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Ghrelin和血清FGF21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
1
作者 王丹 方正亚 王黎君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469-147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浆Ghrelin和血清FGF21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1年9月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共计200例。患者入院后留取血液样本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Ghreli... 目的 探讨血浆Ghrelin和血清FGF21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于2019年3月—2021年9月诊断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共计200例。患者入院后留取血液样本使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Ghrelin水平和血清FGF21水平。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结局指标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依照是否发生MACE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合并症及实验室数据,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12个月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评估血浆Ghrelin和血清FGF21水平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MACE的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确定血浆Ghrelin、血清FGF21的最佳诊断界值,依照最佳诊断界值进行分组,绘制Kaplan-Meier曲线比较组间MACE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观察190例患者,有57例患者出现MACE,MACE发生率为30.0%。依照是否发生MACE将患者分为MACE组和非MACE组,结果显示,MACE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E组患者NT-proBNP、Ghrelin、FGF21水平明显高于非MACE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显示,血浆Ghrelin水平、血清FGF21水平的上升与MACE发生率的增加存在明显相关性(P<0.001, HR=196.9, 95%CI:22.72~1706.2;P=0.002, HR=1.015, 95%CI:1.006~1.025)。NT-proBNP水平与MACE发生率并无明显相关性(P=0.872, HR=0.967, 95%CI:0.643~1.454)。血浆Ghrelin水平预测MACE发生的敏感度为82.5%,特异度为80.5%;血清FGF21水平预测MACE发生的敏感度为91.2%,特异度为73.7%。血浆Ghrelin水平和血清FGF21水平联合预测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MACE发生的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85.0%。结论血浆Ghrelin和血清FGF21均为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检测对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效能高于二者单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释放肽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急性心力衰竭 预后
下载PDF
维生素D及钙补充影响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颜玲玲 钱志宏 +1 位作者 倪悦 吴煌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139-144,共6页
目的探究维生素D(vitamin D,VD)及钙剂(calcium,Ca)补充对高血压或冠心病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高血压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或冠心病... 目的探究维生素D(vitamin D,VD)及钙剂(calcium,Ca)补充对高血压或冠心病POP人群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高血压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或冠心病伴POP并符合纳入标准的317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高血压组224例、冠心病组93例;并根据VD缺乏程度各自分为VD缺乏组(25(OH)D≤20 ng/mL)和极度缺乏组(25(OH)D≤10 ng/mL)。予VD缺乏组碳酸钙D3(钙尔奇D)1片,每天1次;予VD极度缺乏组碳酸钙D3(钙尔奇D)2片,每天1次。连续补充18个月。期间嘱患者记录心绞痛(包括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除冠脉外新发)、下肢静脉血栓、脑梗发生并迫使其就医的发作次数和就医时的25(OH)D和血Ca水平,并记录各组发生心脑血管类疾病发生和未发生的总人数。比较各组内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POP高血压组:VD极度缺乏组(19.0%)比VD缺乏组(7.5%)发生心脑血管类疾病的比例较高,P=0.018;2组VD及Ca呈现显著正相关,P<0.001。与VD缺乏组比较,VD极度缺乏组发生心绞痛时的血Ca及VD水平均较高,P<0.05。POP冠心病组:VD极度缺乏组(86.2%)比VD缺乏组(62.7%)发生心血管类疾病的比例较高,P=0.030;2组VD及Ca呈现显著的正相关,P<0.001。与VD缺乏组比较,VD极度缺乏组发生心绞痛时的血Ca及VD水平均较高,P<0.05和P<0.01;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时血Ca水平较高,P<0.05,而VD有升高趋势。结论对于高血压伴POP并VD极度缺乏的患者来说,适度增加VD并减少Ca补充较为适宜;而对于对应的冠心病患者来说,应当谨慎(一定程度减少)补充VD及Ca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CAMI-STEMI、GRACE评分及WMR与STEMI患者PCI治疗后短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朱苏文 方正亚 彭燕飞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58-63,共6页
目的 探讨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e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ation study-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acute coronary event regist... 目的 探讨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登记研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Chinese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gistration study-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AMI-STEMI)、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lobal acute coronary event registration,GRACE)评分及白细胞/平均血小板体积(white blood cell/mean platelet volume,WMR)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短期预后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STEMI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根据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和预后不良组(n=32)。预后不良组患者ST段下移占比、CAMI-STEMI评分、GRACE评分和WRM水平[14(43.75%)、(6.37±2.15)分、(193.15±20.13)分和(1 654.21±150.54)×10^(-6)/L^(2)]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14(23.33%)、(3.14±1.04)分、(139.23±18.57)分和(1 413.35±118.76)×10^(-6)/L^(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CAMI-STEMI、GRACE评分及WMR预测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7、0.959、0.9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T段下移、CAMI-STEMI评分≥4.720分、GRACE评分≥165.605分、WMR≥1 555.770×10^(-6)/L^(2)为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不良受ST段下移、CAMI-STEMI和GRACE评分及WMR水平影响,且均对STEMI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无缝管理理念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4
