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内酯醇对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焕荣 杨淑美 +4 位作者 王广鑫 孟凡杰 蔡淑芳 武文斌 王世军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9期920-924,共5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用不同浓度TP作用12,24,48和72 h。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FITC-Annexin V binding/P... 目的观察雷公藤内酯醇(TP)对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人多囊肾囊肿衬里上皮细胞,用不同浓度TP作用12,24,48和72 h。Brdu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FITC-Annexin V binding/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及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TP能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呈明显的量效关系(10~40 ng·m L-1)和时效关系(12~48 h)。电镜下可见典型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结论 TP能明显抑制囊肿衬里上皮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多靶点、多途径抑制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的凋亡,从而抑制囊肿生成,延缓囊肿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内酯醇 多囊肾病 上皮细胞 囊肿衬里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细胞凋亡
下载PDF
人工虫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杨焕荣 张春梅 +2 位作者 马景春 刘晓琴 侯美玲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9年第4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虫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给予人工虫草菌丝粉(金水宝胶囊)及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相同西药治疗。结果:53例慢性... 目的:探讨人工虫草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给予人工虫草菌丝粉(金水宝胶囊)及常规西药对症治疗;对照组24例单用相同西药治疗。结果:5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与健康人比较,单克隆抗体OKT3、OKT4及OKT8均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OKT8明显降低(0.14±0.09比0.24±0.10),OKT4/OKT8明显升高(1.97±0.54比1.02±0.48),P均<0.01;对体液免疫无影响。治疗组患者血红蛋白升高〔(78.50±0.53)g/L升至(87.20±0.44)g/L〕,血肌酐明显下降〔(478.5±196.4)μmol/L比(351.7±137.3)μmol/L〕,P均<0.05。结论:人工虫草具有调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细胞免疫的作用,并能改善肾性贫血及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人工虫草
下载PDF
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景春 杨焕荣 +2 位作者 张春梅 刘兰梅 秦玉霞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9年第4期163-164,共2页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CRF患者,停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加用金水宝胶囊2粒,每日3次,并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 目的:观察金水宝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6例CRF患者,停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的药物,加用金水宝胶囊2粒,每日3次,并测定红细胞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并与2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CRF患者存在红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经金水宝胶囊治疗后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7.84%±6.32%比10.17%±7.28%,P<0.05)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3.65%±1.61%比2.93%±1.24%,P<0.01)明显下降,且能改善贫血〔Hb从(6.78±0.45)g/L上升至(7.86±0.22)g/L〕及肾功能〔BUN从(41.45±2.52)mmol/L降至(30.69±1.21)mmol/L,SCr从(612.71±104.23)μmol/L降至(510.45±98.36)μmol/L〕。结论:金水宝胶囊具有调节和保护CRF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并能改善肾性贫血及改善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 红细胞免疫 金水宝胶囊
下载PDF
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56
4
作者 秦玉霞 安颖 蔡国梅 《护理管理杂志》 2012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对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临床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结果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并发症降低,患者血液透析知识健康教育达标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路径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难治性肾病肾小管功能损害及缬沙坦干预研究
5
