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介入放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应用体会(附8例报告)
1
作者 文锡荣 石昭宏 +5 位作者 许玩兰 蔡拉加 陈盛亮 黄凤 张时明 姚先华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S1期25-26,共2页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坏死的原因、采用介入放射插管技术、通过超选择性血管内区域灌注高浓度的溶栓、扩溶和营养性药物。对 8例病人 10个髋关节 2 0次治... 目的 :探讨介入放射技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针对股骨头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缺血坏死的原因、采用介入放射插管技术、通过超选择性血管内区域灌注高浓度的溶栓、扩溶和营养性药物。对 8例病人 10个髋关节 2 0次治疗。结果 :关节疼痛缓解至消失 6例 ,明显减轻 2例 ,患肢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5例、好转 3例。有效率10 0 %。结论 :介入放射治疗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是治疗本病较好的方法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骨头 坏死 介入 灌药
下载PDF
介入放射学在外科临床应用571例分析
2
作者 许国平 文锡荣 +6 位作者 王永惜 郑佳坤 蔡教誉 洪建文 杨深泉 余锡坤 潘岳芝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1996年第2期112-113,共2页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诊治外科病571例,1167人次,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本组男性448例,女性123例,最小5岁,最大76岁,平均43岁, 疾病... 近年来介入放射学已广泛应用于外科临床,我院自1989年8月至1994年10月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诊治外科病571例,1167人次,效果比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材料和方法 本组男性448例,女性123例,最小5岁,最大76岁,平均43岁, 疾病分类与介入方式,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放射学 外科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蜡泪样骨病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振强 刘国瑞 +3 位作者 郭岳霖 黄楚绵 柳楚强 杨深泉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7期515-517,共3页
目的 :探讨蜡泪样骨病 (Melorheostosis)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和文献资料分析本病的X线表现征象。结果 :病变常选择性分布于肢体的同一侧。本病可单发或多发 ,多侵犯一侧肢体的数个骨结构 ,其典型影像特征为受累的肢骨皮... 目的 :探讨蜡泪样骨病 (Melorheostosis)的X线表现特点。方法 :结合临床病例和文献资料分析本病的X线表现征象。结果 :病变常选择性分布于肢体的同一侧。本病可单发或多发 ,多侵犯一侧肢体的数个骨结构 ,其典型影像特征为受累的肢骨皮质呈不规则的波浪状骨质增生硬化 ,增生的骨质形似蜡烛表面向下流淌的溶蜡柱 ,多跨越关节 ,个别病例关节周围软组织中可以见到骨化或钙化。结论 :本病多具有典型的影像表现 ,常规X线检查可以提供满意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泪样骨病 影像诊断 下肢骨 家族病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在诊断急性脑缺血中的运用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黄文清 蔡辉 +1 位作者 杨湘伟 翁义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1期13-15,共3页
目的研究C T灌注成像(C 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诊断急性脑缺血中的运用效果,为急性脑缺血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运用GE Lightspeed 128层螺旋C... 目的研究C T灌注成像(C T perfusion imaging,CTPI)在诊断急性脑缺血中的运用效果,为急性脑缺血的诊断提供有效依据。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我院放射科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急性脑缺血患者,运用GE Lightspeed 128层螺旋CT扫描机对患者进行检查,然后对CT灌注成像各个参数及CTPI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72例患者CTPI异常,急性脑缺血诊断的敏感性为90.00%(72/80);CTPI的CBF、CBV、MTT、TTP、PE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单层CPCI(P<0.05);CBF、CBV、MTT呈线性正相关且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PI在诊断急性脑缺血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异常率,运用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成像 急性脑缺血 诊断 运用 研究
下载PDF
磁敏感加权成像检测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蔡辉 林卓茂 +1 位作者 丁度彬 杨相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4期62-64,共3页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敏感检查确诊68例患者合并脑微出血。之后对其开展MRI常规序列,包括T2WI、T1WI和DWI扫描...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测急性脑梗死并脑微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进行头颅CT检查排除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磁敏感检查确诊68例患者合并脑微出血。之后对其开展MRI常规序列,包括T2WI、T1WI和DWI扫描,以及SWI检查,并比较几种检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在磁敏感成像序列上表现为圆形、点状均匀低信号影,部分病灶表现为不均匀成像。在T1加权图像上为类圆形等或稍低信号影,在T2加权图像上为类圆形等或稍低信号影,在DWI(b=0)图像中表现为环形或类圆形低信号影。本组被检出脑微出血的68例患者中,68例患者基底节、丘脑均检测出微出血,21例患者在大脑皮层及皮层下白质检出脑微出血,12例桥脑出现脑微出血,8例检出小脑白质脑微出血。全部100例患者中,经过CT检查排除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最终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68例,经T2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50例,经T1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49例,经D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49例,经SWI证实为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患者为68例。SWI分别与DWI、T2WI、T1W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进行诊断时,SWI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敏感加权成像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下载PDF
