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艰苦奋斗四十年 水利事业谱新篇
- 1
-
-
作者
郭必强
-
机构
滁县地区水利局 副局长
-
出处
《治淮》
1990年第6期47-48,共2页
-
文摘
【正】 治淮40年来,我区人民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愚公移山、改造山河的英雄气概,大搞水利建设,以崭新的面貌,谱写了我区水利事业的新篇章。现在全区已初步形成了灌溉、防洪、除涝、兴利的综合水利工程体系,从而基本改变了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我区位于安徽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全区处于北温带与亚热带气候的南北过渡地带,冷暖气团交替频繁,旱涝时有发生;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
-
关键词
水利事业
水利建设
防洪能力
初步形成
艰苦创业精神
年际变化
农业生产
新篇章
有效灌溉面积
亚热带气候
-
分类号
TV88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定远县水库渔业生产掠影
- 2
-
-
作者
徐克仁
张光辉
罗世松
-
机构
安徽省水利厅
滁县地区水利局
定远县水利局
-
出处
《水库渔业》
1984年第3期39-41,共3页
-
文摘
安徽省定远县共有国管中小型水库19座,可养鱼水面3.8万亩,以前产量都很低。1983年,该县解放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富民政策,对水库养鱼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1983年9下旬,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定远县召开了全省大水面承包养鱼现场会,省委书记王光宇、省长王郁昭、尉省长盂富林等同、志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他们肯定了定远县的承包形式,参观了新集、城北、蔡桥等水库的渔业生产。
-
关键词
安徽
定远县
水库渔业
渔业生产
水产养殖
承包形式
-
分类号
F326.475.4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S964.6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
-
题名劈裂灌浆技术在里塘水库窄心墙土石坝加固中的应用
- 3
-
-
作者
章书录
-
机构
安徽省滁县地区水利局
-
出处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9-34,共6页
-
文摘
本文介绍了里塘水库窄心墙土石坝存在的坝身严重渗漏及坝身裂缝隐患,采用劈裂灌浆技术进行加固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针对该坝心墙窄、反滤级配不好,坝体劈裂可能造成泥浆横穿坝体;下游堆石体边坡稳定性不足,坝体劈裂可能造成堆石体滑坡;坝内原有裂缝填不住,反被加宽等三项不安全因素,采取了“全孔护壁、孔底灌浆、密排定量、少灌多复、低压慢灌、控制变形、自下而上、逐渐提注、少量水泥、浓浆灌注”的40字灌浆工艺。
-
关键词
劈裂灌浆
水库
心墙
土石坝
加固
-
分类号
TV641.2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丘陵区内外水联合运用合理供水方式研究
- 4
-
-
作者
林家麟
汪佩芬
-
机构
安徽省滁县地区水利局
-
出处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42-47,共6页
-
文摘
本文对丘陵区当地径流(内水)与外水联合灌溉各种供水方式的内在规律及合理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各种供水方式的特点作了分类。提出了控制库容系数η和反调节库容系数η’两个新的特性系数,用不同的η与η’组合表示各种供水方式,并确定其约束条件。将有关参数亦进行概化为特性系数,以利于推广应用及简化电算软件设计。通过对各种供水方式在理论上的探讨,提出了一套分析计算方法,作了技术经济论证。并以天长系列作为实例。文中所阐述的理论、计算方法及内部规律和结论,均具有普遍意义,可供有内外两个水源灌区规划、设计及管理时应用。
-
关键词
供水方式
灌溉
规划
-
分类号
S274.2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确保水库安全 充分发挥效益
- 5
-
-
-
机构
滁县地区水利局工管科
-
出处
《治淮》
1990年第6期50-51,共2页
-
文摘
【正】 我区地处江淮之间,现有大、中、小型水库999座,兴利总容量12.69亿立方米,这些水库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浅山丘陵区的灌溉条件,为我区的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农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河南“75.8”洪水以后,我区已先后对20座大、中型水库进行了全面的除险加固,其它水库也都进行了局部处理,现水库均已基本达到省提出的防洪标准要求。我区水库大都为均质土坝,坝较低,但坝身较长。在工程质量方面,存在土坝不均匀沉陷,裂缝、渗漏、滑坡、涵洞穿厢漏水等各种质量问题。加上白蚁对土坝的危害,放水涵洞“十门九漏”。
-
关键词
城西水库
水库安全
小型水库
除险加固
土坝灌浆
灌溉条件
均质土坝
不均匀沉陷
工程质量
立方米
-
分类号
TV88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抓好更新改造 提高装置效率
- 6
-
-
-
机构
滁县地区水利局排灌站
-
出处
《治淮》
1990年第6期51-52,共2页
-
文摘
【正】 建国后,滁县地区机电排灌事业从无到有、先机后电,现已建成固定机电排灌站937处,装机2512台,计18.15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244.6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53.1%,达到五年一遇以上除涝面积66.9万亩,占易涝面积的73.3%,这些排涝站遍布全区丘陵、圩区,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供水、特别是抗灾夺丰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区大部分机电排灌站是在“大跃进”和“文革”期间建成的,设备质量差,先天不足,又经过20多年运行,由于缺乏经费,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如不及时更新改造,则效益逐渐衰减。我区各级领导对此十分重视,为了保证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
-
关键词
更新改造
机电排灌
有效灌溉面积
建国后
综合效率
排涝站
生活供水
设备质量
工农业生产
排灌站
-
分类号
TV882.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