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江市土肥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5
1
作者 丁亨虎 李书锋 +1 位作者 聂杨梅 吴家琼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5期257-258,共2页
介绍了潜江市土肥技术推广工作的特点及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当地土肥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肥技术推广 现状 问题 对策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水稻施肥效果及肥料利用率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克芝 吴家琼 +4 位作者 黄维华 刘天生 白淑萍 付勇 丁亨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224-226,228,共4页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 2011年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2011年修订版)》肥料利用率田间试验的要求,通过对早、中、晚稻田间氮磷钾的对比试验,研究潜江市当前生产条件下氮磷钾配方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分析当前水稻生产中肥料利用率效果,为水稻科学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增施氮磷钾肥都表现出增产效果,其养分因子增产效果以氮肥最高、磷肥次之、钾肥最低,早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80.67%~83.67%、12.67%~18.00%、0.90%~1.02%,中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56.89%~61.30%、17.94~19.76%、10.33%~14.85%,晚稻增施氮磷钾增产效果分别为40.23%~78.17%、5.65%~15.69%、5.68%~8.92%;不同类型水稻作物配方施肥下作物百千克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各不相同,早稻分别为2.43、0.52、3.08kg;中稻分别为2.86、0.51、2.90kg;晚稻分别为3.77、0.74、4.34 kg。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施肥数量及施肥方法其氮磷钾利用率不一样;氮肥利用率中稻〉晚稻〉早稻,磷肥利用率晚稻〉中稻〉早稻,钾肥利用率早稻〉晚稻〉中稻,配方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高于习惯施肥氮磷钾肥总的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施肥 效果 肥料利用率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水稻氮磷钾施肥模型的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吴家琼 丁亨虎 +6 位作者 刘克芝 刘守云 陈必英 张荆青 谢松文 白淑萍 付勇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4期9-11,13,共4页
通过水稻"3414"完整方案的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建立水稻目标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施用量的一元二次和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及水稻氮、磷、钾施用量的推荐修正值,推荐潜江市域水稻目标... 通过水稻"3414"完整方案的田间肥料效应试验,建立水稻目标产量与氮、磷、钾养分施用量的一元二次和三元二次回归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性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以及水稻氮、磷、钾施用量的推荐修正值,推荐潜江市域水稻目标产量为500~750kg/666.67 m2时,纯N的最佳施肥量10~14 kg/666.67 m2,P2O5的最佳施肥量4~6 kg/666.67 m2,K2O的最佳施肥量5~7 kg/66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施肥模型 应用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虾稻共作”模式下水稻科学施肥与管水技术 被引量:6
4
作者 吴家琼 丁亨虎 《种子科技》 2014年第6期50-50,共1页
"虾稻共作"模式是近几年潜江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高效、集约种植模式,能更好地保护耕地质量,利用现有耕地。文章对该模式下的水稻科学施肥管理技术作一论述。
关键词 “虾稻共作”模式 水稻 施肥管水技术
下载PDF
潜江市水稻土有效硅分布特征 被引量:5
5
作者 丁亨虎 吴家琼 +2 位作者 刘克芝 杨力 杨必洪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2期204-205,共2页
对潜江市水稻土有效硅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湖相沉积母质水稻土硅养分严重缺乏(〈40ragAS)面积比例大于冲积物母质水稻土,高产缺乏(≥160mg/kg)面积比例小于冲积物母质水稻土。全市72%以上水稻土的硅养分处于“缺乏”(8... 对潜江市水稻土有效硅分布特征进行探究,结果表明:湖相沉积母质水稻土硅养分严重缺乏(〈40ragAS)面积比例大于冲积物母质水稻土,高产缺乏(≥160mg/kg)面积比例小于冲积物母质水稻土。全市72%以上水稻土的硅养分处于“缺乏”(80~120mg/kg,包括80mg/kg)水平以下,此类田块应采用基施的方法来补充水稻所需的硅养分,推荐基施有效硅(SiO2)15~30kg/hm2;当土壤硅养分处于潜在缺乏(120~160mg/kg,包括120mg/kg)水平以上,应改基施为叶面喷施有效硅(SiO2)0.75~1.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土 有效硅 分布特征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孙继成 丁亨虎 +2 位作者 刘克芝 吴家琼 王文霞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1期276-276,共1页
阐述潜江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推广高效利用方式、拓宽利用途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提出了发展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
