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病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宏乐 宗维恕 +5 位作者 张行杰 袁一新 邵延臣 王海蛟 崔宗营 周卫东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58-158,共1页
颈椎病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吕宏乐1宗维恕1张行杰1袁一新1邵延臣1王海蛟2崔宗营1周卫东1我院自1991年10月~1995年12月间,手术治疗颈椎病5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4... 颈椎病手术治疗50例临床分析吕宏乐1宗维恕1张行杰1袁一新1邵延臣1王海蛟2崔宗营1周卫东1我院自1991年10月~1995年12月间,手术治疗颈椎病50例。经临床观察,效果良好,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6例,女4例。年龄19~74岁,平均51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外科手术 治疗 临床分析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分型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光业 牛滕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9-11,共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常见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突出物的解剖部位与病理变化不同,在临床上常出现不典型的征象。根据临床特征与术中所见,我们将其分为5个类型:(1)侧弯型。(2)跛行型。(3)脚下垂型。(4)马尾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常见病,一般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突出物的解剖部位与病理变化不同,在临床上常出现不典型的征象。根据临床特征与术中所见,我们将其分为5个类型:(1)侧弯型。(2)跛行型。(3)脚下垂型。(4)马尾综合征型。(5)腰椎管狭窄症型。我们认为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与查体,可以得出正确诊断。有些病人行椎管造影,CT扫描或MRI检查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分型 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指南 被引量:495
3
作者 印平 马远征 +6 位作者 马迅 陈伯华 洪毅 刘宝戈 王炳强 王海蛟 邓忠良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3-648,共6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已经成为骨质疏松性疾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在治疗方式上有保守治疗及椎体成形术等手术治疗,并且各有其优缺点。保守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手术治疗需要考虑患者的病情,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态和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性骨折 保守治疗 椎体成形术
下载PDF
经骶管阻滞硬膜囊前间隙注射胶原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1
4
作者 陈功亭 姚志和 +3 位作者 刘向明 郭世强 陈涛 徐梅君 《中国骨伤》 CAS 2003年第11期685-686,共2页
胶原酶是一种主要溶解胶原蛋白的酶,是从溶组织的梭状芽胞杆菌中提炼而成的.我院自2000年-2001年采用国产胶原酶(辽宁味邦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206041)盘外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移位 胶原酶类
下载PDF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冰 刘跃华 梁超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4期594-595,共2页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膝创伤性关节炎(KTA)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膝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接受治疗的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膝创伤性关节炎(KTA)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KT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87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经手术治疗后,随访6个月,有23例发生膝创伤性关节炎,占26.44%;64例未发生,占73.56%;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骨质疏松使KTA发生危险增加了24.229(6.760~86.843)倍;合并半月板损伤使KTA发生危险增加了12.462(3.878~40.042)倍;Schatzker分型≥Ⅳ型使KTA发生危险增加了190.667(21.663~1678.115)倍。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KTA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合并骨质疏松、半月板损伤、Schatzker分型≥Ⅳ型为重要的危险因素,临床需重点予以关注,并积极实施相关防治措施,以期降低KTA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平台骨折 膝创伤性关节炎 骨质疏松 合并半月板损伤 SCHATZKER分型
下载PDF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郑冰 刘跃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1期2033-2035,共3页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FHR组与PFNA组,各44例。PFNA组接受PFNA内固... 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老年IF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FHR组与PFNA组,各44例。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AFHR组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FHR)。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完全负重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间)、并发症状况以及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HS)评分。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时长短于AFHR组,术中失血量少于AFHR组,完全负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多于A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PFNA组HHS评分高于AFH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并发症发生率[4.55%(2/44)]与AFHR组[11.36%(5/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内固定与AFHR治疗老年IFF效果相比,PFNA内固定手术时长短,术中失血量少,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但完全负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多晚于AFH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 老年人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下载PDF
预防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部分坏死的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宋文超 王秋霞 +2 位作者 胡洪良 姜春华 高兴才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3期175-175,共1页
关键词 影响因素 预防 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 部分坏死
下载PDF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
8
作者 孙以华 赵松海 程军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0年第4期408-408,共1页
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3例,女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3岁,平均41岁。胫腓骨新鲜骨折中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2例。稳定性骨折9例,... 我院自1996年以来应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4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33例,女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3岁,平均41岁。胫腓骨新鲜骨折中闭合性骨折21例,开放性骨折12例。稳定性骨折9例,不稳定性骨折24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外固定器 骨折愈合 下肢长 外固定器固定 胫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不稳定性骨折 穿针外固定 股骨干骨折 生物力学