作者 高燕 宋玮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研究无缝管理理念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治疗的98例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常规随访管理)和无缝管理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缝管理干预),两组均干预一年。比较两组一般临... 目的:研究无缝管理理念干预对冠心病(CHD)患者的影响。方法:于我院治疗的98例CH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被均分为常规干预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常规随访管理)和无缝管理组(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无缝管理干预),两组均干预一年。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干预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随访1年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与常规干预组比较,干预后,无缝管理组TC[(3.39±0.54)mmol/L比(2.95±0.59)mmol/L]、LDL-C[(2.02±0.54)mmol/L比(1.74±0.53)mmol/L]、Hcy水平[(15.69±5.09)mmol/L比(13.41±4.96)mmol/L]均显著降低,HDL-C水平[(1.33±0.40)mmol/L比(1.57±0.27)mmol/L]显著升高(P<0.05或<0.01)。无缝管理组随访1年期间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干预组(8.16%比26.53%,P=0.014)。结论:无缝管理理念干预能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脂血症 高半胱氨酸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应用可达龙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
5
作者 颜梦琪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11期73-76,共4页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应用可达龙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取使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时间进行划分,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静脉治疗患者中选取40例患...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应用可达龙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方法 选取使用可达龙治疗心律失常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据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的时间进行划分,从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静脉治疗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从2023年1月至6月本院收治的住院静脉治疗患者中选取40例患者为观察组,在静脉治疗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及舒适程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持续质量改进模式应用于使用可达龙的患者中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和输液安全,同时提高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质量改进 可达龙 静脉炎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血清galectin-3、PTX-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晔 李银福 +4 位作者 史雷忠 申跃云 蒋俊 彭燕飞 倪悦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CHF患者(CHF组)和同期体检的15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受试对象。比较...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galectin-3)、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于我院就诊的150例CHF患者(CHF组)和同期体检的150例健康志愿者(健康组)为受试对象。比较两组受试者入组时血清galectin-3、PTX-3和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水平及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重量指数(LVMI)检测结果。随访1年CHF组(失访12例),余被分为预后不良组(36例)和预后优良组(102例),比较两亚组入组时血清galectin-3、PTX-3水平。采用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galectin-3、PTX-3水平与CHF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组比较,CHF组入组时血清galectin-3[(2.23±0.25)ng/ml比(16.61±1.48)ng/ml]、PTX-3[(1.28±0.54)μg/L比(3.58±0.52)μg/L]、NT-proBNP[((223.23±76.28)pg/ml比952.75±85.43)pg/ml]水平及LAD、LVEDd、LVMI)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01。与预后优良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galectin-3[(18.52±1.91)ng/ml比(24.63±2.26)ng/ml]、PTX-3[(2.65±0.74)μg/L比(3.95±1.05)μg/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01。Spearman线性相关分析法显示,血清galectin-3、PTX-3水平与CHF患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呈显著正相关(r=0.608,0.558,P均=0.001)。结论:CHF患者galectin-3、PTX-3、NT-proBN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CHF患者预后关系密切,可作为预测预后的辅助指标,为针对性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半乳糖凝聚素3 预后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3及正五聚体蛋白-3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7
作者 张晔 李银福 +4 位作者 史雷忠 申跃云 蒋浚 彭燕飞 倪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Gal)-3及正五聚体蛋白(PTX)-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清Gal-3、PTX-3、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室...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半乳糖凝聚素(Gal)-3及正五聚体蛋白(PTX)-3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心功能患者血清Gal-3、PTX-3、心肌肌钙蛋白(c Tn)I、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及心室重构指标,对比发生心血管事件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以及未发生心血管事件不同生存率患者的血清Gal-3、PTX-3、c Tn I、NT-pro BNP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不同心功能患者Gal-3、PTX-3、c Tn I、NT-pro 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部分缩短(LVFS)水平整体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Tn I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LVEDd、IVST水平随心功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升高而升高,LVEF、LVFS随心功能NYHA分级升高而降低(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PTX-3与LVEDd、IVST、NT-pro BNP呈正相关(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P<0.05),与c Tn I无相关性(P>0.05)。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P<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生存率<2年的患者血清Gal-3、PTX-3、NT-pro BNP水平均显著高于生存率≥2年的患者(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Gal-3、PTX-3的敏感度分别为73.8%、78.6%,特异度分别为63.7%、65.9%。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al-3与PTX-3水平异常升高,随心功能等级的增加而升高,其水平与心室重构和患者预后有关。检测患者血清Gal-3与PTX-3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半乳糖凝聚素-3 正五聚体蛋白-3
下载PDF
改良极化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QT离散度的影响
8
