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脊柱骨折的外科治疗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隋国侠 于明东 +4 位作者 冀旭斌 徐兆万 厉峰 刘伟强 庄青山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 )合并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3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行手术治疗,其中AS合并颈椎损伤14例,合并... 目的:探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AS )合并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1年1月,对3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行手术治疗,其中AS合并颈椎损伤14例,合并胸腰椎骨折19例,AS合并颈椎骨折者,入院后即行Halo-vest固定于平衡体位,在Halo-vest保护下行颈椎前路或后路减压融合为手术,AS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维持患者平衡体位,在清醒麻醉下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手术,经过10~43个月(平均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术后1周,3,6,12个月X线片、CT,局部疼痛缓解情况(VAS评分),植骨融合情况,内固定是否存在松动断裂现象,矫正角度有无丢失以及脊髓神经恢复情况( Frankel分级)。结果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16例脊髓损伤者,除1例无明显恢复外,神经功能均有恢复,33例患者骨折部位均骨性愈合,术后随访,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角度丢失,2例患者遗留胸背部疼痛( VAS评分2分),给予消炎镇痛药物治疗后好转。结论清醒麻醉+平衡体位下行手术治疗是治疗AS合并脊柱骨折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脊柱骨折 外科治疗
下载PDF
脊柱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策略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兆万 冀旭斌 +1 位作者 王炳武 隋国侠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探讨脊柱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脊柱原发恶性肿瘤及原发病灶隐匿的转移瘤患者25例,对其临床特点、术前穿刺取病理活检、术前半程放疗、手术方式、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策略及预后... 目的 探讨脊柱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策略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脊柱原发恶性肿瘤及原发病灶隐匿的转移瘤患者25例,对其临床特点、术前穿刺取病理活检、术前半程放疗、手术方式、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策略及预后进行分析.观察随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局部疼痛和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肿瘤的复发、植骨融合、脊柱稳定性情况.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300min,术中出血500~3200ml,平均1500ml.术后随访6个月~5年,所有患者近期疗效满意,局部疼痛及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改善.末次随访存活病例植骨融合良好,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断裂及脊柱失稳情况,无局部复发.术后6个月、1、2、3、4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6.00%,84.00%,76.00%,68.20%.结论 对于脊柱原发恶性肿瘤及原发病灶隐匿的转移瘤进行合理有效、及时的综合治疗,能够稳定和重建脊柱,减轻或缓解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肿瘤转移 治疗
下载PDF
Quadrant系统下经多裂肌间隙入路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效果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轩 王炳武 +1 位作者 潘洪发 刘伟强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572-574,579,共4页
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经多裂肌间隙及横突间入路行椎间隙病灶清除并置管引流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布鲁杆菌感染性脊柱炎病人中具有手术指征者24例,其中病灶位于腰椎18例,胸椎6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术中选择经多裂肌... 目的探讨Quadrant系统下经多裂肌间隙及横突间入路行椎间隙病灶清除并置管引流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布鲁杆菌感染性脊柱炎病人中具有手术指征者24例,其中病灶位于腰椎18例,胸椎6例。术前给予药物治疗;术中选择经多裂肌间隙及横突间入路,自椎间孔外缘行椎间病灶清除术,并置管冲洗引流;术后进行椎间隙缓慢、持续冲洗1周,联合药物治疗。术后每3个月随访1次,检测病人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指标,行X线、CT及MR等影像学检查,随访至病人临床治愈。结果随访3~18个月,24例病人均临床治愈,术后切口及引流口愈合良好,无窦道形成。术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低于术前,差异有显著性(F=143.83,P<0.05)。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19例,良5例。结论 Quandrant系统下经多裂肌间隙及横突间入路病灶清除并置管引流术为治疗布鲁杆菌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炎 布鲁杆菌属 外科手术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治疗重度向上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万森 陈乃旺 +1 位作者 任国帅 隋国侠 《实用骨科杂志》 2022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脊柱微创手术方式。PELD相对于经典的开放手术来说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1-3]。目前PELD已成为...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脊柱微创手术方式。PELD相对于经典的开放手术来说具有创伤小、出血量低、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康复时间短等优点[1-3]。目前PELD已成为许多脊柱外科医生治疗常见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首选方案[4-5]。重度向上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severe upward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SUM-LDH)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LDH,其特征为椎间盘组织脱垂进入椎管后,常远离椎间盘平面,并进一步向头侧游离,通常位于出行神经根下方和硬膜囊前外侧间隙[6]。此类疾病一度被认为是PELD治疗的禁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微创手术 脊柱外科医生 椎间盘组织 硬膜囊 康复时间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 禁忌证
下载PDF
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探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京才 孙嫄嫄 徐兆万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2期60-61,共2页
