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CE-MRI、DWI联合检查对三阴型乳腺癌诊断效能的影响
1
作者 孙立衡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669-671,674,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检查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联合检查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28例我院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或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三阴型乳腺癌组(52例)和非三阴型乳腺癌组(76例).两组入院后均行DCE-MRI、DWI检查,比较两组DCE-MRI、DWI检查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ep)、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olume of extracellular space per unit volume of tissue,Ve)]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统计比较DCE-MRI、DWI单独、联合检查对三阴型乳腺癌的诊断结果、诊断效能,并分析DCE-MRI、DWI单独、联合检查对乳腺癌分期的评估价值.结果:与非三阴型乳腺癌组比较,三阴型乳腺癌组Kep较高,Ve、ADC较低(P<0.05);DCE-MRI、DWI联合诊断阳性患者数量高于单一检测;与DCE-MRI、DWI单独诊断相比,二者联合诊断对于三阴型乳腺癌诊断灵敏度、准确度较高,漏诊率较低(P<0.05);DCE-MRI、DWI联合分期诊断结果与手术或病理活检分期诊断结果一致性Kappa值大于单一方案诊断,具有较高一致性.结论:DCE-MRI、DWI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度、灵敏度,降低漏诊率,诊断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型乳腺癌 磁共振动态对比增强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弥散加权成像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
2
作者 孙立衡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24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DW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平扫、DWI检查对宫颈癌的检出结... 目的:分析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5月该院收治的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前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DWI检查,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平扫、DWI检查对宫颈癌的检出结果及在宫颈癌诊断中的效能。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9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中阳性65例,阴性31例(其中宫颈糜烂12例,子宫肌瘤19例);MRI平扫检出阳性51例,阴性45例;DWI检查检出阳性64例,阴性32例;DWI检查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平扫,漏诊率低于MRI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WI检查诊断宫颈癌的效能高于MRI平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平扫 弥散加权成像 诊断 效能
下载PDF
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多技术联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汪先锋 黄真根 潘青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4期593-594,共2页
目的分析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多技术联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2例,均接受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检查情况。结果 82例92个病灶,其中小病灶35个。在... 目的分析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多技术联合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乳腺疾病患者82例,均接受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检查,和病理结果相对照,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检查情况。结果 82例92个病灶,其中小病灶35个。在各项指标上,两种技术联合、三种技术联合的特异性、敏感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在小病灶检出率上,三种技术分别为65.7%、68.6%、71.4%,低于三种技术联合的94.3%,差异显著(P<0.05)。结论相较于超声、X线联合诊断,X线、超声、磁共振成像联合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别上,特异性、敏感性无显著优势;和单用技术相比,三种技术联合在乳腺小病灶的检出率上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块 X线 超声 磁共振成像 乳腺小病灶
下载PDF
动态增强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4
作者 汪先锋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6期3030-3031,共2页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疑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动态增强...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9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疑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超声及动态增强磁共振检查。将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动态增强磁共振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增强磁共振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度和灵敏度较超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增强磁共振可有效提升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诊断准确度及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 动态增强磁共振 超声
下载PDF
MRI-DWI联合MRS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真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17期2809-281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波谱分析(MRS)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DWI联合MRS技术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DWI联合MRS技术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I-DWI)联合波谱分析(MRS)技术对脑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3月本院就诊的脑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行MRI-DWI联合MRS技术诊断,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统计MRI-DWI联合MRS技术的诊断价值,并分析肿瘤代谢物比值。结果经手术明确,60例患者中脑膜瘤18例,星形细胞瘤25例,脑转移瘤17例,MRI-DWI联合MRS检查的准确性为95.00%;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脑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表观扩散系数(ADC)均高于对照区(P<0.05);星形细胞瘤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含胆碱化合物(Cho)、NAA/肌酸(Cr)均高于脑转移瘤、脑膜瘤者,且脑转移瘤者NAA/Cho、NAA/Cr高于脑膜瘤患者(P<0.05);星形细胞瘤者Cho/Cr低于脑转移瘤、脑膜瘤患者,且脑转移瘤者Cho/Cr低于脑膜瘤者(P<0.05)。结论MRI-DWI联合MRS技术在脑肿瘤中能取得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波谱分析技术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1.5T磁共振成像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6
