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白介素-11治疗血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3
1
作者 杨明华 夏炳森 +1 位作者 闫勇 张曦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2期137-138,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2例血液肿瘤患者分为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rhIL-11,rhIL-11的用量1.5mg/d,连续6~1...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血液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自身对照方法,对22例血液肿瘤患者分为第1周期(对照期)单用化疗、第2周期(观察期)化疗后加rhIL-11,rhIL-11的用量1.5mg/d,连续6~15d,观察血小板最低值、持续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期血小板最低值高于对照期(P<0.05),血小板低于2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P<0.05),血小板低于40×109/L持续天数少于对照期(P<0.05)。结论 rHIL-11可降低化疗引起血小板下降幅度及血小板持续下降的时间,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1 血液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超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硬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新伟 尹芳 +1 位作者 赵战云 李松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561-564,共4页
目的观察超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硬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透析浓缩液,研究... 目的观察超纯透析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硬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采用标准透析浓缩液,研究组采用超纯透析浓缩液,两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检测两组透析液中内毒素、细菌DNA片段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及血管硬化水平。结果研究组透析液中DN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经细菌16S-tRNA引物扩增后电泳灰度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透析液中内毒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hs-CRP、TNF-α、IL-1β、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踝-臂脉搏传导速度(baPWV)、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baPWV、CA-IMT显著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P<0.05)。结论超纯透析液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患者外周血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血管硬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超纯透析液 内毒素 细菌DNA片段 血管硬化 炎性因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骨硬化蛋白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战云 尹丽丽 +4 位作者 杜静 周艳萍 孟祥艳 宋机光 袁翠萍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9年第19期72-76,共5页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第1次血液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硬化蛋白水平,同时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所有患者以血清... 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硬化蛋白水平与动脉硬化间的关系。方法收集7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第1次血液透析前的血液标本,检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骨硬化蛋白水平,同时B超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所有患者以血清骨硬化蛋白平均值152.34 pmol/L为界,分为低骨硬化蛋白组及高骨硬化蛋白组,比较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及相关指标,对颈动脉IMT与骨硬化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结果与高骨硬化蛋白组比较,低骨硬化蛋白组患者颈动脉IMT、血清iPTH及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P <0.05),颈动脉IMT与骨硬化蛋白呈负相关(r=-0.738,P=0.000),与iPTH呈正相关(r=0.382,P=0.001)。骨硬化蛋白与iPTH及ALP水平呈负相关(r=-0.420和-0.285,P=0.000和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是颈动脉IMT的影响因素[O^R=0.92,(95%CI:0.88,0.97)]。结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颈动脉IMT与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呈负相关,较低的骨硬化蛋白水平提示患者动脉硬化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骨硬化蛋白 动脉硬化
下载PDF
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松 王慧娟 潘晓静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14期27-29,共3页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 目的:探讨超纯水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0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32例,检测使用超纯水前、后6个月和12个月时各项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指标的改变。结果使用超纯水后6个月和12个月,所有患者AOPP、MDA和MPO水平均显著下降,GSH-Px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所有患者CRP、新喋呤、TNF-α和IL-6水平均显著下降,A1b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使用超纯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均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水 氧化应激 炎症 血液透析 影响
下载PDF