作者 吴正平 史雷忠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 :观察改良极化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前后QTd、QTcd变化 ,探讨它对CHF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4 0例应用改良极化液 (葡萄糖 -胰岛素 -门冬氨酸钾镁液 )治疗 ,B组 4 0例仅静滴葡萄糖。结... 目的 :观察改良极化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前后QTd、QTcd变化 ,探讨它对CHF近期预后影响。方法 :将80例住院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A组 4 0例应用改良极化液 (葡萄糖 -胰岛素 -门冬氨酸钾镁液 )治疗 ,B组 4 0例仅静滴葡萄糖。结果 :两组患者RR间期在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1) ,A组治疗后QTd、QTcd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缩短 (QTd分别为 90 .2± 4 0 .7与 5 0 .2± 30 .4 ,QTcd分别为 86 .4± 12 .4与 4 6 .2± 12 .4 ,P <0 .0 1) ,治疗后QTd、QTcd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 (QTd为 5 0 .2± 30 .4与 78.9± 2 0 .2 ,QTcd为 4 6 .2± 12 .4与 70 .3± 16 .8,P <0 .0 1) ,两组间洋地黄过量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发生率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改良极化液可明显缩短CHF患者QTd、QTcd ,减少洋地黄过量中毒、恶性室性心率失常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液 充血性心力衰竭 QT离散度 预后
下载PDF
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9
作者 倪悦 蒋俊 +1 位作者 彭燕飞 史雷忠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目的探讨血浆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与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18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6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58例和对照组6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采用SYNTAX评分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CAG检查前采集外周静脉血5 mL,分离血浆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NGA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NGAL、MMP-9、Hcy和hs-CRP对高SYNTAX评分(>33分)的预测价值。结果STEMI组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MMP-9、hs-CRP和NGAL显著高于SAP组和对照组,SYNTAX评分高于SAP组,而LVEF显著低于SAP组和对照组(均P<0.05)。NGAL预测高SYNTAX评分的曲线下面积为0.890(95%CI:0.815~0.964),优于MMP-9(0.851,95%CI:0.775~0.927)、Hcy(0.554,95%CI:0.380~0.727)和hs-CRP(0.680,95%CI:0.523~0.838)。相关性分析示SYNTAX评分与NGAL、MMP-9、hs-CRP存在正相关(rs分别为0.426、0.434、0.184,P<0.05),与Hcy无显著相关性(rs=0.096,P=0.647)。结论NGAL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预测价值优于MMP-9、Hcy、hs-CRP,将有助于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半胱氨酸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SYNTAX评分 预测价值
下载PDF
不同剂量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跃云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6期94-96,共3页
目的了解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法将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分成2组:予与小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的51例作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瑞舒伐他... 目的了解应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以随机法将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2例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分成2组:予与小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的51例作对照组,予以大剂量瑞舒伐他汀(10 mg/d)治疗的51例作研究组,对比2组疗效。结果 51例研究组的有效率为96.08%(49/51),较51例对照组的78.43%(40/5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1,P=0.008);研究组给药后TG(1.53±0.11)mmol/L、LDL-C(2.62±0.22)mmol/L、HDL-C(0.98±0.16)mmol/L等,明显优于对照组(2.20±0.13)、(3.21±0.15)、(0.81±0.13)mmol/L,(t=-28.097、-15.824、5.889,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冠心病并高脂血症,选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确切,可在提升治疗效果的同时,改善机体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舒伐他汀 老年冠心病 高脂血症 治疗效果
下载PDF
心肌梗死给予美托洛尔与他汀类药联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跃云 《系统医学》 2018年第9期76-78,共3页
目的探究使用美托洛尔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酸酯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联... 目的探究使用美托洛尔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所产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该院治疗的心肌梗死患者54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硝酸酯类药物以及阿司匹林联合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有效率(74.07%,25.9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40.74%,40.74%),无效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8.52%)(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8%(χ~2=4.05,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压发作3.70%,无心源性休克和心律失常发作,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发作情况(χ~2=6.24,7.28,5.15,P<0.05)。结论使用瑞舒伐他汀钙片联合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进行治疗的方式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患者心功能恢复良好且见效快,值得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美托洛尔 瑞舒伐他汀 疗效
下载PDF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在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12
作者 王丹 王黎君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年第17期31-35,共5页
目的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B型脑钠肽(BNP)水平及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BNP水平,心功能指标水平和抑郁情绪。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3.18%,高于对照组的77.27%;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NT-proBNP、BNP水平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健康问卷抑郁量表-9(PHQ-9)、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均较治疗前延长,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将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应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合并抑郁患者的治疗中,可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心肌负荷,降低心肌损伤,提高心功能,同时可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治疗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抑郁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 N末端脑钠肽前体 B型脑钠肽
下载PDF
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评价
13