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蔡辉 林卓茂 黄文清 《实用癌症杂志》 2014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对纳入的58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肿瘤所在部位,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三维重建供血动脉发现情况。结果 67.9%的小肠淋巴瘤位于回肠,60.0%的小肠间质...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效果。方法对纳入的58例患者行128层螺旋CT检查;比较其肿瘤所在部位,CT平扫、增强扫描CT值,三维重建供血动脉发现情况。结果 67.9%的小肠淋巴瘤位于回肠,60.0%的小肠间质瘤位于空肠;小肠间质瘤动脉期和静脉期强化程度均显著高于淋巴瘤;三维重建显示仅有2例(7.1%)小肠淋巴瘤肿瘤发现供血动脉,而小肠间质瘤有28例(93.3%)可明确肿瘤的供血来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可有效诊断和鉴别诊断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淋巴瘤 小肠间质瘤 128层螺旋CT 鉴别诊断 诊断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6
7
作者 莫燕 杨惠娟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1期1627-1629,共3页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高频多普勒彩超与X线钼靶及其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0例... 目的研究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X线钼靶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对高频多普勒彩超与X线钼靶及其联合诊断的准确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0例经病理检验确诊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多普勒彩超的诊断符合人数为119例,占79.3%,误诊人数为17例,占34.0%,漏诊人数为14例,占9.3%;X线钼靶的诊断符合人数为113例,占75.3%,误诊人数为21例,占14.0%,漏诊人数为16例,占10.6%,联合诊断符合人数为147例,占98.0%,误诊人数为2例,占1.3%,漏诊人数为1例,占0.6%。患者肿块、微小钙化、异常血管特征或血流信以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病理检出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多普勒彩超与X线钼靶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上各具长处,联合两种方法综合判断,有助于提升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多普勒彩超 X线钼靶 早期乳腺癌
下载PDF
食管癌MR表现与手术切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刘祥治 黄宏辉 +6 位作者 洪瑞 陈锦生 杨深泉 梁碧玲 谢燕凤 石钦胜 刘俊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4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食管癌及其周围结构浸润的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来了解MR对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的评价作用。方法  12 4例经吞钡透视检查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进行MR检查 ,包括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 ,观察食管癌... 目的 通过观察食管癌及其周围结构浸润的MR表现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来了解MR对食管癌手术切除可行性的评价作用。方法  12 4例经吞钡透视检查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进行MR检查 ,包括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 ,观察食管癌的MR表现及其对主动脉、气管及心包压迫、黏连及浸润的MR表现 ,并与手术进行比较。结果 MR显示主动脉受压 3例 ,黏连 2 4例 ,侵犯 5例 ;气管受压 7例 ,黏连 2 1例 ,侵犯 2 6例 ;心包黏连 5例 ,侵犯10例 ;MR诊断主动脉受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符合率为 10 0 %、10 0 %、10 0 % ,气管受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10 0 %、97.0 %及 97.5 % ,心包受侵犯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符合率也为 10 0 %、10 0 %、10 0 %。结论 MR能很好地显示食管癌病变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术前常规检查能对选择手术治疗方式起较大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下载PDF
RSS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陈镇才 陈荣芳 +2 位作者 李瑞元 李进波 黄维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1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3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7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08年8月-2013年2月到我院就诊的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7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所有的患者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2010年8月以前患者采用髓核摘除、后路关节突单纯植骨的手术方法,观察组2010年8月以后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末次随访JOA评分、改善率及JOA优良率、植骨融合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末次随访时的ODI评分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SS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对腰椎间盘突出并腰椎不稳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症状得到显著的改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RSS椎弓根钉 融合
