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当下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
1
作者 钟建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
闽台民俗文化是当下两岸关系的支柱性内容之一,对其研究直接影响到两岸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实际内容与现状的最基本认知与判断,然而,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只有进一步提升闽台民俗文化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两岸民... 闽台民俗文化是当下两岸关系的支柱性内容之一,对其研究直接影响到两岸民众对于两岸关系的历史渊源、实际内容与现状的最基本认知与判断,然而,闽台民俗文化研究现状情况不容乐观。只有进一步提升闽台民俗文化研究,才能更好的促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促进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民俗文化 民俗学 困境 探讨
下载PDF
关于闽南文化与开漳圣王文化研究的思考
2
作者 汤漳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6-10,共5页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一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闽南民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是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一个分支。有位学者在他著作中写道:"如果说有一个族群在人类历史上兼有蓝色的海洋文...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一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闽南民系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是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一个分支。有位学者在他著作中写道:"如果说有一个族群在人类历史上兼有蓝色的海洋文明和黄色的内陆文明,那么,闽南人是最好的代表。闽南人不仅是优秀的农夫、工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开漳圣王 闽南人 海洋文明 文化类型 台湾文化 地域文化 地区文化 陈元光 海洋文化
下载PDF
族群文化:闽南文化概念的重新界定 被引量:11
3
作者 钟建华 汤漳平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3期8-11,共4页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 闽南文化的概念是模糊的,先有20世纪20年代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对闽南文化的具体研究,直至20世纪80年代末才出现"闽南文化"一词。时下常见的闽南文化即区域文化或闽南方言区文化的这两种主要说法,都不足于全面规范闽南文化的概念;而第三种观点即闽南文化为民系或族群文化,如果充分运用族群理论进行分析,则可以比较妥贴地阐释闽南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同时还展示了闽南文化作为一种族群文化,其具有独特的人情味与文化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族群文化 闽南文化 区域文化 闽南方言 闽南族群
下载PDF
对闽南文化形成期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8
4
作者 汤漳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11-17,共7页
闽南文化的形成期是闽南文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八闽文化中,闽南文化是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一支独特类型的民系文化。闽南文化应早于闽东文化,在唐代已经形成,它的奠基者即为唐初率领中原移民入闽的陈政、陈... 闽南文化的形成期是闽南文化研究中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在八闽文化中,闽南文化是影响最大、分布最广、人口数量最多的一支独特类型的民系文化。闽南文化应早于闽东文化,在唐代已经形成,它的奠基者即为唐初率领中原移民入闽的陈政、陈元光父子。然而,数十年来在闽南文化研究中,由于"疑古"思潮的影响,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不能令人信服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形成期的正确认识,并低估了唐代初年对泉潮地区开发所带来的巨大成就,以及对形成闽南文化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移民 闽南文化 形成期
下载PDF
闽南歌谣起源年代及其流变——论漳州《排甲子》在闽南语区的影响嬗变与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嘉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92-98,共7页
