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术后妊娠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君 林冰 徐晓慧 《中国实用医刊》 2015年第7期91-92,共2页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患者的妊娠情况.方法 对6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妊娠率为73.77%,活婴率为62.30%,6例(9.84%)现孕12 ~ 20周.术后患者首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平均为(9....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后患者的妊娠情况.方法 对62例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妊娠率为73.77%,活婴率为62.30%,6例(9.84%)现孕12 ~ 20周.术后患者首次妊娠的间隔时间平均为(9.1±5.4)个月;术后首次分娩时间的间隔时间平均为(20.8±5.7)个月.随访观察中1例胎盘粘连.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能明显改善子宫纵隔患者的妊娠情况,是治疗子宫纵隔安全简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纵隔 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 妊娠
原文传递
p16基因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和鳞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
2
作者 谢伟晗 刘晓媛 韩柏贞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3年第8期30-31,共2页
目的观察p16在不同的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法,检测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08例(LCIN22例、HCIN22例和SC64例)p16的表达状况。结果 p16的表达强度从LCIN组、HCIN组到SC组逐渐增强,呈正相关(Gamma=0.568,P<... 目的观察p16在不同的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检测法,检测宫颈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08例(LCIN22例、HCIN22例和SC64例)p16的表达状况。结果 p16的表达强度从LCIN组、HCIN组到SC组逐渐增强,呈正相关(Gamma=0.568,P<0.01)。在SC组中,在SC组中,p16蛋白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与临床分期和患者的年龄无相关性。结论随着病变级别的升高(从LCIN、HCIN到SC),p16的表达趋势是逐渐升高的,提示它可能在宫颈癌的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CIN转归的指标。p16可能是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重要标记物;p16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分化有关,提示p16可能参与了宫颈鳞癌的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内瘤变 宫颈癌 P16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