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漯河市气象局两次雷击案例分析
1
作者 贾金楼 郭红晨 +4 位作者 殷广亚 董羽仑 胡燕平 程云峰 郭贺齐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8年第B09期210-212,共3页
2004年、2006年两次强雷暴过境,致使漯河气象局周围数十个单位遭受雷击。根据雷击调查结果,分析了漯河气象局周围各单位遭受雷击及漯河市气象局免遭雷击危害的原因。
关键词 雷击 原因 建议
下载PDF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漯河市气象局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
2
作者 赵规划 《河南气象》 1999年第1期3-4,共2页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漯河市气象局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赵规划(漯河市气象局462300)漯河市气象局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武器,大胆超前地实施气象部门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 战略性结构调整是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出路──漯河市气象局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实践和体会赵规划(漯河市气象局462300)漯河市气象局在十五大精神的指引下,以邓小平理论为武器,大胆超前地实施气象部门的战略性结构调整,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快速发展,创出了全省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局 结构调整 战略性 气象事业发展
下载PDF
秋冬季漯河重污染天气学分型及其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武威 单铁良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4期69-77,共9页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5-2019年秋冬季漯河重污染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分析其天气特征,探讨不同分型下重污染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漯河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地面天气形势分为均压场型、高压前部型、高压后部...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对2015-2019年秋冬季漯河重污染过程进行天气学分型,并分析其天气特征,探讨不同分型下重污染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漯河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地面天气形势分为均压场型、高压前部型、高压后部型、高压底部型、倒槽顶部型和低压带型6种。(2)各重污染天气分型多呈现相对湿度高、边界层高度低、大气自净指数低的特征。其中,均压场型、高压后部型和倒槽顶部型静稳指数高,地表通风量低,以静稳型污染为主;高压前部型、高压底部型和低压带型风速和地表通风量较高,易出现传输型污染。(3)各重污染天气分型对重污染天气的预报的指示作用不尽相同。其中,均压场型的大气静稳指数、自净能力指数和地表通风量的预报指示性较好,高压前部型的大气自净能力指数和地表通风量的指示性较好,高压底部型的相对湿度和风速有指示意义,倒槽顶部型和低压带型仅风速具有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污染 天气分型 气象因子 相关性 预报指示
下载PDF
漯河市小麦条锈病传输特征及预测模型研究
4
作者 顾佳佳 单铁良 +1 位作者 杨晓芳 申露婷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70-77,共8页
基于2010-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条锈病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GDAS再分析资料,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分析2015-2020年春季小麦条锈病气团孢子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河南中部主要有4条典型孢子气团输送路径,其中偏西路径... 基于2010-2020年河南省漯河市条锈病资料、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GDAS再分析资料,采用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和聚类分析,分析2015-2020年春季小麦条锈病气团孢子传播特征,结果表明,春季河南中部主要有4条典型孢子气团输送路径,其中偏西路径是影响漯河的主要路径,但孢子输送不强。西北、西北转东北及偏东等3条路径的轨迹数及传输孢子数占多数,其输送孢子数能力均强于偏西路径的输送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直接关系。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筛选出关键气象因子,运用有序Logistic多元回归,建立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等级概率预测模型。在2021-2022年预测模型的业务试用中,年发生程度预测结果表明,由2月南风风向频率和3月中旬平均风速组建的双因子模型预测年发生程度等级一致准确率为100%,优于1月平均气温建立的单因子模型的准确率。对4月发生程度的预测,3个模型的等级一致准确率均为50%,相差一级的准确率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后向轨迹 Spearman相关 有序Logistic回归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GIS和RS的中小城市热岛特征分析——以漯河市为例
5
作者 江清霞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15期1-4,共4页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城市的城市热岛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引起对中小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视撰写本文。本文以中小城市漯河市为例,融合GIS、RS和气象数据,采用气象热岛计算方... 随着现代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人们衣食住行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小城市的城市热岛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引起对中小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视撰写本文。本文以中小城市漯河市为例,融合GIS、RS和气象数据,采用气象热岛计算方法、分裂窗遥感温度反演算法、地表热岛强度指数法(UHII)和热岛比例指数(UHPI)等计算方法进行城市热岛特征分析,结果表明:6、7、8三个月随着夏季温度的升高,下垫面水体无热岛效应,林地和耕地热岛面积比例较低,说明农林草绿色植被缓解地表温度增长作用明显,其中以高覆盖度的树林缓解效果更大;中小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问题在城市规划和政府决策时应得到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遥感 中小城市热岛 特征分析