作者 冯承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2期2279-2281,共3页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及1.5 T MRI检查。评估1.5 T MRI对膝关节半... 目的探讨1.5 T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潢川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高度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及1.5 T MRI检查。评估1.5 T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效能,采用一致性Kappa检验评价1.5 T MRI与关节镜诊断的一致性。结果100例高度疑似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经关节镜检查后确诊72例,其中Ⅰ级47例(65.28%),Ⅱ级19例(26.39%),Ⅲ级4例(5.56%),Ⅳ级2例(2.78%)。1.5 T 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8.89%、85.71%、88.00%,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一致性为0.715(P<0.05)。1.5 T MRI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分级的准确率为90.63%,与关节镜诊断结果一致性为0.810,一致性较好(P<0.05)。结论1.5 T MRI能够准确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同时对于不同程度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也有较好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磁共振 关节镜
下载PDF
螺旋CT联合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应用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8期1294-1296,共3页
目的观察螺旋CT联合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脏性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以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MRI及两者联合... 目的观察螺旋CT联合MRI在肝脏占位性病变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肝脏性占位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螺旋CT及MRI检查,以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活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MRI及两者联合诊断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检出率。结果62例患者中经手术或穿刺组织病理诊断,确诊肝血管癌15例、肝转移19例、肝癌20例及其他占位性病变8例;螺旋CT与MRI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联合MRI检出率高于螺旋CT及MRI单一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联合MRI检查肝脏占位性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为患者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占位性病变 螺旋CT 磁共振
下载PDF
3.0T磁共振DKI技术对肝豆状核变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付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0年第21期3451-3452,共2页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患者,设为HLD组,并纳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DKI...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技术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56例肝豆状核变性疾病患者,设为HLD组,并纳入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3.0T磁共振DKI技术检查。比较两组平均扩散峰值(MK)、轴向扩散峰度(AK)、径向扩散峰度(RK),并绘制ROC分析DKI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HLD组双侧豆状核与尾状核参数的MK、AK、RK值均高于健康受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绘制ROC得出DKI的AUC,均>0.8,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DKI技术在肝豆状核变性疾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可通过MK、AK、RK等参数观察微观组织的复杂变化,进一步确定病变性质,为早期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3.0T磁共振 扩散峰度成像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联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程银铸 冯承哲 王春林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9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CT检查,以DSA作为&...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联合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01~2018-12我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确诊的老年多发性脑梗死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RI、CT检查,以DSA作为"金标准",对比MRI、CT单独与联合诊断的准确率,分析临床价值。结果:200例患者均经DSA诊断,确诊多发性脑梗死,MRI、CT联合诊断多发性脑梗死的准确率97.00%(194/200)高于MRI 80.00%(160/200)、CT 75.50%(151/200)单独诊断(P<0.05);200例患者均经DSA诊断,基底节区病灶178个,脑室旁病灶67个,额叶病灶122个,顶叶病灶91个,丘脑病灶63个,颞叶病灶45个,小脑病灶52个,MRI、CT联合诊断在基底节区、脑室旁、额叶、顶叶、丘脑、颞叶、小脑诊断准确率高于单独诊断(P<0.05);MRI、CT联合诊断平均病灶检出数较单独诊断多,病灶大小较单独诊断小(P<0.05)。结论:MRI、CT联合检查能提高老年多发性脑梗死诊断准确率,尤其是病灶较小患者检查准确性更高,可为临床早期针对性治疗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多发性脑梗死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下载PDF
CT与MRI在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
10
作者 汪先锋 《西藏医药》 2020年第1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分别采用CT、MRI进行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符合率及检查时间。结果MRI检查... 目的探讨CT与MRI在胰腺囊性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胰腺囊性病变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均经病理检查结果证实,分别采用CT、MRI进行检查,比较诊断结果符合率及检查时间。结果MRI检查结果符合率96.88%(62/64)略高于CT的93.75%(60/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所需时间较MRI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MRI在胰腺囊性病变患者良恶性诊断中的准确度较高,且CT检查时间低于MRI,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选择检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病变 良恶性 CT MRI 诊断符合率
下载PDF
头颅MRI联合DSA诊断TOBS效能分析
11
作者 黄真根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8期1276-1278,共3页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患者头颅MRI及DSA表现... 目的探讨头颅核磁共振成像(MRI)联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以临床综合诊断为“金标准”,观察患者头颅MRI及DSA表现。结果头颅MRI确诊30例,DSA确诊31例,两者联合检测确诊37例,头颅MRI联合DSA检出率高于单独诊断,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颅MRI联合DSA能够有效诊断TOBS,具有较高诊断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头颅核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梗死
下载PDF
DCE-MRI诊断卵巢癌效能分析
12
作者 冯承哲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20期3273-3275,共3页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诊断卵巢癌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卵巢癌患者97例,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CE-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 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诊断卵巢癌的效能。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疑似卵巢癌患者97例,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及DCE-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卵巢癌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结果得知,97例疑似卵巢癌患者中,31例确诊为卵巢癌,占31.96%;66例为非卵巢癌,占68.04%。DCE-MRI检查的准确度为93.81%、特异度为93.94%、阳性预测价值为96.88%,均分别高于常规MRI的77.32%、75.76%、89.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CE-MRI检查的灵敏度93.55%、阴性预测价值96.88%,略高于常规MRI的80.65%、89.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E-MRI检查在卵巢癌诊断中具有较高效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病理结果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对比及分析3.0 T MRI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13
