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省某综合医院2021—2022年会诊联络精神医学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家建 韩圆圆 +3 位作者 赵永红 陈明辉 马新越 柴洪燕 《中国乡村医药》 2024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现状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受邀有效会诊联络1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邀请临床心理科会诊共1773例,其中有效会诊1734例(97.... 目的分析山东省某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现状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潍坊市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受邀有效会诊联络173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邀请临床心理科会诊共1773例,其中有效会诊1734例(97.8%),其中60岁以上患者953例(55.0%)。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构成:内科1439例(83.0%)高于外科295例(17.0%),其中内科以心血管内科291例(16.8%)、消化内科215例(12.4%)、呼吸内科149例(8.6%)、神经内科123例(7.1%)、内分泌科116例(6.7%)为主。申请会诊的主要原因是情绪问题909例(52.4%)、睡眠问题201例(11.6%)、躯体不适症状194例(11.2%)。经过医师了解病史,对患者进行精神检查,得出明确诊断,以焦虑状态606例(34.9%)和抑郁状态526例(30.3%)居多。精神科医师的主要处理意见为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结论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医学服务人群以老年患者为主,病因以焦虑、抑郁为主,完善会诊联络精神医学制度,提升非精神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辨别和处理能力,有助于住院患者全面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诊联络精神医学 综合医院 回顾分析
下载PDF
身心因素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约翰 高志星 +2 位作者 戴丽 季万胜 桑小光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评估躯体及心理因素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临床症状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EPQ-RSC)、简明心境问卷简式(POMS-SF)、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IBS患... 目的调查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生活质量状况并评估躯体及心理因素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临床症状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EPQ-RSC)、简明心境问卷简式(POMS-SF)、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120例IBS患者进行测查,将IBS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情绪、应对)及躯体症状(肠道症状、肠外症状、睡眠障碍)与IBS患者生活质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BS患者IBS-QOL的8个因子和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健康忧虑和饮食限制降低最为明显,除IBS症状外,肠外症状、睡眠障碍、精神心理异常在IBS患者中也很常见。心理因素中EPQ-RSC神经质(N)分、POMS中焦虑、抑郁等多项因子分及总分、MCMQ屈服积分与IBS-QOL总分呈负相关;躯体因素中IBS症状、肠外症状、睡眠障碍积分与IBS-QOL总分呈负相关。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除躯体症状外,心理功能失调也是决定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功能性 生活质量 身心因素
下载PDF
监狱服刑人员的自杀风险与其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焕芹 柴洪艳 +2 位作者 徐广军 王艳郁 赵约翰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8期1198-1202,共5页
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的自杀风险与其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对803名在监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803名服刑人员中,最近一个月有自杀风... 目的:探讨监狱服刑人员的自杀风险与其心理健康及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指数问卷(PSQI)对803名在监服刑人员进行调查。结果:(1)803名服刑人员中,最近一个月有自杀风险的人数为34人(4.2%);(2)服刑人员PSQI总分(7.16±3.29),睡眠质量较差;(3)除睡眠药物和睡眠时间因子外,有自杀风险的服刑人员在SCL-90各因子得分、PSQI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得分上均高于无自杀风险的服刑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因子、恐怖因子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1.71,P<0.01;β=0.99,P<0.05);刑期因子对自杀风险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β=-0.47,P<0.05)。结论:心理健康状况及睡眠质量是监狱服刑人员自杀风险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风险 睡眠质量 心理健康 服刑人员
下载PDF
从心理学角度谈医患间的沟通技巧 被引量:7
4
作者 徐广军 赵约翰 《医学与哲学(B)》 2012年第9期77-79,共3页
在临床实践中,医患双方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医务工作者要学会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消除矛盾的目的。本文启示医务人员要处理好医患纠纷,就必须解决好医患认识上存在的差... 在临床实践中,医患双方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都是在所难免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医务工作者要学会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消除矛盾的目的。本文启示医务人员要处理好医患纠纷,就必须解决好医患认识上存在的差异,对患者进行疾病的健康教育,了解患者的需求,在沟通过程中做出恰如其分的承诺与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医患关系 沟通技巧 健康教育
下载PDF
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护士长核心能力提升影响因素及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文峰 韩莉 +3 位作者 李宁 尹芳 李莉 刘璇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7期162-165,共4页
护士长核心能力提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采用何种方式可有效提升护士长核心能力仍存在诸多争议,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护士长核心能力提升路径是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其通过分析护士长自我管理效能影响因素,并通过塑造... 护士长核心能力提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采用何种方式可有效提升护士长核心能力仍存在诸多争议,采用基于自我效能感理论的护士长核心能力提升路径是较为可靠的方法之一,其通过分析护士长自我管理效能影响因素,并通过塑造良好自身形象、塑造健康向上稳定心态、设置科学目标、鼓励讨论借鉴工作经验、激发潜在能力及正确对待反馈等方式有效提高护士长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效能感理论 护士长 核心能力 提升路径