下载PDF
应用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 被引量:3
9
作者 许纬洲 杜靖远 +3 位作者 郑毅 明新杰 王玉记 明立功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24-428,共5页
目的观察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 M L N)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 M LN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例,其中横形13例,短斜形4例,螺旋形1例,粉碎性11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K lem 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6例,良3... 目的观察自控微动带锁髓内钉(A M L N)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A M LN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例,其中横形13例,短斜形4例,螺旋形1例,粉碎性11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8~22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按K lem m功能恢复分级标准优26例,良3例。结论A M LN钉具备了坚强与弹性两类内固定器械的优点,解决了临床上坚强内固定骨折端应力传导不够或没有应力传导,弹性固定不易控制骨折端弯剪扭旋应力这一矛盾。所设计的自控微动装置使骨折局部始终处于有生理性应力传导与刺激的生物力学环境中,骨痂边生长边塑形,避免了骨折不愈合及骨折病的发生。A M LN钉及配套器械设计合理,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 骨折 控制性微动 带锁髓内钉
原文传递
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骨折的应力水平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纬洲 王以进 +2 位作者 徐献忠 王利民 王玉记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7期670-674,共5页
目的探讨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SCALN)治疗股骨骨折后应力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2具成人新鲜尸体股骨标本,模拟Panjabi方法制作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将标本分为三组(每组3个标本),分别采用SCALN、第一代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 目的探讨应力调控型带锁髓内钉(SCALN)治疗股骨骨折后应力水平的变化。方法采集12具成人新鲜尸体股骨标本,模拟Panjabi方法制作股骨中段横断骨折模型,将标本分为三组(每组3个标本),分别采用SCALN、第一代自动加压带锁髓内钉(ALN)和普通带锁髓内钉(GK钉)固定,均进行系统生物力学性能测试、应力遮挡分析和应力水平测量,并进行比较。结果与ALN、GK钉相比,SCALN应力-应变关系值分别小14%和18%(P〈0.05);应力遮挡率分别小10%和66%(P〈0.05)。SCALN刚柔结合弹性动态固定使股骨断端应力水平接近生理性,且手术操作方便。结论SCALN在有效控制骨折端弯、扭、剪、旋有害应力的同时,解决了临床上坚强内固定骨折断端无应力传导的问题,是当前新一代股骨骨折优良的髓内固定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冰 刘跃华 +2 位作者 李红良 孙以华 梁超 《临床医学》 CAS 2021年第7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ALPIF)应用在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接受ALPIF手术治疗的D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门诊号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观察掌侧入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ALPIF)应用在桡骨远端骨折(DRF)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7例接受ALPIF手术治疗的D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门诊号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4)及观察组(n=43),对照组接受传统Henry掌侧入路,观察组接受改良Henry掌侧入路;比较两组手术恢复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3个月,评估并比较两组手术优良率;于术前、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量表)。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手术整体优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及住院时间短,手术优良率高(P <0.05);术后3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改良掌侧入路ALPIF应用在DRF患者中,手术效果确切,利于促进患者骨折愈合,提高术后腕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入路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腕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肱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冰 刘跃华 +5 位作者 李红良 孙以华 李军伟 史鹏飞 李海乐 董帅 《中国实用医刊》 2021年第18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86例,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9个月,按照骨不连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 目的探讨肱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漯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86例,均行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9个月,按照骨不连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后随访,86例患者中未发生骨不连74例,发生骨不连12例(13.95%)。发生组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水平高于未发生组(t=16.341、18.348,P<0.05),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低于未发生组(t=14.710、8.891,P<0.05)。两组其他一般资料比较,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sICAM-1、ODF过表达:OR>1,P<0.05;TGF-β1、IGF-1过表达:OR<1,P<0.05。结论肱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术后骨不连的影响因素为血清sICAM-1、ODF过表达,保护因素为TGF-β1、IGF-1过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肱骨 内固定 骨不连
原文传递
小波变换的图像增强技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定位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许纬洲 曹冠东 +3 位作者 廖孟杨 赵炬才 王海蛟 黄晓凌 《中华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43-346,I001,共5页
目的:应用小波变换图像增强技术(WTIE)把X线片上特定部位的椎间盘突出轮廓从周围结构中分离出来,使原X线片上细微或模糊、肉眼不易分辨的椎间盘突出轮廓经过增强处理后,显示出突出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应用小波变换图像增强技术(WTIE)把X线片上特定部位的椎间盘突出轮廓从周围结构中分离出来,使原X线片上细微或模糊、肉眼不易分辨的椎间盘突出轮廓经过增强处理后,显示出突出椎间盘的形态特点,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利用WTIE对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住院病人的脊柱X线片进行处理,获得腰椎间盘突出节段椎管局部的额状面数字图像,根据该图像显示椎间盘突出的形态,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与CT及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结果:腰椎管局部感兴趣区的额状面数字图像定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准确率达88.5%。结论:本方法简便、实用,定位诊断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腰椎 图像处理 小波变换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