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腭皱法与传统法比较正畸治疗前后上颌牙弓宽度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玉珍 王凡涛 +5 位作者 宋岩 刘媛媛 孙雪丽 宋岩 董昭辉 刘明月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2期85-88,共4页
目的:用腭皱测量法与传统测量法比较正畸患者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的改变量,检测并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正畸患者40例,按照拔牙方式分为两组,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分别使用传... 目的:用腭皱测量法与传统测量法比较正畸患者拔牙与非拔牙矫治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的改变量,检测并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取正畸患者40例,按照拔牙方式分为两组,拔牙组与非拔牙组,分别使用传统尖牙间(C-C)、前磨牙间(P-P)及磨牙颊尖间(M-M)宽度测量方法和以腭皱前(A)后(B)为参照测量牙齿颊面宽度的方法测量正畸矫治前后上颌石膏模型牙弓宽度。得到的数据进行拔牙组与非拔牙组组间及矫治前后组内的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拔牙组中,腭皱法测得的牙弓宽变化量(A1)明显小于传统法测得的C-C1间牙弓宽变化量,治疗前后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腭皱法B1牙弓宽度变化量明显大于M-M1间牙弓宽度变化量,治疗前后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非拔牙组中腭皱法测得的B2上颌牙弓宽度变化量与传统法测得的M-M2间牙弓宽度变化量差异不大,治疗前后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拔牙组中腭皱法测得的A2牙弓宽度变化量与传统法测得的上颌C-C2部牙弓宽度变化量差异不大,治疗前后与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正畸治疗结束后,采用拔牙、非拔牙矫治,除传统方法得到的拔牙组上颌磨牙间宽度轻微减少外,上颌牙弓宽度均增加。结论:两种方法均可以测量牙弓宽度的变化,拔牙矫治时以腭皱为标志点的测量方法更能真实反映牙弓宽度变化的改变量,非拔牙矫治时两种测量方法均可使用;拔牙、非拔牙都影响矫治前后上颌牙弓宽度的改变,且不会造成上颌前部牙弓缩窄,影响微笑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拔牙 牙弓宽度 腭皱测量法 模型测量
下载PDF
固定矫治中釉质白斑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贾文文 房祥艳 +1 位作者 霍启晓(综述) 王凡涛(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白斑病变(White spot lesions,WSLs)是固定矫治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可引发龋坏进而影响美观,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预防方法中首选口腔卫生维护和应用氟化物,还包括酪蛋白磷酸肽系统、益生元、益生... 白斑病变(White spot lesions,WSLs)是固定矫治中最常见的临床并发症,严重者可引发龋坏进而影响美观,因此探索安全有效的防治措施,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预防方法中首选口腔卫生维护和应用氟化物,还包括酪蛋白磷酸肽系统、益生元、益生菌、木糖醇、激光、密封剂,其中激光是新兴辅助措施。矫治结束6个月后釉质白斑仍存在者,可经再矿化、漂白、微研磨、渗透树脂和臭氧进行治疗,其中渗透树脂和臭氧前景良好。目前国内外推荐多种防治措施协同应用以最大限度预防脱矿和促进再矿化,虽已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进展,但未来仍需加强研究,以确定白斑病变的防治金标准。本文就釉质白斑病变的防治方法及相关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釉质白斑 釉质脱矿 釉质再矿化 氟化物
下载PDF
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与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路阳 温娇 +2 位作者 褚天昊 王浩丞 刘媛媛 《生命的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488-497,共10页
牙髓因缺血缺氧、炎症等原因受损后,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其结构重建和功能修复一直是牙髓再生领域的研究重点。作为干细胞旁分泌产物,外泌体在牙髓再生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牙髓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 牙髓因缺血缺氧、炎症等原因受损后,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其结构重建和功能修复一直是牙髓再生领域的研究重点。作为干细胞旁分泌产物,外泌体在牙髓再生过程中可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介绍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促进牙髓组织再生的研究进展,对牙髓修复重建相关的内容和可能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以此为外泌体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外泌体 牙髓再生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