本文通过崇武本漳州《排甲子》歌谣的解读与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的方法,考察闽南方言歌谣的起源和大致产生年代,通过闽南系列"排甲子"传本的对照和比较,考察漳州《排甲子》在漳南地区的同中有异的变化,以及对泉州地... 本文通过崇武本漳州《排甲子》歌谣的解读与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相互印证的方法,考察闽南方言歌谣的起源和大致产生年代,通过闽南系列"排甲子"传本的对照和比较,考察漳州《排甲子》在漳南地区的同中有异的变化,以及对泉州地区、台湾、新加坡等闽南语区"排""点"系列歌谣的影响、嬗变和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甲子》 闽南方言区 闽台歌谣 漳州 泉州 台湾 新加坡
下载PDF
关于陈元光与闽南开发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6
作者 汤漳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宣传,目前对唐初以陈政、陈元光为首的87姓中原移民入闽,开发泉潮地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民族和睦,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及促进闽南文化的形成方面的意义,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和宣传,目前对唐初以陈政、陈元光为首的87姓中原移民入闽,开发泉潮地区,传播先进的中原文化,促进民族和睦,发展社会经济与文化所起的积极作用及促进闽南文化的形成方面的意义,已经形成了共识。但也存在一些值得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不足,难以有效地取得突破。二是田野调查的力度不够。三是研究方法的相对陈旧。对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一)在中原文化和闽南文化研究及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大背景下,大力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二)加大田野考察和文物的收集力度。(三)着力于研究方法和观念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元光 闽南文化 开发回顾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筠溪诗文与宋代漳州风情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弢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74-77,共4页
李弥逊(1089-1153),福州连江人。绍兴九年(1139)二月至十年十二月知漳州,在漳期间,重教兴学,移州学而扩建之,政暇之余,多所流连漳城风光。所著《筠溪集》中之诗文有部分篇什乃在漳所作。《漳州移学上梁文》可见漳州文化"崇儒"... 李弥逊(1089-1153),福州连江人。绍兴九年(1139)二月至十年十二月知漳州,在漳期间,重教兴学,移州学而扩建之,政暇之余,多所流连漳城风光。所著《筠溪集》中之诗文有部分篇什乃在漳所作。《漳州移学上梁文》可见漳州文化"崇儒"的特征和"尊儒重教"的文化传统;而在漳吟咏的诗词,可见漳州的风土人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弥逊 《筠溪集》 漳州
下载PDF
谈谈漳州话的亲属称谓词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弢 《闽台文化研究》 2007年第2期86-88,共3页
漳州话作为闽方言之次方言闽南方言的分支之一,是古代汉语的活化石。漳州话的亲属称谓词当中保留了古代汉语称谓词,漳州话称谓词中的合音词现象是古代汉语合音词现象的残留。
关键词 漳州话 古代汉语 亲属称谓词 合音词
下载PDF
汤氏之入闽与在闽台之播迁
9
作者 汤漳平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汤氏起源于中原,唐时郡望为河北之中山、范阳,但此后便不断南迁。目前,全国汤氏第一大省为福建,占全国汤氏总人口的15%。唐代是汤氏入闽的高峰期,除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汤智公、汤简公兄弟外,唐宪宗年间有太师汤泽率其子孙移... 汤氏起源于中原,唐时郡望为河北之中山、范阳,但此后便不断南迁。目前,全国汤氏第一大省为福建,占全国汤氏总人口的15%。唐代是汤氏入闽的高峰期,除唐初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汤智公、汤简公兄弟外,唐宪宗年间有太师汤泽率其子孙移居闽浙两地。正是汤氏族人代代南迁繁衍,才形成今日福建成为汤氏之第一大省。明清时期,汤氏族人也是随同浩浩荡荡的垦殖大军渡台开发台湾的,其中既有闽南人,也有客家人。大体与迁台同时,汤氏族人从清代起就有拓展海外的记载,其中应以闽南汤氏族人为多。这些迁居海外的汤氏族人活跃在当地的各行各业,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氏 中原入闽 闽台姓氏
下载PDF
加大两岸文化交流 保护我们的共同家园——新时期闽南文化生态保护的思考
10
作者 汤漳平 《闽台文化研究》 2009年第3期21-25,共5页
2007年,我国首个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告成立。两年来,海峡两岸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一年前台湾政权的更迭,目前两岸关系处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好的时期。近期,国务院颁布了《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2007年,我国首个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宣告成立。两年来,海峡两岸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一年前台湾政权的更迭,目前两岸关系处于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好的时期。近期,国务院颁布了《加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若干意见》,而几天前的国共两党主席的会谈所达成的共识中,提出了要进一步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的力度,这一切为新时期的闽南文化生态保护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大环境。面对这样急剧变化而又十分喜人的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做好闽南文化生态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文化 两岸文化交流 生态保护 共同家园 两岸关系 文化政策 物质文化遗产 台南市 台湾光复 世代传承
