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潮州市人民医院登革热患者年龄分布及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萃才 《医学信息》 2018年第18期88-90,共3页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检查血钾、血钠检验结果特征,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11月在我院住院的314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年龄将研究组分为三组:0~13岁组7例,14~50岁组168例,≥51岁组139例。... 目的探讨登革热患者发病年龄及临床检查血钾、血钠检验结果特征,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7月~11月在我院住院的314例登革热患者为研究组,根据年龄将研究组分为三组:0~13岁组7例,14~50岁组168例,≥51岁组139例。取同时间段内本院体检的300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临床资料,临床血钾、血钠检验结果以及与病程的关系。结果研究组平均年龄(45.28±17.32)岁,对照组平均年龄(42.23±15.25)岁。对照组未出现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研究组低钾血症和低钠血症发病率分别为47.45%和63.6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14~50岁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2.38%,≥51岁组低钠血症发生率为76.26%,分别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升高,与其他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登革热发病以14~50岁的中青年为主,年龄较以往报道偏大;登革热患者出现明显低钠低钾血症,为早期临床维持电解质平衡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发病第2天出现低钾血症合并低钠血症患者检出率明显升高,但目前生理病理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年龄
下载PDF
缺血后适应联合前列地尔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培锦 沈阳 +2 位作者 汪剑锋 吴英媛 陈圆妹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33-336,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和前列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型AMI(STEM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抗凝... 目的:探讨缺血后适应和前列地尔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PC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2年12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型AMI(STEMI)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研究组(n=52),对照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及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及直接PCI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及缺血后适应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慢血流/无复流的发生情况,术后的炎症指标、肾功能、心功能、心肌酶峰值及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心血管不良事件等。结果:研究组术后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MHR)、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CK-MB、cTnI峰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BUN、Cr、eGFR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时两组患者LVEF较术后均明显增加,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慢血流/无复流比例、术后2小时ST段回落≥50%比例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时,研究组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的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AMI患者PCI手术治疗中联合缺血后适应及前列地尔可有效减轻术后机体炎症反应,恢复心肌再灌注,改善患者术后心肾功能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前列地尔 急性心肌梗死 ST段抬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影响因素
3
作者 朱晓菁 陈燕灵 《智慧健康》 2024年第5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 分析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CPSP)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或脑实质出血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统计CPSP发生情况以及疼痛VAS评分情况,对患者一般资料统... 目的 分析卒中后中枢性神经痛(CPSP)的影响因素。方法 前瞻性研究选择2021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或脑实质出血患者187例为研究对象,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统计CPSP发生情况以及疼痛VAS评分情况,对患者一般资料统计,经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探讨CPS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计发生26例(14.23%)CPSP,随访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患者疼痛VAS评分分别为(4.12±0.56)分、(3.88±0.48)分、(3.91±0.49)分、(4.01±0.47)分。经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脂血症、心律失常、肾功能异常、NIHSS评分高均是CPS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CPSP同高脂血症、心律失常、肾功能、NIHSS评分高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防范,降低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中枢性神经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医院慢性病管理团队联合分级护理对城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圆妹 陈桂贤 +3 位作者 谢莉莉 姚淳洁 麦秋君 刘枫钰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30期216-219,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慢性病管理团队联合分级护理对城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城镇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同时以... 目的探讨医院慢性病管理团队联合分级护理对城镇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1例城镇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0例)。同时以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亚组分组,其中4%<糖化血红蛋白≤6%的患者为A组26例;6%<糖化血红蛋白≤8%为B组20例,糖化血红蛋白>8%为C组1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院慢性病管理团队参与和分级护理。比较两组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并分析不同血糖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FPG、2 h PG、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SDSCA-6评分护理前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SDSCA-6评分护理前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SDSCA-6评分护理前与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医院慢性病管理联合分级护理,让患者快速形成良好自我管理行为,使血糖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围,有助于生活质量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管理 团队参与 分级护理 糖尿病 自我管理行为
