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套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一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张春元 陈湘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12期8-9,共2页
目的探讨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胸闷、乏力就诊我院,血常... 目的探讨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1例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以胸闷、乏力就诊我院,血常规、血髓象、骨髓病理、骨髓免疫分型、骨髓FISH检查综合诊断为套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周期RCHOP免疫化疗后溶血性贫血缓解,6周期RCHOP免疫化疗后套细胞淋巴瘤达完全缓解。结论套细胞淋巴瘤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病例罕见,易漏诊,延误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及时行骨髓检查;以免疫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控制溶血,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化疗 预后
下载PDF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张焕倩 燕法红 +2 位作者 张焕起 王玲玲 赵允正 《大医生》 2024年第24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1年的随... 目的分析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PGI-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出院后均进行1年的随访,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47例)和死亡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占比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吸烟史、饮酒史、基础疾病、婚姻状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均为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0岁、出院时白蛋白水平<35 g/L、出院时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Lugano分期为Ⅲ~Ⅳ期、肿瘤累及多部位均为影响PGI-DLBCL患者预后结局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高度重视,尽早制订针对以上因素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胃肠道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结局 危险因素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洪芝 孟凡杰 郭恒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19-1323,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基因表达和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178例AML病人按照病情分为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并选取同时期的骨...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的基因表达和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178例AML病人按照病情分为初治组,缓解组和复发组;并选取同时期的骨髓象正常的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利用ELISA检测各组外周血中的IGFBP3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GFBP3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IGFBP3基因在初治组和复发组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初治组与复发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IGFBP3蛋白在初治组和复发组病人外周血中的水平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而缓解组与对照组,初治组与复发组之间无显著的差异(P>0.05);IGFBP3在外周血和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AML病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的IGFBP3基因表达以及外周血中的IGFBP可能对AM L的发生、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病情以及治疗效果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基因表达 蛋白水平
下载PDF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翟瑞华 张钦朴 +3 位作者 袁素萍 李娜 张爱芬 朱福明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7期82-83,共2页
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颅脑外科接受重型颅脑损伤后开颅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 目的探究在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1月,我院颅脑外科接受重型颅脑损伤后开颅手术的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定为对照组,双号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进行常规的抗感染、脱水、止血以及神经细胞营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进行开颅手术后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7.6%高于对照组8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进行开颅手术后结合高压氧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开颅术 高压氧
下载PDF
五苓散治疗脑水肿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翟瑞华 张钦朴 +3 位作者 袁素萍 李娜 张爱芬 朱福明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9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五苓散应用于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水肿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脱水剂、营养神经类药物和止血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 目的分析五苓散应用于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5年12月~2016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80例脑水肿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脱水剂、营养神经类药物和止血剂等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五苓散治疗,观察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脑水肿中应用五苓散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且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脑水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SPTB基因CNV缺失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家系遗传学分析
6
