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波辅助提取紫玉兰叶多酚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建福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3期267-273,281,共8页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紫玉兰叶中提取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紫玉兰叶多酚提取率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进行考察,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Design-Expert 8.0.6b软件进行数据分...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紫玉兰叶中提取多酚.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紫玉兰叶多酚提取率的超声温度、超声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液料比进行考察,再由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4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优化设计.通过Design-Expert 8.0.6b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以优化紫玉兰叶多酚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超声温度为68℃、超声时间为35 min、乙醇体积分数为73%和液料比为22 mL/g的工艺条件下,紫玉兰叶中多酚的提取率最高.进行3组验证性试验,得出多酚的提取率为44.76 mg/g,与预测值(45.41 mg/g)的相对误差为1.43%,表明利用响应面法对紫玉兰叶多酚的提取工艺优化可靠、可行.紫玉兰叶多酚对DPPH和OH表现出较好的清除能力,当紫玉兰叶多酚质量浓度为100 mg/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到77.25%,当紫玉兰叶多酚质量浓度为250 mg/L时,对OH的清除率达到80.53%.该研究可为紫玉兰叶多酚开发成天然的自由基清除剂,提高紫玉兰的经济和应用价值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玉兰叶 多酚 超声提取 响应面 抗氧化
下载PDF
鸡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建福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2年第4期27-33,49,共8页
目的:为确定超声辅助提取鸡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考察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首先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单因素对鸡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Box-Behnken方法对影响鸡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工艺因素进行... 目的:为确定超声辅助提取鸡桑叶总黄酮的最佳工艺并考察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首先考察乙醇浓度、液料比、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4个单因素对鸡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再通过Box-Behnken方法对影响鸡桑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工艺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最后通过鸡桑叶总黄酮对DPPH·和·OH清除效果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3%,液料比21 mL/g,超声温度63℃和超声时间25 min,得到鸡桑叶总黄酮的提取率为37.08 mg/g,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1.72%。鸡桑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和·OH的能力,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其IC50分别为60.51 mg/L和156.05 mg/L。结论:利用响应面对鸡桑叶总黄酮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拟合度好,误差小,准确率高,所得的鸡桑叶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桑叶 总黄酮 超声辅助提取 抗氧化
下载PDF
芦柑叶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苏火煌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年第2期75-83,共9页
对芦柑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并研究芦柑叶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活性。先考察了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四个单因素对芦柑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再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考察了芦... 对芦柑叶多酚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进行响应面法优化,并研究芦柑叶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活性。先考察了乙醇浓度、超声时间、液料比和超声温度四个单因素对芦柑叶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再结合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最后考察了芦柑叶多酚对亚硝酸盐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芦柑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浓度61%,超声时间50 min,液料比20 mL/g和超声温度63℃,测得芦柑叶多酚的提取率为32.27 mg/g,其与模型预测的理论值(32.58 mg/g)相对误差为0.95%,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方程准确、可靠,可应用于芦柑叶多酚提取工艺的预测。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芦柑叶多酚均能较好地清除亚硝酸盐。多酚的质量浓度与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成正比,芦柑叶多酚对亚硝酸盐清除的IC_(50)为1.93 mg/L,为芦柑叶资源开发成一种新型的天然亚硝酸盐清除剂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柑叶 多酚 提取 亚硝酸盐 清除活性
下载PDF
用糖醇颗粒材料降低加热卷烟气溶胶温度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凯 王道铨 +8 位作者 谢金栋 黄朝章 徐建荣 余玉梅 张桂云 张艺 刘雯 方钲中 卢红梅 《烟草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4-61,共8页
为降低加热卷烟气溶胶温度,将3种常见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和异麦芽酮糖醇)制成颗粒材料,并将所制备材料添加于滤棒中,考察在加热卷烟抽吸过程中糖醇颗粒材料对出口位置气溶胶温度的调控效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传导系数仪... 为降低加热卷烟气溶胶温度,将3种常见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和异麦芽酮糖醇)制成颗粒材料,并将所制备材料添加于滤棒中,考察在加热卷烟抽吸过程中糖醇颗粒材料对出口位置气溶胶温度的调控效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热传导系数仪对糖醇材料的热性能进行表征分析;采用加热卷烟适配性检测装置对加热卷烟出口位置气溶胶温度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①在HCI抽吸模式下,添加木糖醇颗粒的加热卷烟表现出最佳的降温效果,与空白卷烟出口气溶胶温度相比下降7.6℃。②出口气溶胶温度降低时,常规气溶胶成分的释放量明显减少,这是由于出口位置处温度降低使得较多的低沸点成分被过滤所致。③在滤棒中添加糖醇颗粒能够有效提高加热卷烟的感官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热卷烟 糖醇 气溶胶 吸热焓变 降温 甜润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