MEWS评分改良及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患者的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玉娇 王爱红 +3 位作者 王占聚 牟灵英 肖华 张洪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2-25,41,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形成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预警的校正MEWS评分表,实现更好的预警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79例患者资料,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 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以期形成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感染预警的校正MEWS评分表,实现更好的预警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179例患者资料,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形成校正MEWS评分表,依据患者预后及是否实施应急处置,比较分析两种MEWS评分的预测效能,评估其分辨度及最佳截断点。结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电解质紊乱、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意识变化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两种评分在死亡组、应急处置组中的分值均分别高于存活组、非应急处置组(均P<0.01);两种评分在预后的分辨度评价上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且校正MEWS评分(AUROC=0.898)的预测价值明显高于MEWS评分(AUROC=0.810),最佳截断点分别为8.5、4.5分;在预测实施应急处置上,校正MEWS评分具有中等程度预测价值(AUROC=0.730),最佳截断点为5.5分,而MEWS评分的预测价值较低(AUROC=0.692),最佳截断点为4.5分。结论校正MEWS评分在患者预后及应急处置中呈现中等程度预测价值,更适合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期并发感染患者的病情评估及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正MEWS评分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粒细胞缺乏 感染 预警评分系统
下载PDF
Rb基因在恶性血液病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夏炳森 冉学红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1998年第4期243-245,共3页
Retinoblastoma(Rb)基因是最早被克隆证实的抑癌基因,定位于染色体13长臂(13q^(14))。Rb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多种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相关联,Rb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从基因水平揭示肿瘤发生的分子机制。本文介绍血液肿瘤的Rb改变。
关键词 RB基因 恶性血液病 基因表达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张焕倩 燕法红 +2 位作者 张焕起 王玲玲 赵允正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1年的随... 目的分析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占比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婚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均为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均为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尽早制订针对以上因素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结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和吡柔比星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玉芬 徐文君 +3 位作者 陈玉丽 马晓环 邱志远 任翠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和吡柔比星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采用P-CAD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BD方案治疗的36例复发/难治性MM患...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和吡柔比星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采用P-CAD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BD方案治疗的36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P-CAD组总反应率[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为85.7%(24/28),治疗有效率(CR+PR)为75.0%(21/28)。中位PFS为16.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0.6个月;BD组总反应率[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为63.9%(23/36),治疗有效率(CR+PR)为55.6%(20/36)。中位PFS为13.7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6.7个月。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乏力、皮疹等,经过对症治疗以及调整剂量后均能改善。结论: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联合化疗组能明显提高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缓解率,并有延缓病情进展及延长生存时间趋势,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BD方案 环磷酰胺 吡柔比星 疗效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9
作者 李松 孙希彩 潘晓静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85-386,392,共3页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 目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9月在医院接受MHD的137例患者临床资料,对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性别、年龄、低蛋白血症、贫血、糖尿病肾病(DN)、透析龄、心功能不全(HF)及PICC等感染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37例MHD患者中共有55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为40.1%;医院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38.2%,其次为泌尿道、胃肠道和PICC相关感染,分别占21.8%、16.4%和14.5%;单因素分析显示,MHD患者年龄≥60岁、有贫血、低蛋白血症、DN、HF及应用PICC、透析龄≥1年与发生医院感染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有低蛋白血症、贫血、DN和应用PICC是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较多,血透室应加强医院感染的培训和教育,规范管理,对感染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医院感染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任翠爱 张芬莲 +1 位作者 赵秀兰 张茂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4,共5页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 目的:探讨甘草酸对免疫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寻求治疗免疫诱导再障的方法。方法:BALB/c小鼠72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实验组(64只)及正常对照组(8只)。实验组小鼠首先制造再障模型。将制模后小鼠再分为模型对照组(40只)及甘草酸组(24只)。将甘草酸组再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低、中、高剂量组小鼠每天经灌胃分别给予10、20、30mg/(kg.d)甘草酸,连续14 d,于第15天脱臼处死小鼠,分别检测血象、骨髓单个核细胞(BMNC)、CFU-GM、BFU-E,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其余40只模型对照组小鼠每天经灌胃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并分别于第3、5、7、10、15天各处死一批次小鼠。8只正常对照组小鼠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检测指标同上。结果:甘草酸组WBC、Hb、BMNC、CFU-GM、BFU-E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模型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甘草酸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P<0.05,P<0.01),胸腺淋巴结混合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甘草酸通过促进成熟淋巴细胞凋亡而有助于免疫诱导再障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甘草酸 细胞凋亡 小鼠 近交BALB C