下载PDF
林语堂研究论文集
11
作者 陈煜斓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4期160-160,共1页
林语堂集学者、智者、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编辑家、语言巨匠等于一身,成为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巨匠之一。漳州是林语堂的故乡,这是漳州人的骄傲。为了更好地研究林语堂、宣传林语堂,在漳州市委和漳州师范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林语堂集学者、智者、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编辑家、语言巨匠等于一身,成为我国20世纪最有影响的文化巨匠之一。漳州是林语堂的故乡,这是漳州人的骄傲。为了更好地研究林语堂、宣传林语堂,在漳州市委和漳州师范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漳州市林语堂研究会,构建了林语堂研究的新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州师范学院 编辑家 公安三袁 文学交流 红学研究 精神人格 中国散文 苏东坡传 河南人民出版社 部分成员
下载PDF
闽南民系情歌折射的社会生活——以《台湾情歌集》为研究个案
12
作者 钟建华 《闽台文化研究》 2006年第2期124-128,共5页
闽南民系情歌,顾名思义,即主要流行于闽台等地,以闽南语为语言载体,以闽南民众喜闻乐见的"合四句"为主要吟唱方式,以表达男女感情生活为主题的一种歌谣形式。如果演绎《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有关于"民俗"定义的... 闽南民系情歌,顾名思义,即主要流行于闽台等地,以闽南语为语言载体,以闽南民众喜闻乐见的"合四句"为主要吟唱方式,以表达男女感情生活为主题的一种歌谣形式。如果演绎《民俗学概论》(钟敬文主编)有关于"民俗"定义的话,那么,闽南民系情歌就是闽台等地区广大民众创造、享用、传承的一种生活文化。上世纪廿年代谢云声先生编撰的《台湾情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云声 钟敬文 感情生活 台湾人 语言载体 社会文化生活 七言 物质民俗 寄托物 广泛传唱
下载PDF
由商缘而法缘:清代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贸易研究
13
作者 郭志超 《闽台文化研究》 2010年第1期60-67,共8页
清代台湾少数民族分为"熟番"、"归化生番"、"化外生番",清代台湾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贸易也就形成相应的类型。这些不同形式的汉"番"贸易,共同揭示了台湾少数民族由商缘而法缘的国家认同过程。
关键词 台湾少数民族 汉族 贸易
下载PDF
晚清至民国时期漳台文化艺术交流
14
作者 文君 《闽台文化交流》 2011年第4期17-26,共10页
漳台相隔仅一水之遥,不但有地缘血缘上的联系。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长久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与沟通。正规地说,始于明郑时期。盛于清代前中期,而发展于晚清至民国时期。如果说明末清初漳台文化艺术交流主要表现为漳州俗文化... 漳台相隔仅一水之遥,不但有地缘血缘上的联系。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着长久的交流与沟通。这种交流与沟通。正规地说,始于明郑时期。盛于清代前中期,而发展于晚清至民国时期。如果说明末清初漳台文化艺术交流主要表现为漳州俗文化向台湾社会的单向播迁与植入,那么晚清至民国时期漳台文化艺术交流则体现为雅文化的创生、扩展与互动,漳台文化艺术交流更具创造性与主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艺术交流 清至民国时期 交流与沟通 台湾社会 主要表现 明末清初 俗文化 雅文化
下载PDF
“大陆形象”的塑造与对台传播论纲 被引量:6
15
作者 安拴虎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2-140,共9页
所谓"大陆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台湾岛内社会公众对大陆相对稳定的总体印象、看法、态度和评价。大陆形象长期被台湾社会所误读、扭曲,甚至"污名化"、"妖魔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与两岸长期隔绝对峙... 所谓"大陆形象",是指一定时期台湾岛内社会公众对大陆相对稳定的总体印象、看法、态度和评价。大陆形象长期被台湾社会所误读、扭曲,甚至"污名化"、"妖魔化"。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固然与两岸长期隔绝对峙、资讯匮乏、互信基础薄弱有关,同时也与我们大陆的自身建设不甚健全和传播力不足有关。随着两岸关系步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如何建构和塑造良好的"大陆形象",使正面的"大陆形象"在岛内得到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不仅关系到大陆人民的福祉,而且日益成为对台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陆形象 形象塑造 软实力 对台传播策略 劝服艺术
