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毛对虾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明达 李正良 +6 位作者 唐小微 陈志勇 林文乌 吴顺达 陈进益 陈建华 林阿乞 《福建水产》 1988年第1期17-21,共5页
自七十年代起,许多国家的水产界学者对虾类在人工条件下促性腺成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Skokika(1970)在水簇箱内养殖宽沟对虾获得产卵;Moore(1974)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加里福尼亚对虾性腺成熟;Aquacop(1975)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墨吉对虾、... 自七十年代起,许多国家的水产界学者对虾类在人工条件下促性腺成熟进行了一系列研究。Skokika(1970)在水簇箱内养殖宽沟对虾获得产卵;Moore(1974)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加里福尼亚对虾性腺成熟;Aquacop(1975)在人工条件下获得墨吉对虾、大西洋褐对虾和日本对虾性腺成熟;徐君卓等(1981)在人工条件下获得中国对虾性腺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腺成熟 长毛对虾 人工育苗技术 日本对虾 中国对虾 养殖 虾类 系列研究 条件 水产
下载PDF
日本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混养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宸 陈木 +1 位作者 曾志南 郑进春 《福建水产》 1998年第3期1-7,共7页
本文报道了日本对虾与菲律宾蛤仔混养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试验池投入产出比为1:3.7,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日本对虾 菲律宾蛤仔 混养
下载PDF
海捕长毛对虾暂养和性腺促熟技术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明达 李正良 +7 位作者 唐小微 陈志勇 林文乌 吴顺达 陈进益 陈建华 李阿乞 苏碰皮 《福建水产》 1989年第1期33-37,共5页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在每年清明前后,随水温逐渐升高,从越冬海区向内湾、河口作索饵、产卵洄游。由于没有采取禁捕措施,资源破坏严重。如果能把这段时期捕获的亲虾通过人工暂养,用人工的办法促进亲虾性腺成熟,那么,... 长毛对虾(Penaeus penicillatus Alcock)在每年清明前后,随水温逐渐升高,从越冬海区向内湾、河口作索饵、产卵洄游。由于没有采取禁捕措施,资源破坏严重。如果能把这段时期捕获的亲虾通过人工暂养,用人工的办法促进亲虾性腺成熟,那么,自然海区有限的亲虾资源就能得到较充分利用,亲虾紧张局面可望得到缓解,育苗成本就会降低。鉴于上述认识,我们于1986年4月至1987年8月,在漳浦县水产开发中心开展此项研究,连续两年获得成功。现将试验情况报告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性腺促熟技术 育苗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何义进 陈永有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2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养殖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它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是当前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2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养殖效益显著.健康养殖即生态养殖,它要求在养殖过程中必须保持良好的水环境,避免与减少病原体的侵入和环境污染,提倡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措施,走病害综合防治之路,也是防治病害发生、维持养殖生态平衡和水产养殖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养殖 环境污染 疾病防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生长存活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严正凛 陈建华 +1 位作者 吴萍茹 高霞灵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6-341,共6页
在自然光周期下 ,分别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的两个季节 ,采用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进行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 5 0d左右培育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对附着基上摄食微藻的幼虫及幼鲍生长和存活等有重要的影响 ;对幼虫及幼鲍最适... 在自然光周期下 ,分别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的两个季节 ,采用控制光照强度的方法进行对九孔鲍幼虫及幼鲍 5 0d左右培育的小型试验。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对附着基上摄食微藻的幼虫及幼鲍生长和存活等有重要的影响 ;对幼虫及幼鲍最适宜的光照强度 ,在高温长光照下为 70 0~ 12 0 0lx ,在低温短光照下为 130 0~2 0 0 0lx。选用适宜的光照强度在高温长光照和低温短光照下先后进行了 3次批量育苗试验 ,获得了与小型试验相同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幼虫 幼鲍 光照强度 生长 存活 微藻 摄食
下载PDF
6-DMAP抑制九孔鲍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 被引量:7
6
作者 严正凛 陈建华 +1 位作者 吴萍茹 高霞灵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01年第1期15-19,共5页
当 5 0 %九孔鲍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后 ,用 6 DMAP不同的浓度进行不同的持续时间诱导三倍体 .结果表明 ,6 DMAP的诱导浓度为 30 0 μmol/dm3 、诱导持续时间为1 0min时 ,其诱导的三倍体率为 90 %以上 ,并且胚胎的孵化率高达 85 % ,幼... 当 5 0 %九孔鲍受精卵出现第一极体后 ,用 6 DMAP不同的浓度进行不同的持续时间诱导三倍体 .结果表明 ,6 DMAP的诱导浓度为 30 0 μmol/dm3 、诱导持续时间为1 0min时 ,其诱导的三倍体率为 90 %以上 ,并且胚胎的孵化率高达 85 % ,幼体的畸形率较低 ,为 5 0 %~ 5 5 % .用该方法多次进行了九孔鲍三倍体生产诱导和苗种培育试验 .本文还对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孔鲍 6-二甲基氨嘌呤 三倍体 诱导 受精卵 第二极体 作用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