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在胆道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研究及体会 被引量:13
1
作者 魏强 陈强谱 +8 位作者 欧琨 张兴元 管清海 张帆 成雨 吕小芹 周希环 卢艳敏 赵宝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25期3696-3704,共9页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在胆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10-01/2016-04-30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择期胆道手术的616例患者资料,依据是否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分... 目的评价加速康复外科在胆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4-10-01/2016-04-30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行择期胆道手术的616例患者资料,依据是否应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措施分为两组:对照组(n=312)行传统围手术期处理,ERAS组(n=304)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措施.各组又依据不同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引流术和胆肠吻合术)分成亚组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术前禁饮食时间、胃管和尿管的留置率、胃管和尿管留置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T管造影时间、术后持续心电监护时间、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出院30 d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的差异.结果总体及各亚组内比较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患者术前禁饮食时间缩短,胃肠减压管及导尿管留置率明显降低,胃肠减压管、导尿管及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缩短,术后T管造影时间提前,术后持续心电监护时间缩短,术后阿片类药物使用率下降,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提前,术后排气时间提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总住院时间缩短,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费用有所减少,出院后30 d均无再入院及死亡患者.结论胆道手术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和措施,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加快了胃肠功能恢复、促进了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从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促进了患者尽早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胆道手术围手术期 术后疼痛 术后早期饮食 术后活动
下载PDF
营养干预对术后肠麻痹的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滨 陈强谱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452-454,共3页
术后肠麻痹(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部术后由于非机械性原因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短暂的抑制,导致经口摄入营养不足的一种常见手术并发症。最具临床意义的体征为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此外还可表现为恶心,厌食,肛门停... 术后肠麻痹(postoperative ileus,POI)是腹部术后由于非机械性原因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受到短暂的抑制,导致经口摄入营养不足的一种常见手术并发症。最具临床意义的体征为腹胀、腹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此外还可表现为恶心,厌食,肛门停止排气、排便[1]。POI的发生延迟患者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尤其是感染性并发症及血栓形成等);POI还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在美国一项统计中显示因POI支出的费用每年约1.5亿美元。目前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不断深入,通过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营养干预作为ERAS围术期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营养干预对POI的作用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肠麻痹 营养干预 肠内营养
下载PDF
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修复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海涛 陈强谱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467-2473,共7页
近年来,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修复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应用越来越多.在腹部肿瘤手术中,此种手术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在肝移植手术中,此种手术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肝... 近年来,门静脉(portal vein,PV)/肠系膜上静脉(superior mesenteric vein,SMV)修复重建技术在腹部外科应用越来越多.在腹部肿瘤手术中,此种手术提高了肿瘤切除率,延长了患者存活时间;在肝移植手术中,此种手术扩大了手术适应证,提高了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率.最终使患者获益.血管修复重建材料的选择是该手术非常关键的一环.目前可供选择的材料有自体静脉、肝圆韧带、人工血管、异体静脉、心包补片、腹膜补片等.本文就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修复重建材料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血管移植物 血管重建 胰腺癌 肝移植
下载PDF
血管移植物在腹部静脉修复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管清海 陈强谱 张长习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1年第4期299-301,共3页
随着腹部外科的发展,牵涉到腹部静脉修复重建的手术日益增多,血管移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包括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工血管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但应用自体血管会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而人工血管... 随着腹部外科的发展,牵涉到腹部静脉修复重建的手术日益增多,血管移植物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包括自体血管、同种异体血管、异种血管、人工血管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自体血管和人工血管,但应用自体血管会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时间,而人工血管的生物相容性和顺应性较差,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现有的或寻找新的血管移植物。就各种血管移植物的分类、优缺点及在腹部静脉修复重建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移植物 静脉修复 静脉重建
下载PDF
腹腔镜直视下Trocar穿刺对肥胖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学文 吴燕彬 +2 位作者 李晗 孔令群 成雨 《滨州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65-467,共3页
目前,腹腔镜已经成为普通外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进入腹腔是腹腔镜手术的第一操作步骤,也是手术过程中最危险的部分[1]。目前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建立方法分闭合式及开放式(Hasson法),其中闭合式又包括veress针法和直接套管穿刺法[2]... 目前,腹腔镜已经成为普通外科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进入腹腔是腹腔镜手术的第一操作步骤,也是手术过程中最危险的部分[1]。目前腹腔镜手术的人工气腹建立方法分闭合式及开放式(Hasson法),其中闭合式又包括veress针法和直接套管穿刺法[2]。但无论以上哪种方法在术中并发症、手术时间还是操作要求上都有一定局限性,尤其对于肥胖(BMI≥25 kg/m 2)患者其劣势更加显著。我院对30例肥胖患者行腹腔镜直视下Trocar穿刺建立气腹的手术方式,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视 TROCAR 肥胖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处理变异肝右动脉10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3
6
作者 曹学峰 王西秀 +4 位作者 张兴元 管清海 张帆 成雨 陈强谱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40-1241,共2页
临床中由于变异肝右动脉沿胰头后方或经胰头实质内穿过,并于胆总管后方上行,该变异血管的存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切除均提出巨大的挑战。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行胰十二指... 临床中由于变异肝右动脉沿胰头后方或经胰头实质内穿过,并于胆总管后方上行,该变异血管的存在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淋巴结清扫及肿瘤切除均提出巨大的挑战。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证实变异肝右动脉病人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右动脉 变异