下载PDF
“说明原因的复句+冒号+‘因此’”的标点法是错误的编辑示范——与李兴昌、陈浩元先生再商榷 被引量:1
16
作者 安拴虎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4-106,共3页
《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发表了拙作《浅谈“冒号+‘因此’”句式的不成立》(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浅谈》),文章是与《编辑学报》长年来将一些说明因果句处理成“冒号+‘因此”’的句式的做法以及与《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 《编辑之友》2009年第2期发表了拙作《浅谈“冒号+‘因此’”句式的不成立》(为行文方便起见,以下简称《浅谈》),文章是与《编辑学报》长年来将一些说明因果句处理成“冒号+‘因此”’的句式的做法以及与《编辑学报》2003年第3期“同仁”的“答疑”进行商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辑之友》 冒号 标点法 《编辑学报》 李兴 示范 复句 原因
下载PDF
陈元光《龙湖集》用韵考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文文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从音韵角度出发,归纳整理了陈元光《龙湖集》韵谱及韵例,考察其用韵特点,对其异摄通押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把《龙湖集》用韵情况与初唐时期诗文用韵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存在一些相互印证之处,并据此认为,不能因其部分出韵现象而判断《... 从音韵角度出发,归纳整理了陈元光《龙湖集》韵谱及韵例,考察其用韵特点,对其异摄通押现象进行了分析。同时把《龙湖集》用韵情况与初唐时期诗文用韵特点进行了比较,发现存在一些相互印证之处,并据此认为,不能因其部分出韵现象而判断《龙湖集》非陈元光所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湖集 陈元光 用韵 初唐
下载PDF
林语堂《吾国与吾民》对现代人类学发展的启示 被引量:2
18
作者 钟建华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林语堂于1935年在美国出版的《吾国与吾民》是一部社会人类学的经典著作。林语堂以概括的笔调客观论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国民性格,其客观公正的写作态度、著作的真实性以及对人类学学科精神的前瞻性对于现代人类学学科发展有重大... 林语堂于1935年在美国出版的《吾国与吾民》是一部社会人类学的经典著作。林语堂以概括的笔调客观论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与国民性格,其客观公正的写作态度、著作的真实性以及对人类学学科精神的前瞻性对于现代人类学学科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语堂 人类学 知识背景 学科精神
下载PDF
中共建党前后陈独秀与国民党关系述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邓文金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3-101,共9页
中共建党前后,陈独秀与国民党的关系经历了从排斥、反对到接纳、合作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演变。这是我们把握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流向,进而理解和评价陈独秀的政治品格及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中之地位... 中共建党前后,陈独秀与国民党的关系经历了从排斥、反对到接纳、合作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演变。这是我们把握陈独秀政治思想的流向,进而理解和评价陈独秀的政治品格及其在中国现代政治史中之地位的一个重要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建党前后 陈独秀 国民党 关系
下载PDF
从东汉碑刻通假字考订东汉语音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文文 《安康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41-44,共4页
整理出45方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确定这些通假字以及它们的本字在《广韵》中的声韵调以及其上古音所属韵部,并据此考订东汉语音。从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来看,东汉时期语音与《诗经》韵文为代表的上古音大体上相近,同时也存在一些特点:声... 整理出45方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确定这些通假字以及它们的本字在《广韵》中的声韵调以及其上古音所属韵部,并据此考订东汉语音。从东汉碑刻中的通假字来看,东汉时期语音与《诗经》韵文为代表的上古音大体上相近,同时也存在一些特点:声母方面,清浊音的分别、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区别和中古音相比不甚明显;匣母与见组声母同属一类;邪母与喻四、定母的关系十分密切。韵部方面,个别韵由上古音到《广韵》音系的演变在东汉已经显露出开始的迹象;东部和冬部相通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碑刻 通假字 东汉语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