下载PDF
磁共振检查中常见伪影的表现与临床应对策略 被引量:10
10
作者 谢燕凤 翁义 +1 位作者 刘祥治 江桂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372-373,共2页
目的认识磁共振检查中图像伪影的常见类型及应对解决策略。方法收集112例MRI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动性伪影30例,占26.8%,卷褶伪影18例,占16.1%,磁化率及金属伪影23例,占19.6%,交叉伪影8例,占7.1%,化学位移伪影13例,占11.6%... 目的认识磁共振检查中图像伪影的常见类型及应对解决策略。方法收集112例MRI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动性伪影30例,占26.8%,卷褶伪影18例,占16.1%,磁化率及金属伪影23例,占19.6%,交叉伪影8例,占7.1%,化学位移伪影13例,占11.6%。容积效应伪影9例占8%。近线圈效应7例,占6.3%,截断伪影4例,占3.6%。结论认识各种伪影的表现及其图像特征和产生原因,才能有效的采取相应的对策消除伪影,从而提高MRI图像质量,为诊断提供优良的影像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检查 伪影 消除
下载PDF
MS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蔡辉 黄文清 +2 位作者 林传标 丁度彬 江桂民 《中国当代医药》 2017年第21期59-61,共3页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9例甲状腺癌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扫描,依据病理检查结果或外科手术结果对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评估... 目的分析多排螺旋CT(MSCT)在甲状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59例甲状腺癌疑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MSCT扫描,依据病理检查结果或外科手术结果对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准确度、特异度和敏感度进行评估,观察符合率。结果 MSCT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85.30%、特异度为84.00%、准确度为84.75%。结论在甲状腺癌诊断中,MSCT可降低诊疗时间,避免不必要的创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排螺旋CT 甲状腺癌 诊断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转移性肝癌58例介入治疗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洪建文 许国平 +1 位作者 黄鑫 文锡荣 《肝胆外科杂志》 2003年第5期373-374,共2页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浅谈冠状动脉造影护理的重点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玩兰 姚先华 +1 位作者 罗爱华 刘惠敏 《放射学实践》 2001年第S1期10-,共1页
关键词 导管室 凝血时间 心电监护 心室纤颤 室颤 心律失常 支架置入术 肝素 蛋白多糖
下载PDF
MR三维动态增强血管成像在胸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祥治 陈伯文 +3 位作者 郑志惶 吴平彬 蔡文阳 谢燕凤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3期186-188,共3页
目的 通过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评价3D DCE MRA在胸主动脉成像及病变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探讨影响3D DCE MRA成像的各项因素。方法 临床经彩色B超检查的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 目的 通过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胸主动脉病变患者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评价3D DCE MRA在胸主动脉成像及病变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探讨影响3D DCE MRA成像的各项因素。方法 临床经彩色B超检查的20例健康检查者及31例考虑胸主动脉病变患者行MR平扫、电影及3D DCE MRA检查,并将源图像作最大信号强度投射重建(MIP)及多平面投射重建(MPR),分析图像质量及其对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 除1例马凡氏综合征患者不能屏气而图像质量稍差外,其他均较好,能清楚地显示胸主动脉解剖及病变情况,对病变的显示率达到100%。并能显示血管外病变情况。结论 3D DCE MRA是胸主动脉病变的1种较好的检查方法,可部分取代创伤性较大的介入血管造影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主动脉 动态增强 胸部
下载PDF
温建汤加多潘立酮治疗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60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植荣 陈焕钊 陈锦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0期661-661,共1页
目的观察中药温建汤加西药多潘立酮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动力障碍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温建汤,2组均以4周为1疗程... 目的观察中药温建汤加西药多潘立酮治疗动力障碍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动力障碍型F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温建汤,2组均以4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及病情变化情况,并对具体疗效进行相应的对比。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7%,对照组为7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主要症状改善更为明显。结论中药温建汤加西药多潘立酮治疗胃动力障碍型消化不良能显著改善症状,是治疗动力障碍型F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温建汤 多潘立酮
下载PDF
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诊断 被引量:3
16
作者 林卓茂 《海南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133-134,共2页