下载PDF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对脑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诺 马风杰 +3 位作者 张磊 戴力 李东红 耿建红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50-352,共3页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脑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36只,随机分为rhG-CSF组和对照组,rhG-CSF组术后当日起给予rhG-CSF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比...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脑梗死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以及对脑组织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36只,随机分为rhG-CSF组和对照组,rhG-CSF组术后当日起给予rhG-CSF5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病灶体积、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和Fa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rhG-CSF组大鼠术后3d、5d时NSS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梗死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0.01);术后5d时神经细胞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术后1d、5d时Fas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 rhG-CSF对脑梗死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可以降低Fas蛋白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脑缺血 FAS蛋白 神经保护
下载PDF
文拉法辛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徐广军 王增信 赵约翰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口服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8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两组均口服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联合西酞普兰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6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性下降(P〈0.01);研究组治疗4周、6周末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58.97%,对照组为41.03%;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程度均较轻微。结论文拉法辛联合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且安全性高,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抑郁症 文拉法辛 西酞普兰 汉密顿抑郁症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伴维生素B12缺乏老年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广军 赵约翰 戴力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12-214,共3页
目的了解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z水平,评价抗抑郁剂联合维生素B,z治疗老年抑郁症伴维生素B,z缺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浓度测查,将筛查出的维生素B1:缺乏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了解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z水平,评价抗抑郁剂联合维生素B,z治疗老年抑郁症伴维生素B,z缺乏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浓度测查,将筛查出的维生素B1:缺乏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6例。两组均顿服米氮平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维生素B12治疗,观察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周、2周、4周、8周末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老年抑郁症伴发维生素B12缺乏的发生率为36%。治疗后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同期研究组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1)。治疗8周末,研究组显效率77.8%,总有效率94.4%;对照组分别为47.2%、72.2%。研究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7.170、6.400,P〈0.01)。两组不良反应均轻微,主要表现为头昏、厌食、失眠、无力等。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缺乏发生率高,抗抑郁剂联合维生素B12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有利于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全面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维生素B12缺乏 血清 临床疗效 安全性 汉密顿抑郁量表 副反应量表
下载PDF
催眠治疗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评价 被引量:4
9
作者 赵约翰 孙宏伟 +4 位作者 孙振华 高志星 季万胜 徐广军 戴丽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314-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催眠治疗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催眠治疗程序进行肠-靶向催眠治疗,30min·1次·w^-1,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12w末,采用简明心境问卷-简... 目的探讨催眠治疗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躯体症状、心理状况、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3例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按照催眠治疗程序进行肠-靶向催眠治疗,30min·1次·w^-1,观察12w。于治疗前及治疗12w末,采用简明心境问卷-简式评定情绪、精力状况,医用应对问卷评定应对状况,肠易激综合征-生命质量评定量表评定生命质量,临床症状评定量表评定肠道症状及睡眠状况。结果治疗12w末,入组患者总有效率达82.6%;肠易激综合征-生命质量评定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P〈0.01);简明心境问卷-简式总分及5项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精力因子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医用应对问卷回避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而屈服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临床症状评定量表肠道症状、肠外症状和睡眠障碍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结论催眠治疗能显著提高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纠正其不良认知和应对技巧,改善焦虑、抑郁、愤怒、敌意等负性情绪及肠道症状和肠外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催眠治疗 躯体症状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简明心境问卷-简式 医用应对问卷 肠易激综合征-生命质量评定量表
下载PDF
维生素B_(12)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 被引量:6
10
作者 杜春燕 赵约翰 徐广军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7期996-997,共2页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探讨抗抑郁剂合并维生素B12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查,将筛查出的维生素B12缺乏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根... 目的观察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水平,探讨抗抑郁剂合并维生素B12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00名抑郁症患者进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查,将筛查出的维生素B12缺乏的抑郁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根据病情口服西酞普兰20~40 mg/次,每日1次,治疗8周;研究组根据病情口服西酞普兰20~40 mg/次,每日1次,同时合并使用维生素B12,治疗8周。研究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1,2,4,8周末分别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评定副反应量表(TESS);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末分别查血清维生素B12浓度。结果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359.7±183.2)pg/ml,维生素B12缺乏发生率为19.5%,研究组与对照组第1周末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第2,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治疗后4,8周末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研究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与血清维生素B12浓度负相关。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微,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较正常明显降低,维生素B12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B12辅助抗抑郁剂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B12缺乏 抑郁症 临床疗效 辅助治疗 精神病学
