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籼皖稻25的辐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蔡锦洲 张延长 《核农学通报》 1993年第1期1-4,共4页
用^(60)Coγ射线辐照[闽桂1号×四梅2号]F_0种子,育成中籼稻早熟品种皖稻25。该品种1987—1988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南京11和密阳23增产12.2%和5.8%;198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密阳23增产l... 用^(60)Coγ射线辐照[闽桂1号×四梅2号]F_0种子,育成中籼稻早熟品种皖稻25。该品种1987—1988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区域试验,分别比对照南京11和密阳23增产12.2%和5.8%;1989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稻品种生产试验,比对照密阳23增产l1.1%。其株形优良,茎秆健壮,耐肥抗倒,穗大粒多,米质中等,高产多抗。1990年7月通过省品种审定,10月通过省重大科技成果鉴定,1991年获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品种 辐射育种 栽培
下载PDF
水稻杂交种子在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蔡锦洲 熊庆国 +2 位作者 路建东 周桂萍 张延长 《核农学通报》 1992年第4期151-153,共3页
1981—1990年用 IR 系统、BG 系统等水稻品种作亲本,配制杂交组合382个,将杂种 F_1用作辐射育种的材料,育成皖稻25等19个新品种。结果表明:水稻杂交材料在辐射育种中具有特殊的利用价值,往往表现出突变频率高、突变谱宽等特点。
关键词 水稻 杂种材料 辐射育种 育种 利用
下载PDF
超低温下辐照对提高诱变效率的作用——Ⅱ M_2代突变效应
3
作者 蔡锦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0年第1期90-93,共4页
在超低温(-196℃) 条件下对中籼南京11号干种子进行γ射线辐射,再以修复抑制剂咖啡因(Caffeine) 液浸种,其M_1代损伤效应在本刊1988年第2期上已报道.本文报告M_2代突变效应,结果表明,在超低温下辐射使M_2代突变效率显著降低.用咖啡因溶... 在超低温(-196℃) 条件下对中籼南京11号干种子进行γ射线辐射,再以修复抑制剂咖啡因(Caffeine) 液浸种,其M_1代损伤效应在本刊1988年第2期上已报道.本文报告M_2代突变效应,结果表明,在超低温下辐射使M_2代突变效率显著降低.用咖啡因溶液作为后处理浸种可显著提高M_2代的突变频率.因超低温下辐射在生长后期表现保护作用,提出提高辐射剂量,以提高诱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种 超低温 辐射 突变效应
下载PDF
水稻化控大苗抛栽技术初探
4
作者 蔡锦洲 黄平 +3 位作者 张明雨 樊朝纯 李克权 薛庆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2年第3期214-217,共4页
水稻化控大苗抛栽是传统稻作技术的重大发展。它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将三种作用各异的化学药剂组合到水稻育秧过程中,对秧苗生态进行有机调控,这是科技发展到现代水平下才可能产生的结果。1991年在滁州市乌衣镇进行的试验示范均获成功,... 水稻化控大苗抛栽是传统稻作技术的重大发展。它运用功能分析的方法将三种作用各异的化学药剂组合到水稻育秧过程中,对秧苗生态进行有机调控,这是科技发展到现代水平下才可能产生的结果。1991年在滁州市乌衣镇进行的试验示范均获成功,抛栽密度与亩有效穗、产量呈高度正相关,是增产的主效;抛栽示范与同田手栽比,一般增产5—13%,提高工效3—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调控 大苗抛栽 密度 水稻
下载PDF
杂种小麦“宁矮14×R16”产量构成因素观察
5
作者 周桂萍 廖萍英 +2 位作者 孙琪 张安诚 李尚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3年第1期96-96,共1页
1991年秋种前,我们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杂种小麦“宁矮14×R16”。试验分别在地区农科所和原子能研究所两个点上进行,每点分别设四个小区,小区面积均为1厘。两点互为对照设三个不同处理,即不同播种期、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管理措施。... 1991年秋种前,我们从江苏省农科院引进杂种小麦“宁矮14×R16”。试验分别在地区农科所和原子能研究所两个点上进行,每点分别设四个小区,小区面积均为1厘。两点互为对照设三个不同处理,即不同播种期、不同施肥水平、不同管理措施。在同一个点上,也设三个不同处理,即不同播种方式、不同播种量、不同密度。群体动态与产量构成因素观察如下: 1 在适宜群体指标播量条件下成穗率较高在四个小区内,分别按每亩7.5、10.0、12.5、15.0公斤的播种量下种,其基本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杂种 杂交 产量 构成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