下载PDF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肾内科尿毒症患者的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素敏 李惜华 姚淳洁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1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肾内科尿毒症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潮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19年1-4月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40),实施传统护理系统护理;选取2019年7-10月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n=45),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融入护... 目的探究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于肾内科尿毒症患者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潮州市人民医院肾内科2019年1-4月尿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n=40),实施传统护理系统护理;选取2019年7-10月尿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n=45),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融入护理中。比较患者姓名、年龄、住院号、床号核对错误率,医嘱执行情况,以及合理饮食、按时用药、液体控制率和对护理的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护士核对患者姓名、年龄、床号、住院号总错误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77,P=0.014);研究组医嘱执行准点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9,P=0.000);研究组输液错误率为0.00%,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38,P=0.286);研究组患者合理饮食率(91.11%)、按时用药率(93.33%)、液体控制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67.50%、72.5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79、6.681、4.379,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率为95.56%,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6,P=0.026)。结论将移动护理信息系统有效融入尿毒症患者护理中,可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者对尿毒症健康知识的认知,更能得到患者的信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护理系统 尿毒症 护理不良事件 满意率
下载PDF
内科医师加强医学分子生物学继续教育的研究
6
作者 林揆斌 罗书强 李智 《教育界(综合教育)》 2015年第2期77-77,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医学分子生物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各个方面,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由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到寻找对策的重要途径。伴...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医学分子生物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已经渗透到现代医学的各个方面,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医学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由分子水平认识疾病到寻找对策的重要途径。伴随着我国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内科疾病的认识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医师 医学分子生物学 继续教育 研究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巫礼敏 陈微 张锦和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2月于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20年12月于广东省潮州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对照组给予培哚普利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7.50%(χ^(2)=7.314,P=0.007);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LVESD及LVEDD均小于治疗前,LVEF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研究组患者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1或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5.00%,低于对照组的40.00%(χ^(2)=6.270,P=0.012)。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培哚普利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对血糖及血脂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老年 美托洛尔 培哚普利 临床疗效 血糖 血脂
下载PDF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8
作者 许育伟 何文贞 +2 位作者 李馥淳 林揆斌 曾宪杰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69-171,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潮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卒中7 d后发生癫痫事件)和对照组(卒中后无癫痫发作病史)各40例。比较两...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8月潮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卒中7 d后发生癫痫事件)和对照组(卒中后无癫痫发作病史)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卒中部位、卒中严重程度、卒中病因分型、血管危险因素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卒中部位为颞叶(OR=3.093,95%CI:1.081~8.847,P=0.035)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迟发性癫痫发作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梗死部位为颞叶的患者同其他患者相比,迟发性癫痫发作的风险可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迟发性癫痫发作 危险因素
下载PDF
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的关系
9
作者 曾培灿 谢少熙 +3 位作者 李曼佳 郭文雄 陈玉芳 谢妙玲 《医师在线》 2023年第4期16-18,共3页
目的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出院后规律用药,出院3个月、6个月时接受门诊随访,观察终点事件... 目的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诊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0例,所有患者经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出院后规律用药,出院3个月、6个月时接受门诊随访,观察终点事件发生情况,按照是否复发再入院将患者分成未复发组78例、复发组22例。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提取试剂盒提取两组患者的基因组DNA,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CYP2C19等位基因位点(*2、*3、*17)。结果复发组*2、*3检出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两组患者*17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慢代谢型检出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快代谢型、中间代谢型检出率与未复发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有关(P<0.05),*3、*17与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无相关性(P>0.05)。结论CYP2C19基因多态性影响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治疗复发再入院,其中携带两个失功能等位基因(*2、*3)会增加患者复发再入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基因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抗血小板 复发 关系
下载PDF
单中心7年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池小铿 郭颖 +2 位作者 谭艺真 陈毅华 牛红心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31-1733,共3页