目的考察脊柱椎间孔镜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实验组采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 目的考察脊柱椎间孔镜手术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窗手术,实验组采用脊柱椎间孔镜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83.2±6.9)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3.6±14.3)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085,P<0.05)。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9±2.5)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3±2.1)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529,P<0.05)。结论脊柱椎间孔镜手术比传统开窗手术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恢复时间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更加安全有效,可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椎间孔镜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中出血量 疼痛程度
下载PDF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京才 孙利营 徐兆万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4期172-173,共2页
目的对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三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临床X线、CT及MRI临床诊断,对每例患者的... 目的对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合分析。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三节段以上腰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患者在术前进行临床X线、CT及MRI临床诊断,对每例患者的腰椎的损伤程度进行综合评判,并对患者行临床椎弓根螺钉术从患者后路切开复位,对于间隔2个及2个以上椎体的患者对其单个椎体骨折分别进行临床复位,间隔或相邻椎体骨折的患者采用长节段钉棒系统进行临床连续固定。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长、治疗前后椎间隙高度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bb角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所有患者术后均进行临床常规性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结果经临床诊断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的脊髓受压情况均得到明显缓解,未出现椎管狭窄,固定物松动、断钉及发生弯曲现象,以及患者治疗前后的椎间隙高度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Cobb角在治疗前后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与患者术前情况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脊柱损伤在三节段以上脊柱损伤中的临床疗效稳定,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节段以上椎弓根螺钉 脊柱损伤 内固定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类脊髓高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
7
作者 任国帅 伦登兴 +1 位作者 陈万森 隋国侠 《实用骨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31-234,共4页
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认识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及后路椎板间腰椎髓核摘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手术方式[1]。经历40余年的临床应用,手术器械更新换代,手术技术臻至成熟,为... 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科学认识及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后外侧入路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及后路椎板间腰椎髓核摘除术已经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手术方式[1]。经历40余年的临床应用,手术器械更新换代,手术技术臻至成熟,为众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解决了疾病的困扰。随着该手术的广泛开展,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出现很多原因较为明确的并发症,比如髓核残留、神经根损伤、硬脊膜撕裂(脑脊液漏)、神经根诱发痛觉过敏、手术器械断裂、椎管内血肿及腹膜后血肿形成、内脏器官损伤以及手术部位感染等的并发症[2]。另外相当一部分患者术中出现颈部疼痛、神志烦躁、癫痫甚至意识障碍等少见的原因不明确的并发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后血肿 手术部位感染 颈部疼痛 意识障碍 内脏器官损伤 经皮椎间孔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后外侧入路
下载PDF
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6
8
作者 徐兆万 隋国侠 +5 位作者 王炳武 李忠 刘伟强 厉峰 冀旭斌 庄青山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研究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 [目的]研究有限减压相邻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该技术治疗的4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观察植骨融合及复位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矫正丢失、腰痛后遗症和融合椎体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21.4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坚强骨性融合,均得到满意的复位,复位率达96.1%,近期内无明显矫正丢失,术后神经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秩和检验P<0.01,且融合节段相邻椎间盘退变率仅为4.65%,未出现顽固性腰痛、腰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长节段内固定。[结论]只要适应证选择合适,有限减压相邻节段内固定椎间、椎内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不但可以达到满意复位、坚强骨性融合,而且可以明显降低顽固性腰痛、相邻椎间盘退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有限减压 单节段 椎间盘退变 椎间植骨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在颈髓损伤后肺不张并感染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9