原文传递
营养评估的几种影像学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魏强 陈强谱 卢艳敏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9年第5期341-344,共4页
营养评估(nutritional assessment)是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资料判断患者营养状态的过程,可明确患者有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类型以及程度如何,从而制定周密的营养干预方案,进行有效的营养治疗。在临床上,营养筛查是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的... 营养评估(nutritional assessment)是收集患者的各种信息、资料判断患者营养状态的过程,可明确患者有无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类型以及程度如何,从而制定周密的营养干预方案,进行有效的营养治疗。在临床上,营养筛查是对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的第一步,可通过一些工具量表来完成,如NRS 2002、SGA、PG-SGA、MNA等,通过这些量表的筛查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营养评估是在营养筛查的基础上对患者营养状况的进一步评价,其主要方法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人体测量、人体组成分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评估 影像学方法 营养筛查 营养不良 实验室检查 营养状态 干预方案 营养治疗
原文传递
利用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围手术期患者体液含量及分布变化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8
作者 杜妍妍 陈强谱 +1 位作者 孙宝房 冀海斌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23-227,共5页
目的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液含量及分布变化,探讨体液含量及其变化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9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12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 目的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检测患者围手术期的体液含量及分布变化,探讨体液含量及其变化在临床中的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9月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患者123例,详细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分析患者术前1 d与术后第1、3、5、7天细胞内液(ICW)、细胞外液(ECW)、总体液(TBW)的数据,观察术后ICW、ECW、TBW、ICW/TBW、ECW/TBW的变化。按照术后第1天ECW/TBW分组,分析患者术后第1天ECW/TBW的变化对白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术后早期ICW、ECW、TBW均增加,随后逐渐下降至术前水平;术后第1天ICW/TBW达到最低,ECW/TBW达到最高,随后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第1天ECW/TBW比值越高(>0.400)的患者血红蛋白及白蛋白的水平越低,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越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越高。结论围手术期体液含量的检测对患者预后的评估、降低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人体成分分析仪是一种对围手术期患者的体液含量进行有效测量的工具,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液 体液分布 成分分析
原文传递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肠黏膜屏障损害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被引量:8
9
作者 冀海斌 陈强谱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8年第4期280-283,共4页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外科医师亟需解决的难题。肠黏膜屏障损害导致肠腔内细菌、细菌产物移位,引起机体免疫细胞激活,促炎介质过度释放,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在SIRS发生、发展...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常见的问题之一,也是外科医师亟需解决的难题。肠黏膜屏障损害导致肠腔内细菌、细菌产物移位,引起机体免疫细胞激活,促炎介质过度释放,促炎-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在SIRS发生、发展中起到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SIRS增加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者可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研究肠黏膜屏障损害在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引起SIRS中的重要作用,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围手术期管理 肠黏膜损害 腹部外科
原文传递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帆 张凤芝 +3 位作者 林绪涛 黄椠 陈强谱 胡凤爱 《中华临床营养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42-245,共4页
目的观察含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肠外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UFAs... 目的观察含有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s)的肠外营养对梗阻性黄疸术后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09年10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住院的4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UFAs组和常规组,每组20例。常规组用中长链脂肪乳剂,PUFAs组用添加ω-3PUFAs的中长链脂肪乳剂。使用等氮、等热量肠外营养,共9 d,其中非蛋白质热量为117.15 kJ/(kg·d)、氮量为0.2 g/(kg·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第1、3、5、7、9天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同时观察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结果PUFAs组术后第3、5、7、9天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常规组显著下降(P均<0.05)。PUFAs组的SIRS持续时间为(3.85±2.36)d,明显短于常规组的(5.31±1.47)d(P=0.0230)。PUFAs组的MODS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5%(P=0.0076)。结论添加ω-3PUFAs的肠外营养能阻断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过度炎症反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有利于细胞及器官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 肠外营养 梗阻性黄疸 炎症
原文传递
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附六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冀海斌 时建 +7 位作者 朱文涛 吕潇童 赵宝磊 孙宝房 张兴元 管清海 张帆 陈强谱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4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ullectomy,LTD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6例行LTD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和随... 目的探讨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laparoscopic transduodenal pullectomy,LTDP)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于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6例行LTDP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和随访信息。结果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42.2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约46.7 ml,平均术后恢复经口进食流质饮食时间约4.2 d,平均术后排气时间49.3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2 d。术后病理:1例十二指肠乳头黏液腺癌、2例十二指肠乳头管状-绒毛状腺瘤、3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切缘均为阴性。6例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1例患者术后出现十二指肠出血,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平均术后随访时间19.6个月(16~25个月),1例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患者术后20个月肿瘤局部复发行姑息性手术治疗,其余患者目前无肿瘤复发。结论LTDP应用于十二指肠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十二指肠乳头腺瘤局部癌变、十二指肠乳头原位癌、无淋巴结转移的T1期肿瘤、高龄且合并较多基础疾病的不能耐受胰十二指肠切除的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局部切除术 腹腔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