下载PDF
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
11
作者 张瑞丹 张传波 +3 位作者 马新越 匡丹 朱振梅 王培培 《医学综述》 CAS 2023年第20期4375-4379,4385,共6页
目的探究口服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SCZ)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60例SCZ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奥氮平组(80例)和阿立哌唑组(80例),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究口服奥氮平与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SCZ)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潍坊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160例SCZ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奥氮平组(80例)和阿立哌唑组(8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定量表(MoCA)评分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血尿酸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血尿酸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尿酸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幅度不同。奥氮平组治疗后第8周、第12周血尿酸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第4周、第8周、第12周,阿立哌唑组血尿酸水平均低于奥氮平组[(274±28)μmol/L比(344±33)μmol/L、(292±24)μmol/L比(425±33)μmol/L、(305±16)μmol/L比(532±18)μmol/L](P<0.05)。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阿立哌唑组PANSS评分高于奥氮平组[(47±10)分比(44±6)分](P<0.01)。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25%(77/80)比95.00%(76/80)](χ^(2)=1.356,P=0.78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2.237,P=0.062)。治疗后,两组MoCA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1),但两组治疗后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立哌唑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奥氮平组[18.75%(15/80)比8.75%(7/80)](χ^(2)=4.949,P=0.026)。结论奥氮平与阿立哌唑治疗SCZ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奥氮平可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且不良反应略多于阿立哌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阿立哌唑 血尿酸
下载PDF
催眠疗法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约翰 孙宏伟 +4 位作者 徐广军 戴丽 高志星 季万胜 孙振华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6-1108,共3页
目的探讨催眠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催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评定2... 目的探讨催眠治疗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健康、生活质量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罗马Ⅲ标准的7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除接受药物治疗外还进行每周1次、为期12周的催眠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评定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F)得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分别为[(37.20±12.46)分,(46.80±12.27)分,P〈0.01;(39.83±10.36)分,(49.64±11.89)分,P〈0.01];积极应对评分显著提高,消极应对评分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IBS—QOF总分和各分量表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催眠治疗有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改善不良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催眠疗法 心理健康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厌声症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王克寒 赵约翰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55-460,共6页
厌声症是一种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精神生理和行为障碍,其特征为个体对特定声音,比如咀嚼声、咳嗽声、敲击声等,产生异常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厌声症患病率高、患者痛苦感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目前尚未对厌声症的疾病归属与诊断标准达成... 厌声症是一种复杂多因素作用的精神生理和行为障碍,其特征为个体对特定声音,比如咀嚼声、咳嗽声、敲击声等,产生异常强烈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厌声症患病率高、患者痛苦感强,社会功能严重受损。目前尚未对厌声症的疾病归属与诊断标准达成共识。本文将从临床特征、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未来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厌声症 发病机制 临床特征 诊断与治疗
原文传递
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治疗强迫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赵约翰 徐广军 +3 位作者 孙宏伟 戴力 刘璇 柴洪燕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对首诊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0名首诊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暴露与反应阻止组和氟西汀组,观察比较治疗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末... 目的探讨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对首诊强迫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0名首诊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暴露与反应阻止组和氟西汀组,观察比较治疗1个月末、3个月末、6个月末Yale—Brown强迫量表评分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末暴露与反应阻止组有效率为66.6%,氟西汀组有效率为6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暴露与反应阻止组强迫因子总分在1个月末,强迫行为因子分在1个月末及3个月末明显低于氟西汀组[(16.47±5.45)分,(7.48±2.87)分,(6.01±3.28)分;(20.08±5.48)分,(10.76±2.91)分,(8.60±3.31)分;P〈0.05]。结论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治疗强迫症和SSRI类药物疗效相当,虽然该疗法令部分患者难以承受,但与药物治疗相比起效快、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认知行为疗法 暴露与反应阻止疗法 药物疗法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原文传递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伦敦塔测试的近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璇 祝晔 +6 位作者 王惠玲 戴力 蒋田仔 方悦 胡汉彬 王高华 王晓萍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80-982,共3页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及其与阴阳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患者前额叶激活状态的特点.