作者 厉锋 徐兆万 +3 位作者 王炳武 隋国侠 刘伟强 冀续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在颈髓损伤后肺不张并感染患者中联合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与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5月我院42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化痰... 目的:评价在颈髓损伤后肺不张并感染患者中联合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与机械通气的效果。方法:将2005年6月~2008年5月我院42例颈髓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不张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1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抗生素、化痰、湿化气道、拍背促进排痰、营养及支持治疗)及联合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与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B组仅行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愈12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0.5%;B组治愈8例,显效4例,好转3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患者抗感染时间为8.1±0.5d,B组为12.3±0.7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发生窒息和呼吸衰竭各1例(发生率为9.5%),B组分别为2例和4例(发生率为28.6%),两组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组1例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A组患者在BAL治疗过程中,3例血氧饱和度降至80%以下,经暂停操作、呼吸机辅助呼吸后恢复并完成治疗;5例发生心动过速,3例发生心动过缓,无心跳骤停发生。结论:在颈髓损伤后肺不张并感染患者中联合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与机械通气可提高有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窒息和呼吸衰竭的发生,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髓损伤 肺不张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支气管肺泡灌洗
下载PDF
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被引量:11
10
作者 庄青山 徐兆万 +3 位作者 王炳武 隋国峡 厉峰 葛吉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10期730-734,共5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49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其中压缩型17例,爆裂型28例,骨折脱位型4例;T117例,T1213例,L120例,L29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49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其中压缩型17例,爆裂型28例,骨折脱位型4例;T117例,T1213例,L120例,L29例。脊髓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6例,B级8例,C级16例,D级12例,E级7例。采用终板法置钉技术,将椎弓根螺钉分别置入伤椎未骨折部分及与伤椎骨折终板相邻的椎体中,并行伤椎椎体内及椎间植骨。比较术前、术后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椎管狭窄率,观察术后腰痛和腰椎活动情况。结果:4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20~180m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500~800ml,平均670ml。术后所有患者骨折椎体均得到良好复位,术前的伤椎压缩百分比、后凸Cobb角和椎管狭窄率分别为(41.8±9.5)%、(21.3±5.2)°、(47.5±12.8)%,术后分别为(4.2±4.7)%、(3.3±3.7)°、(6.1±4.9)%,术前、术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随访9~32个月,平均17.9个月,4~6个月植骨均获得骨性融合,9~12个月复查X线片无明显矫正角度丢失,与术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2例术前脊髓神经损伤患者中,33例术后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9例术后神经功能无变化。随访期内无腰背部顽固性疼痛、腰椎活动受限、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终板法置钉单运动单元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可重建骨折脊柱的即刻稳定性,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单运动单元 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终板法
下载PDF
经口咽前路松解复位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庄青山 夏德涛 +3 位作者 葛吉玉 徐兆万 王炳武 冀旭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7月共收治11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四肢麻木并进行性加重。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6~12分,平均8.5分,均施... 目的:探讨经口咽前路松解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3月~2006年7月共收治11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临床症状均有四肢麻木并进行性加重。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6~12分,平均8.5分,均施行经口咽前路寰枢椎松解,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进一步提拉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并进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复位、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4.3h,平均出血量630ml,术中出现硬膜破裂1例,椎弓根钉切割1例,未出现椎动脉损伤和脊髓损伤加重患者。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年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0~17分,平均13.5分,平均改善率58.8%。手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丢失,旋转范围为80°~120°,平均100°。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植骨融合,无内固定失败者。结论:经口咽前路寰枢椎松解复位后路椎弓根螺钉提拉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脱位 椎弓根螺钉 经口咽入路
下载PDF
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兆万 冀旭斌 +1 位作者 隋国侠 庄青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73-176,共4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 目的:探讨椎弓根螺钉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手术适应证和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椎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摄X线片,测量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后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随访期间内固定有无失败和复位丢失情况。按ASIA 2000分级标准对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评估术前脊髓神经损伤程度及术后9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随访9~26个月,平均14.2个月,无内固定失败,椎间植骨融合良好。术后1周及术后9个月伤椎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9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7例脊髓神经损伤患者术后脊髓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采用经椎弓根单一运动节段内固定结合椎间植骨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创伤较小、固定单位最少,能有效地防止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单椎体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一运动节段 内固定 椎间植骨 胸腰椎 骨折 手术
下载PDF
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3
