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中bcl-2表达与基因重排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
作者 侯倩 赵海鸥 +4 位作者 于海 高建芳 张娜 王慧 张云香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19年第6期364-368,共5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不同器官和部位发生的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采用双色FISH法检测42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及扩增。...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2例不同器官和部位发生的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采用双色FISH法检测42例DLBCL石蜡包埋组织中BCL-2基因重排及扩增。观察组织标本中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CL-2基因重排阳性率为42.9%(18/42),16例生发中心型(GCB型)阳性率为43.8%(7/16),26例non-GCB型阳性率为42.3%(11/26),统计学分析χ~2=0.008(P>0.05),差别不显著;bcl-2蛋白表达与基因重排列联系数为0.333(P<0.05),差异显著;bcl-2蛋白表达与BCL-2扩增列联系数为0.243(P>0.05),差异不显著。结论 bcl-2蛋白高表达(中强以上,≥50%)与BCL-2基因重排有密切相关性。DLBCL中,bcl-2蛋白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BCL-2基因重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LBCL BCL-2 基因重排 基因扩增
下载PDF
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田玉峰 张岚 +2 位作者 赵一诺 王刚平 王洪远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11年第9期546-549,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2例ALCL患者,均进行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 目的分析原发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提高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2例ALCL患者,均进行分期、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检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Ki-67、Caspase-3、CD。EMA、GranzyrmeB等,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形态学资料、免疫表型及生物学特性,并进行预后分析。结果22例均为原发系统性ALCL,ALK+15例(68.2%),ALK-7例(31.8%);ALK+患者发病年龄、Ki-67增殖指数较AL艮患者低,Caspase-3表达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4.618,P=0.032);15例ALK^ALCL均表达cD30和EMA。ALCL中ALK的表达与Ki-67、Caspase.3的表达呈负相关(r=-0.581,P=0.006;r=0.458,P=0.032)。ALK’病例较AIK-病例GranzymeB(x2=0.11,P=0.74)、TIA-1(x2=0.01,P=0.92)的表达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为54.5%(12/22),其中完全缓解率为18.2%(4/22);全组中位生存期12个月,1年生存率为59.1%(13/22),2年生存率为50.0%(11/22)。AnnArbor分期、LDH及IPI与疾病预后相关。结论ALK+较ALK-ALCL患者核增殖低,恶性程度低,临床特征和免疫表型具有一定的特征性;ALK、Ki-67、Caspase-3、分期、血清LDH及IPI对预测ALCL患者的生存和指导治疗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原文传递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 被引量:3
3
作者 于海 王慧 +2 位作者 张娜 高素美 张云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首次诊断为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 目的探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癌基因C-MYC蛋白表达及与基因异常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首次诊断为DLBCL的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组织标本中C-MYC蛋白表达与基因异常的情况,观察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MYC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7.6%(20/42);C-MYC基因异常检出率为26.2%(11/42),其中基因易位检出率23.8%(10/42);基因扩增2.4%(1/42);C-MYC蛋白表达阳性与C-MYC基因易位有相关性(χ2=11.813;P=0.001);C-MYC基因易位主要见于生发中心B细胞型(χ2=4.029;P=0.045)。结论C-MYC蛋白表达阳性(≥40%)与C-MYC基因易位有相关性。在DLBCL中,C-MYC蛋白高表达提示可能存在C-MYC基因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大B-细胞 弥漫性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基因扩增
原文传递
外源性胰岛素生长因子l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于京福 王瑞鸽 +1 位作者 王彬 毕燕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 评价外源性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18~20月龄,体重5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外源性IGF-1组... 目的 评价外源性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对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18~20月龄,体重500~6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0):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和外源性IGF-1组(I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S组麻醉后于左下腹部切皮,不进行手术.O组行脾切除术;I组行脾切除术,从手术结束当天开始,每天同一时间腹部注射IGF-150 μg∕kg,O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7 d.术后1、3和7 d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水迷宫测试结束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分别采用免疫组化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淀粉样蛋白 β 多肽(Aβ)、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和β分泌酶-1 (BACE-1)的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O组和I组术后1、3和7 d时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延长,海马Aβ、BACE-1和APP表达上调(P〈0.05),S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O组比较,I组术后1、3和7 d 时逃避潜伏期及游泳路程缩短,海马 Aβ、BACE-1和 APP 表达下调(P〈0.05).结论 外源性IGF-1可改善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老年人 认知障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