作者 谢鹏程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10期74-75,共2页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CHDVA)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68例CHDVA,根据电脑随机分成A组(34例,胺碘酮治疗)和B组(34例,胺碘酮+倍他乐克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分析A、B组QT离散度(Q... 探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心律失常(CHDVA)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治疗的68例CHDVA,根据电脑随机分成A组(34例,胺碘酮治疗)和B组(34例,胺碘酮+倍他乐克治疗),持续治疗4周。对比观察分析A、B组QT离散度(QTd)以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后,B组QTd、治疗有效率更好,P<0.01。结论: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CHDVA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室性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 胺碘酮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
14
作者 戴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1期60-62,共3页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科学性指导。方法:本次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编号分入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0例)采用沙库巴...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科学性指导。方法:本次选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编号分入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n=40例)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100~200mg/d,持续用药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50%,低于观察组97.50%,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LVESD、LVEDD和LVEF水平比较上,两组治疗前数据相似,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LVESD、LVEDD下降,LVEF升高;与对照组相比,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LVESD、LVEDD水平显著为低,LVEF为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以进一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下载PDF
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拔牙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
15
作者 赵璧 李银福 +3 位作者 王婧 史豪 陈娟 韦杭玲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3年第8期490-493,共4页
目的:分析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拔牙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20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拔牙期间不停药,对照组患者... 目的:分析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拔牙出血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符合入组标准的120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拔牙期间不停药,对照组患者在拔牙前后各停药1周。调查分析患者高血压、牙龈指数、牙齿活动度、拔牙位、拔牙时间、双联抗栓治疗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术前停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患者拔牙出血的关系,采用Logistics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拔牙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即刻出血、延迟出血和总出血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与患者拔牙手术时的即刻出血、延迟出血和总出血率均成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拔牙出血和未出血患者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栓治疗时间、高血压、拔牙时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是拔牙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双联抗栓治疗时间长、合并高血压、拔牙时间长是拔牙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拔牙出血率显著降低,且停止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双联抗栓治疗时间、未合并高血压和缩短拔牙时间是拔牙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伴房颤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拔牙出血
原文传递
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百分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6
作者 蒋俊 史雷忠 +1 位作者 谢鹏程 赵明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954-959,共6页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百分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EOS%-hsCR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427例ST... 目的:研究嗜酸粒细胞百分率联合高敏C反应蛋白(EOS%-hsCRP)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院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6月在溧阳市人民医院接受PCI的427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期间MACEs(心肌再梗死、严重的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源性死亡)的发生情况,分为MACEs组(41例)与非MACEs组(386例)。比较MACEs组与非MACEs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EOS%、hsCRP的最佳截点,分析EOS%-hsCRP与临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STEMI患者院内MACEs发生的因素。结果:(1)MACEs组患者年龄、心率、入院时Killip≥Ⅲ级比例、中性粒细胞计数、hsCRP及血肌酐水平,显著高于非MACEs组(均P<0.05);MACEs组EOS%、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非MACEs组(均P<0.05)。(2)EOS%-hsCRP预测STEMI患者院内发生MACE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均高于单指标EOS%、hsCRP(Z=2.350,P=0.019;Z=2.910,P=0.004)。(3)EOS%、hsCRP最佳截点分别为0.2%、10.52 mg/L。患者分为3组:2分组(EOS%<0.2%,且hsCRP≥10.52 mg/L);1分组[(EOS%<0.2%,且hsCRP<10.52 mg/L)或(EOS%≥0.2%,hsCRP≥10.52 mg/L)];0分组(EOS%≥0.2%,且hsCRP<10.52 mg/L)。EOS%-hsCRP与年龄、缺血时间、心率、入院时Killip分级(≥Ⅲ级)、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左心室射血分数及MACEs发生均有关(均P<0.05)。(4)入院时Killip≥Ⅲ级(OR=4.788,95%CI:1.165~19.683,P=0.030)、EOS%≥0.2%(OR=0.231,95%CI:0.057~0.939,P=0.041)、hsCRP≥10.52 mg/L(OR=4.625,95%CI:1.196~17.881,P=0.026)、EOS%-hsCRP 1分组(OR=6.692,95%CI:1.013~44.192,P=0.048)、EOS%-hsCRP 2分组(OR=7.632,95%CI:1.367~42.607,P=0.021)是STEMI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OS%-hsCRP对STEMI患者院内MACEs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 高敏C反应蛋白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
17
作者 王黎君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8期29-30,共2页
探讨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慢性心衰护理及健康教育,观... 探讨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和非计划再入院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20年1月~2020年9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慢性心衰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实施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3个月内的非计划再入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有助于慢性心衰患者做好容量的自我管理,从而预防并减少非计划再入院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体化自我容量管理 慢性心理衰竭 生活质量 非计划再入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