目的研究单中心7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透析充分性、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性别、血液透析(HD)起始时间、年龄、住址、原发病、并发症、退出HD时间及... 目的研究单中心7年间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一般情况、原发病、透析充分性、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特点,分析原因。方法回顾性收集患者性别、血液透析(HD)起始时间、年龄、住址、原发病、并发症、退出HD时间及死亡原因等资料,计算尿素下降率(URR)、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p Kt/V)和生存率等指标,并与其他中心比较。结果本中心MHD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新增MHD患者平均年龄(51.0±16.6)岁;糖尿病肾病(22.1%)是ESRD和MHD的最主要原因,慢性肾小球肾炎(20.5%)位居第2,梗阻性肾病(13.0%)第3;平均URR 62.47%,平均sp Kt/V 1.19,血红蛋白、透析前血钙、无机磷、甲状旁腺激素的达标率分别为33.5%、42.7%、25.3%和19.7%;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3.0%、78.0%、69.0%和57.0%,心脏疾病为首位死因。结论本中心患者在发病年龄、原发病构成方面有一定特点,生存率和发达国家或地区相当,透析充分性和并发症控制方面仍有欠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脏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透析充分性 并发症 生存率
下载PDF
对比手术与药物治疗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育伟 陈子怡 +2 位作者 朱燕珍 莫蓉 曾宪杰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手术治疗癫痫病灶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2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手术组...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的疗效、安全性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以癫痫为主要表现的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根据是否通过手术治疗癫痫病灶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42例,手术联合药物治疗组(简称手术组)共29例,分析两者治疗效果。【结果】药物组与手术组疗效比较,药物组有效32例(76.2%),手术组有效22例(75.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病灶数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多发病灶患者中,药物组有效3例(75.0%),手术组有效0例数(0%),药物组有效率高于手术组;单发病灶患者中,药物组有效28例(73.7%),手术组有效22例(95.7%),手术治疗对单发病灶患者的有效率优于单纯药物组(P<0.05)。脑电图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疗效相当,但手术治疗可能出现术后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单个海绵状血管畸形导致癫痫患者,建议手术治疗,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畸形所致癫痫患者,手术治疗需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海绵状血管畸形 癫痫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下载PDF
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曾培灿 肖颖秀 +2 位作者 曾宪杰 许育伟 陈玉芳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8年第12期1151-1153,共3页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与对照组(30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30例,应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与对照组(30例,应用阿替普酶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肾功能等参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更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糖尿病 疗效
下载PDF
脑梗死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蔡立泓 曹黎明 罗利聪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8年第7期726-729,共4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明确颈动脉彩超在不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1例脑梗死组和17例后循环TIA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目的探讨脑梗死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的差异,明确颈动脉彩超在不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诊断明确的11例脑梗死组和17例后循环TIA组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收缩期血流峰值和椎动脉内径情况。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高于后循环TIA组,双侧颈内、外动脉及椎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均高于后循环TIA组;所有患者左侧椎动脉内径大于右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彩超在脑梗死和后循环TIA评估中有重要价值,能体现动脉硬化程度和血流动力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后循环TIA 颈动脉彩超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椎动脉内径 收缩期血流峰值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许育伟 曾宪杰 何文贞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237-23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到潮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7月到潮州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并遗留有神经功能缺损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发病4.5h内在本院静脉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每天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30μg肌注,并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缺血性脑卒中常规治疗。并使用NIHSS评估治疗前、治疗7d及治疗14d时疗效。结果两组溶栓前的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对比有意义,经治疗后7d、14d观察组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能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组织型 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静脉溶栓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下载PDF
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曾培灿 肖颖秀 《临床医学工程》 2018年第11期1477-1478,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应用美金刚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不良反... 目的观察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应用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应用美金刚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简易精神认知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简易精神认知量表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长谷川痴呆量表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简易精神认知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杏叶胶囊联合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胶囊 美金刚 血管性痴呆 疗效
下载PDF