作者 付涛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11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对3.0 T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潢川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2例临床资料,将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44... 目的探讨对3.0 T磁共振成像(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扫描(DCE)在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潢川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2例临床资料,将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的44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子宫内膜癌组,将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子宫内膜息肉的28例患者研究资料纳入子宫内膜息肉组。均进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CE扫描,比较两组表观扩散系数(ADC)、相对ADC值(rADC)、90 s及60 s增强对比率差ER90 s^60 s、最大对比增强率(MCER)、达峰时间(TTP)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分析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子宫内膜癌组ADC(0.78±0.22)10-3mm2/s、rADC(0.60±0.13)、ER90 s^60 s(17.08±4.86)%、MCER(120.36±35.84)%、TTP(76.52±13.45)s,均低于子宫内膜息肉组[(1.29±0.31)10-3mm2/s、(0.98±0.24)、(43.29±12.54)%、(177.45±50.92)%、(100.95±16.74)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63、8.706、12.506、5.583、6.825,P=0.000、0.000、0.000、0.000、0.000);对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的鉴别,ADC的AUC值、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分别为0.933、0.929、0.886、0.815,rADC为0.951、0.964、0.932、0.896,ER90 s^60 s为0.909、0.893、0.818、0.711,TTP为0.922、0.929、0.841、0.770,MCER为0.764、0.786、0.795、0.581;子宫内膜癌组TIC分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为43.18%、52.27%、4.55%,子宫内膜息肉组为0.00%、25.00%、75.0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34,P=0.000)。结论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鉴别中应用3.0 T MRI-DWI及DCE具有较高的价值,可定量分析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息肉,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息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扫描
原文传递
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影像表现及其诊断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祥普 《医药论坛杂志》 2011年第7期182-183,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又称Wilso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性疾病,其遗传缺陷在染色体十三的长链上[1]。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MRI CT
原文传递
子宫腺肌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祥普 《医药论坛杂志》 2012年第10期101-102,共2页
子宫腺肌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形成一种良性病变,伴随有邻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潢川县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10年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B超和MRI影像资料的20例子宫腺肌症进行回顾性分析... 子宫腺肌症是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基质侵入子宫肌层而形成一种良性病变,伴随有邻近平滑肌细胞的增生、肥大。潢川县人民医院2006年6月-2010年2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且有完整B超和MRI影像资料的20例子宫腺肌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复习,以期提高对本病临床和影像综合诊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症 MRI B超
原文传递
产褥期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磁共振诊断
16
作者 刘祥普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1期100-101,共2页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脑血管病,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但其病死率极高,文献报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死率达20%~78%。产褥期脑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少见,但其发病急,进展快,脑出血和癫... 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CVT)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脑血管病,约占脑卒中患者的1%,但其病死率极高,文献报告脑静脉血栓形成的病死率达20%~78%。产褥期脑静脉血栓形成虽然少见,但其发病急,进展快,脑出血和癫痫发生率较高,已成为我国产妇致残和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该病的早期临床表现不够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血栓形成 产褥期 磁共振诊断 早期临床表现 脑卒中患者 脑血管病 文献报告 病死率
原文传递
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直径<1cm结节效能分析
17
作者 黄真根 《医药论坛杂志》 2020年第10期163-166,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直径<1 cm结节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5例肺小结节(直径<1 c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及高分辨率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对比两种...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诊断肺内直径<1 cm结节效能。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潢川县人民医院接受诊疗的85例肺小结节(直径<1 cm)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者均接受常规CT检查及高分辨率CT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基准,对比两种检查方式诊断符合率,并观察两种诊断方式影像学特征。结果高分辨率CT检查对最大直径为0.5~1 cm肺小结节诊断灵敏度(83.33%)、特异度(93.33%)、准确度(92.42%)与常规CT检查(83.33%)、(91.67%)、(90.9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000、0.099,P=1.000、0.729、0.753);高分辨率CT检查对最大直径≤0.05 cm肺小结节诊断灵敏度(80.00%)、特异度(94.59%)与常规CT检查(40.00%)、(81.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17、2.204,P=0.519、0.075);高分辨率CT诊断准确度(92.86%)高于常规CT检查(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9,P=0.035);恶性结节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发生率高于良性结节,空洞、晕征、钙化发生率低于良性结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03、7.618、5.847、9.513、11.615、6.258,P=0.001、0.002、0.006、0.001、0.000、0.005);恶性结节支气管充气征、空泡征发生率与良性结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0.098,P=0.436、0.527)。结论高分辨率CT对最大直径在0.5~1 cm的肺内结节诊断价值与常规CT检查无明显差异,但对最大直径≤0.5 cm的肺内结节诊断价值度明显高于常规CT检查,可清晰显示肺小结节影像学特征,进而为其良恶性鉴别提供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常规CT 肺内结节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