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志宇 王丽丽 +3 位作者 杨娟 郑浩 刘勇 高学建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320-1322,1326,共4页
[目的]介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患者行PRP注射后缝合创面。采集患者外周血制作PRP 10~40 ml。注射PRP 1~2次完全... [目的]介绍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的手术技术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12例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患者行PRP注射后缝合创面。采集患者外周血制作PRP 10~40 ml。注射PRP 1~2次完全填充缺损,Ⅰ期缝合创面。术后行B超检查,明确深部间隙愈合情况。术后及随访观察患者伤口肉芽组织的生长情况、伤口愈合情况。[结果]10例患者创面Ⅰ期愈合,2例患者经二次清创,二次自体PRP填充后,联合VSD持续负压引流,均于2周后创面愈合。所有患者伤口均愈合较好,外观良好,无窦道形成。[结论]PRP治疗脂肪肉瘤切除后顽固性创面可以充分填充深部间隙,促进创面愈合,能够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肉瘤 创面 富血小板血浆 愈合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辅助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分析
2
作者 郑浩 王丽丽 +2 位作者 刘勇 王剑利 高学建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7-623,共7页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解放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24例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9例,女15例;年龄(49.8±6.5)岁。胫骨上段4例,中... 目的观察3D打印导板辅助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3月解放军第八十集团军医院全军创伤骨科研究所收治的24例胫骨骨缺损患者资料。男9例,女15例;年龄(49.8±6.5)岁。胫骨上段4例,中段缺损5例,下段缺损15例。根据骨缺损修复方式不同分为2组:3D打印组(采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10例)和传统组(采用传统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14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胫骨轴向成角角度、外固定戴架时间(EFT)、外固定指数(EFI)。末次随访时根据Ilizarov技术研究和应用协会(ASAMI)标准评估骨缺损愈合情况,根据Paley评价标准评估功能,根据Paley的并发症分类标准记录针道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1.3±2.0)个月。3D打印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9.9±2.6)min、术中透视次数(3.0±0.8)次均少于传统手术组[(38.1±2.2)min、(8.9±1.3)次];术后及末次随访时3D打印组胫骨轴向成角均显著优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EFT、EF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间骨愈合情况、功能结果、针道感染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Ilizarov骨搬运技术相比,3D打印导板辅助Ilizarov骨搬运技术治疗胫骨骨缺损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透视次数少、复位精度高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 外固定器 骨延长术 计算机辅助设计 骨缺损
原文传递
CTA辅助联合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0
3
作者 田振欣 窦金兰 +2 位作者 张晓丽 窦洪磊 刘兴龙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8-441,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辅助下采用联合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联合皮瓣移植修复7例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21 cm×14 cm^53 ...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3D-CTA)技术辅助下采用联合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3月至2018年5月,采用联合皮瓣移植修复7例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软组织缺损面积21 cm×14 cm^53 cm×16 cm。术前行3D-CTA检查明确血管分布和交通支吻合情况,根据结果设计皮瓣,其中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局部转移皮瓣联合ALTP修复2例,采用内或外踝上穿支局部转移皮瓣联合ALTP修复2例,采用腓肠肌局部转移皮瓣联合胸脐皮瓣修复1例,采用胸脐皮瓣联合ALTP修复1例,采用游离胸脐皮瓣和ALTP桥接健侧胫后血管的交腿皮瓣修复l例。术后定期随访。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门诊结合电话随访方式,时间6~18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外观、颜色、质地均恢复较好。术后1年,根据Thermann量表功能评价:优4例,良2例,可1例。结论联合皮瓣为小腿和足部大范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虽然存在一定风险,但是致残率明显降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治疗时间缩短。术前行3D-CTA检查明确了供、受区血管解剖结构,指导手术方案设计及实施,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术中血管吻合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重建CT血管造影 联合皮瓣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小腿损伤 足损伤 修复
原文传递
三维CT血管造影辅助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 被引量:9
4
作者 田振欣 时丹萍 +2 位作者 姜宁宁 王建国 刘兴龙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技术的辅助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设计切取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患者16例,术前行供区3D... 目的探讨在三维CT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al CT angiography,3D-CTA)技术的辅助下,游离腓骨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下肢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8年2月设计切取腓骨复合组织瓣修复下肢严重创伤患者16例,术前行供区3D-CTA检查明确腓动脉的走行、分布状况及有无血管变异。术后观察皮瓣的存活状况及外观,分别于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行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愈合状况并评估患肢的功能恢复状况。结果3D-CTA技术能够明确复合组织瓣的解剖学结构,术中所见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3个月,移植皮瓣均存活,骨折端愈合良好。依照Enneking系统评分:平均22分,平均恢复肢体功能的73%.供区踝关节活动正常,腓总神经支配区感觉无异常。结论游离复合组织瓣一次性修复骨缺损的同时,合并的皮瓣可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有效解决创面覆盖问题,恢复患肢功能,患者对预后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治疗结果 三维CT血管造影 腓骨复合组织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