方法 采用电子版伦敦塔(TOL)测试对4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记录正确回答数,在测试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成像... 目的 了解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及其与阴阳性症状之间的关系,探讨患者前额叶激活状态的特点.方法 采用电子版伦敦塔(TOL)测试对40名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40名健康对照进行测试并记录正确回答数,在测试同时使用近红外光谱成像(NIRS)仪监测其前额叶激活度.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组的阳性与阴性症状.结果 (1)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各水平TOL的正确答题数目[1步(7.35±1.94)个,2步(7.30±2.53)个,3步(6.58±2.53)个,4步(2.90±1.89)个]均少于正常组[1步(8.82±1.48)个,2步(8.38±1.59)个,3步(7.68±1.47)个,4步(3.73±1.71)个],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OL完成情况与PANSS中阴性分量表分呈负相关关系(P<O.05);(3)在TOL测试下,正常组激活了大部分的前额叶;与正常组相比,精神分裂症患者组左侧前额叶激活程度下降.结论 发病初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可能与其前额叶功能低下有关;患者的执行功能与其阴性症状呈显著负相关;NIRS可成为研究及临床评估重性精神疾病的有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近红外光谱成像 伦敦塔
原文传递
声音厌恶患者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约翰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7-348,共2页
病例描述患者,男,18岁,学生,因“对声音敏感,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自感痛苦3年”于2015年12月30日来我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自述从初二开始对声音敏感,发病前精神状态正常,品学兼优,担任班干部,性格争强好胜.最初关注钟表的滴答声,晚上... 病例描述患者,男,18岁,学生,因“对声音敏感,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自感痛苦3年”于2015年12月30日来我院临床心理科门诊就诊.自述从初二开始对声音敏感,发病前精神状态正常,品学兼优,担任班干部,性格争强好胜.最初关注钟表的滴答声,晚上听到钟表声特别反感,彻夜难眠,睡觉时必须将钟表弄停,后来又对家人睡觉的打鼾声敏感,虽独处一室,仍需蒙头捂住耳朵方可入睡.问题严重开始于中考结束后,患者渐渐开始关注屋外知了的叫声,只要知了一叫,就不由自主地关注,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夏天在家学习必须紧闭门窗,以减轻知了叫声的骚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声音 厌恶 临床心理科 门诊就诊 精神状态 学习 发病前
原文传递
催眠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约翰 王学永 +2 位作者 王辉 孙明娟 张立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观察催眠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催眠疗法联合多潘立酮组,n=30)和对照组(单独用药,n=30),2组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治疗组同... 目的观察催眠疗法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催眠疗法联合多潘立酮组,n=30)和对照组(单独用药,n=30),2组均使用多潘立酮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治疗组同时进行每天1次,每次30~45min的肠靶向催眠光盘治疗,采用IBS-SSS、SAS、SDS、IBS-QOL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63.3%(P<0.01),催眠疗法组SAS、SD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IBS-QOL、GWB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催眠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缓解不良情绪,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疗法 肠易激综合征 多潘立酮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与阿立哌唑对强迫症增效作用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赵约翰 王学永 +3 位作者 刘志民 刘波 王升平 张立平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评价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与阿立哌唑对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使用足量氟西汀治疗12周,Y-BOCS>16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2组在继续使用氟西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每周1次,为期16周,每周1... 目的评价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与阿立哌唑对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符合CCMD-3强迫症诊断标准,使用足量氟西汀治疗12周,Y-BOCS>16分的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1例,2组在继续使用氟西汀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每周1次,为期16周,每周1次的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治疗和为期16周的阿立哌唑治疗,使用Y-BOCS、SAS、SDS及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在治疗前后进行评价。结果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组总有效率为74.0%,阿立哌唑组总有效率38%(P<0.01),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组强迫因子总分、强迫思维因子分、强迫行为因子分及SAS、SDS评分较阿立哌唑组明显降低(P<0.01),GWB评分较阿立哌唑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作为增效策略,暴露与反应预防疗法优于阿立哌唑,且副作用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暴露与反应预防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认知行为疗法与利培酮治疗强迫症增效作用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学永 王云鹏 +2 位作者 王菁 张立平 赵约翰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271-273,共3页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与利培酮对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符合DSM-Ⅴ强迫症诊断标准,使用足量舍曲林12周,Y-BOCS>16分的5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在继续使用舍曲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每周1次,为期12...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疗法与利培酮对强迫症的增效作用。方法将符合DSM-Ⅴ强迫症诊断标准,使用足量舍曲林12周,Y-BOCS>16分的5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2组在继续使用舍曲林的基础上,研究组给予每周1次,为期12周的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12周的利培酮治疗(2.28±0.56)mg。使用Y-BOCS量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认知行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6.0%,利培酮组患者总有效率48.0%,两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强迫症状总分、强迫思维因子分、强迫行为因子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SI)、疗效总评(G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疗效指数(E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增效作用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认知行为疗法 利培酮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