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
被引量:
3
1
作者
姜永田
滕海军
+1 位作者
张栋
谢东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57-460,共4页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方法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12只,通过手术将大白兔脊髓暴露后将其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用铵松蜡炸药2 g为水下爆源...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方法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12只,通过手术将大白兔脊髓暴露后将其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用铵松蜡炸药2 g为水下爆源,其中A、B、C组分别按冲击波到达脊髓表面的超压峰值2.6 MPa、2.8 MPa、3.0 MPa致伤,检测冲击波的超压峰值及作用时间。D组不致伤,作为对照组。通过BBB法运动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评估各组水下冲击波致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机能变化及病理特点。结果水下冲击波致伤后,实验组动物均瘫痪,D组没有瘫痪。致伤12 h及24 h后A组、B组、C组的BBB评分依次减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致伤24 h后A、B、C各组大白兔BBB评分低于致伤12 h后(P<0.05)。致伤12 h及24 h后A组、B组、C组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依次延长(P<0.05),且均高于D组(P<0.05);波幅依次下降(P<0.05),且均低于D组(P<0.05)。与致伤12 h后比较,A组、B组、C组致伤24 h后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及B组波幅均下降(P<0.05)。致伤48 h时组织形态学和电镜下示A组、B组、C组脊髓出血坏死,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分层,轴索变形水肿,A组、B组、C组动物脊髓HE染色阳性率依次降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结论水下冲击波可造成水下动物脊髓损伤,其致伤程度与动物接受的爆炸冲量有关,且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继发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水下冲击波
神经机能
病理
兔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或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
6
2
作者
肖森
刘光军
+2 位作者
谭琪
王谦
王成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目的介绍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例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年龄36~62岁。其中机器伤致手部皮肤脱套伤3例,挤压伤术后皮肤、手指坏死1例;伤后...
目的介绍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例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年龄36~62岁。其中机器伤致手部皮肤脱套伤3例,挤压伤术后皮肤、手指坏死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3 h^15 d。4例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掌侧7 cm×4 cm^16 cm×6 cm,背侧10 cm×7 cm^20 cm×10 cm。以腹壁下动脉与腹壁上动脉和肋间动脉交通形成的轴型血管为解剖学基础,设计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垂直向12 cm×4 cm^18 cm×6 cm,斜向15 cm×8 cm^22 cm×1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术后22~24 d行断蒂术。结果术后4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3个月~1年2个月。除1例皮瓣外形略臃肿外,其余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应用上腹部双叶带蒂皮瓣顺利修复。该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来源可靠,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臂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
原文传递
题名
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
被引量:
3
1
作者
姜永田
滕海军
张栋
谢东
机构
潍坊医学院研究生系
研究生
教研室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出处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4期457-46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方法选取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D组各12只,通过手术将大白兔脊髓暴露后将其固定于封水仓内,仅椎板切除段脊髓外露于冲击波作用之下,用铵松蜡炸药2 g为水下爆源,其中A、B、C组分别按冲击波到达脊髓表面的超压峰值2.6 MPa、2.8 MPa、3.0 MPa致伤,检测冲击波的超压峰值及作用时间。D组不致伤,作为对照组。通过BBB法运动学评分、体感诱发电位检测、脊髓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评估各组水下冲击波致脊髓损伤后的神经机能变化及病理特点。结果水下冲击波致伤后,实验组动物均瘫痪,D组没有瘫痪。致伤12 h及24 h后A组、B组、C组的BBB评分依次减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致伤24 h后A、B、C各组大白兔BBB评分低于致伤12 h后(P<0.05)。致伤12 h及24 h后A组、B组、C组的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依次延长(P<0.05),且均高于D组(P<0.05);波幅依次下降(P<0.05),且均低于D组(P<0.05)。与致伤12 h后比较,A组、B组、C组致伤24 h后的潜伏期均延长(P<0.05),A组及B组波幅均下降(P<0.05)。致伤48 h时组织形态学和电镜下示A组、B组、C组脊髓出血坏死,结构破坏,髓鞘板层分层,轴索变形水肿,A组、B组、C组动物脊髓HE染色阳性率依次降低(P<0.05),且均低于D组(P<0.05)。结论水下冲击波可造成水下动物脊髓损伤,其致伤程度与动物接受的爆炸冲量有关,且在一定时间内存在继发性损伤。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水下冲击波
神经机能
病理
兔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Underwater shock waves,Nervous function,Pathology,Rabbit
分类号
R651.21 [医药卫生—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或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
被引量:
6
2
作者
肖森
刘光军
谭琪
王谦
王成琪
机构
潍坊医学院研究生系
解放军第
出处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4-197,共4页
文摘
目的介绍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4例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男性患者,年龄36~62岁。其中机器伤致手部皮肤脱套伤3例,挤压伤术后皮肤、手指坏死1例;伤后至入院时间3 h^15 d。4例彻底清创后,软组织缺损范围掌侧7 cm×4 cm^16 cm×6 cm,背侧10 cm×7 cm^20 cm×10 cm。以腹壁下动脉与腹壁上动脉和肋间动脉交通形成的轴型血管为解剖学基础,设计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垂直向12 cm×4 cm^18 cm×6 cm,斜向15 cm×8 cm^22 cm×11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修复术后22~24 d行断蒂术。结果术后4例皮瓣均顺利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获随访3个月~1年2个月。除1例皮瓣外形略臃肿外,其余皮瓣外形、质地均良好;皮瓣感觉恢复至S2~S3。手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手、前臂掌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可应用上腹部双叶带蒂皮瓣顺利修复。该皮瓣切取面积大,血供来源可靠,是一种实用、安全且简便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前臂
皮肤软组织缺损
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
Keywords
Forearm
Skin and soft tissue defect
Epigastric bilobed flap
分类号
R658.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水下冲击波致兔脊髓损伤的神经机能变化及其病理特点
姜永田
滕海军
张栋
谢东
《广西医学》
CAS
2016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上腹部双叶带蒂瓦合皮瓣修复手或前臂掌背侧皮肤缺损
肖森
刘光军
谭琪
王谦
王成琪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