关键词 农作物秸秆 综合利用 现状 问题 对策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潴育型水稻土水稻锌肥肥效试验 被引量:3
7
作者 李书锋 丁亨虎 +3 位作者 吴家琼 何伟 彭洪 何家海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2期242-242,257,共2页
为探讨锌肥在潴育型水稻土水稻生产上的作用,完善中稻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推荐适合潴育型水稻土水稻生产中锌肥施用量,在潜江市潴育型水稻土进行水稻锌肥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25%大粒锌能促进水... 为探讨锌肥在潴育型水稻土水稻生产上的作用,完善中稻配方施肥指标体系,推荐适合潴育型水稻土水稻生产中锌肥施用量,在潜江市潴育型水稻土进行水稻锌肥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①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25%大粒锌能促进水稻生长,提高水稻产量。施用25%大粒锌肥400 g/666.67 m2实际产量最高,较不施锌肥增产40.00 kg/666.67 m2,增幅为6.0%;②潴育型水稻土中等以上肥力田块,在施纯N 14 kg/666.67 m2、P2O55.5 kg/666.67 m2、K2O 7 kg/666.67 m2情况下,锌肥单因子拟合,锌肥与产量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为y=671.91+600.11x-2 324.55x2;锌养分含量为2-3 mg/kg,目标产量为700 kg/666.67 m2,推荐Zn施用量为125 g/666.67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水稻 产量 肥效试验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3414”肥料效应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丁亨虎 关品 +4 位作者 董华兵 唐祖宁 付勇 白淑萍 钟宇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9-10,共2页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3414”肥料效应结果表明,洲滩平地砂壤土,土壤肥力中等偏下时,适宜种植大豆,并按氮磷钾协同作用推荐施肥量。目标产量为1600-1900kg/hm^2,推荐施纯N 60-90kg/hm^2、P2O5 55-65kg/hm^2、K2O 60-75kg/hm^2。
关键词 大豆 “3414”试验 肥效 湖北潜江 洲滩平地
下载PDF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亨虎 吴家琼 +7 位作者 代士杰 何伟 刘章军 刘克芝 付勇 白淑萍 杨雪兰 刘天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17-19,共3页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 潜江市低湿平地水稻基施硅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水稻产量与硅肥施用量能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产量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当土壤有效硅含量为80~150 mg/kg、水稻目标产量为8 850~9 600 kg/hm^2时,推荐硅肥施用量15~18 kg/hm^2。随着硅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分蘖数也相应增加,分蘖前期影响水平不显著,硅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水稻移栽20 d后7 d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基施硅肥 效应 低温平地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小麦、油菜秸秆还田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家琼 丁亨虎 《种子科技》 2014年第8期49-49,共1页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几种秸秆还田的方式及几点注意事项,论述了小麦、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
关键词 小麦 油菜 秸秆还田 技术
下载PDF
潜江市春玉米不同氮肥施用量效应试验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家琼 刘克芝 +1 位作者 董华兵 付勇 《湖北植保》 2020年第1期36-39,共4页
为摸清潜江市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春玉米不同氮肥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弄清了潜江市春玉米作物产量与氮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 为摸清潜江市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春玉米不同氮肥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弄清了潜江市春玉米作物产量与氮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出了所试区域春玉米作物的氮肥推荐施用量,为进一步优化潜江市玉米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养分施肥推荐指标体系,促进肥料养分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养分回归模型 养分效应
