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腺损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卫甫 王金柱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8月间25例胰腺损伤病例资料。结果25例胰腺损伤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9例;2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胰腺损伤22例,术中探查确诊3例。治愈23例,死亡2例;术后4例发生胰...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08年8月间25例胰腺损伤病例资料。结果25例胰腺损伤患者,合并其他脏器损伤19例;25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前确诊胰腺损伤22例,术中探查确诊3例。治愈23例,死亡2例;术后4例发生胰瘘,Ⅱ期手术治愈。结论B超、CT、及血淀粉酶检查对胰腺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MRCP是诊断胰管损伤较可靠的方法,对胰腺外伤的治疗有指导意义;术中应根据胰腺损伤的分级、合并伤及全身情况选择合理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损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2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史勇涛 《医学信息》 2011年第23期796-796,共1页
目的探讨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择及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术前行病灶定位,术中2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5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术,20例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60例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10%。5... 目的探讨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选择及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术前行病灶定位,术中25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35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置管引流术,20例行脑室外引流术。结果60例患者死亡6例,病死率为10%。51例存活,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4例,Ⅱ级25例,Ⅲ级12例。IV级7例V级6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方式能明显地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手术治疗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28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闫卫甫 王金柱 宋晓兵 《中国医药指南》 2009年第2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愈22例,治愈率为78.57%(22/28),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3例,手...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诊疗情况。结果采用个体化治疗的原则,治愈22例,治愈率为78.57%(22/28),手术治疗15例,非手术治疗13例,手术治愈率为60%(9/15),两组总病亡率为21.43%(6/28)。结论个体化治疗方法是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治疗
下载PDF
顽固性颞叶癫痫手术治疗探讨
4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史勇涛 《当代医学》 2011年第36期126-127,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病灶与致痫灶定位,术中15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5例行病灶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Engel... 目的探讨顽固性颞叶癫痫的外科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顽固性颞叶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行病灶与致痫灶定位,术中15例行选择性杏仁核、海马切除,15例行病灶切除+标准前颞叶切除。结果术后无严重并发症,随访1~2年,Engel'sⅠ级21例(70%),Ⅱ级6例(20%),Ⅲ级2例(7%),Ⅳ级1例(3%)。结论采用联合术式治疗顽固性颞叶癫痫能达到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手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意外早期胆囊癌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卫甫 王金柱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13期36-37,共2页
目的分析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收治的28例意外早期胆囊癌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术中快速冰... 目的分析意外发现的早期胆囊癌的临床治疗方法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5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外一科收治的28例意外早期胆囊癌临床病理资料,对其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术中快速冰冻切片或术后病理切片证实为早期胆囊癌(NevinⅠ~Ⅱ期)。11例行单纯胆囊切除术,17例行根治术。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学分级、Nevin分期及手术方式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单纯胆囊切除术组与胆囊癌根治术组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胆囊癌术前诊断困难,术中对可疑者做快速冰冻切片检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胆囊癌,术中及术后一旦确诊即予施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外早期胆囊癌 临床治疗 预后
原文传递
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
6
作者 刘永辉 谭少允 李蕊 《慢性病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40例为开腹组,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 目的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1年11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1例远端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40例为开腹组,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41例为腹腔镜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前和术后24 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术前和术后1个月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in colon cancer 1,MACC1)、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水平、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开腹组,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开腹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MDA水平低于开腹组,GSH-Px、SOD、CAT、T-AOC水平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腹腔镜组IL-1β、TNF-α、CRP水平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腹腔镜组MACC1、HIF-1α水平低于开腹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低于开腹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远端胃癌,可提升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氧化、炎症应激,降低发生转移概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开腹 胃癌
原文传递
双重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5
7
作者 李伯和 彭广飞 +2 位作者 孟凡勇 王炳炎 王洪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5-309,共5页
目的:探讨双重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效果。方法:51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重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第2、7天的相关疗效指标及... 目的:探讨双重血液滤过治疗高脂血症性重症急性胰腺炎(HL-SAP)的效果。方法:51例HL-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双重血液滤过治疗,比较两组第2、7天的相关疗效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第2天,观察组血甘油三酯(TG)及血、尿淀粉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大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前白蛋白明显升高,SIRS评分、APACHE II评分、Ranson评分明显降低(均P<0.05);而对照组除Ranson评分明显降低外,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以上指标均进一步改善,对照组大部分指标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同时间点比较,观察组以上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重血液滤过能有效降低TG水平,改善微循环障碍,维持机体促抗炎细胞因子平衡,改善HL-SAP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高脂血症 血液滤过
原文传递
急性脑肿胀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31例 被引量:5
8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陈淳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9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治疗急性脑肿胀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59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组采用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常规手术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十字或星形或者弧形切开硬膜,去... 目的探讨并比较治疗急性脑肿胀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59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组采用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常规手术组采用大骨瓣开颅,十字或星形或者弧形切开硬膜,去除血肿。结果手术组31例患者成活19例(61.3%),其中恢复良好11例(57.9%),中度残疾5例(26.3%),重度残疾2例(10.5%),植物生存1例(5.3%),死亡12例。常规手术组28例患者成活10例(35.7%),死亡18例(64.3%);其中恢复良好5例(50.0%),中度残疾2例(20.0%),重度残疾2例(20.0%),植物生存1例(1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骨瓣硬脑膜网状剪开减压术能有效缓解弥漫性颅内高压、保护中线结构,最大限度地保护脑组织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肿胀 去骨瓣 硬脑膜网状剪开 减压
原文传递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永辉 谭少允 李蕊 《临床医学》 CAS 2022年第9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AA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45例采用OA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辅...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OA)治疗急性阑尾炎(AA)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手术方法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AA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常规组45例采用OA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腹腔镜辅助OA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 M、Ig G)、前清蛋白(PA)]、C-反应蛋白(CRP)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Ig M、Ig G、PA水平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 CRP水平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2/46),常规组为20.00%(9/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OA能优化AA患者手术情况,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有助于术后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小切口阑尾切除术 急性阑尾炎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亚低温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陈淳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监测颅内压和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将106例重型颅脑患者随机分为亚低温组与对照组,亚低温组行亚低温治疗,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监测颅内压和血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亚低温组颅内压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明显降低,病死率显著降低,预后显著改善。结论亚低温治疗能够减轻脑组织的继发性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亚低温 预后
原文传递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1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关毅 杨学旺 陈淳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2年第4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0.5%、病死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74.4%、病死率14.0%,两组总... 目的观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成微创组41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80.5%、病死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74.4%、病死率14.0%,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血肿清除时间(18.14±3.21)h、对照组血肿清除时间(7.98±3.41)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0.05)。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方法简单、创伤小、存活率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高血压 微创 开颅 颅内血肿 血肿清除 疗效
原文传递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TE方案或TEC方案对患者3年生存率的影响
12
作者 刘永辉 李巨阳 《临床医学》 CAS 2020年第10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ST)应用TE方案或TEC方案对患者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ST)应用TE方案或TEC方案对患者3年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TEC方案化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E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患者化疗4个疗程后药物疗效及外周血肿瘤干细胞(TSCS)差异,比较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化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化疗4个疗程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Ⅱ期患者外周血TSCS含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期患者外周血TSCS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期间,观察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者胃肠道反应、心脏毒性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两种方案对乳腺癌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近,TEC方案可有效改善患者3年生存率,且对降低Ⅲ期患者外周血TSCS水平有一定优势,而TE方案血液学毒副作用较少,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用合适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生存率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