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老年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1
作者 毛萍静 邢凡 +2 位作者 徒功兵 查文华 丰陈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258-260,271,共4页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LC老年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剂量丙泊酚)和观察组(52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小剂量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 目的探讨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小剂量丙泊酚麻醉诱导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LC老年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常规剂量丙泊酚)和观察组(52例,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小剂量丙泊酚)。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pH、动脉血CO_(2)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应激水平[血浆皮质醇(P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诱导起效时间慢于对照组(P<0.05),两组唤醒时间、离室时间及不同时间点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结束时,观察组PC、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心动过缓、低氧血症及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苯磺酸瑞马唑仑联合小剂量丙泊酚用于老年LC患者麻醉效果良好,可有效稳定其血气指标,抑制应激反应,且安全性优于丙泊酚单独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丙泊酚 应激反应
下载PDF
足月臀位产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与新生儿入院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魏红娟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足月臀位产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新生儿入院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医院足月臀位(>37周)的10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娩出新生儿... 目的探讨足月臀位产妇的孕前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新生儿入院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德国法兰克福歌德大学医院足月臀位(>37周)的1013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娩出新生儿分为入院组(n=73)与非入院组(n=940),先探讨BMI作为连续变量与新生儿入院风险的关系,再将BMI分为4组:BMI<20 kg/m^(2)组(n=167),20 kg/m^(2)≤BMI<24 kg/m^(2)组(n=534),24 kg/m^(2)≤BMI<28 kg/m^(2)组(n=220),BMI≥28 kg/m^(2)组(n=92),探讨BMI与新生儿入院风险的关系。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013例足月臀位产妇的平均BMI为(23.1±3.9)kg/m^(2),所分娩新生儿入院率为7.2%(73/1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随着产妇孕前BMI的增加,新生儿入院风险呈增加趋势,BMI每增加1 kg/m^(2),新生儿入院风险上升6.3%(95%CI:1.010~1.119,P=0.019);在调整了孕期、产次、出生体质量、分娩方式、阴道撕裂程度、会阴切开、助娩胎肩、助娩胎头后,新生儿入院风险上升5.7%(95%CI:1.000~1.118,P=0.050)。以20 kg/m^(2)≤BMI<24 kg/m^(2)为参照组,BMI<20 kg/m^(2)、24 kg/m^(2)≤BMI<28 kg/m^(2)、BMI≥28 kg/m^(2)3组新生儿入院的风险较参照组分别上升3.7%、7.6%、142.0%。在模型全部调整后,新生儿入院的风险较参照组分别上升28.2%(95%CI:0.616~2.670,P=0.507)、7.9%(95%CI:0.563~2.066,P=0.819)、125.8%(95%CI:1.097~4.646,P=0.027)。结论随着足月臀位产妇孕前BMI的增加,新生儿入院风险呈增加趋势,且在BMI≥28 kg/m^(2)时这种风险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月 臀位 体质量指数 新生儿入院 风险 相关性
下载PDF
PSA-TZ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意义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元 胡明进 +3 位作者 朱鸿翔 俞宇宙 吴荣鑫 查文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52-53,共2页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1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观察病理结果 ,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Z)、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诊断意义。方法 112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观察病理结果 ,检测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前列腺体积(PV)、PSA,计算FPSA/TPSA(F/T)、PSAD、PSA-TZ,比较良恶性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112例患者经前列腺穿刺后病理诊断明确,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81例,前列腺癌患者3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P>0.05),PV、PSA、FPSA、F/T、PSAD、PSA-TZ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69、2.75、2.13、2.40、4.68、4.69,P<0.05)。结论联合运用PSAD、PSA-TZ可以提高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同时为再次穿刺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下载PDF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宁 于娟 +4 位作者 严孝岭 高德玉 陈波 王卫萍 李晓军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30-535,共6页
目的建立和评估反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riptase-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技术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以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atrix)基因、血凝素(HA)基因,以及乙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 目的建立和评估反转录酶-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verse transriptase-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T-RPA)技术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分别以甲型流感病毒基质蛋白(matrix)基因、血凝素(HA)基因,以及乙型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基因为靶标基因,设计引物,建立流感病毒检测和亚型(H1、H3)鉴定的RT-RPA方法,并分析该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性。结果所建立的流感病毒RPA检测方法仅对相应靶基因出现特异性扩增产物,对其他呼吸道病毒均无扩增,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高。利用上述方法检测流感病毒的检测限均为100拷贝/μl。SYBR Green I可与RT-RPA相结合检测乙型流感病毒,最低检测限为100拷贝/μl。结论初步证实了利用RPA方法检测流感病毒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检测 分型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