目的报告56例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重点分析其CT平扫的征象,以提高CT检查对本病诊断水平(特别是CT平扫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有完整资料的56例CT表现为等密度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CT检查资料。结果共70个血... 目的报告56例经手术证实的等密度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征象,重点分析其CT平扫的征象,以提高CT检查对本病诊断水平(特别是CT平扫的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有完整资料的56例CT表现为等密度的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CT检查资料。结果共70个血肿(其中14例双侧发病),部位以额、颞、顶部为主,密度均为等密度,均有不同程度脑沟变浅、消失,脑回聚拢内移和灰白质界面内移;一侧侧脑室变形变窄22例,双侧侧脑室变形变窄4例,中线结构向健侧偏移10例。结论CT检查是本病可靠的检查方法,平扫可诊断本病,增强扫描有助于提高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硬膜下血肿 等密度 CT诊断
下载PDF
腰椎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图像显示“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植荣 翁义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3期133-134,共2页
目的探讨腰椎直接数字化摄影侧位图像椎间隙后方软组织影(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60例(DR)腰椎侧位图像与MR图像对照分析并测量图像椎间隙后方弧形软组织影最突点至两椎体后缘连线长度;结果60例84个腰椎间隙后... 目的探讨腰椎直接数字化摄影侧位图像椎间隙后方软组织影(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的解剖学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60例(DR)腰椎侧位图像与MR图像对照分析并测量图像椎间隙后方弧形软组织影最突点至两椎体后缘连线长度;结果60例84个腰椎间隙后方发现此征象,L4-5椎间隙49个,占总数的58.3%;L3-4椎间隙31个,占36.9%;L2-3椎间隙4个,占4.8%;L5-S1及1-2椎间隙无一例出现此征。其最突出长度≤0.2cm45个;>0.2cm者39个。>0.2cm者中L4-528个,L3-49个,L2-32个;≥0.3cm12个。MR发现腰椎间盘突出者21例,其中>0.2cm14例。≥0.3cm7例。45个≤0.2cm无一例发生腰椎间盘突出;两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腰椎间盘后缘轮廓征的解剖学基础是椎体后缘的脂肪层,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图像
下载PDF
消化道恶性肿瘤924例介入治疗体会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国平 文锡荣 +6 位作者 谢昭雄 洪建文 王永惜 刘金炎 杨深泉 潘岳芝 许玩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1年第3期184-185,共2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1989年8月至1999年8月10年来对消化道恶性肿瘤924例进行的介入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618例,食管癌64例,胃癌196例,人肠癌31例,肠系膜肿瘤14例。结果 总有效率达90%,其中以肝...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 回顾1989年8月至1999年8月10年来对消化道恶性肿瘤924例进行的介入治疗,其中原发性肝癌618例,食管癌64例,胃癌196例,人肠癌31例,肠系膜肿瘤14例。结果 总有效率达90%,其中以肝癌、胃癌疗效较佳,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2.0%、15.5%和31.6%、14.3%。结论 介入治疗在消化道恶性肿瘤有其重要意义,它是不能进行手术切除的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普遍达到改善临床症状,缩小病灶,并使部分肿瘤获得一期切除的机会,明显提高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恶性 动脉内灌注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在阑尾囊性病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丁度彬 翁义 陈琳 《临床医学工程》 2013年第6期660-661,共2页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MPR)在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的5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均进行MPR,观察诊断后在阑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MPR)在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月至2013年1月的55例阑尾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多排螺旋CT检查,均进行MPR,观察诊断后在阑尾囊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55例阑尾囊性病变中有阑尾脓肿30例,阑尾黏液囊肿11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瘤9例,阑尾黏液性囊腺癌5例。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结果显示,4种疾病之间在平扫密度是否均匀、有无钙化、增强后囊壁及实性部分的强化方式是否均匀、有无腹腔种植形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变大小、形态、周围脂肪间隙、强化程度和有无脏器转移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多模式重建对阑尾囊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术前评估和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囊性病变 多排螺旋CT 多模式重建 临床价值
下载PDF
直接数字X线摄影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植荣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期249-250,共2页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引入其中,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以飞利浦DR机为例,将其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DR系统整体和各个环节的优越性能和先进技...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先进设备被引入其中,促进了我国医疗行业数字化、自动化的发展目标。本文主要以飞利浦DR机为例,将其与传统的X射线成像进行对比,并在此基础上阐述DR系统整体和各个环节的优越性能和先进技术,从而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照射野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