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观察——滁州学院2011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祥红
王邦俊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4-86,共3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预防提供资料。[方法]以滁州学院2011级新生于入学体检时抽取静脉血,用免疫酶联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根据结果采用卫生部北京...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预防提供资料。[方法]以滁州学院2011级新生于入学体检时抽取静脉血,用免疫酶联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根据结果采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按照O、1、6程序接种共三针,于接种后12个月及毕业前抽取静脉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结果]接种酵母乙肝疫苗后,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较入学前检测明显增加(X^2=2151.7,P〈0.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够提高乙型肝炎的感染预防,增加远期免疫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大学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滁州某高校2017年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琼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探讨高校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滁州某高校新生共4735名进行体检,统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根据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
目的探讨高校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滁州某高校新生共4735名进行体检,统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根据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735名新生中共有原发性高血压病46例,患病率为0.97%,患病知晓率为10.87%(5/46);相关因素分析发现,男性、高体质指数、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高校新生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某高校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总体较低,性别、体质指数、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其影响因素,高校应开展高血压防治相关健康教育,做好保健工作,降低PH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原发性高血压病
患病率
知晓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邦俊
王志芳
周利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44-1646,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0.01);2组患者Nt-pro 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丹参多酚酸盐
临床观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邦俊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高等学校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活动场所集中、集体活动频繁、学生防范知识缺乏、学校存在的其他诱发因素,导致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具有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在高校,除影响校内师生群体外,还可能波及更广泛的社...
高等学校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活动场所集中、集体活动频繁、学生防范知识缺乏、学校存在的其他诱发因素,导致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具有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在高校,除影响校内师生群体外,还可能波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其影响的严重性远高于校外事件。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迫切地要求各高校建立有效的突发卫生事件预防预警机制和有力的应急控制机制,以有力地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预警
应急控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观察——滁州学院2011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祥红
王邦俊
机构
滁州学院校医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4-86,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大学生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为乙型肝炎预防提供资料。[方法]以滁州学院2011级新生于入学体检时抽取静脉血,用免疫酶联方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根据结果采用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的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按照O、1、6程序接种共三针,于接种后12个月及毕业前抽取静脉血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中心抗原,中心抗体及核心抗体。[结果]接种酵母乙肝疫苗后,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较入学前检测明显增加(X^2=2151.7,P〈0.001),两者比较有显著意义。[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能够提高乙型肝炎的感染预防,增加远期免疫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免疫效果
大学生
分类号
Q786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滁州某高校2017年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2
作者
吴琼
机构
滁州学院校医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85-88,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校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17年滁州某高校新生共4735名进行体检,统计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并根据是否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影响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735名新生中共有原发性高血压病46例,患病率为0.97%,患病知晓率为10.87%(5/46);相关因素分析发现,男性、高体质指数、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高校新生患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某高校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率总体较低,性别、体质指数、高盐高脂饮食和家族史是其影响因素,高校应开展高血压防治相关健康教育,做好保健工作,降低PH危害。
关键词
高校新生
原发性高血压病
患病率
知晓率
危险因素
分类号
R54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
14
3
作者
王邦俊
王志芳
周利民
机构
滁州学院校医院
内科
安徽省
滁州
市第一人民
医院
心内科
出处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644-1646,共3页
文摘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静脉滴注,治疗14 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射血分数(EF)、每搏量(SV)、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水平以及Lee心衰积分,并依据Lee心衰积分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经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均较对照组提升明显(P<0.01);2组患者Nt-pro BNP和Lee心衰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47.22%,治疗组有效率75.00%,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能够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力衰竭
丹参多酚酸盐
临床观察
Keywords
heart failure
salvianolate
clinical observation
分类号
R541.6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建立的探讨
被引量:
3
4
作者
王邦俊
机构
滁州学院校医院
出处
《滁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07-109,共3页
文摘
高等学校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性大、活动场所集中、集体活动频繁、学生防范知识缺乏、学校存在的其他诱发因素,导致近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具有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在高校,除影响校内师生群体外,还可能波及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其影响的严重性远高于校外事件。防控形势的严峻性迫切地要求各高校建立有效的突发卫生事件预防预警机制和有力的应急控制机制,以有力地保障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教学生活秩序、维护学校的安全和稳定。
关键词
高校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预警
应急控制
分类号
G63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197.6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观察——滁州学院2011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的临床观察
赵祥红
王邦俊
《滁州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滁州某高校2017年新生原发性高血压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吴琼
《滁州学院学报》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王邦俊
王志芳
周利民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4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机制建立的探讨
王邦俊
《滁州学院学报》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