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样体肥大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不同方法鼓室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1
作者 席庆明 王健 谭林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764-766,共3页
目的探讨中耳积液和鼓膜形态不同的腺样体肥大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治疗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伴儿童SOM 60耳。根据中耳有积液和鼓膜形态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中耳积液、鼓膜形... 目的探讨中耳积液和鼓膜形态不同的腺样体肥大伴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OM)治疗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伴儿童SOM 60耳。根据中耳有积液和鼓膜形态不同分成两组,A组为中耳积液、鼓膜形态正常的SOM患儿(38耳),B组为中耳积液、鼓膜增厚或菲薄的SOM患儿(22耳)。A、B组切除腺样体后,每组一半行鼓膜打孔,一半行鼓膜置管治疗。术后比较治愈率、好转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所有患者均随诊6个月以上。结果 A组鼓膜打孔治疗治愈率为89.47%,好转率为10.52%,鼓膜置管治愈率万94.73%,好转率为5.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594,P=0.553)。B组鼓膜打孔治愈率为45.45%,好转率为9.09%,鼓膜置管治愈率为90.91%,好转率为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403,P=0.016)。A组疗效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44,P=0.011)。结论腺样体肥大切除后,联合鼓室治疗儿童SOM,对中耳积液、鼓膜形态正常患儿可行鼓膜打孔治疗,对中耳积液、鼓膜菲薄或增厚的患儿可行置管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体切除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打孔 鼓室置管
下载PDF
切断翼管神经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36例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建 席庆明 《安徽医药》 CAS 2019年第3期561-563,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断翼管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以蝶腭孔后缘为标记,使用电钻向后向内磨除腭骨蝶突,暴露翼管神经后给予精确切断。结果 36例病人...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切断翼管神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36例变应性鼻炎的手术治疗,以蝶腭孔后缘为标记,使用电钻向后向内磨除腭骨蝶突,暴露翼管神经后给予精确切断。结果 36例病人均在鼻内镜下精确切断两侧翼管神经,治疗后症状大多数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1.7%;无明显的严重并发症,36例中16例病人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眼干、无泪、眼困等症状,给予人工泪液点滴,6月内症状缓解;1例病人出现软腭麻木,未处理,3月后症状消失。结论鼻内镜下准确定位翼管神经并予切断,并发症少、疗效确切,可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 翼管神经切断 变应性鼻炎 血管运动性
下载PDF
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分析和临床体会 被引量:15
3
作者 席庆明 《医学与哲学(B)》 2018年第3期54-56,共3页
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通过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接受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25例(31耳)患者,观察鼓膜愈合成功率、术后听力恢复等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30耳Ⅰ期愈合... 探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应用效果。通过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接受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治疗的25例(31耳)患者,观察鼓膜愈合成功率、术后听力恢复等情况。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30耳Ⅰ期愈合,鼓膜愈合率96.77%;术后3个月耳镜下复查,30耳(96.77%)鼓膜成活良好,外观正常;平均气导听阈和气骨导差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通过以上信息可分析出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具有视野广、物像清晰、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术后鼓膜愈合率高、听力改善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耳内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与手术处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程建安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4期365-366,共2页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与手术处理方法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名,经鼻窦CT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为Ⅰ型、Ⅱ型、Ⅲ型,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对患者进行... 目的:研究鼻腔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与手术处理方法的研究。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名,经鼻窦CT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期为Ⅰ型、Ⅱ型、Ⅲ型,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对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鼻丘气房肥大、泡状中鼻甲、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等鼻窦解剖变异情况。结果:术后,Ⅰ型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Ⅱ型87%及Ⅲ型总有效率66.7%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鼻丘气房肥大、泡状中鼻甲、中鼻甲反向偏曲及钩突气化为构成鼻腔鼻窦解剖变异的主要因素,而鼻窦解剖变异与慢性鼻窦炎为相互影响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窦 解剖变异 慢性鼻窦炎 手术处理方法
