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潘天寿——中国人的骄傲
1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0年第2期60-67,共8页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画、印每个单项均堪称大家的潘天寿正日益为世人所认识... 2009年12月12日,潘天寿诗亭落成。出席庆典暨海峡两岸"潘天寿与传统诗学"研讨会的孙家正、袁行霈、潘公凯等数十位专家学者云集杭州,潘天寿诗词研究形成了一个热潮。作为诗、书、画、印每个单项均堪称大家的潘天寿正日益为世人所认识,他是中国人的骄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艺术工作者 绘画艺术 中国
下载PDF
潘天寿先生与我--在潘天寿诞辰125周年暨中国画分科教学60周年系列学术“杭州”论坛上的讲话
2
作者 朱颖人 《书画艺术》 2023年第6期2-15,共14页
因为要准备这篇潘天寿诞辰125周年纪念文章的缘故,我把《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美术文稿》《潘天寿谈艺录》从书架上拿下来。虽然年纪大了,看得慢,花了点时间,都看了一遍,算是温故,但愿还能知新。《听天阁画谈随笔》里有一段关于艺术的... 因为要准备这篇潘天寿诞辰125周年纪念文章的缘故,我把《中国绘画史》《潘天寿美术文稿》《潘天寿谈艺录》从书架上拿下来。虽然年纪大了,看得慢,花了点时间,都看了一遍,算是温故,但愿还能知新。《听天阁画谈随笔》里有一段关于艺术的继承和革新的话,很有辩证道理,讲得极好:“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故历代出人头地之画家,每寥落若晨星耳。”录了记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潘天寿 中国绘画史 周年纪念 分科教学 中国画 谈艺录 继承和革新
下载PDF
随颜文樑、林风眠、关良、潘天寿、吴茀之老师学习中西绘画的体会
3
作者 朱颖人 《中国花鸟画》 2009年第3期11-29,3-4+2+11,共19页
我于1947年报考苏州美专学习,1949年转学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学的是西洋画,教的是西洋画基础训练。直到1960年由组织决定,拜吴弗之先生为老师,兼随潘天寿先生学习,帮助辅导花鸟画教学。
关键词 潘天寿 中西绘画 学习 老师 林风眠 基础训练 西洋画 花鸟画
下载PDF
书艺蕴诗性 书家本诗人——读陆维钊先生诗词书法有感
4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4年第2期68-77,共10页
20世纪中国画坛诗书画可称“三绝”的大家,浙江为数不少,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吴葬之、诸乐三、陆维钊、陆俨少、余任天等均当之无愧。然而尽管诸画家之诗确实不容小视,但画家之诗真正要在诗坛立足,却亦非易事。
关键词 诗词 书法 诗人 诗性 书艺 20世纪 诗书画 中国画
下载PDF
不料明珠在草野——略论余任天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5
作者 卢炘 《书画艺术》 2013年第2期64-73,81,共10页
余任天的艺术无疑是20世纪一颗璀灿的明珠,然他身前自称"草野之人,不登大雅之堂",并"寂寞楼居四十年",以至于名声不扬,几仅被浙江一地所知。又因浙地多著名画家,全国名头的就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茀之、陆俨少、沙... 余任天的艺术无疑是20世纪一颗璀灿的明珠,然他身前自称"草野之人,不登大雅之堂",并"寂寞楼居四十年",以至于名声不扬,几仅被浙江一地所知。又因浙地多著名画家,全国名头的就有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林风眠、吴茀之、陆俨少、沙孟海、陆维钊等十几位艺术大师,对于他这样一位布衣画家,书画史上阙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任天 美术家 美术作品 艺术欣赏
下载PDF
为遂夙愿画百图——《鲁迅小说人物百图》创作感言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永良 《中国画画刊》 2018年第2期58-71,58,共14页
因为自幼喜爱阅读和写作,所以和大多数人皆有人生理想一样,我也有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希冀将来能当一名从事写作的文学家。平日我贪婪地阅读中外文学著作,古典名著中豪爽痛快的《水浒传》,气势恢宏的《三国演义》,神幻奇趣的《西游... 因为自幼喜爱阅读和写作,所以和大多数人皆有人生理想一样,我也有着对于未来的憧憬,希冀将来能当一名从事写作的文学家。平日我贪婪地阅读中外文学著作,古典名著中豪爽痛快的《水浒传》,气势恢宏的《三国演义》,神幻奇趣的《西游记》,还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等都令我手不释卷地反复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人物 感言 创作 鲁迅 《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水浒传》
下载PDF
论风格
7
作者 吴永良 《中国画画刊》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艺术家无不为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殚精竭虑,然成功者屈指可数,而经得起斟酌推敲和历史检验的更是凤毛麟角。风格独具必与众不同,然与众不同却不等于风格。风格,乃艺术家的主观世界与作为表现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沟通和融合、并以个性... 艺术家无不为创立自己的艺术风格而殚精竭虑,然成功者屈指可数,而经得起斟酌推敲和历史检验的更是凤毛麟角。风格独具必与众不同,然与众不同却不等于风格。风格,乃艺术家的主观世界与作为表现对象的客观世界的沟通和融合、并以个性鲜明的艺术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形式,既要做“有我”,即能排除客观对象束缚和阻碍作者的主观表现,也要做到“无我”,即不让主观表现脱离客观对象。所以,艺术风格的创立应在“有我”和“无我”之间,是两者有机的结合与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风格 “有我” 主观表现 客观对象 “无我” 客观世界 表现对象 主观世界
下载PDF
牡丹亭
8
作者 吴永良 《中国画画刊》 2019年第6期38-38,共1页
关键词 牡丹亭
下载PDF
白描鲁迅像(局部)
9
作者 吴永良 《中国画画刊》 2021年第2期3-4,共2页
下载PDF
中西绘画的差异与联系——随颜文樑、林风眠、关良、潘天寿、吴茀之老师学习中西绘画的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颖人 朱颖人 朱颖人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2,共5页
我于1947年考入苏州美专学习,1949年转学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学的是西洋画,教的是西洋画基础训练。直到1960年由组织决定,拜吴葬之先生为老师,兼随潘天寿先生学习,帮助辅导花乌画教学。因为我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所... 我于1947年考入苏州美专学习,1949年转学杭州国立艺专,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学的是西洋画,教的是西洋画基础训练。直到1960年由组织决定,拜吴葬之先生为老师,兼随潘天寿先生学习,帮助辅导花乌画教学。因为我有这样的学习经历,所以中西绘画之间的差异和联系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经历 中西绘画 潘天寿 老师 林风眠 基础训练 西洋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