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及外周血SOD、LPO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吴瑞杰 洪惠敏 +1 位作者 刘杰 张展渠 《临床肺科杂志》 2016年第12期2244-2249,共6页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疗效及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Bi PAP组和联合组各80例,另选... 目的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 PAP)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疗效及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影响。方法选取240例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随机分为噻托溴铵组,Bi PAP组和联合组各80例,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噻托溴铵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托溴铵治疗,而Bi PAP组则加用Bi PAP通气治疗,联合组加用噻托溴铵联合Bi PAP治疗,分析三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个月外周血SOD,LPO水平,以及治疗后1年内复发人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将噻托溴铵组按慢阻肺中重度,极重度分为A1,B1亚组,Bi PAP组同理分为A2,B2亚组,联合组为A3,B3亚组,A1-A3亚组均有55例,B1-B3亚组均有25例,分析A1-3,B1-3亚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4d,3个月慢阻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评分(CAT)及症状评分。结果 3组治疗前SOD均远低于而LPO则远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但治疗后联合组改善幅度均显著大于噻托溴铵组和Bi PAP组(P<0.05)。治疗后A1-3亚组无论是CAT还是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后3个月又明显优于14d时,但改善幅度上,另两亚组明显不如A3亚组;而B1亚组治疗后14d相对于治疗前上述评分均未见显著变化,但治疗后3个月相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则有明显改善;而B2,B3亚组则治疗后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但B3亚组变化幅度均远大于另外两亚组(P均<0.05)。治疗后联合组复发率远低于噻托溴铵及BiPAP组(7.5%vs 35%vs 38.8%);而联合组与另两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未见显著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Bi PAP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确切,且能够有效改善外周血SOD,LPO,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托溴铵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慢阻肺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7
17
作者 蔡树冰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117-118,共2页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并探讨Hp感染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血气分析的情况。方法 (1)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05例COP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对象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并探讨Hp感染对COPD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血气分析的情况。方法 (1)回顾性分析住院的305例COPD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30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两组对象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比较两组Hp阳性率;(2)从305例COPD患者抽取140例Hp阳性和140例Hp阴性的COPD患者,比较两组的肺功能和血气分析的情况。结果 (1)研究组的Hp阳性率为66.8%,对照组为4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肺功能检测结果示Hp阳性的COPD患者的FEV_1/FVC和FEV_1%pre水平高于阴性组;血气分析结果显示Hp阳性COPD组的PaO_2和SaO_2水平低于阴性的COPD患者,而PaCO_2的水平高于Hp阴性的COPD患者(均P<0.01)。结论 COPD患者感染率比健康人群高,Hp感染与COPD关系密切,可能是COPD患者肺功能恶化的重要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幽门螺杆菌 肺功能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陆育钿 张展渠 +2 位作者 陈文翰 丁云岗 孙光裕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4期800-801,共2页
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并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A组患者加服N-乙酰... 目的:分析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并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组、B组、C组。三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A组患者加服N-乙酰半胱氨酸;B组患者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C组患者同时加用上述两种药物。治疗2周后观察三组患者生化指标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前各生化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治疗后各生化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后SOD、FEV_1%预计值、 FEV_1/FVC%水平明显高于B组、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WBC、PCT水平明显低于B组、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乙酰半胱氨酸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降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半胱氨酸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白细胞介素-33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树冰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4-66,共3页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120例未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缓解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80例健康者(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3(IL-33)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住院的120例未治疗的哮喘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缓解期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80例健康者(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血清中IL-33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及嗜酸性粒细胞(Eos)的水平,所有受试者均行肺功能检测(PTF)。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急性发作治疗前组血清中IL-33及IgE的水平、Eos的绝对数显著升高(P<0.05);哮喘治疗后缓解组IL-33的水平与IgE的水平、Eos绝对计数呈正相关(P<0.05),而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IL-33积极参与了机体的炎症反应;调节IL-33可以作为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33 免疫球蛋白E 嗜酸性粒细胞
下载PDF
PDCA循环法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晓率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桂贤 麦文霞 +1 位作者 麦秋君 刘杏洁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9期2174-2176,共3页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对改善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的影响,为责任护士实行健康教育提供标准。方法:选取在血液透析健康教育中运用PDCA法进行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患者227例,分析PDCA运用前、后血透患者对健康教育知... 目的:探讨PDCA循环理论对改善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率的影响,为责任护士实行健康教育提供标准。方法:选取在血液透析健康教育中运用PDCA法进行健康教育的血液透析患者227例,分析PDCA运用前、后血透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的改善情况。结果:PDCA运用后患者对血管通路自我维护知识、肾病饮食知识、自我心理调节知识知晓率高于90.00%,与教育前相比均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管通路自我维护知识掌握率提高了25.80个百分点,PDCA运用后患者各月的满意度均>95.00%,达标率100.00%。结论:PDCA可有效提升血透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优化健康教育流程,提高血透中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法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知识 知晓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