下载PDF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误诊漏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基旺 陈智斌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20-21,共2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误诊误治及漏诊情况,寻找其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某医院由耳鼻喉科听力检查室经Dix-Hallpike或Roll test诱发试验确诊的BPPV患者资料,调查、分析其诊治过程。结果:经该室确诊的BPPV患者共128例,...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误诊误治及漏诊情况,寻找其原因及对策。方法:收集某医院由耳鼻喉科听力检查室经Dix-Hallpike或Roll test诱发试验确诊的BPPV患者资料,调查、分析其诊治过程。结果:经该室确诊的BPPV患者共128例,其中32例为首次就诊并确诊,46例有误治误治经历,50例首次就诊后未获任何诊断意向。结论:BPPV是眩晕患者最常见的原因,然而首诊确诊率却很低,误诊误治及漏诊情况也很常见。临床医生应学会Dix-Hallpike及Roll test诱发试验的检查操作,尽量减少BPPV的误诊漏诊以及患者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漏诊分析 误诊误治 首诊确诊率 患者资料 BPPV 诱发试验 听力检查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伴鼻出血2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基旺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6期537-537,共1页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出血 治疗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手术230例体会
7
作者 谭林 王基旺 《淮海医药》 CAS 2008年第2期154-155,共2页
关键词 鼻中隔偏曲 鼻中隔成形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咽腔缝衣针异物1例
8
作者 王基旺 程建安 《淮海医药》 CAS 2007年第1期90-90,共1页
关键词 咽腔异物 病例报告
下载PDF
盐酸川穹嗪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耳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祥文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37-38,共2页
我科2009年9月~2011年10月应用盐酸川穹嗪注射液治疗特发性耳聋5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特发性耳聋 盐酸川穹嗪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10
作者 谢慧莹 席庆明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7-10,共4页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对其鼻通气功能的改善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手术治疗)与...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对其鼻通气功能的改善效果和治疗安全性。方法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传统手术治疗)与观察组(42例,经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周的临床疗效,术前与术后4周临床指标(嗅觉功能、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及鼻黏液纤毛清除率、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鼻通气功能,以及术后并发症和随访期间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升高;与术前比,术后4周两组患者嗅觉功能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及鼻腔最小横截面积到前鼻孔的距离(DCAN)、鼻气道阻力(NAR)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鼻黏液纤毛清除率及鼻腔容积(NCV)、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鼻黏液纤毛清除速度加快,观察组快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访期间复发率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结论 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和鼻通气功能,提高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且不易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鼻窦炎-鼻息肉 经鼻内镜修正手术 鼻通气功能 嗅觉功能
下载PDF
鼻内镜手术中病变累及中鼻甲基板水平部的处理 被引量:6
11
作者 程建安 席庆明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6期770-774,共5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FESS)中病变累及中鼻甲基板水平部时,切除(或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基板水平部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试验设计,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40例病变累及中鼻甲基板水平部的双侧全组慢性鼻-鼻窦炎...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FESS)中病变累及中鼻甲基板水平部时,切除(或部分切除)和保留中鼻甲基板水平部与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取前瞻性试验设计,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6月40例病变累及中鼻甲基板水平部的双侧全组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入组。按住院时间顺序分成单双号,单号在鼻内镜手术中切除或部分切除左侧中鼻甲基板水平部,保留右侧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双号则刚好相反。术后随访6个月~1年,在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评价VAS评分、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和术后中鼻甲漂移粘连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保留侧和切除侧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切除侧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总得分略低于保留侧(即黏膜状况好于保留侧),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保留侧中鼻甲漂移粘连发生率略高于切除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如果能够保证中鼻甲支点稳定,切除中鼻甲基板水平部并不一定增加了中鼻甲漂移及粘连的可能性,手术的疗效取决于良好的通畅引流、不可逆病变及骨质畸形的去除、病变气房完全轮廓化及在黏膜上皮化前的及时随访清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内镜手术 功能性鼻腔鼻窦手术 中鼻甲基板水平部 鼻窦炎 鼻息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