下载PDF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品 关喜章 +7 位作者 李圣文 关海山 徐妮 丁亨虎 吴家琼 刘克芝 唐祖宁 董华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3期29-30,共2页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的氮肥、磷肥及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83%、13.56%、14.94%,分别比习惯施肥中氮磷钾肥的利用率高5.99、1.32、11.70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大豆配方施肥可以较大地提高氮磷...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磷钾利用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配方施肥中的氮肥、磷肥及钾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4.83%、13.56%、14.94%,分别比习惯施肥中氮磷钾肥的利用率高5.99、1.32、11.70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大豆配方施肥可以较大地提高氮磷钾肥的利用率,尤其是氮钾肥利用率。在氮、磷、钾肥混施的情况下,大豆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配方施肥高于习惯施肥,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总量配方施肥为11.37 kg、习惯施肥为10.90 kg;每生产100 kg大豆籽粒需要从土壤中吸收纯N 7.0~8.0 kg、P2O51.5~2.0 kg、K2O 2.0~2.5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磷钾 利用率 洲滩平地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水稻氮磷钾肥施用量效应试验
13
作者 吴家琼 刘克芝 +2 位作者 连军涛 付勇 柴克蓉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9期15-19,共5页
为摸清潜江市水稻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产量效应的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区进行了中稻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初步得出了潜江市中稻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 为摸清潜江市水稻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产量效应的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在有代表性的水稻种植区进行了中稻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初步得出了潜江市中稻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给出了试验区域中稻氮肥、磷肥和钾肥推荐施用量,即在本试验田块条件下,氮、磷、钾三要素中,如仅施氮肥推荐养分施用量以165.0~184.5 kg/hm^(2)为宜,如仅施磷肥推荐养分施用量以37.5~85.5 kg/hm^(2)为宜,如仅施钾肥推荐养分施用量以52.5~121.5 kg/hm^(2)为宜。本试验结果可为进一步优化潜江市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推荐指标体系、促进肥料养分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肥 磷肥 钾肥 回归模型 养分效应 产量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结球甘蓝“3414”肥料效应试验
14
作者 李军 董华兵 +3 位作者 孙玉海 王关林 刘克芝 丁亨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70-72,共3页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潜江市结球甘蓝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潜江市洲滩平地对甘蓝结球成品率及产量的影响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磷钾肥配施商品率为84.21%,其缺施氮、磷、钾肥成品率分别为51.75%、61.89%... 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进行潜江市结球甘蓝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潜江市洲滩平地对甘蓝结球成品率及产量的影响氮肥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氮磷钾肥配施商品率为84.21%,其缺施氮、磷、钾肥成品率分别为51.75%、61.89%、73.25%;氮磷钾肥配施产量为42 680 kg/hm^2,缺施氮、磷、钾肥产量分别为25 737、30 760、36 787 kg/hm^2。目标产量为40 000~44 000 kg/hm^2,推荐纯N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P_2O_5的最佳施用量85 kg/hm^2,K_2O的最佳施用量2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3414” 肥料效应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肥效应试验
15
作者 丁亨虎 关品 +5 位作者 董华兵 唐祖宁 刘克芝 吴家琼 曾伟 钟宇萍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21期18-19,21,共3页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肥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单株实粒数和大豆产量都能与氮肥施用量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单株实粒数和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因此,要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和肥力、不同品种... 潜江市洲滩平地大豆氮肥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大豆单株实粒数和大豆产量都能与氮肥施用量拟合出一元二次方程,单株实粒数和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开始下降。因此,要根据不同土壤质地和肥力、不同品种对氮肥的需求,合理科学推荐氮肥施用量,洲滩平地目标产量为1700-2000kg/hm^2时,推荐氮肥施用量50-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氮肥 效应 洲滩平地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结球甘蓝氮磷钾肥利用率研究
16
作者 董华兵 李军 +4 位作者 曾伟 关品 孙玉海 刘克芝 丁亨虎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1期76-78,共3页