下载PDF
2012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伟 《河南农业》 2012年第21期22-22,共1页
2012年漯河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5.89万hm2,赤霉病发生面积达11.39万hm2,发生面积比率达71.7‰根据当地植保部门5月下旬对矮抗58、百农160、漯麦4号等9个小麦品种大田调查结果,各类品种的平均病穗率为12.2%,平均最高病穗率达69... 2012年漯河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5.89万hm2,赤霉病发生面积达11.39万hm2,发生面积比率达71.7‰根据当地植保部门5月下旬对矮抗58、百农160、漯麦4号等9个小麦品种大田调查结果,各类品种的平均病穗率为12.2%,平均最高病穗率达69.8鬈,个别品种的病穗率竟高达94.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796—200X)《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发病程度均在2级以上,属偏重发生年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赤霉病 气象条件分析 漯河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防治 小麦品种 发生面积 病穗率
下载PDF
漯河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被引量:3
7
作者 殷广亚 单铁良 董羽仑 《河南气象》 2001年第2期35-36,共2页
介绍了漯河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关键词 专业气象服务系统 结构 功能 漯河市 计算机 气象资料
下载PDF
2023年河南省麦收期连阴雨特征分析及影响评估——以漯河市为例
8
作者 江清霞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6期235-237,共3页
基于漯河市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3年和2023年57个区域气象站的气象资料、7个自动土壤观测站墒情资料、3个农业气象站农作物生长发育资料,对2023年5月下旬至6月初麦收期连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生产的情况... 基于漯河市3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1961—2023年和2023年57个区域气象站的气象资料、7个自动土壤观测站墒情资料、3个农业气象站农作物生长发育资料,对2023年5月下旬至6月初麦收期连阴雨天气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河南省漯河市农业生产的情况,对此次罕见麦收期连阴雨过程进行影响评估。在分析2023年5—6月河南省漯河市麦收期连阴雨天气特征的基础上,对其影响进行评估,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长期和短期应对措施。该研究可为麦收期连阴雨过程的气象服务及灾害评估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为农业管理部门和广大种植户提供防灾减灾技术措施,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麦收期连阴雨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收期 连阴雨 特征 影响
下载PDF
漯河市小麦生长期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措施 被引量:1
9
作者 周兆基 冀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8期34-35,共2页
小麦是漯河市主要粮食作物。本文介绍了漯河市小麦生长期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种类,并结合漯河市农业气候特征,提出防御措施,以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 气象灾害 防御措施 小麦生长期 河南漯河
下载PDF
2006年1月漯河市暴雪天气过程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燕平 林勤 +5 位作者 田秀霞 程锦霞 惠付梅 王颖 董羽仑 单铁良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B09期107-110,共4页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月漯河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阶梯槽的形成和维持,为这次强降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低空低涡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冷平流的持续使近地面层气温降至0℃以下...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6年1月漯河暴雪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高空阶梯槽的形成和维持,为这次强降雪过程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中低空低涡切变线是主要影响系统;冷平流的持续使近地面层气温降至0℃以下,有利于雪的形态维持;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的耦合,使上升运动加强;低空急流输送了充沛的水汽,大气中水汽处于饱和状态有利于提高降水的转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雪 低涡 切变线 低空急流 水汽通量散度
下载PDF
2007年漯河市小麦蚜虫暴发成灾原因分析及控制对策 被引量:11
11
作者 陈琦 郭松景 +1 位作者 白红霞 卓喜牛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0-92,共3页
调查并分析了导致2007年漯河市小麦蚜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因素,认为田间一定的初始种群数量、感蚜小麦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适宜麦蚜种群高速增长的气候条件以及防治不及时是导致2007年当地麦蚜暴发成灾的主导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控制小麦蚜虫... 调查并分析了导致2007年漯河市小麦蚜虫暴发成灾的主要因素,认为田间一定的初始种群数量、感蚜小麦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适宜麦蚜种群高速增长的气候条件以及防治不及时是导致2007年当地麦蚜暴发成灾的主导因素;探讨并提出了控制小麦蚜虫暴发成灾的对策和相应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漯河 小麦蚜虫 暴发因素 控制对策
