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对ZDF大鼠BP肠袢部位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霍连广 严庆涛 +6 位作者 严晶月 李娜 苏寒 张美家 毛淑梅 高志芹 曲梅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5-1160,共6页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稳态、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的改善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ZDF大鼠随机分为DJB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每组存活8只大鼠。分别在手术前1周和手术后2、4、6周采用...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DJB)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大鼠血糖稳态、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的改善作用,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20只ZDF大鼠随机分为DJB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每组存活8只大鼠。分别在手术前1周和手术后2、4、6周采用罗氏血糖仪测定2组大鼠空腹血糖(FBG)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胰岛素水平,计算大鼠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手术后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BP肠袢炎性细胞形态表现,免疫组织学法观察大鼠BP肠袢中AMPK和pAMPK mRNA表达水平,QRT-PCR法检测大鼠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因子κB(NF-κB)和白细胞介素10(IL-10)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周开始DJB组大鼠FBG水平明显降低(t=3.798,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DJB组大鼠FBG水平也明显降低(t=3.205,P<0.05)。术后6周,与假手术组比较,DJB组大鼠术后HOMA-IR明显降低(t=4.441,P<0.05),HOMA-ISI明显升高(t=-8.65,P<0.05)。HE染色,与假手术组比较,DJB组大鼠BP肠袢肠管炎性细胞形态明显改善。QRT-PCR法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DJB组大鼠BP肠袢中促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和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抗炎性因子IL-10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假手术组比较,DJB组大鼠BP肠袢中AMPK及pAMPK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DJB可明显改善T2DM大鼠血糖稳态及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DJB改善T2DM大鼠BP肠袢的炎症状态、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和活化AMPK分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 2型糖尿病 炎症 血糖稳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气管滴注纳米银后对小鼠肺部的毒性研究
2
作者 薛玲喜 潘瑞艳 +3 位作者 严庆涛 韩海林 赵廷坤 曲梅花 《青岛医药卫生》 2013年第3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的纳米银对小鼠肺部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气管滴注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剂量分别为4.5、45、450μg,对照组滴注同等体积的去离子水。滴注后第1、7、28天取部分小鼠处死,进行肺灌洗液、肺组织匀浆的生化... 目的探讨气管滴注的纳米银对小鼠肺部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气管滴注染毒组和对照组,染毒组剂量分别为4.5、45、450μg,对照组滴注同等体积的去离子水。滴注后第1、7、28天取部分小鼠处死,进行肺灌洗液、肺组织匀浆的生化分析和肺的病理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5μg和450μg组小鼠的肺灌洗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显著升高;并且在滴注后的第7天,肺的病理组织切片中出现坏死的情况,但在第28天的时候,肺的病理组织切片恢复正常。450μg组小鼠的肺灌洗液中,蛋白含量在第7天和第28天均升高;LDH活性在整个实验观察期中均升高。在整个实验观察期中没有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结论暴露于高于美国政府工业卫生会议(ACGIH)所规定0.1mg/m3的银尘限制阈值的100倍能够引起小鼠肺部的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肺毒性 气管滴注 小鼠
下载PDF
ICP-MS法研究纳米银在小鼠肺内和肺外脏器的含量
3
作者 薛玲喜 潘瑞艳 +3 位作者 赵廷坤 韩海林 严庆涛 曲梅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110-112,157,共3页
目的 ICP-MS法研究纳米银在小鼠肺内和肺外脏器的含量。方法制备Sigma纳米银颗粒,气管滴注法纳米银染毒小鼠。染毒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小鼠,留取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各个器官内纳米银... 目的 ICP-MS法研究纳米银在小鼠肺内和肺外脏器的含量。方法制备Sigma纳米银颗粒,气管滴注法纳米银染毒小鼠。染毒后,在不同的时间点,处死小鼠,留取肺脏、肝脏、肾脏、脾脏和心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量各个器官内纳米银的含量。结果气管滴注进入小鼠体内的纳米银,很快随血流分布到全身各脏器,滞留在体内的纳米银主要集中在肺、肝、脾、肾等器官,体内纳米银浓度随着滴注浓度成正相关。低、中、高浓度的纳米银银染毒第1天测量肺脏纳米银的含量分别是(1.64±0.271)ng/mg,(8.581±1.503)ng/mg和(16.196±1.503)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浓度纳米银染毒后,纳米银肝脏中含量从第1天的(0.272±1.670)ng/mg增高到第28天的(1.124±0.248)ng/m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脾脏纳米银浓度从第1天的(0.470±0.060)ng/mg降低到第28天的(0.265±0.056)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肾脏纳米银的含量第1天最高为(0.201±0.008)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心脏染毒第1天纳米银的含量(0.155±0.005)ng/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滴注纳米银颗粒,肺内和肺外重要脏器均能检测到纳米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气管滴注 ICP—M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