,进而指出了解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湟源台 MB震级 MS震级 CENC 偏差 分析
下载PDF
水氡观测中K值标定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永花 李延京 +2 位作者 张超美 罗宾生 马丽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72-75,共4页
通过深入研究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意义,使用平行样观测等方法检测K值的准确性,并基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归纳出提高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使观测氡值真实反映地下水中氡浓度变化情况,为获取地震孕育与发生提供更可... 通过深入研究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意义,使用平行样观测等方法检测K值的准确性,并基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归纳出提高水氡观测中标定K值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方法,使观测氡值真实反映地下水中氡浓度变化情况,为获取地震孕育与发生提供更可靠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氡观测 K值标定 可靠性检验 FD-125氡钍分析器
下载PDF
水氡模拟观测自动脱气装置研制及实验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永花 张超美 +1 位作者 罗宾生 马丽 《高原地震》 2015年第3期52-55,共4页
为了提高模拟水氡观测质量,排除观测过程中脱气环节的人为干扰,实现自动脱气代替人工脱气的目的,在反复试验及对比测试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初步的自动脱气装置。该装置经进一步完善后可在水化台站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水氡模拟观测 自动脱气装置 对比测试 FD-125氡钍分析仪
下载PDF
玉树地区M_L和M_s震级转换公式的初步研究
16
作者 马丽 李启雷 +3 位作者 罗宾生 白占孝 罗自浩 陈永花 《高原地震》 2018年第4期16-20,共5页
利用青海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0年至2017年可同时测定M_L和M_s震级的地震,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对重新仿真后量取的近震震级和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并全面分析得到2种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即M_s=1. 13M_L-0. 80,并与郭履... 利用青海地震台网记录到的2010年至2017年可同时测定M_L和M_s震级的地震,采用线性回归和正交回归方法对重新仿真后量取的近震震级和面波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并全面分析得到2种震级之间的转换关系式,即M_s=1. 13M_L-0. 80,并与郭履灿转换公式进行对比,两者存在相似性,但因地区差异存在系统偏差,差值大多在0. 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区 近震震级 面波震级 转换公式
下载PDF
青海大柴旦地方震波形特征分析
17
作者 李启雷 李玉丽 +1 位作者 罗自浩 马丽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18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利用双差定位法对2009—2015年大柴旦M 0.5以上地震重新进行精确定位,并绘制区域地震震源深度频数直方图。根据地震精定位结果,选取地震波形记录较好的事件进行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重新定位后,大柴旦地区约65%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在6—10 km,震源深度较浅,地震波列衰减快,经过滤波,在直达波后观测到新的震相,初步推测为康拉德界面反射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柴旦 双差定位法 地方震 震源深度
下载PDF
不同采样率下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同震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唐磊 邱泽华 +1 位作者 樊俊屹 罗自浩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96-1201,共6页
利用湟源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分钟值、1 sps、10 sps和100 sps四种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通过自检分析、同震应变阶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玛多M7.4地震同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钟采样记录的地震波信息缺失严重,用分钟... 利用湟源台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的分钟值、1 sps、10 sps和100 sps四种不同采样率的观测数据,通过自检分析、同震应变阶分析和频谱分析等方法研究青海玛多M7.4地震同震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分钟采样记录的地震波信息缺失严重,用分钟采样数据进行地震波初动、同震变化幅度等研究将会得到信度较低的结论;采样率越高,记录应变地震波信息的能力越强,但100 sps采样和10 sps采样结果相差不大,10 sps采样已能记录到比较全面的应变地震波信息;同震应变阶的变化性质和变化幅度与采样率无关;未来布设四分量钻孔应变仪时,建议应将采样率至少提高至1 s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量钻孔应变观测 采样率 同震变化 应变阶 频谱分析
下载PDF
格尔木井地下流体主测项数据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邱鹏程 赵昌军 +2 位作者 常振广 蒋青芝 张晓香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43-47,共5页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井的基本情况及所架数字仪器的技术系统构成,对水位、地热、气氡等主测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热数据基本稳定;气氡数据由原集气装置的不合理,数据上下波动较大,基本无法使用... 本文介绍了格尔木井的基本情况及所架数字仪器的技术系统构成,对水位、地热、气氡等主测项2003年1月1日—2004年12月31日的数字化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地热数据基本稳定;气氡数据由原集气装置的不合理,数据上下波动较大,基本无法使用,经改造后,数据趋于稳定;水位受到调节集气装置出水量的影响,但排除该影响后数据基本可以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尔木井 技术系统构成 数字化资料 可靠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