作者 史玉林 王炳武 +5 位作者 刘伟强 于明东 张晓霞 潘洪发 李志卫 李曰众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 2018年第10期721-725,共5页
背景:临床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有一定难度。目前,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置钉的方法众多,但大多存在设计、操作使用繁琐复杂等问题。目的:总结分析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 背景:临床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有一定难度。目前,辅助寰枢椎椎弓根钉置钉的方法众多,但大多存在设计、操作使用繁琐复杂等问题。目的:总结分析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椎弓根置钉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8至2017年12月使用术前数字化设计及3D打印技术辅助置钉治疗的14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男8例,女6例,年龄26~67岁,平均(47.3±13.8)岁。陈旧性骨折5例,齿状突畸形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术前将患者的寰枢椎CT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生成三维模型,数字化设计椎弓根螺钉的最佳钉道并生成相应文件,测量记录进钉点的位置及钉道的内倾角、头倾角数据。通过3D打印机打印实物模型。在实物模型上模拟置钉。术中根据术前设计完成螺钉通道,攻丝后置入螺钉。术后行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内倾角、头倾角变化,并进行螺钉位置分级,评价螺钉准确性。随访确定患者恢复情况。结果: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0~200 min,平均(146±34)min;术中出血量150~300 ml,平均(213±45)ml;透视5~11次,平均(7.4±1.5)次;术后拔管前引流总量90~200ml,平均(140±34)ml。共置入56枚螺钉。螺钉准确性:0级占94.6%(53/56),Ⅰ级占5.4%(3/56),Ⅱ、Ⅲ级为0。手术前后螺钉内倾角和头倾角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8~36个月,平均(18.6±8.1)个月。无椎动脉、神经损伤及感染等出现。至末次随访均植骨融合,VAS评分从术前(3.9±1.1)分(3~6分)降至(0.9±0.6)分(0~2分),9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 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通过3D打印及术前数字化设计辅助寰枢椎不稳治疗,方法简便,可充分了解局部情况,指导手术,提高置钉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寰枢椎 椎弓根钉 3D打印 计算机辅助设计
下载PDF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在青 徐兆万 +3 位作者 王春雷 门阔业 张圣军 魏华 《当代医学》 2011年第7期9-10,共2页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治疗,年龄65~75岁,平均(69.5±3.5)岁,病程3d~5年,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5个月,回顾性分析临... 目的探讨全椎板切除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患者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治疗,年龄65~75岁,平均(69.5±3.5)岁,病程3d~5年,术后随访24~60个月,平均45个月,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按照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disabilityindex,ODI)设计问卷随访,对临床效果进行评分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术式总体优良率92.5%。结论全椎板切除术为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彻底减压创造良好条件,无论是单节段或双节段病变,均能提高临床疗效。全椎板切除术是治疗单节段或双节段老年腰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症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椎 椎管狭窄 老年人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角翼骨刀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庄青山 徐兆万 +5 位作者 门阔业 王炳武 隋国侠 刘伟强 厉峰 冀旭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0-833,共4页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角翼骨刀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收治16例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6~61岁。单节段14例,双节段2例;中央型突出11个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角翼骨刀在经关节突入路治疗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8月至2008年6月收治16例硬化性胸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26~61岁。单节段14例,双节段2例;中央型突出11个椎间盘,旁中央型突出7个椎间盘。均采用经关节突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术中应用自行设计的角翼骨刀切除硬化性椎间盘。结果:1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无脑脊液漏及及因术中牵拉导致脊髓损伤加重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CT显示突出物切除彻底。随访8~31个月,平均16.3个月,神经功能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末次随访时按Otani评分,优6例,良9例,可1例。均获得植骨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角翼骨刀能在不牵拉脊髓的前提下对突出的硬化性胸椎间盘进行完整切除,有效避免了术中脊髓和硬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症 硬化性 经关节突入路 角翼骨刀
下载PDF
改良“Krag”置钉固定方式对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复位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冀旭斌 徐兆万 +5 位作者 隋国侠 王炳武 钟军 刘伟强 历峰 庄青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73-276,共4页
目的:探讨U型椎弓根钉棒系统单节段改良"Krag"置钉固定方式对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复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具备手术适应证的43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单节段经椎弓根改良"Krag"置钉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 目的:探讨U型椎弓根钉棒系统单节段改良"Krag"置钉固定方式对胸腰段单椎体骨折复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具备手术适应证的43例胸腰段单椎体骨折患者采用单节段经椎弓根改良"Krag"置钉固定结合椎间植骨融合治疗,术前、术后1周摄X线片,测量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了解术前椎体压缩程度及术后骨折复位情况。把-5°≤上下终板成角≤5°视为骨折理想复位;上下终板成角<-5°为骨折过伸复位;上下终板成角>5°为骨折过屈复位。对于复位理想及不理想者,测量术前椎体压缩程度、矢状面螺钉角度(α,伤椎的矢状面螺钉角度;β,邻椎的矢状面螺钉角度)及连接棒预弯曲度(γ)等,并对两组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7例(86%)骨折复位理想,6例(14%)骨折复位不够理想。两组术前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及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1周差异有显著性(P<0.05)。矢状面螺钉角度(α、β)与连接棒预弯曲度(γ)的关系与骨折复位程度明显相关,-5°≤(α+β)-γ≤5°时骨折理想复位;α+β-γ<-5°时骨折过伸复位;α+β-γ>5°时骨折过屈复位。结论:改良"Krag"置钉固定方式中置入椎弓根螺钉椎体矢状面倾斜角度与连接棒预弯曲度的大小关系是决定骨折复位程度理想与否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节段内固定 胸腰段单椎体骨折 复位 手术