下载PDF
漯河市丝棉木金星尺蛾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郭松景 李世民 +2 位作者 陈琦 卓喜牛 段红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58-61,共4页
丝棉木金星尺蛾是大叶黄杨上的主要害虫,在河南一年发生3-4代,一年有2个发生危害高峰,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以蛹在树干基部周围5cm左右疏松土中或地被物内越夏越冬。防治丝棉木金星尺蛾应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 丝棉木金星尺蛾是大叶黄杨上的主要害虫,在河南一年发生3-4代,一年有2个发生危害高峰,即4月中旬至5月中旬和9月中旬至10月中旬。以蛹在树干基部周围5cm左右疏松土中或地被物内越夏越冬。防治丝棉木金星尺蛾应选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棉木金星尺蛾 生物学特性 危害特点 药剂防治
下载PDF
漯河市降水量与降水云系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程锦霞 胡燕平 +4 位作者 惠付梅 王颖 殷广亚 董羽仑 单铁良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年第B09期59-60,共2页
采用1956-2006年漯河市观测站资料,运用一元回归分析漯河市降水的气候变化特征,讨论了3类降水云系与降水量的关系,为科学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和提高天气预报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云系 人工增雨
下载PDF
漯河杨树食叶害虫的气象条件分析与预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江清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4期12187-12189,共3页
漯河杨树食叶害虫以杨小舟蛾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对近5年来杨小舟蛾灯诱数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确定了杨小舟蛾不适宜存活、出现和大量出现的气象条件;建立了Y=lg(X+1)(X为杨小舟蛾灯诱数量)为气象适宜程度等级计算方法,并分析得出杨小舟... 漯河杨树食叶害虫以杨小舟蛾危害最为严重,通过对近5年来杨小舟蛾灯诱数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确定了杨小舟蛾不适宜存活、出现和大量出现的气象条件;建立了Y=lg(X+1)(X为杨小舟蛾灯诱数量)为气象适宜程度等级计算方法,并分析得出杨小舟蛾月发生气象适宜度与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月降水量相关性较强,最终建立杨小舟娥发生气象适宜度月预测预报模型为Y=1.311+0.238X1-0.240X2+0.126X3-0.001X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食叶害虫 气象因素 预报模型 漯河
下载PDF
利用R/S方法分析漯河市气温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5
作者 程锦霞 胡燕平 +3 位作者 惠付梅 王颖 殷广亚 董羽仑 《河南气象》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用一元回归和R/S方法,分析了漯河市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9年来,漯河市冬、春、秋季气温升高,夏季则下降,夏季降温幅度比冬、春、秋季升温幅度小一个量级,全年气温整体趋势变暖。城市化“热岛”效应对冬、春、秋季及全年的影响较气... 用一元回归和R/S方法,分析了漯河市气温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49年来,漯河市冬、春、秋季气温升高,夏季则下降,夏季降温幅度比冬、春、秋季升温幅度小一个量级,全年气温整体趋势变暖。城市化“热岛”效应对冬、春、秋季及全年的影响较气候系统自身演变显著,对夏季影响不显著。冬、夏、秋季及全年气温序列具有持续性,未来冬、秋季及全年变暖持续,夏季则变冷持续;春季气温变暖趋势减缓,或者更接近于随机变化,即未来变暖变冷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 热岛效应 R/S分析 HURST指数
下载PDF
漯河市夏季雷暴预报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惠富梅 肖刚 杜丽红 《河南气象》 2000年第3期21-21,共1页
利用 1986~ 1995年 6~ 8月气象资料 ,分析了出现雷暴的天气形势和单站气象要素 ,确定了产生雷暴的天气系统和预报指标。经对 1996、1997年试报 ,预报准确率在 83%以上 ,概括率在 6 7%以上。
关键词 雷暴 预报指标 沙氏指数 漯河市 夏季
下载PDF
漯河市秋冬季大雾天气模型及预报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颖 胡燕平 +5 位作者 惠付梅 董羽仑 殷广亚 程锦霞 黄金萍 白红霞 《河南气象》 2006年第2期43-44,共2页
漯河市大雾多发生于秋末和初冬,且多开始于凌晨至08时之间,消散在08~12时;大雾产生在500hPa中纬度为平直西风环流中,地面图上对应为弱高压、鞍形场、均压场。风力0.5~3m/s;连续几天湿度较大后低层冷空气南压,有利于大雾天气... 漯河市大雾多发生于秋末和初冬,且多开始于凌晨至08时之间,消散在08~12时;大雾产生在500hPa中纬度为平直西风环流中,地面图上对应为弱高压、鞍形场、均压场。风力0.5~3m/s;连续几天湿度较大后低层冷空气南压,有利于大雾天气产生。大雾出现前12h地面相对湿度、850hPa和地面温差、925hPa温度和风速与大雾有很好的相对性。据此,利用多元回归,建立了漯河大雾预报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特征 环流形势 消空指标 预报方程
下载PDF
漯河市11月份寒潮预报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刚 惠富梅 +1 位作者 赵规划 杜丽红 《河南气象》 2000年第4期8-8,共1页
利用 1980~ 1993年 11月份天气图资料 ,统计分析了产生寒潮天气的高空形势和气象要素特点 ,并结合本站实况资料 ,确定了漯河市
关键词 寒潮 天气形势特征 预报指标
下载PDF
漯河市强对流天气综合分析及预报预警
19
作者 惠付梅 王颖 +3 位作者 胡燕平 殷广亚 董羽仑 白红霞 《河南气象》 2006年第4期24-25,共2页
分析了漯河市强对流性天气的产生机制和形势场,并应用V-3θ图的分布特征、能量特征值、卫星云图云顶亮温和闪电数据,做出对流性天气的预报预警。
关键词 强对流 云顶亮温 V-3Θ图 预报预警
下载PDF
漯河市高温天气模型及预报
20
作者 王颖 惠付梅 +1 位作者 胡燕平 张宏敏 《河南气象》 2005年第4期24-24,共1页
利用1960~2001年历史资料,分析了漯河市干热型高温天气形势和地面要素特征,并利用数值预报产品,建立了干热型高温天气模型和预报方程.方程对≥37 ℃高温天气的预报历史拟合率78.3%,对≥38 ℃的高温天气无漏报.
关键词 高温 干热型 消空指标 预报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