作者 杨焕荣 蔡淑芳 +4 位作者 刘晓琴 郝爱霞 张洪生 秦玉霞 赵新莲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难治性肾病(RNS)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RNS患者阳例及正常对照68例,79例RNS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潘生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潘生丁组加潘生丁(150mg... 目的探讨肾小管功能损害在难治性肾病(RNS)中的意义及缬沙坦干预治疗对其影响。方法RNS患者阳例及正常对照68例,79例RNS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组和潘生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组加缬沙坦(80mg/d),潘生丁组加潘生丁(150mg/d)治疗12周。治疗前后采用ELISA法、生化方法及肾间质病理计量分析法分别检测全部患者肾小管功能(尿RBP、α1-MG、β2-MG、mAlb、NAG)和肾间质病理改变。结果所有RNS患者尿RBP、α1-MG、β2-MG、mAlb、NAG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肾小管间质损害均呈正相关(r=0.436、0.626、0.499、0.668、0.657,P〈0.01)。干预结果显示缬沙坦组口服缬沙坦后尿系列蛋白均明显降低,而潘生丁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RNS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管功能的损害,而肾小管功能损害与肾间质损害及肾小球损害程度呈正相关。及早对RNS进行ARB干预治疗可改善肾小管功能及延缓RNS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肾小管/损伤/药物作用 缬氨酸/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腹膜透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焕荣 孙高令 +3 位作者 蔡淑芳 郝爱霞 于春美 秦玉霞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6-1320,共5页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青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PD组)和非腹膜透析组(NPD组)。PD组运用腹膜透析技术对24例SAP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P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00年1月至2006年7月青州医院肾内科收治的48例SAP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PD组)和非腹膜透析组(NPD组)。PD组运用腹膜透析技术对24例SAP患者进行腹膜透析治疗,NPD组运用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CT积分、APACHEⅡ积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转手术率、并发症发生率和治愈率。比较两组血浆、腹膜透析液中TNF-α,IL-6,IL-8,IL-10和CRP细胞因子在治疗前后各时相点的含量。结果PD组及NPD组腹痛消失和腹胀缓解时间为(19.70±7.32)hvs.(81.46±36.68)h和(23.16±6.95)hvs.(78.19±29.26)h;两组比较PD组明显优于NPD组(P〈0.05)。治疗后PD组血浆中促炎细胞因子TNF-α,IL-6,IL-8和CRP在各时相点较NPD组显著降低(P〈0.05),抗炎细胞因子较NPD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PD有利于纠正SAP早期促炎细胞因子过度释放和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且PD对早期SAP疗效显著,方法简单、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 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微炎症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焕荣 蔡淑芳 +3 位作者 徐炳侠 常玲玲 张晓速 武文斌 《中国综合临床》 2009年第8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入组后第1天、6个月分别检测前白蛋白(PA)、ALB、BUN、Cr、TC、TG、HDL-C、LD... 目的探讨微炎症状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影响及氟伐他汀的干预作用。方法以2005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行MHD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在入组后第1天、6个月分别检测前白蛋白(PA)、ALB、BUN、Cr、TC、TG、HDL-C、LDL-C、脂蛋白a[Lp(a)]、转铁蛋白(SF)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TNF-α。据CRP水平将患者分为炎症组(CRP≥8mg/L)及非炎症组(CRP〈8mg/L)。另设正常对照组30例,炎症组给予氟伐他汀治疗,非炎症组不给予氟伐他汀;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HD患者hs-CRP[(8.96±5.33)mg/L与(2.97±1.53)mg/L]、IL-6[(11.324-4.94)ng/L与(4.40±1.51)ng/L]、TNF-α[(15.89±6.20)ng/L与(9.62±3.45)ng/L]、TG[(2.98±1.36)mmol/L与(1.35±0.97)mmol/L]、Lp(a)[(0.46±0.41)mg/L与(0.21±0.25)mg/L]、SF[(179.45±101.36)μg/L与(106.11±75.55)μg/L]水平明显升高(P〈0.01或P〈0.05);ALB[(35.02±4.83)g/L与(43.16±5.53)g/L]水平明显降低(P〈0.01);炎症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炎症组,且微炎症状态越明显,脂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越显著;炎症组较治疗前hs-CRP[(6.03±2.46)mg/L与(10.32±1.46)mg/L]、IL-6[(9.91±0.75)μg/L与(13.50±3.11)ng/h]、TG[(1.50±1.01)mmol/L与(3.05±1.55)mmol/L]、TC[(3.35±1.66)与(5.26±1.63)mmol/L]、LDL-C[(2.45±1.35)mmol/L与(3.46±1.36)mmol/L]、Lp(a)[(0.26±0.30)mmol/L与(0.50±0.31)mmol/L]水平明显降低(P〈0.01或P〈0.05),ALB[(38.16±4.63)g/L与(33.43±3.08)g/L]、HDL-C[(1.76±0.82)mmol/L与(0.96±0.58)mmol/L]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MH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及血清脂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微炎症反应状态对MHD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血清脂质代谢紊乱和营养不良起着重要的作用;氟伐他汀具有改善MHD患者微炎症反应状态的作用,其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作用之外;早期发现及干预治疗微炎症反应状态对改善MHD患者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氟伐他汀 炎症 营养不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