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标本溶血对心肌酶检测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4
- 1
-
-
作者
丁仰
卢玟燊
-
机构
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
-
出处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期81-83,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心肌酶类实验室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为血液标本在采集、保存和检测过程中的规范性提供参考思路。方法 50例健康儿童体检血液标本,在同一天8~10点采集研究对象空腹静脉血4 ml,分别注入相同的A、B试管各2 ml, A管不进行溶血为对照组;B管使用人工方法使标本溶血为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标本心肌酶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肌酸激酶(CK)为(338±46.1)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102±11.9)U/L、乳酸脱氢酶(LDH)为(659±60.3)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99±16.7)U/L、α-羟丁酸脱氢酶(ɑ-HBDH)为(611±55.1)U/L,均高于对照组的(146±20.2)、(15±6.2)、(220±21.8)、(31±1.9)、(269±32.8)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钾离子(K+)(6.7±0.69)m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44±22.65)U/L均高于对照组的(4.3±0.46)mmol/L、(23±6.50)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钠离子(Na+)(138±7.43)、氯离子(Cl-)(94±6.45)mmol/L与对照组的(135±8.70)、(96±7.23)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的标实验室检测结果与客观实际有较大偏差,严重影响对检测指标的判定,在采集、保存和运送标本时均应按照相关工作规范进行,避免标本溶血,对于检验结果的客观准确有至关重要的临床价值。
-
关键词
溶血
心肌酶
检测
-
分类号
R446.1
[医药卫生—诊断学]
-
-
题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致白细胞减少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丁仰
卢玟燊
-
机构
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
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
-
出处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第16期230-231,共2页
-
文摘
目的探讨分析口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导致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白细胞减少的情况。方法收集、整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资料等,统计其白细胞减少情况,并分析白细胞减少患者的基本情况、白细胞及粒细胞减少情况、药物使用情况以及白细胞减少患者药物使用情况、发生时间及转归。结果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13例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26.00%;其中男8例,女5例,男女比为1.6∶1,平均年龄(45.59±3.28)岁。13例白细胞减少患者白细胞总数平均值为(1.8~3.7)×10^9/L,其中,轻度、中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患者分别为7例和2例,占比分别为14.00%和4.00%,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分别为(1.58~1.99)×10^9/L和(0.78~0.89)×10^9/L。服用1种、2种和3种抗精神分裂药物的患者分别有7例、4例和2例,占比分别为14.00%、8.00%和4.00%,主要为单独服用一种抗精神分裂药物的患者。13例白细胞减少患者自服用抗精神分裂药物至发现白细胞减少发生的时间范围和平均时间为分别为4~226 d和(90.37±62.89)d。其中,均给予服用具有使机体白细胞升高作用药物(主要包括维生素B4、利可君和鲨肝醇)的患者3例(23.08%),单独服用利可君的患者4例(30.77%),利可君联和鲨肝醇和利可君联合维生素B4的患者6例(46.15%)。13例白细胞减少患者中10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恢复至正常范围,占76.92%;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水平未明显改善,占15.38%;病情稳定出院后失访患者1例。结论临床在应用抗精神分裂药时,需定期作血常规以监测白细胞计数,特别是对于已有报道会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并及时予以对症治疗。
-
关键词
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
分类号
R749.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精神科建立护士长值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 3
-
-
作者
陈瑞锦
陈晓霞
-
机构
广东省潮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护理部
-
出处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年第4期18-20,共3页
-
文摘
目的探讨精神科建立护士长值班制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建立护士长值班制度,负责检查精神科检查各区人员上班情况,并对各区危重患者、急需处理患者、存在安全隐患患者等进行协调处理。护士长值班制度实施前抽检患者1 095人和护理人员100人,实施5年后抽检患者4 383人和护理人员110人。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达标情况,并评估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结果根据每日值班报告统计数据,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后,护理主动服务、护理措施落实、健康教育落实、病区管理质量、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管理和急救物品管理的达标率均高于护士长值班制度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后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89.96%,高于实施护士长值班制度前的7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997,P=0.000)。结论在精神科建立并实施24 h无缝隙护士长值班制,明显提升了科室整体护理水平,提高了特殊时段的护理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关键词
精神科
护士长值班制
护理质量
-
Keywords
Psychiatric department
Matron on duty system
Nursing quality
-
分类号
R749.99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