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脱离术后再脱离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胡玉章 马健 +1 位作者 袁会勇 刘彬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离 (简称网脱 )术后再脱离的原因 ,推荐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 2 12例经巩膜外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再脱离的病例 ,归纳出再脱离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2 12例患者中有14 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硅油 (... 目的 分析视网膜脱离 (简称网脱 )术后再脱离的原因 ,推荐较佳的手术方式。方法 总结 2 12例经巩膜外行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再脱离的病例 ,归纳出再脱离的原因以及再手术方式的选择。结果  2 12例患者中有14 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硅油 (或膨胀气体 )填充 ;其余均行巩膜外手术。出院时 186例视网膜完全复贴 ,18例视网膜局限性浅脱离 ,4例无效 ,4例放弃治疗。结论 仔细搜寻裂孔 ;准确、定量封闭裂孔 ;正确处理 PVR、缓解牵引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玻璃体切割对特殊类型的网脱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并不适合所有类型的网脱病例。相反对玻璃体切割手术应正确掌握手术指征 ,因为玻璃体是不可再生的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术后 玻璃体切割手术 手术指征 危险因素 致盲性眼病
下载PDF
玉屏风散加味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巢国俊 陈金川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21期107-,123,共2页
应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39例,并设单纯口服维生素治疗37例为对照组。结果1年内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7.69%。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4.32%,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应用玉屏风散加味可降低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 应用玉屏风散加味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39例,并设单纯口服维生素治疗37例为对照组。结果1年内观察组复发3例,复发率7.69%。对照组复发9例。复发率24.32%,两组有显著差异,提示应用玉屏风散加味可降低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率,从而降低其致盲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玉屏风散 中医药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丽莎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933-934,共2页
关键词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临床
下载PDF
真菌性角膜溃疡病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吴丽莎 林乔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62-162,共1页
关键词 真菌性角膜溃疡 诊断 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药治疗视网膜震荡临床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吴丽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0年第2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视网膜震荡 临床观察 中药治疗 脉络膜血管 眼内容物 视网膜水肿 神经纤维层 黄斑部
下载PDF
浅谈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6
作者 朱金香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10年第6期218-219,共2页
青光眼是我国的常见病,占致盲眼病的第4位,占可预防致盲性眼病的第2位。情绪激动、疲劳、暴饮暴食或在光线过暗处停留过久等原因能引起眼压增高而导致青光眼发作。临床表现为多出现在傍晚时分的病侧头痛、头昏、眼痛、眼胀等。急性发... 青光眼是我国的常见病,占致盲眼病的第4位,占可预防致盲性眼病的第2位。情绪激动、疲劳、暴饮暴食或在光线过暗处停留过久等原因能引起眼压增高而导致青光眼发作。临床表现为多出现在傍晚时分的病侧头痛、头昏、眼痛、眼胀等。急性发作时,甚至可出现视力严重减退,常降到眼前指数或手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围手术期护理 致盲性眼病 致盲眼病 情绪激动 眼压增高 暴饮暴食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耳尖点刺放血治疗麦粒肿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蔡清梅 韩娜娟 蔡艺淑 《中外医疗》 2023年第20期186-189,共4页
目的 研究麦粒肿患者在病情的早期阶段采用中医耳尖点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漳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进... 目的 研究麦粒肿患者在病情的早期阶段采用中医耳尖点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漳州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40例早期麦粒肿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耳尖点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相关评价指标。结果 治疗组病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红肿消失时间、硬结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眼部外观复常及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发非接触泪膜破裂时间、平均泪膜破裂时间、肿块直径大小、炎症反应相关指标、疼痛程度、睡眠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麦粒肿患者在病情的早期阶段采用中医耳尖点刺放血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粒肿 早期 耳尖点刺放血 炎症反应 有效率 疼痛
下载PDF
玉屏风散加味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陈金川 巢国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56-57,共2页
应用玉屏风散加味 (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枸杞、麦冬、太子参 )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35例 (观察组 ) ,并设单纯口服维生素治疗 34例为对照组。结果 1年内观察组复发 2例 ,复发率 5 71%。对照组复发 9例 ,复发率 2 6 4... 应用玉屏风散加味 (生黄芪、炒白术、防风、枸杞、麦冬、太子参 )预防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 35例 (观察组 ) ,并设单纯口服维生素治疗 34例为对照组。结果 1年内观察组复发 2例 ,复发率 5 71%。对照组复发 9例 ,复发率 2 6 4 7%。两组有显著差异 ,提示应用玉屏风散加味可降低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复发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玉屏风散加味 中医药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