下载PDF
生长抑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影响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圣明 陈红霞 +4 位作者 于民海 王守训 姜红心 吕娥 于志刚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和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 N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8肽生长抑素 (奥曲肽 ,octreotide ,SMS)在体外作用于K5 6 2细胞和BMMNC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免疫...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 (somatostatin ,SS)对人红白血病K5 6 2细胞和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 NC)增殖的影响。方法 将 8肽生长抑素 (奥曲肽 ,octreotide ,SMS)在体外作用于K5 6 2细胞和BMMNC ;用原位末端标记 (TUNEL)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光镜下随机计数阳性细胞数 ,并用图象分析系统分析bcl 2蛋白和CD34 抗原表达的光密度值 (OD值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用SMS 10 -6mol/L处理的K5 6 2细胞组TUNEL检测凋亡细胞明显增多(P <0 0 1)。在加SMS 10 -8mol/L~ 10 -6mol/L处理的白血病患者BMMNC组 ,bcl 2蛋白的表达与未加SMS组比较 ,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 ;OD值P <0 0 1。CD34 抗原表达在SMS10 -6mol/L和 10 -7mol/L处理的白血病患者BMMNC组 ,阳性细胞数比与未处理组明显减少 (P <0 0 1) ;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P <0 0 1和P <0 0 5。结论 SMS可抑制K5 6 2细胞和白血病患者BMMNC增殖 ,诱导凋亡 ;减少bcl 2蛋白和CD34 抗原的表达 ;SMS对白血病细胞具有抑制增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 免疫组织化学 K562细胞 白血病 骨髓细胞
下载PDF
携带16 kD抗原多肽的PP7噬菌体样颗粒的制备及其对结核病诊断的价值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伊正君 孙艳花 +4 位作者 赵荣兰 路晓红 李纾 李猛 孙艳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16kD抗原多肽(16kD91-110)的PP7噬菌体样颗粒(bacteriophage-like particle,BLPs),并评价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普通PCR技术扩增出含16kD91-110多肽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ETDuet-2PP7载体中... 目的获得表面展示有16kD抗原多肽(16kD91-110)的PP7噬菌体样颗粒(bacteriophage-like particle,BLPs),并评价其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普通PCR技术扩增出含16kD91-110多肽编码基因的PP7衣壳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ETDuet-2PP7载体中,获得pETDuet-2PP7-16kD91-110质粒;将上述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诱导表达产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将纯化的2PP7-16kD91-110作为刺激抗原,用ELISA间接法检测结核病患者血清中的16kD抗体水平。结果SDS-PAGE及电镜结果显示成功表达2PP7-16kD91-110BLPs,并且展示于PP7 BLPs表面的16kD91-110多肽表位能特异性与抗16kD抗体结合;对活动性肺结核和潜伏性肺结核患者,以2PP7-16kD91-110BLPs为刺激抗原的全血释放γ干扰素试验的敏感性分别为75%和82.9%,与北京万泰结核分枝杆菌相关γ干扰素释放试剂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成功制备表面展示有16kD91-110多肽的PP7 BLPs,为应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检测结核分枝杆菌提供了一种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价格低廉的刺激抗原,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P7噬菌体 16kD抗原 结核病 多肽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丽萍 冉学红 任翠爱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期238-240,共3页
关键词 利妥昔单抗 非霍奇金淋巴瘤 B细胞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肝癌 被引量:7
14
作者 庄洪卿 王俊杰 庄洪霞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2期164-166,共3页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近距离放射疗法 肝肿瘤/放射疗法
下载PDF
CAR-T细胞特征及在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丽萍 崔景英 《医学综述》 2018年第15期2937-2941,共5页
具有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的遗传修饰和特征使不同功能的T细胞亚群可识别特定的肿瘤细胞。掺入共刺激分子或细胞因子可以使工程化的T细胞消除肿瘤细胞。近年来CAR-T细胞的设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CAR-T细胞用于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 具有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的遗传修饰和特征使不同功能的T细胞亚群可识别特定的肿瘤细胞。掺入共刺激分子或细胞因子可以使工程化的T细胞消除肿瘤细胞。近年来CAR-T细胞的设计取得了实质性进展,CAR-T细胞用于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Ⅰ期临床试验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有所提高,但是其也存在不良反应,包括间接毒性和直接毒性,这可能与不受控制的T细胞增殖、细胞因子风暴或"脱靶"效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嵌合抗原受体 细胞因子风暴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照射CL187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庄洪卿 王俊杰 +3 位作者 庄洪霞 赵勇 王济东 廖安燕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照射对CL187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人CL187结肠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2Gy照射组、5Gy照射组、10Gy照射组。照射组均选取9.25×104MBq活度的粒子,以2.77cGy/h的初始剂量率照射。... 目的探讨125I粒子照射对CL187结肠癌细胞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人CL187结肠癌细胞系体外培养,实验分4组:空白对照组、2Gy照射组、5Gy照射组、10Gy照射组。照射组均选取9.25×104MBq活度的粒子,以2.77cGy/h的初始剂量率照射。照射结束后48h收集细胞,用膜联蛋白(annexin)和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色法测量细胞凋亡,用碘化丙啶单染测量细胞周期。结果照射后48h,照射2、5、10Gy组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13.74%±1.63%、46.27%±3.82%、32.58%±3.61%,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67%±0.19%(q=7.594,P<0.05;q=28.059,P<0.05;q=19.447,P<0.05)。空白组细胞G2/M期阻滞的比率26.44%±2.53%显著低于照射2、5、10Gy组34.61%±2.79%、59.84%±4.96%、42.59%±3.21%(q=4.039,P<0.05;q=16.513,P<0.05;q=7.985,P<0.05)。结论125I粒子持续性低剂量率照射主要通过凋亡杀伤CL187肿瘤细胞,引起凋亡的主要机制为G2/M期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细胞凋亡 结肠癌
