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儿外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小东 魏象东 李家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 目的观察儿外手术中应用丙泊酚靶控麻醉复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的过程,并与氯胺酮全麻相比较,评价丙泊酚靶控加单次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儿外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手术年龄2~12岁的患儿42例,随机分为两组:K组(n=21)为氯胺酮组,P组(n=21)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输注组,观察两组基础麻醉后入室时T0、切皮时T1、结束时T2各时点患儿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术中肢动挣扎、肌松满意度、苏醒时间、苏醒延迟等指标。结果 K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P组SBP、DBP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K组低(P<0.05),P组HR在T1、T2较T0降低(P<0.05),较K组同时点显著降低(P<0.01)。P组肢动挣扎例数明显少于K组(P<0.01),肌松满意度好于K组(P<0.05),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苏醒延迟等指标明显少于K组(P<0.01)。结论单次硬膜外加丙泊酚靶控用于儿外手术麻醉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具有麻醉效果好、术后苏醒快、安全可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靶控 单次硬膜外麻醉 小儿
下载PDF
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新生儿窒息的麻醉处理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小东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9期133-134,共2页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流血量>500 ml,如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休克、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使产妇致死致残,正确的抢救处理意义重大。通过对本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并发症,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流血量>500 ml,如不及时处理,可在短时间内发展为休克、凝血功能障碍或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使产妇致死致残,正确的抢救处理意义重大。通过对本例剖宫产术中大出血的产妇和新生儿抢救的回顾,分析引起产妇大出血和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提出抢救和干预措施,为临床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 大出血 新生儿窒息 麻醉处理
下载PDF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发生局麻药中毒1例
3
作者 孙小东 张瑞才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4年第3期214-214,共1页
1病例经过 女性,25岁,体重55kg,拟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施行副乳切除术。术前检查无异常发现,无遗传病史,无癫痫史及药物过敏史。普鲁卡因皮内试验阴性,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药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麻醉... 1病例经过 女性,25岁,体重55kg,拟在硬膜外腔麻醉下施行副乳切除术。术前检查无异常发现,无遗传病史,无癫痫史及药物过敏史。普鲁卡因皮内试验阴性,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术前药阿托品0.5mg、鲁米那钠0.1g。麻醉前BP130/80mmHg、HR79bpm、SpO2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局麻药中毒 病例报告 普鲁卡因 阿托品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平卧位与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小东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59-62,81,共5页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平卧位与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平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组(SPLPB...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平卧位与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平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组(SPLPB组,60例)和侧卧位腰丛神经阻滞组(LPLPB组,60例)。全身麻醉诱导前分别在平卧位和侧卧位下行腰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体位摆放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体位摆放用时、神经阻滞时间、腰丛穿刺尝试次数、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12、24 h的疼痛V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 SPLPB组患者的体位摆放VAS评分低于LPLPB组,体位摆放用时、神经阻滞时间均短于LPLPB组,腰丛穿刺尝试次数少于LPLP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组内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2、24 h的疼痛VAS评分均高于术后1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12、24 h的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侧卧位相比,平卧位腰丛神经阻滞可减少患者反复体位变换和痛苦,具有确切的麻醉效果,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 腰丛神经阻滞 髋关节置换术 超声引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