下载PDF
“菱形”截骨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治疗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吴沁民 戴伟华 徐兆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43-64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路"菱形"截骨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治疗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4年7月,共收治26例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平均43.8±23.3岁(18-70岁)。19例为... 目的:探讨经后路"菱形"截骨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治疗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8月-2014年7月,共收治26例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平均43.8±23.3岁(18-70岁)。19例为胸椎间盘突出,包括胸椎间盘突出并钙化14例,胸椎后缘骨赘5例;7例为胸腰段椎间盘突出并钙化。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B级3例,C级14例,D级9例。手术均采用经后路"菱形"截骨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手术疗效评价参照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及Frankel分级,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X线片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CT显示突出物切除彻底。1例患者(T10/11)术后出现症状加重(Frankel分级由D级变为C级),经甲强龙、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随访5-36个月,平均19.8个月。2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获不同程度恢复(2例Frankel D级患者无变化)。根据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本组优15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46%(23/26),总有效率96.15%(25/26)。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后路"菱形"截骨切除脊髓前方致压物治疗硬化性胸及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椎间盘突出症 胸腰段椎间盘突出症 手术入路 手术治疗 椎间盘切除
下载PDF
颈椎管内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手术时机选择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伟强 徐兆万 +2 位作者 王炳武 隋国侠 伦登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急性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及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例颈椎管内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改善指数... 目的探讨颈椎管内急性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治疗时机,评估神经损伤程度及手术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例颈椎管内自发性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和改善指数,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从发病到手术的间隔时间是6~216h,术后没有出现新的并发症。不完全脊髓损伤组和完全性脊髓损伤组的术前与术后的改善率均存在差异(P〈0.05);术后5个月随访时,不完全损伤组的脊髓功能恢复率明显好于完全损伤组(P〈0.05)。此外,12h以内手术的患者,其术后功能改善率大于12h手术的患者,分别为(80.8±24.5)%和(44.4±35.6)%。结论颈椎管内自发性硬膜外血肿的预后可能与患者当初的神经损伤程度有关,术前脊髓损伤越严重,术后功能恢复越差;反之,神经功能恢复越好。对于不完全性神经损伤,且出现进行性恶化的患者,应在12h内完成脊髓减压术,可能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对于完全性神经损伤的患者,应尽量在24h内完成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自发性硬膜外血肿 脊髓压迫 手术治疗
下载PDF
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春雷 徐兆万 +3 位作者 庄青山 门阔业 冀旭斌 张在青 《当代医学》 2011年第13期116-117,共2页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24~48岁,平均(29.0±0.4)岁。结果所有患者X线片、CT、MRI均提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 目的探讨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37例患者,入院时均行颈椎X线、CT、MR检查,其中男32例,女5例,年龄24~48岁,平均(29.0±0.4)岁。结果所有患者X线片、CT、MRI均提示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以椎前阴影增宽、椎前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结论影像学检查可为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患者的诊断与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椎间盘 颈椎 诊断
下载PDF
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
作者 厉锋 徐兆万 +2 位作者 王炳武 刘伟强 庄青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择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到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共200例;选择200例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绝经后女性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MD)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随机选择自2006年1月~2008年1月到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共200例;选择200例未发生骨质疏松症的老年绝经后女性作为对照组。测量各组成员股骨颈及腰椎骨的骨密度,并抽取外周血提取DNA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组成员的瘦素受体基因Gln223Arg基因型。结果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组与正常绝经后妇女对照组的Gln223Arg基因型频率分布有显著差异,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中LEPR基因Gln223Arg各基因型之间腰椎骨的骨密度值有明显差异(P〈0.05),而各基因型之间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LEPR基因Gln223Arg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及腰椎骨的骨密度值密切相关,与股骨颈的骨密度值无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受体基因 骨质疏松症 多态性 骨密度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