下载PDF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中肝素对髓过氧化物酶水平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坤英 颜炳丽 +1 位作者 赵战云 赵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135-3137,共3页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肝素对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31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注... 目的探讨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肝素对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6月潍坊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首次行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31例,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注入肝素前及注入肝素后0.5、2.0 h时的血浆MPO水平和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注入肝素前及注入肝素后0.5、2.0 h血浆MPO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654,P<0.05)。注入肝素后0.5 h血浆MPO水平高于注入肝素前(P<0.05);注入肝素后2.0 h血浆MPO水平与注入肝素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肝素后2.0 h血浆MPO水平低于注入肝素后0.5 h(P<0.05)。注入肝素前及注入肝素后0.5、2.0 h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4,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体内血浆MPO水平可出现一过性升高,但hs-CRP水平无明显变化,可能由肝素刺激血管壁使MPO释放引起,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肝素 过氧化物酶 超敏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患者急性期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功能的检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冉学红 崔景英 +1 位作者 王宝宏 于志刚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21-422,共2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急性期的外周淋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5例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对其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者急性期的外周淋巴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变化及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5例HSP急性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细胞进行定量检测;应用免疫比浊法对其外周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进行定量检测。结果HSP急性期患者CD4+,CD4+/CD8+,CD16+56+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0.01,P<0.01),而CD19+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免疫球蛋白IgA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SP患者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失调,且与病情相关。提示可加用免疫调节剂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过敏性 流式细胞术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宁宁 任翠爱 +2 位作者 徐文君 刘丽萍 冉学红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细胞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用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CD138设门,对7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采用直接标记法染色,抗体CD45以PC5标记,CD138以PE标记。抗体...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细胞形态学检查及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特征。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用多参数直接免疫荧光技术,CD45/CD138设门,对7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瘤细胞采用直接标记法染色,抗体CD45以PC5标记,CD138以PE标记。抗体CD2,CD7,CD22,CD33,CD38,CD56,CDc 以FITC标记,CD3,CD5,CD10,CD19,CD20,CD25,CD34,HLA-DR以ECD标记,并同时进行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结果形态学检查瘤细胞比例5%~88%,瘤细胞免疫表型相近。 CD138,CD38, CD56抗原阳性表达,其余抗原均为阴性表达。结论 CD45/CD138设门技术可以较准确地设定需分析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群,与形态学分类瘤细胞的比例接近,可以区别骨髓瘤细胞群和正常瘤细胞群,对诊断骨髓瘤具有明确的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细胞形态学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曾春梅 冉学红 +1 位作者 赵莎莎 张曦 《现代医药卫生》 2011年第7期974-976,共3页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评估AL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初治AML各亚型中M3基因表达阳... 目的:探讨WT1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动态检测60例初治AL患者WT1基因的表达,评估AL患者的缓解率、复发率及完全缓解后微小残留病(MRD)检测。结果:初治AML各亚型中M3基因表达阳性率最高,为82.4%,其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最高,达1 579.6,显著高于其他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中,WT1基因表达阳性组CR率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缓解后半年内复发率显著高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治组、复发组及未缓解组AL患者WT1基因中位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完全缓解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WT1基因在AL患者骨髓细胞中表达水平可作为临床评估疾病的发生、发展、判断预后及检测MRD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实时定量RT-PCR WT1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