采用大区无重复设计,研究潜江市结球甘蓝氮磷钾肥利用率。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氮肥利用率5.67%、磷肥利用率22.88%、钾肥利用率25.90%,分别较习惯施肥高2.52、14.94、13.18个百分点;配方施肥100 kg经济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量高于习惯施肥。
关键词 结球甘蓝 氮磷钾肥 利用率 湖北潜江
下载PDF
潜江市夏玉米氮磷钾肥料施用量效应试验结果分析
17
作者 吴家琼 刘克芝 +1 位作者 付勇 董华兵 《湖北植保》 2020年第4期31-35,40,共6页
为摸清我市夏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我们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夏玉米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摸清了我市夏玉米作物产量与氮、磷、钾三要... 为摸清我市夏玉米作物三要素(氮、磷、钾)肥料养分与作物产量效应关系,参考"3414"肥效试验设计,我们在有代表性的玉米种植区进行了夏玉米氮、磷、钾各因子不同施用量效应试验。初步摸清了我市夏玉米作物产量与氮、磷、钾三要素肥料养分的效应关系,得出了所试区域夏玉米作物的氮肥、磷肥和钾肥养分推荐施用量,为进一步优化我市玉米测土配方施肥肥料养分施肥推荐指标体系,促进肥料养分合理平衡施用和减肥增效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养分回归模型 养分效应
下载PDF
潜江市低湿平地中稻氮肥调控试验分析
18
作者 吴家琼 丁亨虎 +4 位作者 刘克芝 付勇 白淑萍 苏章锋 袁咏梅 《种子科技》 2015年第1期29-32,共4页
试验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有所下降,因此,水稻产量与氮肥施用量能够拟合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等肥力田块,当水稻目标产量为8 250-9 000 kg/hm^2时,推荐氮肥的施用量为180-240 kg/hm^2。氮肥施... 试验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增加到一定水平后又有所下降,因此,水稻产量与氮肥施用量能够拟合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中等肥力田块,当水稻目标产量为8 250-9 000 kg/hm^2时,推荐氮肥的施用量为180-240 kg/hm^2。氮肥施用量为180 kg/hm^2时,每穴有效穗、每穗实粒数最多;而氮肥施用量为234 kg/hm^2时,水稻有效穗、实粒数反而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稻 氮肥调控 试验
下载PDF
麦秆还田配施不同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29
19
作者 李继福 鲁剑巍 +5 位作者 李小坤 任涛 丛日环 杨文兵 鲁明星 刘克芝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35期270-276,共7页
为了探讨南方稻田秸秆还田配施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2011年度在江汉平原开展麦秆全量直接腐熟还田试验,确定合适的指标来评估不同腐秆剂产品腐解的效果并为该区域秸秆机械还田配套技术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 为了探讨南方稻田秸秆还田配施腐秆剂对水稻产量、秸秆腐解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2011年度在江汉平原开展麦秆全量直接腐熟还田试验,确定合适的指标来评估不同腐秆剂产品腐解的效果并为该区域秸秆机械还田配套技术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全量还田能提高水稻产量5.0%。秸秆还田配施腐秆剂2号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和产量增量最高,分别为1125 kg/hm2和435 kg/hm2,增幅分别为6.9%和7.6%。秸秆腐解特征表明,翻压15天时,腐秆剂2号腐解效果最好,累积腐解率为30.3%,腐秆剂3号基本没有效果,之后腐解速率减缓、处理间差距缩小。养分释放特征表明,翻压30天内秸秆C、N和P快速释放,100天时养分累积释放率最高的是腐秆剂1号和2号;钾素在5天内释放95%以上,不受腐秆剂影响。通过测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网袋法测定秸秆腐解率是评价腐秆剂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短期内秸秆还田配施腐秆剂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没有明显影响。建议实际生产中秸秆应于水稻移栽前5天还田,降低秸秆腐解对幼苗根系的毒害作用并加强前期氮素供应,保证作物养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秆还田 水稻 产量 腐秆剂 养分释放 土壤养分
下载PDF
运粮湖农场土壤肥力及施肥技术的演变 被引量:26
20
作者 丁亨虎 艾天成 +3 位作者 苏运河 刘守云 白淑萍 杨冰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090-2094,共5页
通过运粮湖农场1981、1998年两次土壤普查和2007年土壤肥力调查数据以及施肥技术的改进,研究了运粮湖农场1981~2007年27年间的土壤肥力及施肥技术的演变。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1998~2007年下降速度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持... 通过运粮湖农场1981、1998年两次土壤普查和2007年土壤肥力调查数据以及施肥技术的改进,研究了运粮湖农场1981~2007年27年间的土壤肥力及施肥技术的演变。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持续下降,1998~2007年下降速度减缓;土壤速效磷含量持续增加;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表现为"V字形"变动,1981~1998年下降,1998~2007年上升。导致土壤养分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一是开沟排水,降低了地下水位,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使有机质以分解为主,同时土壤水分含量降低,使土壤钾的有效性降低;二是施肥模式和种植模式的改变,特别是2000年后实现了稻草、麦秆和棉秆全部还田,是1998~200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减缓、土壤速效养分提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施肥技术 演变 运粮湖农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