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在聚α-烯烃中的摩擦性能及其摩擦化学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孙玉彬 李业霞 +1 位作者 梁永民 薛群基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1-107,共7页
合成了2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并经红外、核磁对其分子结构予以确认。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系统地考察了其在聚α-烯烃(PAO)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抗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二烷基二... 合成了2种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并经红外、核磁对其分子结构予以确认。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系统地考察了其在聚α-烯烃(PAO)中不同含量、不同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探讨了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的抗磨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盐的热分解温度较高,热稳定较好,具有良好的极压抗磨性能。EDS分析表明,2种添加剂存在的润滑条件下,钢球磨斑表面上存在着S、Fe、Sb等元素。XPS分析表明,S元素以硫酸亚铁及少量的FeS形式存在,Sb元素以Sb2O3形式存在,而N元素则以复杂的吸附膜形式存在,这些因素一同起极压抗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锑 极压抗磨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摩擦化学作用机制
下载PDF
C_nH_(2n)(n=2,3,4)与BX_3(X=H,F,Cl)作用的DFT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士国 丛恩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 用量子化学的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对BX3(X=H,F,Cl)与烯烃CnH2n(n=2,3,4)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物的构型皆为BX3位于烯烃π键的上方,并且偏向氢原子数较多的碳原子一侧。C-C双键中的π电子通过向BH3中B的空p轨道转移电子而形成复合物,但BF3和BCl3与烯烃分子只是通过微弱的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复合物的形成使分子的振动光谱随作用的强弱而出现一定的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烃 硼化物 p-π作用 复合物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季戊四醇双缩二苄基甲酮的无溶剂合成研究
3
作者 郑晓凤 张然 刘泮涌 《化工中间体》 2014年第2期49-53,共5页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SO4~2-/TiO_2-SnO_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二苄基甲酮;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缩酮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9%,季戊四醇和二苄基... 在无溶剂条件下,以SO4~2-/TiO_2-SnO_2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季戊四醇双缩二苄基甲酮;考察了催化剂的用量、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对缩酮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9%,季戊四醇和二苄基甲酮的摩尔比为1:2.3,反应温度为160℃,反应时间为8 h时,季戊四醇双缩二苄基甲酮的产率达7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戊四醇双缩二苄基甲酮 固体超强酸 无溶剂
下载PDF
H_3O^+催化苯并噻吩-2-甲酸脱羧反应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明芝 张在龙 +3 位作者 范传刚 李大枝 卞贺 张士国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21-1027,共7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在无催化剂、H_2O参与、H_3O^+参与3种条件下苯并噻吩-2-甲酸脱羧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或H_2O参与条件下,苯并噻吩-2-甲酸的脱羧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研究了在无催化剂、H_2O参与、H_3O^+参与3种条件下苯并噻吩-2-甲酸脱羧的微观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无催化剂或H_2O参与条件下,苯并噻吩-2-甲酸的脱羧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249.1和246.5 kJ.mol^(-1)。在H_3O^+参与的反应中,反应主要经历了噻吩环α-C的质子化、羧基的水合以及C-C键断开的过程,羧基的水合反应为决速步骤,其活化能为177.6 kJ·mol^(-1),而C-C键断开所需克服的能垒仅为32.8 kJ·mol^(-1),从而表明H_3O^+能促进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噻吩-2-甲酸 催化脱羧 密度泛函理论 电子密度拓扑分析
原文传递
取代乙酸脱羧反应机理的DFT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明芝 范传刚 +2 位作者 李大枝 张士国 张在龙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5-610,共6页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CPCM模型对水溶剂条件下4种卤代羧酸和4种羰基(氰基)羧酸在无催化剂及水催化条件下的脱羧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卤代羧酸的脱羧反应中,水催化时反应比无... 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采用CPCM模型对水溶剂条件下4种卤代羧酸和4种羰基(氰基)羧酸在无催化剂及水催化条件下的脱羧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卤代羧酸的脱羧反应中,水催化时反应比无催化剂参与时容易,其中CCl_3COOH(A)和CF_3COOH(C)脱羧(H_2O催化)所需克服的能垒分别为192.60、210.33 kJ/mol,与Belsky等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而对于4种羰基(氰基)羧酸,无水参与时脱羧主要经六元环过渡态进行,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300.01(CH_3COCOOH)、160.02(CNCH_2COOH)、94.01(CHOCH_2COOH)、105.26(NH_2COCH_2COOH)kJ/mol,比H_2O催化时反应的活化能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乙酸 脱羧 反应机理 DF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