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总皂苷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曹双双 刘志辉 +3 位作者 祝新莉 张培 王彬 李健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PNS组与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术前及术后干预亚组,每亚组大鼠雌雄各半。不同亚组大鼠分...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苷(PNS)对脑梗死大鼠脑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Wistar大鼠应用线栓法制作脑梗死模型,并随机分为PNS组与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术前及术后干预亚组,每亚组大鼠雌雄各半。不同亚组大鼠分别于术前或术后给予PNS 100 mg/kg或等量的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共3 d;制模后第4 d观察各组缺血区脑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组织NMDAR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NS组缺血区脑组织病理改变程度明显减轻,脑组织NMDAR1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1);术后干预亚组较术前干预亚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PNS可明显降低脑组织NMDAR1的表达,减轻脑梗死大鼠脑组织病理改变程度,术后干预的神经保护作用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 三七总皂苷
下载PDF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田洪成 金永成 +2 位作者 高峰 林贵军 卢瑞香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7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对大鼠脑梗死模型的溶栓作用,为临床应用rPA溶栓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大鼠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1.5h后36只大鼠采用rPA溶栓治疗,24h后观察溶栓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ong...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rPA)对大鼠脑梗死模型的溶栓作用,为临床应用rPA溶栓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大鼠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1.5h后36只大鼠采用rPA溶栓治疗,24h后观察溶栓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onga评分降低(P<0.01),梗死体积减少(P<0.01),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结论rPA早期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可显著减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降低死亡率,且应用方便;rPA在临床脑梗死的溶栓应用可能同样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瑞替普酶 溶栓 大鼠
下载PDF
TNF-α增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缺血组织黏附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肖琼 王春艳 +5 位作者 田铧 索宁 张肇林 扈燕来 田广平 刘执玉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1-365,共5页
目的探讨TNF-α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向局部损伤组织迁移的可行性。方法将MSCs用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检测其表面黏附分子、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率及其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制作大鼠自体血栓微粒,建... 目的探讨TNF-α促进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向局部损伤组织迁移的可行性。方法将MSCs用不同浓度的TNF-α刺激,检测其表面黏附分子、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率及其与内皮细胞的黏附;制作大鼠自体血栓微粒,建立后肢缺血模型,选取-合适浓度的TNF-α刺激MSCs,移植到后肢缺血损伤的大鼠,计数损伤处MSCs的数目。结果(1)TNF-α刺激24h后,MSC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表达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而细胞黏附分子-1(ICAM-1)、L-选择素(L-Selectin)、细胞黏附分子缓慢抗原-4(VLA-4)的表达无明显变化;MSCs的标志物表达率没有明显改变;(2)10ng/mlTNF-仅刺激的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能力明显增强;(3)10ng/mlTNF-仅刺激的MSCs移植到大鼠后肢缺血模型后,损伤侧肌组织内MSCs数目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10ng/mlTNF-α短期内能够有效提高MSCs的VCAM-1表达,促进MSCs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及向受损部位迁移,且不影响MSCs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干细胞 细胞黏附分子 内皮细胞 大鼠
原文传递
儿童杜氏肌营养不良的基因诊断与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肖子玉 赵吉省 +3 位作者 刘静 任宝芹 李倩 刘长云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61-63,F0003,共4页
目的 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基因的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确诊和早期诊断及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2例DMD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 目的 探讨杜氏肌营养不良(DMD)患儿基因的突变类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为临床确诊和早期诊断及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2021年于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22例DMD患儿的临床资料,应用多重链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行基因检测,使用Sanger测序验证检测结果。结果 纳入患儿起病隐匿,肌酸激酶高于正常。18例患儿行肌电图检查结果示肌源性损害。基因缺失突变者18例(81.8%),重复突变者4例(18.2%)。结论 临床患儿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及肌电图异常应高度怀疑该病。MLPA可作为本病基因诊断的首选方式,早期诊断可为患儿家庭进行有效的临床遗传咨询和干预,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氏肌营养不良 DMD基因 MLPA 基因诊断 Sanger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