作者 陈湘磊 李景岗 +1 位作者 门倩 李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3-188,共6页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征及基因变异分析,并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先证者因黄疸、贫血于2021年5月就诊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集其家系6人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患病成员及3名健康成员... 目的:对一个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家系进行临床表征及基因变异分析,并探讨其发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先证者因黄疸、贫血于2021年5月就诊于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采集其家系6人外周血,采用二代测序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患病成员及3名健康成员进行致病基因变异筛查,选取有临床意义的变异位点,结合有关数据库对变异位点进行分析;对候选变异基因的m RNA表达水平进行RT-q PCR分析。利用Uni Prot与SMART数据库分析SPTB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结果:含近700个基因的二代测序结果筛查到SPTB基因CNV缺失与该家系患者表型共分离。通过UCSC数据库分析确定该缺失区域主要位于SPTB基因exon2-3。RT-q PCR分析表明患者SPTB m RNA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Uni Prot与SMART数据库分析表明缺失CH1、CH2结构域的SPTB蛋白不能与红细胞膜肌动蛋白结合。结论:SPTB基因CNV缺失可能是导致该家系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SPTB基因 二代测序 CNV
下载PDF
E2A-HLF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7
作者 陈湘磊 孟庆涛 燕敬茹 《白血病.淋巴瘤》 CAS 2024年第6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E2A-HLF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E2A-HLF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女性, 21岁, 因腰痛就诊, 血常规、血髓象、骨髓病... 目的探讨E2A-HLF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2021年1月收治的1例E2A-HLF阳性ALL患者的临床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 女性, 21岁, 因腰痛就诊, 血常规、血髓象、骨髓病理、骨髓免疫分型、骨髓融合基因检查综合诊断为E2A-HLF阳性ALL。经化疗、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截至2023年7月患者处于细胞形态学、免疫学、分子学完全缓解。结论 E2A-HLF阳性ALL少见, 易延误诊断,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患者预后, 但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仍需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2A-HL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后
原文传递
腰背痛久治不愈背后的陷阱——多发性骨髓瘤
8
作者 陈湘磊 《健康世界》 2024年第3期35-36,共2页
腰背痛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不适症状。说到腰背痛,您首先想到了哪种疾患?是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腰肌劳损、泌尿系结石,还是骶骼关节炎?腰背痛患者的首诊科室往往是骨科,但如果经过理疗、牵引、外用膏药、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后,腰背痛... 腰背痛是中老年人群的常见不适症状。说到腰背痛,您首先想到了哪种疾患?是腰椎间盘突出、骨质疏松、腰肌劳损、泌尿系结石,还是骶骼关节炎?腰背痛患者的首诊科室往往是骨科,但如果经过理疗、牵引、外用膏药、口服止痛药物治疗后,腰背痛仍不缓解,那可能是因为诊断是“吃骨头的肿瘤”一一多发性骨髓瘤,进而来到血液科进一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痛 多发性骨髓瘤 中老年人群 血液科 泌尿系结石 腰椎间盘突出 骨质疏松 不适症状
原文传递
抗磷脂综合征导致双侧肾上腺出血1例 被引量:1
9
作者 金迪 王玉伟 +5 位作者 唐元媛 戴聪 张焕磊 陈湘磊 刘建忠 王小磊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95-197,I0008,共4页
抗磷脂综合征(APS)主要表现为反复血管性血栓、复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伴有抗磷脂抗体谱持续中、高滴度阳性。APS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APS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临床医师对APS相关肾上腺受累认识不足,仅通过临床... 抗磷脂综合征(APS)主要表现为反复血管性血栓、复发性流产、血小板减少等,伴有抗磷脂抗体谱持续中、高滴度阳性。APS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APS常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临床医师对APS相关肾上腺受累认识不足,仅通过临床症状难以确诊。APS导致双侧肾上腺出血罕见,早期诊断面临巨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磷脂综合征 肾上腺出血 血栓形成
原文传递
基于SEER数据库的原发腮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分析
10
作者 陈湘磊 蔡媛华 +1 位作者 李景岗 李鑫 《医学信息》 2023年第3期32-38,共7页
目的利用SEER数据库总结原发腮腺淋巴瘤相关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子。方法本研究纳入1987-2016年美国SEER数据库登记的原发腮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降低基线水平的混杂因子;K-M曲线进行单因... 目的利用SEER数据库总结原发腮腺淋巴瘤相关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点及预后相关因子。方法本研究纳入1987-2016年美国SEER数据库登记的原发腮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例。采用倾向评分匹配降低基线水平的混杂因子;K-M曲线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竞争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原发腮腺淋巴瘤相关的生存分析。结果共纳入1443例原发腮腺B细胞NHL,经2∶1倾向评分匹配后1170例患者纳入下一步分析,且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与组织学类型是独立的OS预测因素。原发腮腺惰性B细胞NHL中<50、50~59、60~69、70~79及≥80年龄段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75、241、216、121及51个月(P<0.05),组织学类型为MZL、FL及CLL/SLL患者的OS分别为195、180及78个月(P<0.05),且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97.32%及85.02%。原发腮腺侵袭性B细胞NHL中<50、50~59、60~69、70~79及≥80年龄段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21、203、185、74及12.5个月(P<0.05),且1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2%及62.81%。共有546例死亡病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NHL,其次为心脏病。竞争风险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组织学类型、Ann Arbor分期、诊断时间影响原发腮腺惰性B细胞NHL特异性死亡;年龄影响原发腮腺侵袭性B细胞NHL特异性死亡。结论原发腮腺B细胞淋巴瘤主要的组织学亚型是MZL,组织学亚型和年龄与原发腮腺B细胞NHL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腮腺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生存时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